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王子月“第六天”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445   最后更新:2019/09/23 21:40:30 by babyqueen
[楼主] 陆小果 2019-09-23 21:40:30

来源:artnet


“厉槟源: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老西门附近,尚文路居民区的老弄堂里面,藏栖着仁庐这样一间古雅清趣的艺术空间。
9月18日,行为艺术家厉槟源在上海的首次个展“断裂点”于仁庐开幕,在三层楼的蜿蜒空间中,集中展出了厉槟源的近期创作,并穿插了其早期重要作品。厉槟源的最新作品呈现了当下社会飞速剧变与个人人格塑造的关联。

“厉槟源: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当日开幕现场,厉槟源披着一头黑色长发,身着仁庐与他共同设计开发的、印有他肖像与作品图片的白色T恤,颇有摇滚乐队吉他手风格。不过,聊起话来的厉槟源是腼腆的,在校时期也是文艺青年的他,做过文学社、写过诗,然而自从发掘了“行为表演”这一创作语汇后,他如鱼得水,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从此开启了一系列尝试性创作。

厉槟源在“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从早期“望京裸奔事件”到2018年与张洹在MoMA PS1合作的双人展“土地:张洹和厉槟源”,可以看出厉槟源的艺术实践一直追随的主题——身体与空间以及周遭事物的潜在关系。通过录像和行为艺术表演,厉槟源尝试介入了日常中国社会的不同领域,以探索身体、物质、观念认知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因此,厉槟源的艺术创作占据和囊括了多元空间,包括公共空间,自然环境或偏远的后工业区。

厉槟源在“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而空间的选择,有时并不可以自控。厉槟源透露,在创作新行为与雕塑作品《自然史》(2019)时,自己萌生出要做一个爆破雕塑的想法。但由于北京的烟花爆竹禁令,很难在城里找到可以实施的区域。他和仁庐的工作团队驾着小货车一路寻寻觅觅,兜着兜着,就来到了天津,于是在这里郊外的山里进行了爆破创作。而这也呼应了《自然史》想要表达的主题:社会制度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雕塑形态呼应,讲述过去与现在人文环境的变化,自然与人为因素在历史中的相互作用。其结果都是不可预设的。

“厉槟源: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厉槟源早期的作品中,也有爆破元素的影子。烟花是他经常使用的创作工具,当然在北京还没有颁布烟花禁令的时候。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早期作品《正义》(2011)中,他手托烟花向夜空中发射,暗示了一种怀旧的英雄主义情结。而烟花的融入,则象征着厉槟源身体的延伸,爆发的力量扩展到身体部位无法触及的空间。正如厉槟源自己所言:“当动作放大,很多时候身体只是受训于意志的道具,道具(介质)也可以是我物化了的身体”。厉槟源艺术创作的契机,便是通过身体来摸索了解自己所处的空间和物质环境。而在此过程中,行为与雕塑的结合,也成为他实践的重要形式。厉槟源被形容为“一位具有雕塑意识的行为艺术家”,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我的身体就是一个空间,我的行为和动作形成了身体雕塑,放在时间的河流中塑造。

厉槟源,《正义》,2011,摄影,行为,100 x 75cm。片:致谢艺术家及仁庐

厉槟源,《房间》,2019,行为纪录,单频录像,2’45’。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仁庐


厉槟源的多数行为作品具有时间性,无论是《桥梁》(2018)中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直到倒塌,还是《自由耕种》(2014)中一次又一次地在土地上摔打自己的身体,他似乎都在进行着与时间的搏斗与抗争。持续重复地劳动,有些荒谬,却又充满力量。厉槟源在采访中说,自己在实施作品的过程中,会不断激发自己体能的限度,以此来衡量一个作品的完成度。我的理想创作方式是活成一个作品。
奋力与冷静之间,是厉槟源对于作品创作的执着态度。而这也顺应了展览空间仁庐的精神理念。

厉槟源,《被闪电击中的男孩》,铸铜,27.5 x 14.5 x 44.5cm。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仁庐

创办于2013年的仁庐,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运作模式,都与其他画廊大相径庭。有别于白盒子的画廊空间,仁庐三层楼的私宅形式尤为特别。更重要的是,与普通意义上画廊的寄售代理模式不同,仁庐是一个独特的实验性平台,致力于与当代艺术家合作,并对艺术语言及创作进行开拓与探索。通过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多个顶级技术工作室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为艺术家创作积累新兴技术与材料支持、提供创作资金以及专业推广传播。

厉槟源,《谣言》,2019,裝置,陶瓷、铸铜、羽毛。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仁庐

“厉槟源: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仁庐创始人兼藏家Jung Lee在采访中说道,仁庐的成立目的之一,便是发掘支持优秀的艺术创作思想,提供所需资源,使其得以实现。当然,听起来容易的过程,实际上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Lee提到,去年一年他马不停蹄地飞来飞去,里程数加起来有超过30万英里。“这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还要远,”他笑说。

如此频繁的艺术交流,也表达了Lee想要像西方艺术生态看齐的决心:“其实在西方,这种实验性艺术基地早就普及了,而在中国这一点仍然有欠缺,所以应该多学习,并且被给予这样一个可以探索发挥的空间。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做的更大胆。”同时,Lee也表示希望通过自己作为藏家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告知并实时更新艺术市场的动态,以及市场在未来想要及需要看到的作品类型。

“厉槟源:断裂点”展览现场。图片:致谢仁庐


在问及选择合作艺术家的标准时,Lee表示他希望在作品创作中看到“魔力”:“我希望多和当代已经有名气积累的艺术家合作,把他们推出自己的舒适区,做没有做过的事,挑战自己的极限”。在此之前,张培力和展望等艺术家,都通过仁庐实现了“不可能的创作”。
厉槟源则似乎从来没有于自己的创作舒适区停留过。因此仁庐空间与厉槟源的展览相得益彰,并没有“断裂点”。

厉槟源:断裂点
展期:2019年9月19日至10月26日
地点:仁庐丨上海市黄浦区尚文路133弄10号


文| Yi Zha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