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 评萧昱个展《BB》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2186   最后更新:2019/06/27 11:13:39 by clclcl
[楼主] 叮当猫 2019-06-27 11:13:39

来源:ActionMedia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展期:2019.6.15 – 2019.9.1

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2019年6月15日至9月1日期间,呈现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从中精心挑选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现出毕加索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这些创作于1893至1921年间的作品,共同展示了这位现代艺术史上最为大胆、最具原创性、最为多产的天才——毕加索的艺术创作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涵盖其早期的全部代表性阶段,展览中所呈现的三十年则涵盖了青年毕加索的艺术发现与酝酿时期,其风格经历了从学徒时代的学院派现实主义,到战后向古典风格的回归;从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交替出现的忧郁和情感相关主题,到他具有开创性的原始主义探索等诸多变化。与惯常将毕加索的艺术生涯简化为一系列严格定义和相互封闭的创作时期的策展方式有所不同,此次展览在不同创作阶段之间保留了开放性和穿越性的视角,由此呈现同时存在于毕加索身上多种看似矛盾的艺术语言,也使观众得以体察这些艺术风格转变背后的历史与个人生活现实。

展览现场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划分为六个不同章节:“早期毕加索”聚焦于毕加索自童年时期开始的创作及艺术家早期受到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他创作了《戴帽子的男人》(1895)和《古典雕塑石膏像写生习作》(1893-1894);在“蓝色和粉色毕加索”阶段,艺术家放弃模仿前辈的后印象派绘画风格,转而塑造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个人风格,并逐渐确立了最初的艺术身份,其作品包括《疯子》(1905)和《兄弟俩》(1906);“驱魔人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的革命”展现了艺术家简化形式和空间的探索,在寻找、发明新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中,他创作了《自画像》(1906)等作品,并孕育杰作《阿维尼翁的少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07),开启了一场彻底改变二十世纪艺术的革命;“立体主义者毕加索”中,艺术家对“标志物”等符号元素的运用催生出了立体派作品,如《弹曼陀林的男子》(1911)和《壁炉旁的男人》(1916);“多变毕加索”着眼于艺术家对古典的致敬、引用与革新,《恋人》(1919)、《习作》(1920)等作均展现出毕加索独特的艺术探索,艺术家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出品的舞剧《三角帽》(1919)设计的舞台布景、服装和幕布亦在这一部分中呈现;展览的最后部分展示了艺术家1927年至1972年较为晚期的一系列杰出绘画和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清晰地展示了毕加索青年时期的艺术实验所产生的影响,亦勾勒出贯穿他创作生涯的主题与基本原则。

展览现场


展览于UCCA面积1800平方米的大展厅内呈现,阿德里安·卡迪工作室(Studio Adrien Gardère)为展览特别设计了一组半开放式的盒状空间,使展览各章节主题得以错落有致地呈现。这些开口与空隙为观众提供了意想不到的视角和惊喜;展览设计邀请观众踏上一段探索毕加索艺术生涯发展的旅程,并孕育出一段无限的开放性对话,作品也在这一过程中经由观众的动态而被永久重塑。多幅毕加索的印刷肖像和关于艺术家工作室的图像更突显了每个盒状空间所对应的艺术家创作阶段。

展览现场


 特别项目    

在“毕加索:一个天才的诞生”展览期间的4个周末,UCCA推出系列活动“奇异旅程毕加索”,以“对谈”“影像艺术交流”“表演艺术交流”三种活动形式,丰富UCCA观众的文化生活之旅,全面、立体地介绍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6月15日,“毕加索在中国”系列将通过学者演讲的形式,全面诠释毕加索与中国的关系;6月29日,学术圆桌会议“毕加索的南方”邀请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艺术总监何塞·雷布罗·斯塔勒斯、艺术史教授欧亨尼奥·卡尔莫纳以及诗人西川,集中讨论毕加索的地中海性格;“I Could Never Be A Dancer”双人组、高平、3C艺术音乐组合将以毕加索的绘画及其参与的戏剧为灵感进行创作,分别于6月15日、29日,7月20日和8月24日呈现;同时,一系列与毕加索相关的珍贵影像资料也能帮助观众对这位艺术大师的个人历史进行直观的把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