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和KAWS一样都是潮牌与艺术市场的宠儿
发起人:烦不烦  回复数:0   浏览数:2028   最后更新:2019/07/30 14:08:16 by 烦不烦
[楼主] wangxiaoer97 2019-07-30 14:08:16

来源:798艺术  王薇


“快闪双年展——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文献展”九美术馆展览现场


在九美术馆举办的“快闪双年展——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文献展”中,策展人王春辰以北京艺术区为线索,系统地梳理了其发展变化的轨迹。通过大量文献及作品的展示,在完整呈现这30年北京艺术区工作室历史的同时,揭示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历程及社会环境的变迁。


艺术汇:如何想到在九美术馆策划这样一个以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为主题的展览?


王春辰:艺术区拆迁问题最近这些年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我去年也写过一篇文章,加上我自己也有一个工作室,所以对这个问题就更加感同身受。今年李桥的九艺术区新成立,邀请我来策划一个展览,最初我并没有想做这样一个和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有关的展览,但有些问题积累得多了自然就会显现,有一天一觉醒来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做一个关于艺术区工作室的展览呢?虽然大家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媒体报道,但并没有人从展览研究、文献的角度去做,于是就想到将这个展览命名为“快闪双年展”,副标题为“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文献展”。这是此次展览的生成背景。

“快闪双年展——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文献展”九美术馆展览现场


艺术汇:展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文献呈现为主,另一部分则是以作品呈现为主,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王春辰:我计划做一个带有研究、文献性质的展览,梳理从圆明园艺术村开始到现在北京究竟有多少艺术区,有哪些已经拆迁了,过去媒体的报道都是零散的,并没有以一个统一的文本呈现,我们通过几个月的整理发现,有大量的艺术区不为人知或者被遗忘,比如“滨河小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区,而是一个居民区,当年有很多艺术家聚集在那里进行创作。再比如“花家地西里”,在2004年前,张晓刚、张小涛、陈文波等人都在那里进行艺术创作,直到2005年前后出现了费家村等其它艺术区,他们才搬离。他们当年来花家地是因为这片居民区的地理位置距离798艺术区、中央美术学院都很近,既处在城市中,又有艺术氛围,这里面反映了很多故事和变迁,如果不做这种梳理是不会发现的。另外我意识到,我们研究中国的当代艺术史,如果只看结果、看作品,这是一种方式,如果观察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什么空间中创作的,创作这些作品的人遭遇了什么,这又是一种方式,而且也具有学术性、课题性。我是想把这样一个问题以艺术社会学、社会政治学、市场经济学、艺术国际化这几个维度串联起来。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空间拆迁或城市规划的问题,而是包含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问题,这里主要指北京的变革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学术角度的放大,揭示了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快闪双年展——北京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文献展”九美术馆展览现场


我邀请的参展艺术家都是在这些艺术区工作、生活过的人。在筹备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也非常积极地接受我的采访,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个话题太好了,并感到我从一个策展人、研究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会有些不同。我并没有通过每一件作品去描述它们和艺术区工作室的关系,但其实也有所包含,之后我会进行深入的研究。

艺术汇:在这30年中,北京艺术区大致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轨迹?


王春辰:圆明园艺术村时期是萌芽期,费家村、一号地、酒厂艺术区时期是井喷期,到2008年黑桥艺术区出现后开始进入扩散期,也就是不再有中心带,到最近一个时期,我把它叫做星状散布期,情绪化的表述就是“四处逃散”。宋庄是目前还被保留的相对集中的时间最长的艺术区,但是它也面临另一种挑战,就是北京市政府搬过去之后,对它还会有重新规划和梳理,在未来一定会有变化。虽然现在是艺术区四处分布,但最近发生的罗马湖、环铁艺术区拆迁事件表明不确定因素反而增多了。

谭平《无题》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6


艺术汇:艺术区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变革之间显然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联,当下很多艺术区纷纷面临拆迁的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状及艺术区未来的可能?


王春辰:通过梳理这30年北京艺术区的变化,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艺术区的变动不是单点的,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生态变化的反映。目前的变化依然是北京持续发展的结果,如目前北京做了“美丽乡村”等规划,必然会涉及到艺术区所在的区域。此外,我们在艺术圈内觉得艺术区工作室重要,但是在整个社会变革当中却被认为不重要。这时我们反过来要讨论的问题是,国家要发展经济与文化,可是在现实的层面并不是这样,就像艺术区本来就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被无视其重要性和文化含义,这本身就产生了一种矛盾。在我们政府的实践中为什么不能给予艺术区一个可能的保留?我们看到798、宋庄、一号地艺术区被保留了,但这种保留并不能满足艺术家来北京的需要,这么多国内、国际的艺术家愿意来北京,北京应当持有一种大度、开放、接纳的姿态,而不是仅仅考虑城市规划的物理性。北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优势,如果能把这么多艺术家留下来,让他们拥有一个稳定和安定的创作环境,这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我通过对北京艺术区30年历史的梳理,也清楚地看到,虽然纽约有东村,也有艺术区迁移的情况,但像北京艺术区持续30年不断变动,与此同时又吸纳了这么多艺术家,以一种星罗棋布的状态呈现,这是只存在于中国且不可复制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王国锋《无题NO.1》数字微喷 2015


艺术汇:通过对艺术区工作室流变史的梳理,是否也可以从中观察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一个整体创作及生存状态?


王春辰:大众受到某些社会媒体和市场的影响,认为艺术家是明星,看到部分艺术家作品卖了高价,就认为艺术家是光鲜的,而事实相反,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恰恰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生存得大多非常艰辛,没有任何保险,又得不到社会更多的关爱,即便是一个成功艺术家也充满着不安和焦虑。他们完全凭借着个人对艺术的执着坚持创作,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通过对这30年艺术区变化的梳理,也把中国艺术家的整体生存状态揭示出来,体现了其它国家当代艺术生态不可比拟的特质。我们不要只看到那些好像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而要看到更大的群体,这是极具社会学、历史学意义的。


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时期、特殊艺术群体,可以说这段历史是一代中国艺术家精神追求的历史,也是他们自我心灵的反射,只有在这个高度上才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的历史定位和历史确证。这些艺术区不断发生变化,艺术家随之不断搬迁、游走,但他们一直坚守在北京,因为内心有一股力量,要做自己的艺术,如果不从一个客观的历史角度,如何能说明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发展和西方有一个时间差,但不存在性质不同,中国艺术家整体上一直在努力,已经创造、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及内在精神,我们不要有偏见,不要只看到个别不好的现象,而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视角,否则就属于历史的虚无主义、盲目主义。

王庆松《女神》180×250cm 摄影


艺术汇:针对艺术区工作室流变这一问题,是否还会有学术或实践方面的延展计划?


王春辰:目前我只是搭建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愈发意识到其中有大量可挖掘的东西,一个艺术区就可以是一个课题。有了这个大的框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继续在细节上推进。比如,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家,从他们经历的空间变化中观察创作的改变,探究二者的内在关系。


再有就是从空间理论与社会政治学关系的角度展开研究。如果我们把今天的社会、城市看作是一个空间的话,它实际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已经可以说是“面目全非”,其中艺术区及艺术家工作室的变化是一个单级的现象。中国有句话叫“一叶知秋”,艺术区工作室的变迁是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社会景观改变的一个象征和代表。艺术区随着拆迁会消失,但艺术会留下。


我也希望把这些梳理和研究写成一本书,做成一个研究项目,希望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


文:王薇

作品图提供:九美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