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买家成主力,KAWS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发起人:八卦连环掌  回复数:0   浏览数:1532   最后更新:2019/09/26 09:39:57 by 八卦连环掌
[楼主] 陆小果 2019-09-26 09:39:57

来源:艺术界LEAP  郗少男


林科:天空绘画

地点:BANK,上海

时间:2019年8月10日至9月10日

"林科:天空绘画"展览现场,BANK,上海,2019年


林科在BANK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天空绘画”中,“icon”一词的两种释义同时出现了:一是指电脑桌面的图标,另一个则是图像学中的圣像之意。如果说林科早前使用的一台2008年的苹果笔记本电脑的桌面奠定了他代表性的图像及影像的创作方式,那么在这次展览中,电脑图标的运用则似乎为他创造了一个在形而上问题的前提之下研习宗教形象等图像的契机。展览中的作品大多是用紫外线在亚克力、铝和丝绸上打印出来的数码水彩绘画,画面描绘了从圣母玛丽亚到道教仙人,从金刚到艺术家本人的形象。画面的颜色经过剖解,打印在透明厚亚克力板的不同层面上,背景则是用来表示屏幕透明度的灰、白色的棋盘图样。虚拟的透明度和现实的透明度在此发生碰撞,隐约可见的颜色勾勒出人物局部的轮廓,营造出一种令人着迷的神秘感。“我从藏传佛教的伏藏那里得到灵感。当一行文字出现在天空中时,伏藏看到之后会把它写下来”,林科解释道。事实上,林科不仅从天空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启发,他在作品中使用的紫外线也似乎来自于天空。

"林科:天空绘画"展览现场,BANK,上海,2019年

林科,《玛丽亚和小耶稣》,2019年

绢面UV打印,100 x 120 厘米


第一眼看过去,展览中的形象或许并不容易辨识,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圣母子这一可追溯至2世纪的经典形象。在中世纪,以圣母玛丽亚为主角的绘画经常避免过于写实,以此来明确区分世俗世界与没有维度的神圣世界。这些画面中的透视往往并不正确,画师只有通过影子来营造画面的深度。这些图像只是起到了连接的介质或界面的作用,却并非是神性的代表。就像电脑桌面一样,桌面表面将你拉进一种似乎立体的维度,但电脑桌面的平面则提醒着你它终究存在于另一个维度(“生活在非物质世界的非物质女孩🎵”)。林科将圣像的范围扩大到道教仙人和一个存在于Photoshop修图软件界面中的女性赛博格中。这样看来,电脑屏幕承担了连接世俗世界和数字化的非物质世界的作用。“虚拟”这个词曾经代表着非物质,例如记忆(过去)和可能性(未来);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数字化”的同义词。

"林科:天空绘画"展览现场,BANK,上海,2019年


展览通过将虚拟与现实并置的方式打破了我们对于透明度、影子、质量、尺寸和空间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冬日大三角》中,艺术家展示了三幅基于同一赛博格形象的水彩画。乍一看,观众或许会以为看到了三幅印刷作品,其中两幅悬挂在以Photoshop修图软件的窗口构成的墙纸前面。但当观众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间名为“人工智能.jpg”的作品实际上是墙纸中无重量的一部分;它以阴影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存在于苹果操作系统中的层叠感和个体感。在它旁边则是一幅使用紫外线打印在铝板上的同一图像,具有实际的质量,悬挂在墙上。

林科,《人工智能》,2019年

亚克力UV打印,47 x 60 厘米


通过放大物理性质的数字形态,林科进一步对电脑桌面的图像进行了研究,深入到形而上的层面,探索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存在的。透明亚克力实物被放置在实际透明的空间里,背景是虚拟的透明图案。屏幕上的棋盘图案常被用于指示透明度,也就是在制造图像的过程中,虚拟世界中的虚无。通过将代表透明度的背景打印在现实存在的平面上,林科让我们思考,这一象征无图像的能指本身就是一幅图像。事实上,透明度始终围绕在我们周围,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但电脑不得不发明出一幅图像来代表它。

"林科:天空绘画"展览现场,BANK,上海,2019年


林科早前对于数字化形态的图像学研究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天空绘画”中他进行了更加细微的检视。电脑桌面上鼠标指针微妙的存在不仅提醒着我们艺术作品和展览制作的数字化过程,同时也宣示着它之后作为数字记录象征性或历史性的传播。当你在自己的电脑桌面上打开展览的现场图时,你会忽然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两个鼠标指针;一个是你的,一个是艺术家的。在作品《模特》中,鼠标游标在人脸上游离,这件视频作品甚至已经是关于一件并不存在于物理空间的作品的现场图。当艺术家的职能从单纯的艺术品生产转移到审视展览实践,以及布展的行为本身,或许逻辑上的下一步就应该开始研究数字化记录和艺术流通这些辅助过程了。当图像进入虚拟世界之后,所有的物理性都被抛在了身后,它的质量被消解,尺寸变得可调,只有虚拟的影子被赋予了生命。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只作为图像存在,它们是否会有自己的影子?

林科,《模特》,2019年,视频,循环播放。"天空绘画"展览现场,BANK,上海


文/郗少男

英译中/薛冰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