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访问 | 对谈MoMA馆长(上):MoMA重生了吗?不完全是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759   最后更新:2019/10/30 16:04:44 by 小白小白
[楼主] babyqueen 2019-10-30 16:04:44

来源:798艺术  王薇


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
广东时代美术馆 / 广州
2019年9月14日 – 11月17日

何恩怀《水滴鱼》115×100×70cm(水滴鱼);890 × 965 厘米(数码打印);185×86×127cm(展台、支架、泪瓶) 硅胶;数码打印;含中心测头和量角器测头的L·S·施泰力组合直角尺、双向直角尺、直角尺附件、制模工直角尺、方形附件、定位夹、尺夹、平行夹、组合手虎钳、维尼尔游标尺和6 英寸、12 英寸及18 英寸长刀片;亚历克斯·罗森伯格制作的泪瓶;展台 2019


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展览在近年的策展实践中并不鲜见,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在这一主题框架内试图给“女性主义”一个本地的落脚点,通过“女性时间”、“解压家庭”两个角度呈现以“忘忧草”为象征的女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展览将视域外延至不同地域语境下的现实状况,以多元的创作视角回应展览所提出的问题。


艺术汇:“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是一个有关“女性主义”话题的展览,以此为主题的展览在近年的展览实践中并不鲜见,此次展览在这一主题框架内提供了怎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或探讨方向?

张思锐(策展人之一):这个展览试图给“女性主义”一个本地的落脚点,进行一个相对具体的讨论,然后再从这个落脚点重新延伸出去,把话语扩充开。这种先缩后放的方式使得展览中可以呈现很多具体的细节,而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地进行总结陈辞。

张晓刚《青松与药瓶》140×220cm不锈钢板、油彩、玻璃钢、丙烯2010

笹本晃《多拿圈图》彩色有声 高清视频 20分1秒 2018

艺术汇:此次展出作品的媒介形式及创作切入点十分多元,能否谈谈作品的选择及其对主题所作出的不同视角的回应?

张思锐:在展览策划初期,我们还是会围绕几个具体的关键词去寻找或是委任作品,但是当有一部分作品已经确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是不是整个叙事里缺少一些我们想要探讨的方向,然后又会再补充进来。

而媒介方面,更是对观展体验和展览设计层面的考量,这是在作品的基础上,试图把作品能传达的声音放大或者延伸的工作。这次展览里有几件委任的作品,我们在创作的初期就会提出一些媒介方面的想法和期待。比如何恩怀的《水滴鱼》,在最开始和艺术家交流的时候,我们除了把我们写好的策展文本转达给他,还提出希望他的作品是有空间感的。艺术家提供给我们的方案从开始到最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空间感这个点是一直没有消失的。

马秋莎《雾No. 9》136×153cm 纸上水彩2012;《“空间的故事”祖母的房间No. 1》148×200cm 数码打印 2007-2008

张怡《奶惊》尺寸可变 摄影装置 2017

艺术汇:据了解,“忘忧草”源于一个真实人物的网名,它又暗指了一种女性处理自我内在冲突的方式,以此作为展览题目是否因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代表性?

张思锐:“忘忧草”是许多具有类似指向性的网名中的一个,但并不是一个代表。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字面的意思解释的空间比较丰富,我们也是在偶然的谈论中发现这个名字的。这种偶然性也恰恰是我们展览里想关心的一个维度,所以觉得选它来作为展览的题目是自然而然的。这个名字对一些人来说是有亲切感的,所以可以激发进一步的思考,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又是陌生的,但是又仿佛有可以阅读的空间,也可以吸引人再往前看下去。

彭奕轩《大吉大利》高清视频 35分28秒 2019

施昀佑+ 子杰《家用机械人香兰35(香港)说明书》15×10cm 四色印刷、胶装 2019;子杰《香兰和美好生活(1—3)》尺寸可变 玻璃上数码打印 2019


艺术汇:展览前言中谈到,展览通过“女性时间”、“解压家庭”两个角度去重新阅读“忘忧草”的自我指向和书写,能否结合此次展览具体谈谈与此相关的思考?

张思锐:这个展览源于我们在生活里每天的切身感受,我们身边的女性(或是具有女性特质的人)所进行的劳动在不断地被忽视和遗忘。我们想通过这个展览把这些被遗忘的时间收集起来,但是如果我们还在用一个固有的视角中的时间观念去看这些付出的劳动的话,它们还是无法显现的,所以只有用一个新的时间度量的方法去阅读,才有可能接近这些劳动。而家庭是收集这样的时间的最重要的场所,因为这里每一个物件都在女性的身体发生各式各样的亲密接触。但是展览最后其实也离开了家庭,走到了更多其他的空间去,家庭变成了一个比较有象征意味的起点。

艾德·米诺里提《-猫-立方》100×100×100cm 四张布上数码打印 2019;《-空间实验室-立方》100×100×100cm 四张布上数码打印 2019;《小青蛙》墙画 尺寸可变 2019

范加《母亲是女的(乳霜)》25.4×19.7×6.4cm 雌激素、乳液、试管、硅胶 2018-2019


艺术汇:从策展人备忘录中感受到,此次展览所探讨的问题是否更多是基于中国社会的本土情境,或者说是以此作为出发点?应当如何看待“女性主义”及其所辐射的问题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独特显现?

吴建儒(策展人之一):“女性主义”在中国是不好实践的一个词,种种原因使得我们无法大范围去讨论和推动女性主义,我们更希望通过不同的小的观察角度来进入展览,在作品中得到具体的感受和启发。

我们从开始聊这个展览的时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确实是希望从中国社会的本土情景出发,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自己身边看到的、感受到的问题出发,我们写作的起点是对母亲一辈生活的关注和观察,我们这一代的母亲上半辈子经历都类似,比如小时候的文革记忆、改革开放下海创业潮、从独生子女政策的开始和结束,从农村生活到城市的快速城市转型。亚洲范围的母亲,很多都还是把青春和个人时间奉献给家庭,理想型的母亲追求已经深深印在妈妈们的身上,在她们晚年生活时候,终于有了一丝为了自己生活的时刻和想法。她们是否有能力和时间去完成“个体化”也就是过上完全为了自己而活的生活。很多妈妈退休开始旅程、重新学习,让自己不被那些快速更新迭代的电子产品淘汰,但另一方面社会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女症“,像对女性有很不友好的描述,对广场舞妈妈们的嘲笑,对大龄女性的指指点点和道德审判,似乎女性总是被迫去解释和合理化某些属于个人意愿的选择,而男性总是被鼓励追求自我。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遇到、讨论过很多艺术行业内女性工作者和男性同事、上司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和一些需要被严肃对待的隐秘的性暴力和侵犯。这些问题都可以是在展览研究过程中想到的和女性主义相关的具体问题。

许哲瑜《哥哥的背》36×21cm 皮面刺青 2016;《没有来自家的消息》视频 9分51秒 2016

王拓《共谋失忆症》15分30秒 彩色有声高清视频 2019


艺术汇:与此同时,展览中的一些作品源自海外或香港、台湾地区艺术家的创作,这些作品的加入是否意在为展览主题填充不同语境下的思考?

张思锐:这个展览最初的构思是来自于对于一个相对具体的广州本地的中年女性的案例的思考,但是在策划展览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觉得,如果在一个如此具体的语境里去理解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反而把讨论的可能性局限住了,所以慢慢加进来一些在不同的语境中创作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惊讶地发现,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人在用迥异的方式关注着非常相似的问题,最终让这个展览合理地组织在了一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