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林科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221   最后更新:2019/08/22 10:53:18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开平方根 2019-08-22 10:53:18

来源:典藏Artcoco  李素超


1991年,汉斯(Hans-Ulrich Obrist的第一个展览是他在瑞士的家中厨房举办,当时仅29名访客,共持续了三个月。这是一个较为私密的展览,目的是让观众来参观他的厨房,了解厨房里的汤料,展示各种各样的汤罐头,这就是展览“世界的汤”(World Soup)。此后,策展成为汉斯的职业。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如今的他是当代艺术界最炙手可热的策展人,英国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艺术总监,编撰的学术著作多达70多部,策划的展览超过150个。“每天近70杯咖啡”“每天睡3到4个小时”“一年旅行300天”“双休日飞往世界各地、每年做52次旅行”,这些都是他曾经或现在的生活方式,“策展”已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在设想、执行方案,为艺术,也为生活。


典:你是如何看待由艺术家而非专业策展人策划的展览?


H:当你面对一堆收藏品的时候,这时是很有趣的,你会看到藏品中各样不同的主体。在我搬到伦敦之前,我在巴黎的现代美术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策划的一档展览,就是这样的概念,即通过作品的主体来重新审视博物馆的收藏,展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的解读方式以诠释我们馆的收藏,这对于我来说是最棒的体验,因为我真正了解到了能让艺术家参与进来是多么重要,这显然很突出藏品的特点。艺术总是经由过去的碎片创造着未来,我们往往以怀旧的方式设想未来,利用这种怀旧感来呈现作品是如此美妙,它们可以是久远的过往,也可以是最近刚过去的,然后我们用新的策略和方式来展现这些过往。这样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上的不期而遇产生于游戏新规则的建立。可以想象,一种新的游戏规则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这是多么有趣。收藏品该如何展现出来才能让人们印象深刻,以徐震策划的这个展览为例,他选择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角度和标准,不是年代排序法,也不在一个命题的框架中,而所用的方式把许许多多作品连接在了一起,这个想法的产生就来自新的游戏规则的建立,看到这些作品以这种新鲜的方式从一批收藏中抽离呈现出来是非常让人惊喜的。

艺术家徐震策划的展览“1199”,龙美术馆,上海2014


典:的确,对于策展人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创造这样一种新的游戏规则。现在有很多的艺术家在兼做策展人,请你谈一下作为一位艺术家和作为一名策展人,这两者间的关系和联结纽带。


H:如果你看20世纪的展览史,那时很多的展览都是由艺术家完成,艺术家对艺术史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贡献。比如那时期在德国的达达主义展,杜尚(Marcel Duchamp)就策划了不少,还有在纽约,很多里程碑式的重要展览都是由艺术家自己策划的。从更近期一点看,比如五六十年代,艺术家Richard Hamilton也策划过一些划时代的展览;再往近期来看,也有很多艺术家在做策展的工作。而对我来说,我是一位策展人,不是艺术家,去拜访艺术家,和他们合作是很有趣的事,我的很多展览都是与艺术家们一起合作完成的,比如“Utopia Station”(50届威尼斯双年展,2003)是我和Molly Nesbit与Rirkrit Tiravanija联合策展的。还有目前仍在展出的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的瑞士馆,是我和艺术家Tino Sehgal、Philippe Parreno、Liam Gillick、Atelier Bow-Wow等人共同合作的,我和科学总监Lorenza Baroncelli一起发起设计的,所以这个瑞士馆是对于艺术家卷入策展活动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当面对博物馆要策划一个馆藏展览时,我会建议有一位艺术家参与,从他的角度看这些藏品,因为艺术家经常会从一个超出我们预期的点出发,在21世纪擦出一个让人不期而遇的火花。

“花园马拉松”,蛇形画廊,伦敦,2011


典:你曾经说过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可以改变我们对艺术的看法和期待,你觉得一位好的策展人同样可以做到如此吗?你如何来定位自己作为策展人这样一个角色的?


H:作为一名策展人,首先要想到的是一档展览的概念,这是一个多面手的职业,还不仅是与艺术家一起发明一个新的游戏规则,更是一个类似于作曲的整合的过程,所以这个职业,它既来源于游戏新规则的建立,也是一个资源整组的过程,是两者的结合。一个策展人要能把东西整合起来,把艺术整合起来,把作品整合起来,也把非实体性的东西(non-objects)整合起来,所以这不仅仅是关于客体(objects)的,正如一位传奇的法国哲学家Michel Serres提出的,是关于准客体(quasi-objects)和非客体的(non-objects)。1 策展人是在客体之间,客体与准客体间,客体与非客体间,在准客体之间,准客体与非客体间,以及在非客体之间建立连接,我作为策展人的角色更多是起到一个连接纽带、架构桥梁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物体间架构,还在人与人之间架构,将不同的人连接在一起,这是我策展实践中最根本的环节。

汉斯与阿米拉·贾德(Amira Gad )共同策划展览“HACKSPACE”,K11艺术基金会临时展览空间,香港,2016


典:谈到非客体的概念,我对你近期致力于非客体性展览(non-object-involved exhibition)的课题很感兴趣也很好奇,能向我们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吗?你做过哪些这类性质的展览?


H:是的,我做的展览都是有关客体(object)、准客体(quasi-object)与非客体(non-object)间的,可以给你举个我最近的非客体性展览的例子。我的非客体展览是关于人的,关于生命艺术,还有关于互联网的,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互联网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渴望有更多与生命体有关的经历而不至失去生命体间的联系,我的很多展览就是把生命的体验带入进来。比如像艺术家Tino Sehgal、Santiago Sierra,以及前一代的Joan Jonas、Marina Abramovic,在中国,比如徐震,他的那不可思议的活雕塑,这样的雕塑与人类在时间里互动,所以生命艺术(life art)的概念就是活着的艺术,我和Klaus Biesenbach一起做的系列展览“11/12/13/14个房间”就是关于此。每年,我们都有一批艺术家来做这个艺术项目,2011年是11位艺术家对应11个房间在曼彻斯特举行,2012年是12个在鲁尔艺术节(Ruhrtriennale)上,2013年是13个在悉尼,今年在巴塞尔艺博会上发展到14个房间。可以说这样的展览就像一场仪式,而在展览的形式上又给观众一个相对自由的氛围,不像在剧院,观众要花90分钟或两个小时在电影上,展览更具个性化,完全由个人来决定停留时间,所以它更自由。在我看来,人类学要素的体现在21世纪仍受制于展览的概念,因为展览有时就像一件连接器,仅仅有视觉上的吸引是不够的,它只能让我们在一件作品前停留几秒,所以我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不只是通过视觉,还有其他的感官来建立与作品的连接。就像某些宗教仪式,它们调动起人们所有的感官,包括触觉、嗅觉等,建立一种三维立体的真实的体验,这是21世纪里非常有趣的展览类型,即思考如何重新建立连接、一个21世纪的新连接、一场属于新世纪的仪式。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汉斯、基娅拉·帕里斯联合策展“Take Me (I'm Yours)”,巴黎钱币博物馆,,巴黎,2015


典:你曾在中国举办过不少艺术项目,还专门出过一个中国艺术家的采访集,在你看来,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当你卷入其中时,有没有让你最感困惑的时候?


H:中国艺术总是有很多维度,我早在90年代初就来到这里,后来我还来过很多次。我的“Do it”展览有来中国举办,那本书也出了中文译本。在我这么多趟来中国的旅行中,不只是惊艳于正在发生的,这里前卫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好些个惊鸿时刻。在我搬去巴黎之前,1991年那时我还是个很年轻的策展人,去到巴黎后我第一位遇见的中国艺术家是黄永砯,那时他的工作室就在我隔壁,我们相处了3个月,于是我有了机会深入了解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那时中国的前卫艺术运动我真的觉得很有趣。然后在90年代,我又看到了像徐震、杨福东、邵飞他们的作品。现在,我的那个“89plus”项目,专注于89或89后出生的一代人,我也很好奇并且兴奋地想要看到这个项目会怎样在中国发展,看到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现状,他们正是自互联网产生以来的第一代人群。所以,中国艺术引起我兴趣的不只是一部分,而是很多部分。曾经在古根海姆会有我和汪建伟的一场对谈,很显然,他正尝试着逾越戏剧、行为和声音艺术之间的鸿沟,用一种变换性的、交叉性的方式连接一切。有太多有趣的东西发生在中国艺术上,也许我得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全部和你讲完。而对我来说,我没有发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有困扰我的问题,我总是对中国艺术正在发生的事感到很兴奋。

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与汉斯联合策展"15个房间",龙美术馆,上海,2015


典:来到中国你最期待看到的是什么?


H:其实,如果要回答你的上一个问题,我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到最困惑的地方,我可以回答什么缺失了。在中国,缺失的部分我认为是公立美术馆,中国或许有大量的公共藏品,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机构在中国过去二三十年间的成长,还有大量重要作品被国外机构收藏,但我没有看到中国的公立美术馆有把这么多作品收藏起来,那段过去的历史没有被呈现出来。而有趣的现象是,现在更多中国的私人美术馆在做这样的事情。要说“困扰”这个词也许有点过,但这部分绝对是我在中国没有看到的、缺失的部分。当我们去到欧洲的博物馆,或像纽约的MoMA、大都会,或当你去到Whitney,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艺术的历史,而中国的国家公立美术馆在这部分却是缺失的。这次我还很期待的,就是看到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现状。


注释:

在Serres的著作《The Parasite》,“Theory of the Quasi Object”章节里他提出了准客体(quasi-objects)和准主体(quasi-subjects)的概念“quasi”即“类似的、准的”,介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又连接彼此,这样的连接强调了两者之间永久的能动性和组成一个关系群体(collective)的可能性。Serres的哲学理论曾极大地启发了汉斯的策展方法。


文 | 李素超,原文标题《实体之上:汉斯的策展方法论》

注 | 内容略有删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