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 箭厂空间
发起人:突发报道  回复数:0   浏览数:1558   最后更新:2019/09/27 10:58:35 by 突发报道
[楼主] babyqueen 2019-09-27 10:58:35

来源:YT新媒体  温萝


女性艺术家在当今艺术界越来越活跃,日趋成为潮流。不管是否为女权发言,女艺术家们都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目光。而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作为“女性主义艺术”的开山鼻祖,当仁不让受到诸多关注。

Judy Chicago, Bigamy, 1964, acrylic on ceramic, 15.5 x 20 x 8 in. © Judy Chicago,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芝加哥原名朱迪丝·西尔维娅·科赫(Judith Sylvia Cohen),于1939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犹太裔家庭。父亲阿瑟·科赫(Arthur Cohen)处在犹太人中的特别阶层——拉比(rabbi),意为“圣者”,然而他却是一名劳工组织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妇女持自由主义观点,支持工人权利,这些都对芝加哥的思维方式和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母亲梅(May Cohen)则热爱艺术,并把她对艺术的热情灌输给她的孩子们,这一点对她的两个孩子的影响都十分显著:芝加哥成为知名艺术家,她的弟弟则是一名陶艺家。

Judy Chicago with her early sculptures "Zig Zag" and "Trinity," circa 1965.(Salon 94)


三岁芝加哥就拿起了画笔,五岁就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除了艺术什么都不想做”。18岁芝加哥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学校学习(UCLA)。七年的学习生涯中,芝加哥经历了他人半辈子经历的——恋爱、结婚、丧夫。这对她六十年代的创作影响很大。读研究生时,芝加哥创造了一系列象征丈夫去世的抽象画作《重婚(Bigamy)》,它们极易被识别为两性器官。然而尽管芝加哥在作品中使用了性器官,但她并没有把性别政治或性别认同作为主题。她一向不愿意被定义为女性、犹太人或加州的团体:“总有一天,当我们都长大了,就没有标签了”。

Judy Chicago, Lloyd Hamrol and Eric Orr Dry Ice Environment#1 1967,performance at a parking lot in Century City, Los Angeles, CA,dry ice and flares, photo courtesy of Through the Flower archives,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随着芝加哥以艺术家的身份而闻名,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女人,她不再觉得自己与科赫家族有关。父亲和第一任丈夫的逝去让她决定改姓,改成一个与婚姻或家族无关的姓氏。她采纳了画廊老板罗尔夫·尼尔森(Rolf Nelson)给她起的绰号 “朱迪·芝加哥”——因为她性格坚强,又操着一口浓重的芝加哥口音。1970年,芝加哥改名成功,朱迪·芝加哥真正出现在了世界上。

Judy Chicago, Mme. De Stael from the Reincarnation Tryptich, 1973, sprayed acrylic on canvas, 60 x 60 in. © Judy Chicago Photo by Silvia Ros,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同年接踵而来的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培养女性艺术家为目标的女性主义艺术项目。两年后芝加哥和米亚姆·夏皮罗(Miriam Schapiro)组织了首次女性主义艺术展《女人之屋(Woman House)》。而芝加哥个人的视觉史诗作品《晚宴(The Dinner Party)》则在1974年开始,历时五年完成了这一杰作。芝加哥在她圣莫尼卡的工作室构思了这个项目:一个大三角形,长48英尺,宽43英尺,宽36英尺,由39个定点组成。每个点都是为了纪念一位历史上或神话中的女性人物:艺术家、女神、活动家和殉道者,配置一块刺绣一位女性名字和与其贡献相关的图形或符号的桌旗,一块餐巾,餐具,一个玻璃酒杯和一个陶瓷盘子。刺绣桌垫是按照妇女时代的风格和技术缝制的。这个项目由400多人经手,其中主要是女性,她们自愿帮助刺绣、雕塑和其他方面的工作。

Judy Chicago, Womanhouse catalog cover from Womanhouse, 1972, Photo courtesy of Through the Flower archives housed at the Penn State University Archives,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An installation view of Judy Chicago's "The Dinner Party," 1974-79.(Donald Woodman / Brooklyn Museum)

《晚宴》的灵感来自于个人经历,芝加哥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环境中。在这一环境中男性决定了对话和空间的本质。芝加哥强调了经常被忽视的女性的重要性,肯定她们为自身权利做出的努力。这件作品与其说是宣言,不如说是一次授勋,一种感恩和灵感的表达形式。女性和工艺美术也应当获得与男性和美术同等的尊重。

Installation view, Entryway Banners from The Dinner Party, 1979, Elizabeth A. Sackler Center for Feminist Art, Collection of the Brooklyn Museum. © Judy Chicago,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没有悬念的,男性主导的艺术评论家群体认为芝加哥的作品缺乏深度,《晚宴》只是“盘子里的阴道”。但这件作品却吸引了广大公众,芝加哥得以在3个大洲的6个国家展出她的作品。2007年《晚宴》由伊丽莎白·赛克勒基金会(Elizabeth A. Sackler Foundation)捐赠给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并成为其中伊丽莎白·赛克勒女性主义艺术中心的永久展品。

Judy Chicago, Wing Three from The Dinner Party, 1979, Elizabeth A. Sackler Center for Feminist Art, Collection of the Brooklyn Museum. © Judy Chicago,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1980年到1985年,芝加哥创作了《生育计划(Birth Project)》。这件作品用分娩的图像来赞颂女性作为母亲的角色。芝加哥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艺术界对出生意象的表达。这件装置重新诠释了创世纪这则故事。原有的故事里上帝在没有女人的参与下创造了亚当。芝加哥表示:“这将挖掘出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原始女性自我……分娩的女人也是创造黎明的一部分。”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150名缝纫工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用绗缝、拼花、刺绣和其他技术制作了100块镶板。这件作品的庞大规模意味着它很少被完整地展出。不过芝加哥个人对母亲身份并不感兴趣。虽然她钦佩选择生育的女性,但她认为这条路并不适合自己。

Judy Chicago, Detail from The Creation, 1984, modified Aubusson tapestry. © Judy Chicago,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但芝加哥也并非一辈子只在探索女性身份的重要性。兜兜转转,芝加哥重新审视了自我的犹太人身份。与丈夫唐纳德·伍德曼(Donald Woodman)合作完成的《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The Holocaust Project)》利用大屠杀的悲惨事件作为一个棱镜,通过它来探索受害者受到的压迫与不公正和人类本性里的残忍。为了寻找这个项目的灵感,夫妻二人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大屠杀》,并走访惨剧的幸存者。后来他们的研究对象甚至扩大到了对印第安种族的屠杀、越南战争甚至环境保护主义。芝加哥试图将当代问题与大屠杀背后的道德困境联系起来。由于将大屠杀与其他历史和当代问题进行比较,这一作品在犹太人群体中引起了争议。

Judy Chicago and Donald Woodman, Im/Balance of Power, 1991, sprayed acrylic, oil, and photography on photolinen, screen printing and fabric on photolinen, 77.3 x 95.3 in. © Judy Chicago and Donald Woodman,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由16件大型作品组成,包括:挂毯、彩色玻璃、金属制品、木制品、摄影、绘画。该作品占地3000平方英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展览体验。《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于1993年10月在芝加哥首次展出。

Installation view of the exhibition Holocaust Project: From Darkness Into Light,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从一开始,身为女性的芝加哥便自学了“男性艺术”:她参加绘制汽车车身、造船和烟火等课程。通过对汽车车身的创作,她学会喷漆技术,能够将色彩和表面融合到任何一种媒介上。这也成为了她后期作品的标志。通过造船学到的技能则应用于她的雕塑作品中,烟火技术则是为表演作品服务。这些技能使芝加哥将玻璃纤维和金属带入她的雕塑中,并将其运用在《晚宴》的创作上。后期受到摄影师身份的丈夫影响,摄影在芝加哥的作品中出现得越来越多。

"Pasadena Lifesavers Blue #2," 1969-70, by Judy Chicago. (Judy Chicago, ARS NY / Photo by Donald Woodman, ARS NY)


合作是芝加哥装置作品的一个主要方面。《晚宴》、《生育计划》和《大屠杀计划:从黑暗到光明》都是芝加哥与数百名志愿者合作完成的。芝加哥特别强调,她的助手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合作者,而这十分难能可贵——因为其他艺术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

Judy Chicago.Be No More, 2017, dry ice and flares,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San Francisco, CA.© Judy Chicago,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芝加哥不仅是在为女性权利而奔走呼号,越是后期她越是努力为曾经遭受苦难的群体发声。对芝加哥来说,理论就是实践,她的女权主义哲学已经通过我的艺术展现了出来,而不是通过任何政治活动来展现。女权主义能够追溯到几百年前,它推动着每个个体都平等的理念——大家都在分享着我们微小的星球。当男权占领高峰,女权主义则体现了一个不同的力量理念,一方面鼓励授权每个人,另一方面尊敬任何形式的生命。

Judy Chicago, Purple Poem for Miami, 2019, Fireworks performance commissioned by ICA, Miami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exhibition, "Judy Chicago: A Reckoning", Miami, FL.© Judy Chicago/Artists Rights Society, New York Photo by Apolo Gomez,图片来自Judy Chicago个人网站

芝加哥的理念已经通过她的艺术、书籍和演讲带给了每个人。她的作品已经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Judy Chicago: Los Angeles
2019.09.07-2019.11.02
Jeffrey Deitch gallery

Installation photos Elon Schoenholz,图片来自Jeffery Deitch gallery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