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现实主义虚构,一部女性小说,一部东方科幻 | 近期展览见闻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508   最后更新:2019/12/28 21:43:59 by colin2010
[楼主] 猴面包树 2019-12-28 21:43:59

来源:绝对艺术


卡斯滕·霍勒(Carsten Höller),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再是一位当代艺术家,我们或许可以称他为“农业科学艺术家”。

《花园儿童》,2014/2019。摄影:ATTILIO MARANZANO。哥本哈根当代美术馆2019年《繁殖》展览现场。


“恰到好处的科学家”,霍勒曾如此调侃说自己。他说:“用我的科学背景以及科学先行的世界观去审度艺术,可以让我没有任何负担地从事在科学家身份下无法尝试的事情。我对于没有答案的问题更着迷,所以我选择用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在科研领域无法开展的课题。”


霍勒1961年出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父母为德裔,之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加纳的比日瓦生活及长大。在成为艺术家之前,他是一位科学家——研究昆虫,并通过“昆虫嗅觉交流策略”的研究取得了农业科学博士学位(来自维基百科)。这使他的艺术创作方法十分具有科学家的理性气质和实验精神——不过与此同时,他也相信有一个科学未能企及的世界存在。

《飞蘑菇》,2015


1993年,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之前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中。他将自己的科学专业运用到作品之中,集中探讨了关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20年中,霍勒创造了一个类似于实验室与试验基地的世界,探索了诸如童年、安全、爱情、未来以及怀疑等等主题。

《花园儿童》,2014/2019,哥本哈根当代美术馆2019年《繁殖》中展出。


哥本哈根当代美术馆正在展出卡斯滕·霍勒的大型个展《繁殖》。繁殖是从细胞分裂开始的,正是分裂原理支撑了他在馆内一号大厅中仿如置身其中的装置作品。大厅被改造成一个大型的生物学游乐区,例如:艺术家鼓励观者通过一个压模的小孔爬行,抑或在慢速旋转木马和镜子走廊感受我们知觉的影响。


展览的第二部分涉及婴儿期已经存在的调节机制如何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编码,以及儿童记忆如何在大脑中存储。展览的重点是无论好坏的繁殖,以及大自然永久地创造和再创造自己的惊人能力。


与蘑菇换位思考

众所周知,“符号化”已成为诸多当代艺术创作的某种特征,如草间弥生喜欢摆弄“南瓜”,塞·汤伯利对于“黑板涂鸦”的热衷,而卡斯滕·霍勒则在坚持不懈地在自己的个展现场展示着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造型迥异、色彩斑斓的各种蘑菇。


三重巨型蘑菇》,2017,毒蝇伞菇、黄斑蘑菇、肉色杯伞菌,聚酯蘑菇复制品:聚酯涂层、合成树脂、丙烯颜料、线、油灰、聚氨酯、硬泡沫、不锈钢,2017 年,挪威奥斯陆艺术中心。


“蘑菇”系列作品的创作可追溯到1994年,在2000年米兰的Prada基金会上,其创作的倒置的蘑菇房成为热议对象。对艺术家来说,蘑菇象征着某种感官之旅,是对科学无法解释的鲜活、弯曲的有机体所带来的奇妙感觉的高耸宣言。

《倒吊磨菇房》, 2000 © Carsten Höller. Photo by Attilio Maranzano, courtesy Fondazione Prada, Courtesy Gagosian.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霍勒作品中出现的红色蘑菇品种,即为毒蝇伞(Fly-agaric mushroom, 学名Amanita muscaria),此类蘑菇生长在温带与极地的松林里,具有毒性。加拿大生化学家Abram Hoffer在他的著作《致幻剂》中曾如此描述:“可能会让一个人愤怒,也有可能会让一个人非常快乐或悲伤、跳动、跳舞、唱歌或做出让人惊吓的动作”。

《倒吊磨菇房》, 2000 © Carsten Höller. Photo by Attilio Maranzano, courtesy Fondazione Prada, Courtesy Gagosian.


霍勒常常在作品将毒蝇伞和各种较为常见的野生菌菇拼接在一起,做成巨大的雕塑,似乎在暗示两个同时存在的世界。此外,在1997年的一件影像作品中,霍勒记录了自己服用了毒蝇伞之后的状态。在他看来,蘑菇可以带领人们通往另一个世界。


游乐场爱好者


除了蘑菇之外,霍勒通过融合游乐场和主题乐园的元素,传达滑梯和游乐场对观众的作用力。

卡斯滕·赫勒的滑梯装置旨在探索人类行为与情感


从1998年起,大型滑梯和游乐场便成为了他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物体。这些滑梯像未来主义怪兽一样,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迈阿密“滑梯塔”的高处旋转而下,为观众们提供一次游乐场般的极端体验。

波恩滑梯》,2018, Artwork © Carsten Höller. Photo: Laurin Schmid, Courtesy Gagosian.


霍勒将滑梯视为探索人类行为与情感的媒介,他的目的是探索滑梯和外物对不同个体产生的情感作用。滑梯是可以从内部感受的雕塑,与许多同样致力于游乐场设施的艺术家不同,霍勒坚持认为滑梯不仅仅是属于孩子的玩具,也是日常建筑场景中具有实用价值的设施。

《试验场》,2006–2007 ,泰特美术馆,伦敦,© Carsten Höller. Photo: © Tate Photography, Courtesy Gagosian.


2006年,霍勒在伦敦举办名为《试验场》的装置展,5架金属滑梯凭空出现在涡轮大厅中,使得一个四平八稳的空间变得不可控,旋转滑行使人视线模糊,这种伴随着迷失、焦虑、困惑的过程被称作“重力引起的意识丧失”,令人欲罢不能,物我两忘。同年为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的大型装置《游乐园》复制了一座嘉年华游乐园。


卡斯滕·霍勒为阿塞洛-米塔尔轨道增加了破纪录的滑道


霍勒的另一件十分著名的作品《旋转酒店房间》于2008至2009年间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览“the any space whatever”中呈现,这件大型装置在晚上会被转换成一所功能齐备的酒店房间。

卡斯滕·霍勒为PRADA设计的双重俱乐部


多年来,霍勒用大型装置、多媒体艺术和多物种并存的空间扰乱看客思维,无论是美术馆中审视巨型蘑菇,还是从透明的滑梯管道里获得非凡体验,卡斯滕·霍勒的艺术观念都在于激发人们感知世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