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下一代:如何卖艺术品给80、90后藏家?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721   最后更新:2019/07/12 11:43:55 by 蜜蜂窝
[楼主] 陆小果 2019-07-12 11:43:55

来源:本来画廊


以当代艺术多少也讲论资排辈的套路来说,最令冯翰婷出彩的是她的简历很简单:没有什么突出的参展经历,却又一直待在艺术圈里(准确说,是她没有去干艺术以外的事情);虽然正经毕业于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中一点学院的做派也没有,倒像是一个天资聪慧的素人画家。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人没变,作品也没变,真的就像我写的那句歌词,时间对于她来说仿佛不存在。

“面包”系列  纸本丙烯,20×27cm,2012


她在我转租的后院住过几年,也在录像局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我的录像中担任过角色,为图森的选集画过封面,甚至还神奇地为我们找回过丢失的物件……可惜按常规这些都不适合写进简历里,它们完全地折射出一个冯翰婷的形象,就是不能用作书写简历。

“早餐”系列  纸本水彩,20×27cm,2012


然而,对于我想认识冯翰婷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个展临近,与其说我们在等待她的作品,不如说是在等待一个约定的时间到来。我没有看过她近期的画,假如人们说她画的还是跟以前——即跟我收藏的那些作品——一样,而且还在进行中,我觉得这也是很真实的,或者说这才让我感到放心:她终于还是那个样子,就算是被推荐做一个个展,要面对各式各样的目光,她做不了的还是不会去做,而她做了的就真正是好。

“纯爱小说”系列  布面丙烯,30×40cm,2016


好在哪里?我想说,好在她选择、观察和处理事物的态度。这个不着边际的评价或许也适应于其他人,但我想,几乎没有人能像冯翰婷一样,能让自己与这些事物的存在分不开。当我们也想在某些事物中看到自己,而不是用外力去改变事物的时候,冯翰婷就成为了我们的榜样。我们跟她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才能看清楚这一点,而冯翰婷一着手就达到了。她自然也有自己的困惑与不顺心,但从作品中看不到这些。她的画证明她十分懂得为什么画。


陈   侗

Moon Child 系列  纸上炭笔、素描,20×27cm,201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