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纽尔·马蒂厄:海地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754   最后更新:2019/04/18 12:46:09 by colin2010
[楼主] 橡皮擦 2019-04-18 12:46:09

来源:artnet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展览现场。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993年前,德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战后艺术代表人物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1945-2007),第一次“进京”展览。为了把大型作品运进展厅,伊门多夫同意卸下画框,画布就“像桌布一样”穿过了门框。虽然这场展览最后并没被收录进他自己的参展名录,却带给当时的中国先锋青年艺术家了一次“震动”。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展览现场。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柯荔蔓、展人郑闻。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周铁海参观展览。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当时,伊门多夫在圆明园附近举办见面会,观众中就有日后领军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阔别26年后,一场名为“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的大型回顾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9位20世纪重要的德国艺术家,囊括绘画、雕塑、拼贴、影像、综合材料等100多件作品这一代德国艺术家被贴上了“堕落艺术”、“社会雕塑”、“战后艺术”这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标签。

斯蒂格勒谈“社会雕塑”。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约尔格·伊门多夫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德国咖啡馆》是不朽的作品,被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作为德国行为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学生,伊门多夫在艺术生涯初期,积极参与行为和装置艺术的创作,后来回归绘画。他与巴塞利兹、吕佩尔茨、里希特、彭克、西格马·波尔克、安塞姆·基弗等画家共同推动了德国战后绘画的发展。1989年伊门多夫创作的《球上的女人》(Frau auf Kugel,Woman on Sphere)中出现了一个双手杵拐的女人——双脚绑着铁球的行走者。很多人表示,这似乎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述。

约尔格·伊门多夫,《球上的女人》, 1989。青铜,青铜色,系列总共2件,2号作品,高107厘米,高42 1/4


1998年伊门多夫被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俗称“渐冻人症”),成为了“渐渐石化的球上人”,也是双脚绑着铁球、拄着拐杖不向命运低头的行走者。这个行走者(Ball Walk)的形象源自丢勒学生汉斯·巴尔顿·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的手稿,“行走者”在伊门多夫后来的创作中反复出现。面对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坚持用拐杖助力前行。他暗自发问:死亡即将来到时,艺术家该将自己的命运交托给谁?

策展人柯荔蔓讲解伊门多夫作品。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艺术史学家扬森导览。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1968年,藏家特罗斯特(Trost)邀请伊门多夫的老师博伊斯创作《SåFG》(又名《日出》(Sonnenaufgang))。早期版本于1953年构思,作品分为两个部分:《SåFG-SåUG(日出-日落)》。

约瑟夫·博伊斯,《SåFG》, 1953/68。青铜,钢(支架),34 3/4 x 11 1/4 x 3 1/2 英寸 (青铜);88.5 x 28.5 x 9 厘米 (青铜)


1964年,博伊斯第一次参加了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在去世前一直打磨该系列的四个版本;他带着《SåFG - SåUG》参加了第三届文献展。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版本为早期铸造的作品,另一铸件成为达姆施塔特州立美术馆“Beuys Block”的一部分。《SåFG - SåUG》是博伊斯所有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品,艺术家多次选择这一系列参展,包括1979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in New York)的学术展。


说到《SåFG》,博伊斯评论说,它“表现为一种延展的形式,不断扩大直到它变得像温暖的东西......生命迹象由此出现......温暖中存在的冷元素是坚硬的晶体形式,往往意味着矛盾的存在。

维尔海姆·兰布鲁克,《双腿岔开站立的女人头像(又名:女人低下的头)》(Head of Large Standing Figure(so-called lowered female head)), 1911。青铜,17 x 15 x 10 1/4 英寸,43 x 38 x 26 厘米

马库斯·吕佩尔兹,《德式主题——酒神的赞美诗(二)》(German Motif - dithyrambic II), 1972。胶画颜料画,74 x 78 英寸,188 x 198 厘米


展览中,一组6件首次在中国展出的维尔海姆·兰布鲁克雕塑引人驻足。这件青铜雕塑是兰布鲁克实践其开拓精神的杰出典范。本次展览汇集了无与伦比的六大独特雕塑系列,包括石铸、青铜、陶土和石膏材料的作品,这些雕塑此前均未在中国展出过。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展览现场。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正如维尔海姆·兰布鲁克所说,“我相信我们正再次走向真正伟大的艺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的时代在一种具有丰碑意义的现代风格中找到了表达。我的艺术必须反映它的时代,而非对旧风格的改造;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从未回归到以往时代的风格。我的艺术必须具有丰碑意义、如同英雄一般 —— 就像我们时代的精神一样。”

策展人郑闻讲解伊门多夫作品。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人郑闻介绍,柏林的汉堡火车站美术馆设有关于博伊斯的常设展,展览开场的第一件作品却是兰布鲁克的一尊青年男子胸像,胸像的悲剧美与概括的造型特征十分动人。“兰布鲁克与中国观众熟知的罗丹不同,他的造型语言更加概括,有仪式感”。兰布鲁克最著名的雕塑是1911年的铸石雕塑《跪着的女人》。


战后的德国,炮火毁灭了一切,马库斯·吕佩尔茨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创作“酒神颂歌”系列作品。1966年,吕佩尔茨发表了他的《酒神宣言》,宣称“20世纪的美丽将因我的酒神发明而变得可见。”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展览现场。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马库斯·吕佩尔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抽象表现主义的前身是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塔希主义”泼色画法以及之后又出现的波普艺术。而他自己的创作则是对美国波普艺术的一种批判。本次展览的画作《德式主题——酒神的赞美诗(II)》(Deutsches Motiv  -  dithyrambisch II)是马库斯·吕佩尔兹20世纪70年代在分裂德国所创作的一系列历史意识作品中的典范,其中的母题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腊神话也常常会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母题,在雕塑《佳尼美德》(Ganymed)中,马库斯·吕佩尔兹就从经典和他前辈对经典的诠释中捕捉到灵感。佳尼美德是一位希腊神话中的美丽青年,被宙斯诱拐,带回天庭做了童仆。

马库斯·吕佩尔兹,《佳尼美德》, 1985。青铜彩绘,版本3+0, 系列总共3件,3号作品。90 1/2 x 31 1/2 x 31 1/2 英寸,230 x 80 x 80 厘米


吕佩尔兹参考了大量文献,寻找历史的连贯性。他在雕塑中所描绘人形涉及到坡里克莱妥斯(Polykeitos)、多纳泰罗(Donatello)、罗丹(Rodin)和马蒂斯(Matisse)的创作。一些作品的庞大丰满让人联想到毕加索的雕塑(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玛丽-特雷斯·沃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的肖像)以及马蒂斯早期作品珍妮·维达林(Jeanne Vaderin)的肖像画,这反过来也激发了毕加索的创作灵感。

艺术史学家扬森讲解巴塞利兹作品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斯蒂格勒参观博伊斯手稿。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展厅中一组色彩鲜艳的抽象作品来自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奈伊是德国最早的一批现代派画家......作为德国抽象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与马蒂斯等艺术家交情颇深。展出的奈伊的油画作品有着强烈的色彩对比,画面上也用色块对空间进行分割,后印象派特征比较明显。”郑闻介绍到,“奈伊的人生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纳粹德国占领巴黎以后,他被投入到集中营中。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这批画家的人生是很悲壮的。”

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早晨”的研究(一)》, 1965。板上油画,63 x 112 1/4 英寸,160 x 285 厘米。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早晨”的研究I》(Study I for ‘The Morning’)是两幅宏伟巨作组成的作品的一部分,规模上可与奈伊在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上开创性的参展作品媲美,它也是艺术家创作中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奈伊一生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展示过他的作品,但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还没有在中国展出过。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在1967年曾经说过,“在我的作品中,我努力创造一个真实的色彩世界,每种色彩都可以产生共鸣,不受艺术家的任何束缚,并可以呈现全新的和独特的人本与具有创造性的形式——也正是这一努力,赋予我生活的目的。”

《画刊》主编孟尧与策展人郑闻。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乔治·巴塞利兹在其自述中曾经说过他倒置的绘画的成因:“人们常以为要成为画家,就必须有天分,但是这种观点被许多没什么天分的画家所否证——实际上,这些人在艺术史上举足轻重。如果你有天分,你就能很快地在纸上画下自己的所见,而别人也一眼就能认出它来。我没有那种天分,并且,我发现那种天分事实上是个障碍,我更愿意像一个外行人。”


在1972年巴塞利兹完成的作品《一只鸟》(A Bird)标志着艺术家激进创作的开端,作品主题被倒置。巴塞利兹将他的画作转变为“从内容中解放出来的艺术表现”,将观者的注意力都引到绘画和视觉元素上。

乔治·巴塞利兹,《一只鸟》, 1972。布面油画,63 3/4 x 51 1/4 英寸,162 x 130 厘米


德国的历史成为了战后一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消化的对象。从博伊斯到基弗,从巴塞利兹到伊门多夫,面对沉重历史时,艺术家的回应成为了必修功课。面对原罪,面对战争创伤,面对意识形态的分崩离析,在历史的虚无中重新寻回立足点,这一批艺术家成为了历史的同行者。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展览现场。图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重整 | 德国艺术立场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展厅

展期|2019年3月22日至5月4日


文|刘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