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如何呈现了一个“非玩家角色”的艺术生态?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944   最后更新:2019/07/19 10:52:08 by 陆小果
[楼主] 叮当猫 2019-07-19 10:52:08

来源:ActionMedia


任哲个展:美术馆观察计划

策展人:陈旷地

学术主持:余丁

展期:2019.6.18-2019.8.23

地点:上海新美术馆 | 上海市徐汇区古美路1528号A72层


展览现场


2019年6月1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作为学术支持,上海新美术馆主办的“美术馆观察计划”任哲个展在新美术馆开幕。美术馆是艺术与人共存的特殊场域,作品、空间及空间中观看的人,对于三者的关系研究成为任哲作品的主要叙事方式。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从2012年至今的“美术馆”和“画中画”系列的绘画作品36件。


任哲以一个非常独到的视角进行着自己的油画创作:他以中国美术馆亲身见闻的工作场景作为母题,以系列绘画进行描绘。这源于一个契机:任哲既是一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艺术家,也是一位职业的美术馆工作者。美术馆的工作让他能够接触到我们可以暂且称为“艺术的内面”的存在。对普通观众而言,艺术(在大多时候)是高悬于墙面、标示着“请勿触摸”的神圣存在。但对美术馆工作者来说,艺术可以仅仅是他们工作的对象,是需小心操作的物品。他们工作的终点,往往就是观众审美的起点:经过严肃认真的辛勤劳作,展览就绪准备开幕,他们的工作或许也就结束了,但对观众来说,艺术的大幕此时才刚刚拉开。


一般来说,观众不会关注美术馆井然有序运行背后的一系列过程——或许很多艺术家也不会关注——而任哲该系列绘画的意义首先就在于挖掘了“艺术的内面”,挖掘了艺术运行体制的日常。艺术运行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按照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环节,有众多个人和机构在各自位置上推动着整个进程。大众每天接触到的关于艺术的一切,例如读一篇艺术批评,看一个艺术展,参加艺术的讨论,或参加一场艺术拍卖,都是艺术运行体制所产生的终端产品而已,是“艺术的外面”,其顺畅运行完全取决于艺术体制在“内面”的作用。于是,“艺术的内面”也就成为艺术的真实。


我们常说,艺术的真实,可以是它对于客观物象的如实描绘,也可以是它对于艺术家情绪的真实传递。在任哲的该系列作品中,艺术的第三种真实,即“艺术的内面”的真实,被他以平实的笔调描绘出来。他的作品尽管直接描绘的是自己在美术馆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场景,但毋宁说作为一个象征,一个寓言而存在。这些局部的、直接的、特写的场景,正象征着那些支撑艺术运行的体制因素。任哲的态度并非批判,也不是质疑,而是如实地去呈现。他的笔触如此自如,他的呈现如此诗意,甚至走向了静观。在这些不动声色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术馆的工作日常,也一瞥艺术背后的运行流转。展出的作品一方面是写实,是如实呈现艺术家眼里的日常工作,一方面也是自我指涉,它们实际上描绘了自身作为艺术品所置身于其中的艺术体制。这些作品说:“这就是我们已经和将要经历的”。这些作品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所以,最终我们要将任哲该系列作品归结为一种日常性。这个日常性首先是他自己日常生活所见,然后——更重要的——是艺术品自身在传播流通过程中的日常,这是艺术自身的真实。我们在欣赏他自如的笔触和诗意的呈现的时候,也同时被引向了这一往往被忽略的真实。他让我们对艺术展开更深的思考,这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关于艺术家  

任哲,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第十二届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葡萄牙东方博物馆:净·化——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纽约“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新绘画:中国当代绘画展;东方物语——亚洲青年艺术邀请展;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等重要的国内外学术展览30余次,2017年在北京举办空·间的凝视——任哲油画作品展,2018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油画学会青年油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曾获得第三届中国油画新人展三等奖;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优秀奖;中国人民大学“新芽奖学金”毕业创作一等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院、中国人民大学、新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