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时间|答卷人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Ralph Rugoff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339   最后更新:2019/05/06 10:15:22 by 天花板
[楼主] 叮当猫 2019-05-06 10:15:22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火


「 UCCA沙丘美术馆新展

“敢当:当代神石注疏” 」



你通常如何向他人描述一场展览?

好看?好拍?好美?

人类的形容词时常匮乏,不过这个展览,看到照片的人大概只能问到:这是什么?


不仅因为它展览的场地不是传统的white cube。



不仅因为美术馆的位置还非常的“面海开”。



不仅因为它旁边就是全中国最不孤独的“孤独图书馆”。

凌晨12点的孤独图书馆可能才是它最孤独的时刻。


你肯定已经知道我说的是哪儿了——北戴河阿那亚。美术馆是UCCA在秦皇岛分馆沙丘美术馆。


阿那亚有多值得去不用多说,不过在游客爆满的图书馆往南走,UCCA沙丘美术馆没那么“网红效应”,即使平时不怎么接触当代艺术,这个建筑本身也非常值得一看。


这是UCCA沙丘美术馆第二次展览,跟石头有关。


中国上古史从记载一些怪力乱神的神话传说到真正开始王朝纪元,大禹的儿子启实为第一个王朝的第一位君主了。《淮南子》说:“石破北方而生启”。原来启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按这个逻辑回溯,东方文明的源头原来只是诞生于一块石头。


以上为看了策展人杨紫展示的神话古文而衍生出来的一些胡思乱想。实际上,这次展览是策展人杨紫基于多年神话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呈现。而艺术家们也在作品里交代着自己的哲学。


人类对于神石的崇拜和想象也不限于上古,试想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面对一个比自己年长,比自己坚硬,比自己永恒,超出自己理解范畴的事物,除了崇拜还是崇拜,除了想象,只能想象。


但是现今对这个星球上最久远的事物,人类早已选择视而不见,大概只有孩童会非常兴奋地不断收集着好看的石头。这也是谢素梅作品“藏石的含义之一:“刺激、新奇、瞬息万变的图像分散着人的注意。石头的沉默,应对的是观看的喧嚣”。

谢素梅,“藏石Ⅱ”,2018


还记得《2001太空漫游》里一个智人面对一夜之间出现的黑石表现出来的好奇吗,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摸过黑石这件事情,在它身上已经发生了作用,并且这种改变完全超出它自身所能理解的范畴。


“对于所见到的情景,他在意识中并不能回忆,但是那天夜里他坐在洞口闷闷沉思,耳朵习惯地适应着周围环境中的嘈杂声,这时望月第一次感到一种新的强烈感情的阵阵隐痛。那是一种隐隐约约逐步扩散的羡慕感——对于自己生活的不满意。他摸不清这种感情的原因,更说不上怎样克服;但是,不满已经进人他的灵魂,于是他也就朝着演变成人类迈出了一小步。”——《2001太空漫游》


一夜之间,阿那亚海滩上也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红石。

赵要,《有一团神气》,2019


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石头。老远看上去巨大又结实的红色玛尼石,其实是一个气囊。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给虚空一个实在的虚空。于是就有了外在的石头表像,内里不过是空气一团。而气来源于虚无,又归于虚无,所以重要的是它的“相”?还是它的虚空内在?这个答案老早就有人说过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事物的外在表象。)


但赵要可能没这么想,因为它的作品名字既不是“红色玛尼石”之类,也不是上面所刻的藏文“精神高于一切”,虚无的气体在虚无的精神内核里呆了一阵,吸收能量之后,就变成了《有一团神气》。


站在高处看这个作品,人类仅仅是一个黑点,趔趄地、默默地朝它移动着。这种感受是共通的——不管在沙丘美术馆内部,还是在赵要的作品旁边,人类都太像蚂蚁了。

陆平原,《陨石猎人Ⅲ:天外货币》,2019


陆平原的作品在一旁更加印证着这一感受:未来的艺术小组“陨石猎人”,他们的任务是搜集地球上所有陨石,并把他们发射回太空。不难一想:人类变得更加渺小,地球也只是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坐标。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走进美术馆最深的一个房间里,展示了艺术家林穴一组12幅绘画,这些极其精细的绘画需要借助放大镜的帮助下观看,你能看到每幅小画中的果核,果核细细的纹路之内,每条山川河流、 每棵树、甚至每片叶子都清晰可见。


却不仅仅是微观图像那么简单:再离远一点,每个果核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星球,有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也许还有可能衍生出自己的物种。(想起了《Rick and Morty》里那集电池微宇宙。)

林穴,“无题”,2012

米格尔·安赫尔·里奥斯,《白石》,2014


可能有人以为海报上的白色圆石是现场作品,其实它是一件录像作品。三千多个白色圆石持续从山坡滚下,不断奔腾,发出轰鸣吵闹的巨响。据说艺术家本人的经历也是经由长途跋涉后直至找到一个安稳落脚点。

鄢醒,《有趣的现代家具》,2019


关于这个作品的介绍,导览文字其实已经写的很好了,“鄢醒在某次参观完《新潮》杂志社旧址后,创作了一篇以现代设计为背景的短篇小说。


在这个故事里,从钢筋混泥土现场挖掘出来的、未经雕琢的玉石在与各种金属材料的竞争中获得赏识和赞美,并在《新潮》杂志社旧址走廊里的吊灯照耀下获得重生......”小说似乎成了现实:参观的观众也会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放在所谓的“玉石”身上,而较少关注一旁的现代金属吊灯。

王思顺,《启示16.9.1》,2019


这三组石头也是放大的产物:王思顺用数字化技术放大的三块“肖像石”,实际为铝材制成。


这个沙发摆在这不是让人坐在这里“面海开”的,是艺术家李维伊的虚拟现实装置《石冢》。


李维伊捡了四块不同颜色,外表有异,大小不一的石头分别放在四种椅子上,并将石头的外表进行扫描,置于VR眼镜中的虚拟现实。同款椅子上的VR眼镜内部,对应的就是该款椅子上石头的表皮成像。所以,当你戴上VR眼镜时,放佛置身于石头内部。

李维伊,《石冢》,2018


艺术家想使观众做此联想,德国哲学家斯特洛戴克提出的微观球体空间学建构了一个我们生存于“气泡”的想象之中。在《石冢》中,内外转换象征的安逸与危险也被视为了一种不稳定的幻觉。


至于置身于不同颜色形态的石头内部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就交由观众去现场亲身试验吧。

铁木尔·斯琴,《刺柏》,2019


这是一件3D打印作品,艺术家再现了一棵生长在美国女画家乔治娅·奥·吉弗在新墨西哥州的居所幽灵牧场附近的刺柏。艺术家建议:如果你仔细打量它,可以想象出当地植物肆意生长的姿态。


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的作品处于同一个命题之下,好像拼图游戏一样互相佐证着,最终证到了什么,都是观众自身的获得。


尚未一一列举出的其他作品的介绍也交由观众自己去现场获得,(记得去美术馆前台领取参观手册,不然也许真的只是去看了一堆石头......)


石头可能永远沉默,人类只能暂时喧嚣。


图片资料致谢UCCA、阿那亚以及艺术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