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张怡《游移湖 2009-2017》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536   最后更新:2019/08/02 10:25:23 by 天花板
[楼主] clclcl 2019-08-02 10:25:23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Jareh Das


Jenn Nkiru,为Neneh Cherry拍摄的音乐录影带《Kong》(2018),静帧截屏。© Jenn Nkiru。图片提供:艺术家。


伦敦萨默赛特宫的群展“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2019年6月15日至9月15日)调查了英国逾半世纪的黑人创造性成果,横跨艺术、电影、摄影、音乐、设计、时尚与文学领域。


展览由扎克·奥弗(Zak Ové)策划,呈现将近100位跨越数代的黑人(与部分非黑人)艺术家作品,皆为对移民历史与殖民性,以及后殖民、流散与未来问题的探讨,从与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共同创立StudioFilmClub的切·劳夫雷斯(Che Lovelace),到获水星奖的音乐组合“Young Fathers”。大卫·哈蒙斯(David Hammons),嘉莉·美·威姆斯(Carrie Mae Weems),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拉希德·约翰逊(Rashid Johnson)与桑福德·比格斯(Sanford Biggers)等艺术家在作品中反映了非裔美国人的跨大西洋流散经验。策展人将此视为与数代美国艺术家探索共性和团结的重要举措。[1]

桑福德·比格斯,《Woke》(2016)。展览现场:“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萨默赛特宫,伦敦。(2019年6月12日至9月15日)。摄影:© Peter Macdiarmid。


萨默赛特宫的西翼展厅被英籍尼日利亚产品设计师与艺术家因卡·伊洛里(Yinka Ilori)改造,颜色生动的墙面与纹样设计占据了原本新古典主义的白色空间,大胆的图腾式雕塑介入了门廊。15间相连的展室容纳了一系列艺术品、文献资料和音乐收听站。历史与地理在如此场景中全力碰撞。


展览的出发点,即英国多元文化在1960年代的诞生,记录于策展人父亲霍勒斯·奥弗(Horace Ové)的影像档案中。奥弗是泛非洲国际主义的重要人物,1960年,他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译者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来到伦敦学习绘画、摄影与室内设计——他渐渐放弃后者,投入纪录片制作与摄影中,捕捉当时影响黑人群体的个人、政治与社会事件。这些事件中包括早期的“黑人权力”会议,参与者为斯托克利・卡迈克尔(Stokely Carmichael,译者注:提出“黑人权力[Black Power]”概念者),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和Michael X(“黑人权力”运动在英国的发起者)等人,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开创性演说,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疾风世代”创立的诺丁山狂欢节。奥弗在1976年拍摄的电影《Pressure》是首部由黑人英国电影制作者执导的剧情长片,探讨了1960年代来英的移民子女所经历的身份与种族抗争。

霍勒斯·奥弗,《约翰·列侬将自己的头发交给Michael X竞拍,1969年》(1969)。© Horace Ové。图片提供:艺术家。


奥弗的作品与“疾风世代”的同侪比邻,其中有摄影师查理·菲利普斯(Charlie Phillips),阿尔迈特·弗朗西斯(Armet Francis)与万利·布尔克(Vanley Burke),以及艺术家奥布里·威廉姆斯(Aubrey Williams)。“疾风世代”来自加勒比地区国家,包括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等,他们乘“疾风帝国”号轮船来到英国,于二战期间效力英军,并在1948至1971年间受邀在英国工作。这些移民工作者为“依靠就业实现自我提升”而离开祖国,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是英国人“因缺乏训练而无法完成的”,或认为“过于劣等而不应做的”。[2] 疾风移民在抵英后遭遇了充满敌意与种族歧视的环境,被指责窃取本地的工作与资源并导致犯罪。这与英国脱欧公投中反移民的言论如出一辙。


然而如历史学家Harry Goulbourne所言,这一时期标志着“英国由相对单一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的开始”,它是由“广阔的非洲、亚洲、欧洲,尤其是加勒比社群所塑造”。[3] 诸多作品探索该时期对疾风移民以来数代人的影响,和文化差异极大的社群与英国主场社会共同塑造的“实践与表达”,其中充斥着“延伸而自发的归属感,随处可见”,学者Louise Waite与Joanne Cook如是说。[4] 从卢贝娜·希米德(Lubaina Himid,译者注:2017年透纳奖得主)与索尼娅·博伊斯(Sonia Boyce)着眼身份政治的多领域实践,到丹齐尔·弗雷斯特(Denzil Forrester)和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的绘画,展览纠缠的历史轨迹一直延伸至当下。

阿尔迈特·弗朗西斯,《Fashion Shoot Brixton Market》(1973)。图片提供:艺术家。


“黑人音乐电影典藏”(Black Audio Film Collective)以一个完整空间展示其80分钟的开创性电影《Who Needs A Heart》(1991)。作品对准了”黑人权力“运动与其中心人物迈克尔·阿卜杜勒·马利克(Michael Abdul Malik),透过其朋友与恋人的视角,强调了这段被忽视的动荡历史。私密感同样出现在Ajamu针对黑人酷儿经验的摄影中,例如《BodyBuilder in Bra》(1990)以黑白形式拍下了一名穿文胸的肌肉男背影,透过黑人酷儿男性主体探讨男子气概与性别概念。菲比·博斯韦尔(Phoebe Boswell)的三频录像装置《I Need to Believe the World is Still Beautiful》(2018)则去除了中心化的男性凝视,以绘画与动态图像赞美黑人女性的身体。


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领域间的边界渐渐模糊。Jenn Nkiru的艺术片即是一例,她以制作碧昂斯和Jay-Z的歌曲《APESH*T》而闻名遐迩。还有Mowalola Ogunlesi大胆的杂糅风格和“性别偏移”(gender-bending)男装系列,该系列吸收了她的家乡拉各斯的文化。另有先锋时尚设计师Grace Wales Bonner的作品,其中一张照片来自已故的斯诺登伯爵,拍摄他的朋友Dennis Okwera和Wilson Oryema身着Bonner的第二批时尚系列。Bonner近来策划了伦敦蛇形画廊赛克勒馆的群展“A Time for New Dreams”(2019年1月19日至3月17日),探索“黑人文化与美学实践中的魔力共鸣”。

黑人音乐电影典藏,John Akomfrah,《Who Needs A Heart》(1991)。展览现场:“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萨默赛特宫,伦敦。(2019年6月12日至9月15日)。摄影:© Peter Macdiarmid。


一间布局简洁的展厅内,历史向当下折叠。Ishmahil Blagrove Jr的《Free Speech Platform》(2015)呼吁对言论自由的参与。霍勒斯·奥弗的重要影片《黑鬼鲍德温》(Baldwin Nigger,1969)中,詹姆斯·鲍德温与迪克·格雷戈里(Dick Gregory)针对美国与英国黑人身份比较展开对话,而Blagrove Jr则在这件作品旁放置了一个台阶,在7月6日的工作坊中启用,并成为7月8日公众表演的道具,表演者为Barby Asante,Rabz Lansiquot与Imani Robinson,改编自奥弗电影的脚本。


梯子的一旁是Satch Hoyt的作品“IcePick”(2002):铺着红色天鹅绒的单簧管盒中,放着一把磨砂玻璃的爆炸头梳子,梳子柄是一只高举的拳头。作品附有一对耳机,从中传来两名非裔美国女性梳头的声音。高举的拳头作为黑人骄傲与团结广为认可的象征,在此再现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使用、带有文化象征意味的梳头工具上,与无时间性的梳头动作融合在一起,阐明了重要形式与姿态在数代人间的多元联系。

Ishmahil Blagrove Jr,《Free Speech Platform》(2015)。展览现场:“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萨默赛特宫,伦敦。(2019年6月12日至9月15日)。摄影:© Peter Macdiarmid。


纵览整个展览,作品表达了不同年代和地理间的丰富联系,“主张代际视角在探索后移民生活中年代差异与共性的重要性”。[5] 拉里·阿什安普(Larry Achiampong)的《Relic I》(2017)强调了这一主张。这部短片里,一个宇航员装扮的孩子走过英国荒凉的地区,一边描述着异样的感受和归属的焦虑。《Relic I》触及后殖民性、虚构景象与移民叙事等问题,构成一个庞大的跨领域计划的一部分,涵括表演、声音、移动影像与散文,以未来主义、跨文化与后数码的身份探索为特征。

拉里·阿什安普,《Relic 1》(2017)。由PSY委任创作。图片提供:艺术家。


直面非洲未来主义畅想的作品充斥了最后的几间展厅,如基思·派珀(Keith Piper)融合了种族隐喻与科幻的单屏装置的《Robot Bodies》(2001–2007),Jenn Nkiru的非洲超现实视觉设计则在Neneh Cherry的歌曲《Kong》(2018)和Kamasi Washington的《Hub Tones》(2018)的MV中均有体现。音乐人GAIKA的声音-视觉装置新作《Heaters 4 The 2 Seaters》(2019)由多屏幕、游戏机和声音元素组成,将当下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气候比拟为一种“家庭购物体验,充满了游戏内购产品、一丝自由主义者的内疚(liberal guilt)、免税出境与The War on Drugs乐队”。


展览在另一种极限中进入尾声。这是在放映室与最后一间展厅之间的凹室,用作阅读与休息的场所。《Shrine to Wisdom》(2019)是一件摄人心魄的综合媒介装置,艺术家Victor Ekpuk素来在作品中融入尼日利亚Nsibidi传统图绘与书写系统,这一次,他以极生动的白色涂鸦画满了亮蓝色的墙面。

Victor Ekpuk,《Shrine to Wisdom》(2019)。展览现场:“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萨默赛特宫,伦敦。(2019年6月12日至9月15日)。摄影:© Peter Macdiarmid。


多领域与媒介实践的个体范围过于广阔,无法浓缩或囊括在单一展览中,然而“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将着眼点合理地放在了20世纪英国文化的演变上,关注特定群体如何塑造了当代英国的后帝国社会。这一时期以数个历史时刻为标志,其中包括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引发了印度次大陆数百万人参与运动,并导致大批人口前往英国;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在非洲大陆殖民统治的终结,致使肯尼亚、坦桑尼亚与马拉维的非洲人与南亚人移民至英国。“起来,站起来,现在:黑人创意先驱世代”礼赞了这些社群即便处在压迫与种族挣扎下,对文化创新仍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联结美国与非洲大陆众多运动中的团结一心。


诚然,若要完全感受到这一重要展览所传递的广度——萨默赛特宫也将如此广博的展览视作头一遭——观者需要来访多次,花费数小时参观。由于规定不能重复入场,作品的选择若能更加精简,将对无法二次来访的观者是一个更加折中友好的方案。


[1] Colin Grant, 'Get Up, Stand Up Now: Black British art's response to the Windrush scandal', The Guardian, 2 June 2019,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9/jun/02/get-up-stand-up-now-zak-ove-black-british-art

[2] Lindsey Barrett, 'BLACKBLAST: Merging Caribbean Nostalgia and African Renewal', Get Up, Stand Up Now: Generations of Black Creative Pioneers at Somerset House, exhibition catalogue, p. 23.

[3] Harry Goulbourne, 'Windrush and the making of post-imperial Britain,' British Library, 4 October 2018, https://www.bl.uk/windrush/articles/windrush-and-the-making-of-post-imperial-britain

[4] Louise Waite and Joanne Cook, 'Belonging among diasporic African communities in the UK: Plurilocal homes and simultaneity of place attachments', Emotion, Space and Society, Volume 4 (November 2011), p. 238, https://doi.org/10.1016/j.emospa.2010.08.001

[5] Louise Waite and Joanne Cook, 'Belonging among diasporic African communities in the UK: Plurilocal homes and simultaneity of place attachments', Emotion, Space and Society, Volume 4 (November 2011), p. 238, https://doi.org/10.1016/j.emospa.2010.08.001


翻译:钟山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