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遗时代”,关于大运河的一切想象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729   最后更新:2019/12/02 11:20:35 by clclcl
[楼主] 另存为 2019-12-02 11:20:35

来源:MaoSpace  段诗雨


需要和普通的日常经验处于同一水平


文字、排版 / 段诗雨


在文字采访、艺评里想像梁绍基时,人们可能会受启发于他构建的统一且完整的美学世界和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但只要是与梁绍基见过面、有过对话的人,不仅会被前者吸引,还会被他身上高密度的能量所感染。

▲ 益(在上海)展览现场图


梁绍基在谈话中对“好玩”这个词语的使用频率很高。他在由“物”转而追寻“道”的过程中,没有被抽象的思维和概念束缚,而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同时享受艺术家天生喜欢玩的自然性。就像他一直喜欢偶发的东西所带来解放的力量,梁绍基认为,有的时候想的太多、想怎么做的完整、怎么做的经典,反而会给作品带来束缚


▲ 偶发作品《突袭》制作现场


梁绍基为益(在上海)创作的偶发作品《突袭》,在地创作,蚕丝、玻璃碎镜、胶带,尺寸可变,2019年 (Attack, Site-specific Work, Silk, Broken Glasses, Tape, Variable Dimension , 2019) 。他在看到Mao Space的场地时,发现其中有一扇镶有红色玻璃的长方形窗。他当即觉得可以利用这扇窗做一些好玩的事情,同时又可以利用它破一破整个展览虚寂、抽象的氛围。梁绍基在近几年的展览中,经常会做一些这样的偶发作品,有的时候他甚至不告诉任何人他做了,只单纯享受偶发作品的过程。

偶发作品《突袭》制作现场

▲ 《对话(梁绍基与梁铨合作作品)》,蚕丝、蚕茧、蚕卵、蚕砂、蚕尿渍、丝线、耐力板、宣纸、茶渍、铅笔线、国画颜料,90×45×14cm,2019年 (In Conversation (Cooperative works by Liang Shaoji & Liang Quan), Silk, Cocoon, Silkworm seeds, Silkworms excrement, Silk lines, PC sheet, Xuan paper, Pencil, Chinese paint, 90×45×14cm, 2019)


《对话》是梁绍基和梁铨为展览益(“Good” told by the nature)所合作的一件作品。因为是二人的双个展,而且二人又是同乡和校友,所以他们打算一起做一些“好玩”的事。梁铨将他于2006年所画的一个片段寄给了梁绍基。梁绍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他常用的材料,还在画面中心悬挂一个蚕茧,似乎是一个叹号,又好像是提出了一个疑问,非常有意思。梁绍基对此类有趣的碰撞一贯是持非常开放的心态。


每个艺术家,或者再广泛一些,每个人都希望建立自己的体系,这是持续创作、持续生活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过度相信思考和理论所能带来的快感,把这些文字概念当作生活本质放进脑中,从而变得僵硬、教条,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力和感知力;还有一些是过度相信“做”,他们不太给自己用理性提高感知能力的空隙。这两者都有一定的迂腐,而梁绍基与它们都不沾边。他热爱阅读与思考,尤其在85美术新潮运动期间,他曾浏览很多哲学、美学书籍,其中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年-1900年)的“生命意志”、老庄(老子:前571年-前471年;庄子:前369年-前286年)的美学、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1976年)的“存在”等,深深的渗透进了他的生命。


▲ 《巢》,废旧铁丝、转基因明黄蚕丝、茧,32x26x26cm,2019年(Nest, Useless ironwire, Genetically modified silk and Cocoons(yellow)), 32x26x26cm, 2019


梁绍基在1989年北京艺术大展后开始养蚕。他当时希望在金属上养蚕,便去向农大的教授请教。但教授的回应是否定的,因为无法克服排他性。梁绍基却觉得里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他不知道其中的科学规律,但他认为这反而帮助他从原来的体系里解放出来。随之他便决定不再多听他人意见,埋头自己尝试、研究。三十年过去,他对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近几年,他与四川的生物科学家合作,采用转基因技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荧光蛋白,注入蚕卵的细胞核中,使他的作品出现了不同的颜色,转而也赋予了其不同的意义。

▲ 益(在上海)展览现场图


梁绍基同海德格尔的哲思方向有些相似。例如,海德格尔对“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的认识论有一定的反对,他认为这是一种将提问存在的存在者遮蔽掉的上帝视角。讨论存在必须从那个能够言说存在的特殊存在者开始,也就是此在(Dasein)── 它是属我、与他者共存、时间性的存在。而单一的认识论只是存在里的一部分。这与梁绍基所认为的“生活的体验比知识更重要”相呼应。他感受到当下很多人受困于“学而知之”的八股,徒有知识傍身,缺失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但这不意味着梁绍基反对智识,而是在结合智识的基础上,强调体验的重要性。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1941年)在《到灯塔去》里有一句话:“…你必须和普通的日常经验处于同一水平,简简单单地感到那是一把椅子,这是一张桌子,同时,你又要感到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令人销魂的情景…。梁绍基三十年的养蚕经历,实践着伍尔夫所提到的天人合一的感受方式,他也在其中越来越领悟到海德格尔的“存在” ── 他曾写道:“那柔弱欲断而又绵绵不断的蚕丝,就是时间和生命在漫长的旅途中存在和存在者的显现。”

▲《蚕室》,声音装置、蚕匾、蚕声,120×120cm,2008年-2019年 (Meditation Room, Sound devices, Silkworm plaques, Silkworm sounds), 120×120cm, 2008 - 2019

▲ 观众在Mao Space体验艺术家的作品《8字谜》,单路视频、镜面压克力、砂纸,29 minutes 59 seconds, 2009年(8, Single-channel video, Mirror-surface acrylic board, Sand paper), 29 minutes 59 seconds, 200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