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是耍流氓,啥不能画非要画不穿衣服的?”川美院长示范人体写生惹非议
发起人:没文化真可怕  回复数:0   浏览数:1439   最后更新:2019/09/19 15:17:19 by 没文化真可怕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19-09-19 15:17:19

来源:芭莎艺术  马钰坤


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现场,2017年


如今漫天飞的展览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给大众带来了认知危机:究竟什么样的展览才是学术性的?学术性是评价展览的重要标准。厘清学术性为何,对于评判当下水平参差不齐的艺术展览具有重要意义。


玄而又玄的主题?No!

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现场


不同展览有不同定位,这决定了它们策展理念相异,但展览的任务是基本相同的:呈现历史与创造历史。在此背景下,展览主题的意义在于提炼出一条线索,并引导人们进入一个由艺术作品构成的过去、现在、未来或者想象的世界。

安东尼·埃尔南德斯(Anthony Hernandez)在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摄影作品

乔治·康多(George Condo)《Double Elvis》展览现场,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那么展览主题如何体现学术性?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学术性不意味着艰深晦涩。主题的学术性体现在是否具有现实关照性和突破惯例的创造性。现实关照性意味着展览的思想议题是根据当下社会状况延伸出来的,能够揭示现实困境,帮助大众了解艺术现状,并对艺术的未来有所思考。

“当态度变为形式”展览现场,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69年


何为突破惯例?这种创造性不仅要求展览主题能反映当下的趋势和潮流,还能发现看问题的新角度。在这个意义上,展览就像研究,策展人在艺术史和文化史这两条线索中确认一个问题的存在之后,他们并不停止,反而是不断检测艺术界的极限,并扩大策展的概念,给予艺术以崭新的视角。

“当态度变为形式”展览现场,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69年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美术馆依据材质、时间和发展风格对当代艺术进行排列和研究的方法,越来越无法适应艺术发展的要求。1969年3月,策展人哈罗德·泽曼(Harald Szeemann)完成了展览“当态度变为形式”,并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展出。

“当态度变为形式”展览现场,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69年


“当态度变为形式”表达的是艺术家们不再仅仅是作品的制造者,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作品背后的观念、过程和信息。因此,这一旗帜鲜明的展览为60年代艺术的变化提供了宏观框架,并确立了“观念”在艺术中不可动摇的合法性。

“当态度变为形式”布展现场,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69年


策展团队都特别注重对主题的研究,希望建立一个清晰的策展思路,确立展览的学术性与文化性特征。威尼斯双年展向来是国际主流艺术展中的主流,自1972年该展览第一次选定总主题“歌剧或行为”之后,历届展览的主题都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对艺术进行再审视,并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总监拉尔夫·鲁格夫(Ralph Rugoff)


2019年,第58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主题是“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讽刺的是,这句话来自于对“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的误解,这一古语被认为是神秘的中国诅咒,暗示着不安和混乱的时代。策展人拉尔夫·鲁格夫(Ralph Rugoff)精心选择这一主题,旨在说明在艺术家如何挑战假新闻带来的惯性思维,并思考公众对政治话语的信任问题。

安西娅·汉密尔顿(Anthea Hamilton)在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作品


不仅如此,“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不稳定,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和霸权政府的崛起,以及全球难民问题。然而与“伪诅咒”一样,艺术不会在政治领域发挥任何作用,因为它并不能阻止这些问题的发生,但展览主题可以帮助大众思考如何面对这个时代。

阿尼卡·易《Biologizing the Machine(tentacular trouble)》展览现场,2019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卡塞尔文献展是与威尼斯双年展齐名的世界主流艺术展。作为先锋艺术的实验现场,该展览已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它同样强调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Andreas Angelidakis《Polemos》展览现场,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


第14届文献展的主题为“以雅典为鉴”,一方面,古希腊是孕育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另一方面,现代希腊深陷经济危机和难民问题的泥潭。由此看来,这一主题或许还有引以为戒的意味。第14届文献展无疑是最为关注政治问题的一届。

Michel Auder《帝国历程》展览现场,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


真正的学术性展览对策展人而言是严格的考验。策展人应将当下的社会状况延伸出重要的思想议题,变成艺术策展的动力和学术核心,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将信息整合、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表达展现在观众面前。


高度吻合主题的作品


“怪咖!艺术与女权主义革命”工作人员与艺术家,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07年


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导向的主题就一定能带来学术性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具备试验性、前瞻性的展览,也许会因单件展品不符合整体的展览思想,在展出之时备受批评。策展理念是否站得住脚,关键是看主题与艺术品的创作理念结合得是否紧密。

“怪咖!艺术与女权主义革命”展览现场,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2007年


展览“怪咖!艺术与女权主义革命”2007年举办于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是第一个聚焦于20世纪60至80年代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展览。它意在展示女权主义对艺术的影响和女权主义文化发展的完整历史。

洛林·奧格雷迪《无题》(Mlle Bourgeoise Noire)展览现场,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07年


展览展出了洛林·奧格雷迪(Lorraine O'Grady)在1980年创造出的虚拟人物——中产阶级黑小姐。在这场载入艺术史的行为艺术中,她穿着由180双白手套覆盖的晚礼裙和披肩走进画廊,并带着镶满白色菊花的鞭子,借以揭露黑人艺术家正在迎合白人策展人的审美这一事实。


洛林·奧格雷迪《无题》(Mlle Bourgeoise Noire),明胶银印,21.6×25.4cm,1980年


相较之下,卡拉·阿卡迪(Carla Accardi)的作品对女性主义的呼唤要隐晦得多。艺术家在上世纪60年代对一种透明塑料布Sicofoil产生了极大兴趣,不同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在帆布油画上滴洒颜料的行动,阿卡迪的Sicofoil系列作品在抽象的基础之上,有着明快的清新感,一扫男性艺术家在抽象表现绘画上的凝重。

卡拉·阿卡迪《Rotoli》展览现场,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07年


真正的学术性是应该在展览内容与展览主题的吻合度上下功夫的。在参观这样的展览时,观众往往能在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基础之上,找到作品与展览之间的某种联结,发现主题与展品的“里应外合”,从而领会策展意图,达到最好的观展效果。

“世界的汤”展览现场,瑞士圣加仑,1991年


1991年,23岁的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在自己从未使用的厨房里策划了一个群展——“世界的汤”(World Soup)。策展人将非实用的厨房作为展览的替代性空间,目的在于阐述“艺术融入生活”的观念,将展览融入真实环境。

“世界的汤”展览现场,瑞士圣加仑,1991年


配合“世界的汤”,艺术家们在保留厨房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创作出一系列装置。厨房的水槽上是一个大柜子,彼得·菲茨利(Peter Fischli)与大卫·怀斯(David Weiss)使用来自餐馆用品商店的超大商业包装食品装满橱柜;理查德·温特沃斯(Richard Wentworth)在食品罐顶上放置了一块方形镜面板。在轻松的氛围当中,通过精心的策划反映出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幽默解读。

“世界的汤”展览现场,瑞士圣加仑,1991年


一个好展览,不是好作品的相加,好作品也有可能做成差展览。这就要求策展人必须充分了解作品内容,从而找到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独特观点,在理解之上寻找展览策划的方向。除了把自己变成作品的一部分外,策展人还应把握公众感受,通过作品与主题之间的共鸣传达展览信息。


“网红展”何以学术?


“皮皮洛蒂·瑞斯特:像素森林”展览现场,纽约新美术馆,2016年


可能有人会问:学术性展览是否应该是高深晦涩的呢?不一定。尽管大多数学术展主打专业、艺术性,在内容上较为枯燥,观展门槛较高,但这一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一个好的策展人就可以把展览变得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


纽约冰淇淋博物馆


网红展是一种话题现象,是因传播范围广、参观人数众多而导致的。艺术机构举办网红展的目的无非是人气,因此网红展往往具有美轮美奂的视觉展陈效果,关注观众的个性化体验。


“皮皮洛蒂·瑞斯特:像素森林”展览现场,纽约新美术馆,2016年


“皮皮洛蒂·瑞斯特:像素森林”是一场跨越2016年与2017年的纽约热门新媒体艺术展。展览场地是以青年人为受众群体的纽约新美术馆,展览因其绚丽的视觉效果和充满亲和力的观看形式,将新美术馆的人气推至了巅峰。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实物复原


而网红展并非不能兼有学术价值。在具有学术性的基础上,展览可以稍改策展形式,让展览与观众的联系更为密切。


2016年,为了给即将开幕的“梵·高的卧室”(Van Gogh's Bedrooms)展览造势,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根据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油画作品重建了他在法国阿尔勒期间曾经生活过的卧室,并且将它放在了Airbnb网站上接受预定。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实物复原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第一版),布面油画,72×90cm,1888年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是一段有趣的艺术史,对于艺术家来说也具有特殊意义,他在1888-1889年间为这个私密空间创作了三幅不同的画作。该展览则以绘画为基本线索引导出其背后的故事,也是研究梵·高如何将“家”这一避风的港湾和激发其创造力的空间作为创作的主题,以及这一主题对于他本人有何意义。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第二版),布面油画,72×90cm,1889年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第三版),布面油画,57.5×74cm,1889年


为强化对作品的探索及更全面地研究梵·高对于“家”的渴望,该展览在展陈形式上别出心裁,采用一系列新型交互手段对《卧室》进行强化重组,使观众有进一步了解艺术家心态、接触其灵感来源的机会。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呈现经典绘画的艺术价值,也是本次展览备受瞩目的重要原因。


“梵·高的房间”展览现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2016年


真正好的作品与展览,经过时间的沉淀能显露出自己的意义,会成为时代文化与精神的引导者与反思者。然而当下许多展览并不应该被冠以“学术性展览”的名头,学术性这一标准似乎是混乱的。这种混乱长期不会消退,反而会随着文化展览的逐渐增加而愈发严重。因此,辨别何为学术性、如何观展,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