在国外,艺术家费用是怎么给的?
发起人:聚光灯  回复数:0   浏览数:1686   最后更新:2020/01/07 13:35:32 by 聚光灯
[楼主] colin2010 2020-01-07 13:35:32

来源:ARTYOO  Sylvia


有一种说法是,20世纪创造了工人,21世纪创造了消费者。反观新世纪即将过去的前两个10年,诸如环境与消费,科技、医疗与教育,文化与资本,劳工、民族、经济与政局等,这些全球性问题即便在不同地区的体现程度不同,但每个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体,都难免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而我们所处的每种现实,无不包含着各自的过去,以及影响着我们所期待的未来。近日在石家庄美术馆展出的“日常之境——黄君辉艺术作品展”,则提供了反观时代日常的一种参照。


《忒修斯之船》 装置 木梭 金属 视频 600x200x150cm 2019


“日常之境”展出了黄君辉的四组最新作品:与工业时代和哲学悖论有关的大型装置《忒休斯之船》,关于教育问题的综合作品《纸上谈兵》,审视手机对日常生活影响的单频录像《迷》,以及抽象绘画《无花之境》,每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却都是融入了艺术家个人现实生存的感性体验与文化层面的思考的创作实践。在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前两个作品中,艺术家对现实生活里日常之物的重构、改造与反思。


《纸上谈兵》 装置 纸 乳胶 尺寸可变 2019


所谓中产阶级的焦虑问题,不止一次地成为舆论的关注点。其实放在整个国家的环境中,教育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中小学的填鸭式教育与大学的创造力匮乏,都是同一问题在不同阶段的相应症状。在《纸上谈兵》中,黄君辉把小学生们日常的课本打成纸浆,让孩子们用这些纸浆创作自己喜欢的雕塑形象。作品体现出孩子与课本的关系的转变:从抵触课本到喜欢课本产生的物相。从一个更直观的角度提醒我们:到底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发展,孩子们应该怎样度过一个学习与成长有机结合的童年。《纸上谈兵》并非只是简单的物相的再造,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存的教育问题的反思。
《忒修斯之船》则是有关时代性和地域性的一件作品。作为一个北方工业城市,石家庄曾被称为“轻纺织城”,最多的时候有七个国有棉纺厂,全国各地过来的几十万名工人。梭子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也代表着城市的过去。进入无梭时代,与梭子有关的记忆就消失了,棉纺厂也最终成了一座废墟,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石家庄作为纺织城市的辉煌和记忆,已经随着房地产的开发不复存在。


“日常之境——黄君辉艺术作品展”现场


黄君辉的老家河北晋州是一个纺织大县,那个时候棉纺厂还是很有名的事业单位,一个棉纺厂每个月大概会退役下十几、二十个废弃梭子。上世纪末的后几年,黄君辉就开始收藏梭子。一开始由于数量有限,只是偶尔附到画上,或者作为一个画面的符号出现;等到2014、2015年纺织业进入了无梭时代,梭子全退役了,他就一次性收藏了十几万个梭子,有一个专门的库房来存放,并相继用它创作了系列作品。

《迷》单频录像 2分41秒


这次展出的新作,用两万只织布梭、历时三个月制作完成的《忒修斯之船》,是黄君辉又一次集中采用这一材料。此前,在《尘世之殇》中,织布梭被整齐地钉在一面墙上,用火烧出一幅的世界地图的轮廓。另一件作品里,一万多只织布梭零散地堆在地上,和从屋顶垂挂下来的、裹着石头、煤块、木头、水和泥块的渔网一起,构成了《竭泽而渔》。《流水之墟》里,数万只织布梭堆放在一间四壁包着镜面板的黑屋子里,配合着太平洋的视频和时不时照亮房间的“闪电”若隐若现,水浪声和隆隆的雷声不绝于耳。

《尘世之殇》 装置 木、金属、铁粉、石膏  480X1600cm 2015

《竭泽而渔》 装置 渔网 木梭 水 土 碳 柏木 石头 尺寸可变 2017


大量现成品的构成方式,不免令人想到一些其他人的作品。比如毛同强的《地契》《工具》,收集了大量过去时代的现成旧物:保存完整程度不一的、画着手印或盖着印章的地契,数万把“革命”时代的工具,直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地契展呈现着那些失散的历史,工具展则“它们是工具,但本身又是概念性的东西,承载人们的理想方向、价值观。” 艺术家黄锐,则采用来自北京内城胡同拆迁时遗留的旧物:近二十万块明清时期的砖头做外墙,恭王府修缮时丢弃的木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风格的旧家具等搭建内院,在北京五环外打造了一个现代四合院:白云馆。这些老旧材料是漫长的北京生活史的见证,而这个空间则曾实现了他的一部分理想。

《流水之墟》 装置 木梭 镜面板 视频 1000X1000cm 尺寸可变 2018

可能的风景展览现场,中为作品《至上》装置 木 铁 200cm×200cm 2015


同样是采用旧物作为材料,《忒修斯之船》的不同之处在于,材料背后的观念。忒修斯之船是一条著名的哲学之船。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这艘由大量的梭子拼接组装而成的“忒修斯之船”,每根梭子也可以被抽出来,观众可以认购,每根梭子上都有编号和艺术家的签名。不同于购买复制品和衍生品,观众拿走的每一根梭子,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如果一艘船,甚至任意一件事物的所有构成要素都被替换,那么这件事物是否还是原来的它?
黄君辉谈到:“这件作品的解读其实有着各种可能性,我希望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有关时代性或地域性的解读点。”而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子康看来,艺术家借用船给予观众超越现实的象征意义,就像我们生活的城市,给我们带来栖息之所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冲突与危机,消弭掉每一个“我们”的特性,秩序化每一个“我们”,形成一个庞大的、有秩序的、美丽而危险的造物。作为大众,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讲,在某种程度上,在当代社会的大链条中,我们都是消费者,也都是被消费者。

无花之境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9


“他不迎合,也不反叛。他不停的尝试多种风格、多种形式语言、用各种材料,在探索的过程中,他的个人经历,这个大时代所带给他的不可磨灭的印记都将忠诚的保留在这些作品中。”而作为观众,我们则得以在艺术家独特的思考和创作观念中,在其对现实和过去的重构与反思中,拥有一个回望过去、思考当下、预期甚或期待未来的深层体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