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后窗” | 李青打开了荣宅的一扇后窗 与你对视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930   最后更新:2019/11/07 16:17:42 by 叮当猫
[楼主] 欧卖疙瘩 2019-11-07 16:17:42

来源:798艺术  王薇


佛系青年——冷漠与共
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 北京
2019年10月12日 – 11月10日

在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举办的展览“佛系青年:冷漠与共”聚焦于普遍存在于当下青年群体中的一种退却与幻灭的现象及心态。展览通过呈现以中德为主的艺术家作品,反映了这一现状超越特定地域范围的普适性,并试图引发有关现象背后社会归因的思考。不同于较为普遍的对“佛系”的单一消极认知,展览以一种具有同理心的视角透视这一笼统称谓下群体所显现出的复杂性、具体性,以及彼此间的内在关联。

展览开幕式,策展人雅思敏·凯斯肯普特和杨天歌,©歌德学院

艺术汇:此次你与雅思敏·凯斯肯普特在歌德学院(中国)共同策展的展览“佛系青年:冷漠与共”聚焦于“佛系青年”这一普遍存在于当下的现象及心态,如何想到以此为主题策划这样的一个展览?

杨天歌(策展人之一):提出这样的主题,并和我的合作策展人雅思敏来共同实现,当然不全然是灵光乍现。尽管,确乎有一种契机,让我们把“佛系青年”这一中国语境中频繁出现的话语联系到一种国际青年的普遍心态,并转换为展览的形式。在提案出现之前,我和雅思敏已经是朋友了,之前一起上过一个月的课,有探讨过青年人,尤其是艺术行业中青年人的各种压力,就业的、生存的,包括在这种压力之下的坚持或舍弃、奋斗或退却。尽管她是德国的策展人,但我和她有很多共享的感受。我跟她解释中国青年人的“佛系”心态,她表示自己国家的青年人也存在这种心态,这是一个合作层面的缘起。

从思考和感知层面,我不会形容自己是一个佛系青年,但从心态上还是有相似的地方。在这个展览中,我是有情感寄托的,而非全然从学术层面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冷静客观的观看。我也在思考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是佛系的,多大程度上是反佛系的。其实展览的最初的题目本身也有一个自反的内容(“佛系青年与温柔抵抗”),包括展览展出的作品也有这一特点。它可能是反对社会对佛系青年的一个消极认识,提出一些相对积极的东西。展览并不想完全呈现一个消极的面向,还是希望刻画一个现状,并获得一些反馈。

还想联系些宏观层面的,我在一本小书《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中读到学者周濂的一席话,他指出“当代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个体和国家之间赤裸裸地面对面,缺少中间层级上的共同体和社群来为个体提供安身立命的伦理生活。所以留给我们的选择余地就非常小,要么成为国家主义者,要么成为负面意义上的彻底无拘束的自我”。在2019年的金秋10月,这种分裂感尤为强烈,在庆贺和“佛系”之间,几无中间地带。这方面,我觉得展览在这时这刻的语境之中出现,也有点意义——尽管也许纯粹是思考层面的意义,而非实际的效果——在于展览希望提供“某种集体归属感的可能”。

希望大家去看看展览。

展厅中日本放送协会的《混迹在人才市场的底层生活》(右)、尤瓦娜·莱辛格的《疯狂女孩不哭泣》(左)和佩恩恩的《天梯系统》(后)


艺术汇:展厅中央的两部作品,由液晶屏播放,即由日本放送协会拍摄的纪录片《混迹在人才市场的底层生活》及德国艺术家尤瓦娜·莱辛格创作的影像作品《疯狂女孩不哭泣》对展览主题的回应似乎最为直接,并分别呈现了该现象在当下中西语境中的不同显现?


杨天歌:是的。从展览结构来说,这两部放在展厅中央的视频也是基调性的作品。就像刚才谈到的,展览中有些作品是对“佛系青年”现象的一个正面描述,有些作品是从侧面或者亚文化领域对它的一个反映甚至反击。这两个作品就属于描述性的作品,而且试图体现这一现象在全球性范围的显现。《混迹在人才市场的底层生活》所反映的在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三河大神”中,有的人把***卖掉,无欲无求,找日结工作,赚两天钱休息五天,很多时间在网吧打游戏度过。与此存在一些对应关系、在这部纪录片的对面是佩恩恩的投影录像《天梯系统》,他的作品更多的是讲电子竞技,反映了在游戏亚文化领域里面的攀升过程,实际上又带有一种竞争性,虽然这种竞争性因为资本控制下的伦理问题也被佩恩恩有所批判,但无论如何,《天梯系统》所探讨的电子游戏,并不是人们心中常有的的游戏就等于沉沦的形象。

和《混迹在人才市场的底层生活》直接对应的是德国的这部带有半记录性质的虚构短片,它描绘了德国年轻人的“美国梦”,想去美国做演员,但同样面临着理想的幻灭。与此同时,它又有着开放的、不同的结局,并采用了一种戏谑的口吻。《混迹在人才市场的底层生活》也有这种戏谑的成分,但还是有所不同,一个是导演和旁白刻意的戏谑,一个是纪录片的主人公们的戏谑人生和荒诞状态。《混迹在人才市场的底层生活》总体上流露出一个让人比较痛心的感觉。《疯狂女孩不哭泣》则会令人忍俊不禁,但同时流露出相似的问题,即无论梦想如何,面对的可能依旧是找不到工作或失业。两部作品均是特定社会状态下对“佛系青年”现状和心态的描述。

观众在山河跳!的《深渊-2》前占卜

艺术汇:围绕在展厅四周的作品似乎更多的是对展览主题所进行的补充?


杨天歌:这些作品体现了一种从主流所鼓励的奋斗与成功的价值观中退却之后,在一个自己开辟的小角落里做出来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些作品比较小圈子,但这些艺术家在这个范畴内还是有自己的探索的,除了刚才提到的佩恩恩,还比如山河跳!的作品《深渊-2》,涉及了占卜的内容, 她们一方面把民间信仰拔高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又是以艺术的手段处理大众化的题材。占卜的内容涉及女性,她们从中西文化各个时段有关女性的题材中选取一些关键的术语,作品涵盖了她们自己的研究,而不是简单呈现一些情绪。如果想要真的领会其内容,前提是要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于是占卜行为貌似很佛系,但从内容的深度和互动的新意上,不是真佛系。

艺术汇:这样看来,佛系的概念在这个展览里本身也是多层面的。


杨天歌:对。

布置展览文献台


艺术汇:构成这个展览的还包括文献部分,这些文献主要涉及了哪些内容?


杨天歌:这些文献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来源。其中不仅有学术的讨论,还有网络的报道。我负责搜寻中文文献和一部分英文文献,另一位合作策展人负责英文和德文文献。当然,这也和歌德学院的语境有关,它是一个文化机构,不仅仅只针对艺术,受众是多样的。一个文化概览也有利于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和反馈。我们希望展览具有开放性,它可以是一个直接的描述,也可以是这种心态下在艺术领域的一个反映或反抗,而文献台则为展览设置了一个基础。

文献专门由我们的平面设计师杨桂聪排版设计过,装订在一起,利于阅读,文献封面上也有我们策展人写的概述文字,作为导论。文献的来源广泛,不过多是媒体报道,体现了舆论中的“佛系青年”。我还选了几篇2018年第4期《探索与争鸣》杂志中的文章,当时复旦大学举办了“佛系:中国社会心态新动向”的圆桌,请了十余位高校教授,讨论便刊于本期杂志。说实在话,多数文章中指指点点的“家长制作风”令人难过,当然了,这跟杂志的属性也相关……所以我只选了几篇可读的跟观众分享。

展览现场,©歌德学院

艺术汇:作为策展人及观察者,你如何看待“佛系青年”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


杨天歌:这是一个在小空间中的小体量展览,如果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是自不量力的,但我们确实也意识到这些情绪、心态的产生是根植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政治语境的。比如,年轻人面临的直接问题可能是收入低、工作没有保障。不仅是我们周围,欧洲人也会有这样的恐慌。从经济层面而言,市场也会影响到各个领域(比如艺术体系)的成熟度及可能性。在政治上,人们都会有从政治生活中退却的感觉,当然这就很复杂了。即便欧洲年轻人,也会感到很幻灭,觉得自己即便行动了,也带来不了变化,比如欧洲艺术界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发声,也无力逆转大众主导的民粹主义以及欧洲的右翼转向。从社会层面而言,虽然各个国家、地区有它特定的情况,但对青年人而言同样存在这个阶段的人生困惑。展览肯定无法解答这样的宏观问题,也不是完全将佛系现象与这些问题画等号,但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是这样的一个背景导致了这种心态及相关创作的产生,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一个研究文献台,呈现报道、研究类文章,作为一个补充性、基础性的文本。


文:王薇

图: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杨天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