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莹:“脑洞”,洛克巴西利斯克随想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670   最后更新:2019/12/28 21:28:1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colin2010 2019-12-28 21:28:10

来源:BIE别的


刘月:化身

袁苑:厚岸草

安尼施·卡普尔中国首次大型展览

化身 - 刘月个展,展厅内部,CLC Gallery,北京

今年三次遇见刘月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次在年初泰康空间的群展 “追踪末日松茸” 现场,刘月把一些好像是临时找来的装修废料从展厅的四面八方一直堆叠到天花板,利用重力与摩擦力让他们相互支撑,让空间里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九月,上海香格纳画廊 M50 的刘月个展 “体积” 现场又完全不同 —— 我没能去成现场,但盯着照片看了很久:一层层嵌套的金字塔结构和倾斜的三角形镜面,制造出一个数学法阵似的理性空间。第三次就是在目前正在北京 CLC Gallery 展出的刘月个展 “化身” 现场。

刘月个展 “体积” 展览现场,香格纳画廊 M50,上海

展览海报上只有文字没有图片,就像展览现场一样,完全用未经二次加工的日常材料构成。推开展厅门,立刻闻到一种酸腐发酵的气味,让我想起十年多以前第一次走进 798 那些装着作品的空间时所感受到的一种陌生又奇异的气氛。一条长长的管道从门口的一角开始延伸,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开头,把人长驱直入地带人进入关键情节。跟着往里走,视线经过一个相对较窄的入口,激烈的情节便浮现在眼前。

这是一座奇特的塔,像没有颜色的藏地的经幡或者其他的什么纪念碑。一些黏糊糊又干透了的东西,沿着从至高点呈辐射状展开的各种管道,流淌出来,摊在打碎了的镜面上。这里面的主要成分应该是面粉,酸味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好像正是这些半固态的东西冲毁了某个高耸的结构,又在它完全坍塌前及时凝固。我的脑子里闪过骤然结冰的瀑布或者什么大片中被某种力量定住的怪物。

化身 - 刘月个展,展厅内部,CLC Gallery,北京

仰望端详之后,伴随着一丝紧张,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在缝隙中穿梭,一一辨认出构成这个东西的各个部分:主要是排风管道和各种木头与金属杆子,那些支撑着城市生活的不太好看的东西。我的脑子里又开始闪过一些现实主义的想法,但是这些事情我最好别说出来,否则就很没意思了。

整个空间的节奏感好得不得了,我觉得这场展览激动人心,就像我在北京的生活。

化身 - 刘月个展,展厅内部,CLC Gallery,北京

化身 - 刘月个展,展厅内部,CLC Gallery,北京


刘月:化身

展出至 2020 年 2 月 24 日

北京,798,CLC Gallery


袁苑:厚岸草,展览现场,Tabula Rasa Gallery,北京

袁苑个展 “厚岸草” 令人在寒冬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是一个轻巧而美丽的展览。各种姿态的女性与植物在绘画画面中并置,空间中似乎弥漫着香气,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

展厅中央的一块镜面展墙上错落地挂着若干幅方形的小幅绘画,描绘的是各种各样托腮的女性,她们露出一部分脸庞,就像社交网络上的自拍照片。画框间隙露出擦得干干净净的镜子,映照出观众自己,与那些画面中的形象形成呼应。

袁苑:厚岸草,展览现场,Tabula Rasa Gallery,北京

其他的作品则脱开现实,进入到捉摸不定的精神状态中去 —— 一个手机前置摄像头捕捉不到的世界。女孩的身体局部在植物掩映中若隐若现,像一个偶然被看到的精灵。如果女孩与植物相对应,那她们显然不是的温顺的室内绿植,而是有时候疯长盛开,有时候像一块枯木。女孩一个人来到这场展览现场,可能很容易在其中投入感情。

袁苑:厚岸草,展览现场,Tabula Rasa Gallery,北京

袁苑:厚岸草,展览现场,Tabula Rasa Gallery,北京


袁苑:厚岸草

展出至 2020 年 1 月 10 日

北京,798,Tabula Rasa Gallery


安尼施·卡普尔,展览现场,太庙艺术馆,北京,© Anish Kapoo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作品展分成太庙艺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两个部分。本稿发出之时,距离太庙部分闭展可能只剩几个小时了,央美美术馆还有最后几天。如果还来得及,不必看剩下的文字,带上***直奔太庙吧。

这位印度裔英国艺术家的资料、作品图片和趣闻在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你来到现场的就会觉得果然名不虚传。太庙部分展出的是大殿的镜面不锈钢雕塑系列与东西两个配殿的颜料雕塑,这两个系列的作品都是纯粹媒介的展示:就是钢板,就是色粉,因此你必须的亲临现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安尼施·卡普尔,展览现场,太庙艺术馆,北京,© Anish Kapoo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安尼施·卡普尔,展览现场,太庙艺术馆,北京,© Anish Kapoo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有着极致弧度的钢版与周围的建筑环境与人形成有趣的互动,其中的镜像随着人的视线变化而忽大忽小,千变万化。在《非物体(尖顶)》(2008)面前,你甚至无法看见一个定住的画面——除非你能使自己的身体僵立不产生一点起伏,它像水波一样时刻在荡漾。有那么一会儿,我看到了今天的新媒体艺术家们努力通过数字技术所追求的迷幻的动态图像,而安尼施·卡普尔用纯模拟的手段(几块钢板)做到了。

安尼施·卡普尔,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Anish Kapoo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部分则是另一番景象,同样精彩。那四件恢弘巨大的作品自不消说,深红色的大块的蜡、各种奇妙的腔道似的结构激发一种原始的情感。但我尤其喜欢展厅三层的几十件小模型,那是艺术家过去三十年中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公共项目的模型。我先把自己想像成模型中小小的人,想象自己正面对眼前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结构,想象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震撼和惊惧:像吹制的玻璃一样突然隆起的土地、一直延伸到纯粹的黑暗当中去的断桥、将整个世界反射出来的倒扣的不锈钢大碗……然后再回到上帝视角,感到自己正在阅读一部精彩的科幻小说。

朋友圈中有人提到这次展览时说 “奇妙得一塌糊涂”,可不是嘛。

安尼施·卡普尔,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Anish Kapoo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安尼施·卡普尔,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Anish Kapoo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安尼施·卡普尔

太庙艺术馆部分展至 2020 年 12 月 28 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部分展至 2020 年 1 月 1 日


作者:陆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