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 当代世界:印度尼西亚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68   最后更新:2019/08/23 10:22:43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毛边本 2019-08-23 10:22:43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刘品毓


田霏宇。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9年夏季,北京迎来了一场国际水准的重量级艺术展览,“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使人不用远赴巴黎、西班牙或者巴塞尔就可以看到艺术史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家——平民或者知识分子都听过的毕加索。过去在中国一直无缘得见其作品,如今毕加索在中国最大规模的展览落户于2017年来立定脚跟全新出发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以下简称UCCA),打开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上新的篇章。


田霏宇(Philip Tinari),现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不但在忙碌之余,远赴牛津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并接连在国际艺术舞台推出具有艺术史梳理意义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如与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孟璐(Alexandra Munroe)、罗马20世纪美术馆长侯瀚如等人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划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群展:“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展期:2017年10月6日至2018年1月7日),在美术馆运营与规划上,他更在美术馆馆长的身份之外,通过UCCA的商业板块包括零售平台UCCA商店、UCCA儿童艺术中心,以及UCCA Lab旗下的馆外合作项目,以更宏观的视野与多元的模式夯实UCCA与其品牌。

展览现场:“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7年10月6日至2018年1月7日)。摄影:David Heald ©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2019。


2018年10月,UCCA沙丘美术馆(UCCA Dune Art Museum)成立,表示着多年积累的艺术展览经验与品牌开始有了向外扩张、移植的能力与契机,2019年6月,UCCA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合作联合主办“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更说明了田霏宇对于UCCA的展览规划,并不局限于“当代展览”。


如此的展览线索,让人对田霏宇治下的UCCA更为好奇,也因此Ocula在毕加索展览即将结束前,与田霏宇展开一次展览总结性的对话。

展览现场:“劳申伯格在中国”,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年6月12日至8月21日)。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在中国举办过一些历史性的展览,包括“杜尚 和/或/在 中国”(展期:2013年4月26日至6月16日)、“劳申伯格在中国”(展期:2016年6月12日至8月21日)和现在的“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期:2019年6月15日至9月11日),在中国,一个致力于当代艺术的美术馆举办西方现代大师展的原因是什么?在策划展览时是否考虑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UCCA是一个以艺术可以深化和丰富生活、并且搭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为宗旨的机构。我们大部分项目关于在世艺术家,同时我们发现着力展示现代艺术史上关键的人物是非常高效率并且广为大众喜爱。每次我们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把展览和当代中国联系起来。杜尚,我们把他的作品与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劳申伯格,我们加进了一个特殊板块展示他八十年代的中国之行的收获;毕加索,尽管稍微迂回,在展览画册里,我们委托吴雪杉教授写了一篇探索毕加索在过去的世纪里在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影响的文章,开展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举办了一个全天专题研讨会,致力于讨论这个问题。最后,我们相信现代艺术晓谕当代艺术,目前北京有条件举办关于现代艺术展览的机构并不多,我们有义务扮演应有的角色。

展览现场:“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年6月15日至9月11日)。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是如何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展开在北京举办的展览?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重要的毕加索画展,也是2019年“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UCCA和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早在2015年就开始谈在北京举办毕加索展的可能性。这些对话在UCCA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被搁置了。2018年,通过Doors门艺文化公司的帮助,我们重启了和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关于已专为中国策划好的展览的对话,并迅速达成继续进行的共识。外交支持非常有帮助——法国政府能够说服中国政府,阐明这个展览对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使得展览最终顺利举办。

毕加索,《自画像》,巴黎,1901年末,布面油画。81×60cm。图片提供: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你能谈谈展览策划中的挑选过程吗?展出什么关键的作品?

这个展览由艾米利娅·菲利普(Emilia Philippot)策划,她是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总监。她一直想通过艺术馆丰富的馆藏来回答“毕加索是如何成为毕加索”这个问题。展览分为五个版块,勾勒出毕加索艺术生涯的前三十年,随后是终曲,暗示接下来的内容。每个板块都囊括一些直指毕加索核心时期的关键作品。我不断地回顾第二板块中毕加索蓝色时期的《自画像》(1901),或者第三板块中面具式的《自画像》(1906),或者第四板块中的立体主义构图的《弹曼陀林的男子》(1911)——这些都是能够告诉你毕加索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发展的精彩作品。展览的另一方面是展示,阿德里安·卡迪工作室(Studio Andrien Gardère)的设计打造出一个非常独特的、穿行于城区街巷楼房的空间体验。这个展览用一种强烈的方式引出毕加索作品的当代感。

展览现场:“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年6月15日至9月11日)。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目前“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已经有了单日超过5000人次参观人流量的成绩,同时,你们在展览期间,不断地听取观者建议,持续改善提高观展体验,使得看过展览的人都会向自己的朋友推荐,如此的口碑效应,让这个展览持续得到关注。未来UCCA是否有更多的现代主义大师或早期艺术大师的展览计划?

这个展览已经相当成功,这使我们意识到北京的夏天是举办重磅展览的旺季。但愿以后每年夏天UCCA都能呈现如此水准的标志性展览。我预见其中的一些展览是关于现代大师,其他的展览可能是关于伟大的机构、概念、收藏和个体艺术家。很有意思的是在欧洲和美国,夏天往往是展览淡季,而在这里绝对不是这种状况。

展览现场:“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年6月15日至9月11日)。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你如何定义“好的展览”?

我认为一个好的展览必须是一个开放的、能够同时迎合不同受众的平台——从高水平的专家,好奇的学生,到第一次接触艺术作品的年轻家庭。展览应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且让观众从中自行领会知识。这些展览不仅是研究、更是供人探索,激发灵感和反思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展览需要尽量以生动的方式呈现作品。我们做的大部分工作是为观众提供能够理解、呈现内容的工具,但是观众决定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UCCA“新现场”表演讲座系列,“胡向前 | 赤手空拳1超级巨星”,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年7月28日晚上8点至8点45分)。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9年5月开始的“新现场”表演系列讲座,UCCA是否在尝试新的方法来支持年轻艺术家?你如何看待UCCA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未来作用?

UCCA一向承诺支持中国艺术界的新人,从2015年到2019年的“新倾向”系列是早前“Curated by…”(2009-11)的延续。目前,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把这个承诺用崭新和别致的方式体现出来。“新现场”(NEW SITE)即是一个案例,它的关注点从展示作品向支持艺术创作倾斜。UCCA沙丘美术馆,位于北戴河的分馆,在它前两个展览里,囊括了高比例的中国新锐艺术家。我们的策展团队持续寻找能够使之参与中国极具活力艺术界的新方式。

UCCA沙丘美术馆。图片提供: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摄影:倪楠。


作为UCCA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和UCCA的馆长,从品牌的角度来思考,你想领导集团往哪个方向?UCCA的运作方式似乎不同于艺术博物馆的经典定义(艺术中心似乎不需要有收藏品)?你认为UCCA模式在未来会如何发展,与中国更传统的机构更为类似吗?

我们在2017至2018年期间的重组使UCCA从一个由单一公司运行的单一艺术中心转型成某种复杂和混合的实体:一个有着众多股东,包括一个美术馆、基金会,和几个在零售和教育领域与艺术相关的商业体。我相信这个模型对其他中国机构更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其他民营机构——它们迟早要考虑如何在脱离创始人的情况下运营。我们相信UCCA最大的优势在于建立的社群——把对艺术的共同热情作为与世界对话方式的社群。我们相信这会让UCCA扩展到中国的其他城市。2018年位于北戴河的UCCA沙丘美术馆便是朝这个方向迈进的结果,也是UCCA在多个城市试水的成果。我们近期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举动,敬请关注。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OMA。摄影:边洁。


你能谈谈中国的民营艺术中心在展示现当代艺术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吗?

当我们处于相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民营公共机构比如UCCA正在扮演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即每年把伟大的艺术介绍给更广泛的受众。中国经济增长给人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更高层面上的成就感,文化机构从故宫博物院到本地剧院都是这个大潮的受益者。特别是当代和现代艺术空间,民营博物馆能够以更弹性的方式工作——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其他对应部门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我们在系统的界限内运转,却能够探讨那些在一个传统环境下难以达成的项目和概念。主要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已经允许像UCCA一样的机构发展,因为我们提供一种大众认可与欣赏的服务。这种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将会随着时间流逝增长和加深。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