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雍》详解:“象中之象”和“思想的断片”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2016   最后更新:2019/04/24 12:55:50 by clclcl
[楼主] 小白小白 2019-04-24 12:55:50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孙天艺


言 外 之 意,情 感 边 缘


刘诗园为此次空白空间的个展入门处的题目“言外之意”增加了一个醒目的涂鸦,这是由她3岁儿子完成的。作为一次“即兴发挥”,它也为展览增加了一层超越我们知觉惯性或理性思维的维度。按照艺术家本人的说法,这是“情感逻辑”存在于此的某个注脚。


“情感逻辑”成为了贯穿此次个展的一条暗线,并时不时地闪现在展览中,例如她的摄影拼贴新作《A Shaking We》(2018)里手写的小说首句,作品《36度7》(2018)里略微颤抖的格子。这都令那些如同电脑死机般的一系列镜头(实际上是一小段录像的截帧)和显得极其理性的格中“数据”变得柔软。在这些图像与数据相交织的图景中,艺术家的工作更像是在虚拟现实中挖掘另一种被忽略的现实——通过对图像意义的消解与再组织,对这些数据和其基底(格子)的戏仿,去动摇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沟通方式和信以为真的信息。


在空白空间的另一个房间,刘诗园设置了一条布满珠帘的通道。弯曲的通道将展厅隔离成洞穴,在通过洞穴的短暂昏眩后,最后透露出来的光是来自于她影像作品《A Sudden Zone》(2019)的画面。影像里一对青年男女在床上打着电话,互诉衷肠,其中穿插着女方电话被家人偷听的场景,每当镜头过度到这一刻,艺术家弹琴的手就会出现,缓慢地变奏着;镜头紧接着转到一个新出生的婴儿,从出生到成长,一切都缓缓地在眼前滚动。比起摄影和绘画,《A Sudden Zone》更像是一幕日常的当代生活片段,未经浓缩或剥离。它真诚地提醒着我们一种时间与记忆的流逝,而图像成为承载这种流逝的最佳载体。


以下是作者孙天艺针对此次个展与刘诗园展开的深入对话。

Jump Over The Moon,2019,运输箱,气球,59.6×72.2 × 86.5(h) cm, 69.7×195.5×216.8 (h) cm,整体尺寸可变


艺术碎片 对话 刘诗园



Q:

你的新摄影用了繁杂的图像,还有被剥离的摄影,请你谈谈这种方法?



我是这两年才开始用这种方法做摄影。就是把一个影像给剥离,不做处理,没有后期。这些影像有的是我买来的素材,有的是我自己的素材,还有在网上找的。我们知道像电影是1秒24帧,它的那种呈现方式是很自然的,但是把这些帧拆开排列之后就会发现它呈现的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也可以假设我们的现实生活是这么多帧,那我们在快速生活的同时,我们丢失掉了多少图像,有多少信息我们没有捕捉到,其实这是我想说的。


我在创作这些图像的时候希望去玩的不是图像的逻辑,而是这些图像当中的情感逻辑,我特别喜欢情感逻辑,因为情感逻辑比我们的思维逻辑要复杂多,情感逻辑是没有线路的。我希望在我的作品里,别人能用他们的情感逻辑去产生一些和作品的对话。这个是非常难的,每个人的解读方式不一样。


A Shaking We No. 1,2018,C-print,三明治装裱,橡树木,彩色木漆,油性笔,112.2×140 cm


Q:

你有些作品上面有非常细碎的小字,写在图像之上,这些是什么?


这些是我在图书馆随便抽取的小说的第一句。你会发现有意思的一点,基于商业的某种运作,小说的第一句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因为对出版商来说,小说第一句代表了整本书的一个气场,更代表了它是否可以大卖。我把第一句抄取下来,讨论了一个跟我们所有人有关的事情:信息被人为缩短了。我们快速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错失或者是忽略掉很多其他的重要信息。


A Shaking We No. 6,2018,C-print,三明治装裱,橡树木,彩色木漆,油性笔,72.7×104.7 cm


Q:

解释一下你的图像吧,这些图像无论是内容还是题材看上去都非常不一样,你是从哪里找的素材?


大部分素材是来自于互联网的。比如有一段女人被推倒到旅馆床上的视频,这个几秒的视频是我买回来的,在有一类的网站里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视频素材;然后剩下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一个共享网站,这个网站对我来说非常特别,有很多商业摄影师把自己拍摄之后不用的片子放到网上给别人共享,就像一个健康的二手回收站一样。

A Shaking We No. 3,2018,C-print,三明治装裱,橡树木,彩色木漆,175.7×201cm


Q:

这种匿名素材的堆积和互联网给我们呈现内容的方式看上去很相近,这是否是你创作的某种视觉驱动力?



我应该是一个反网络的艺术家,我所有利用网络上元素的时候都是在调侃,或者是疑问。因为你要知道我们想搜索的东西是不能用一两个关键词清晰表达的。但我们又必须要用关键词去找信息,信息被缩减了,所以它所承载的内容就经常会被误读。可怕的是,误读竟然成为了“正确”的方式。其实我觉得整个展览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在讲述,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流失的情感。所以我让我儿子在一进门的展览题目底下画画,包括展览英文题目里的“Please be True”,这些都是相呼应的。观众在刚看到我作品的图像时会被里面的信息扰乱,然后他才有可能会去反思图像爆炸的事情。但是作品中呈现的比起我们的朋友圈里的内容或网上不断跳出来的新闻要少多了。大家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就反而就不会被扰乱,我还是想把这种感受重新带出来。

A Shaking We  No. 2,2018,C-print,三明治装裱,橡树木,彩色木漆,156.5×125.4 cm

A Shaking We No. 4,2018,C-print,三明治装裱,橡树木,彩色木漆,141.8×123.8 cm


Q:

你在进入到另一个展厅里的珠子作品也会让人恐慌,因为珠帘挂在一个很长的隧道里,你需要克服帘子遮住视线的眩晕感。


是的,我2015年的时候在上海就展过一次珠子(的作品),是红色的,展示的位置是在楼梯间。在上海我的目的很明确,我需要让别人感到恐惧,我希望让别人有种走不出去的感觉。但这次在这里展的时候,我没有权力为作品营造任何语境,这个空间是设计好的,作品的路线是确定的,穿过它之后是一个影像。人们进入珠子之后,他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完全要他自己控制的。

Spacing In,2019,玻璃珠帘,尺寸可变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自己走在里面的感受也是晕的,因为有很多的信息扑在我的脸上,就像每天我们刷Instagram那样。那种晕眩感觉和你在珠子里的感觉是一样的,好多东西都往你的脸上撞。所以我叫这件作品《Spacing in》。这是一个不成立的词,英文单词里只有space-out,愣神的意思。但是space-in更像是一种,你走进去之后在自己内心里寻找的感觉。进去之后,你能找到的和自己相关的经验是什么?只有观众自己去决定。

展览现场


Q:

从珠子进入到展厅后,是一个叙述挺清晰的故事,两个打着电话的青年男女,中间穿插着一些游离的镜头。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这里面关于两性的叙事,虽然是两个人的对话,但其实两个部分相当分裂,感觉是一个早熟的女性和一个还懵懂的男性。


其实影片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就是一对青春期男孩女孩在打电话。整个影片的氛围是90年代。这部分来自我自己的经历,那会儿家里有电话,我会跟一个异性打上三个小时,但是没有特别实质的内容,然后我爸妈会在楼下把电话拿起来偷听。偷听时切入的是我弹钢琴的画面,其实也不是弹,而是像敲击打字机一样敲击键盘。其实有点像我们网络上的输入方式,不是0就是1,没有别的可能性。


这两个人确实让人感觉有点分裂,因为女的的说话方式很像siri,我们能在手机里跟她聊天的那种形象,而男生更真实。所以这个片子里女孩说的那些话其实更偏向于她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里,而男孩更接近于一个更正常更基本的存在于过去的生命体。




A Sudden Zone,2019,4K宽荧幕单频录像(彩色、有声),13'40"


这个片子的另一个部分就是展示了男生从出生到90年代成长为一个近乎男人的形象。就是这些我们生命体成长和青涩的东西,这些细节,其实现在已经不太被大家注意到了。然后另外一部分的动画也是在讨论这种不被注意的东西,这个刚才我们也聊到过,我故意地找到一些无法用语言来概括的图片,人们在用关键词搜索的时候会丢失掉很多东西。所以图片就变的特别冷冰冰的,图片一直在移动,你既不可能看全也不可能都记住,随着时间过去,信息也流失了。


Q:

所以整个展览都在讨论这种流失,这种关于情感和意义的流失。


这是一个我想讨论的内容。其实整个展览是建立在我对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讨论里的。为了实现这种讨论,首先我自己要做到尊重每一个个体,所以现在其实这次的展览里的作品特别开放特别发散,和我以前的很多作品不一样。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东西可以比另外一个东西更重要,或者说一个东西可以得到更多的注意力。就像《A Shaking We》里的每一个素材都是我用心选择的,但我不想去突出其中任何一个(素材)元素。包括这次展览的作品里用到很多格子,看起来显得很和谐。但很多格子都是手画的,所以不可能精准,其实生命个体就是这样的。

展览现场

36度7 No. 8,2018,水彩纸,水性笔,油性笔,数字打印,橡树木,彩色木漆,68.3×53.3 cm

36度7 No. 7,2018,水彩纸,水性笔,油性笔,数字打印,橡树木,彩色木漆,68.3×53.3 cm

我这次还展了两件作品,上面有三岁孩子的涂鸦。这两张作品里面的人物虽然都是孩子,但他俩的命运却是极度相反的,为了让这个主题表达的更明确一些,我选择相框的时候故意将白人这张选成白人小孩皮肤的颜色,另一张选成亚洲小孩的肤色。在(创作)这件作品的过程里,我需要一个三岁的孩子在上面进行绘画,也无所谓是谁的孩子。因为这个时候他/她还没有对图片有任何认识,他/她没有能力去进行任何具象的绘画,这个度必须要特别的准确。


图片资料来源于空白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