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卧读:囚徒、情人与间谍——张移北个展|七木空间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563   最后更新:2019/04/13 22:45:55 by 陆小果
[楼主] 另存为 2019-04-13 22:45:55

来源:artnet


展览“掀起生命的布局”(Unfolding: Fabric of Our Life)现场。图片:by Eric Weng


对于大多数访港的旅客来说,“荃湾”听起来似乎很有异国风情,它不在港岛,也不在旅客熟悉的油尖旺、油麻地、尖沙咀一带。实际上,荃湾是新界发展甚早的区域,17世纪时就有广东的客家人迁入,从1940年代开始更是香港制造业中心之一,作为纺织业重镇与塑胶产业齐名。今年3月开幕的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entre for Heritage Arts & Textile,简称CHAT六厂)所在地,从前便是南丰纱厂的一部分。

纺织:一段鲜明的生活史

纺织业已成为支撑香港经济产业的一项历史。南丰纱厂于2008年停止生产,而香港最后一间棉纺业则是停止于2014 年,67年的棉纺时光划上句号。许多香港人早已忘却这段经济史,而CHAT六厂正是连接这段历史的文化机构,让来访的人有机会探索过去。作为开幕首展的“掀起生命的布局”(Unfolding: Fabric of Our Life),以纺织作为材料,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里,探索其与人们生活的关联。

展览“掀起生命的布局”(Unfolding: Fabric of Our Life)现场。图片:by Eric Weng

本次展览由联席总监、曾任水户艺术馆以及森美术馆的日籍策展人高桥瑞木(Mizuki Takahashi)策划,一共有来自亚太地区17个艺术家和团体参与,多以纺织作为媒介,或是以纺织作为创作材料,推演纺织作为主题的多重诠释,尤其是纺织在社会和政治里议题,如韩国艺术家郑然斗和台湾艺术家黄博志,皆以录像结合装置作为作品的呈现,呈现人们和纺织产业的故事。

张晶晶(左)与高桥端木(右)于“盛夏手作:来建纺织村”,2018

郑然斗(Jung Yeondoo)的作品《穿高跟鞋的少女》(A Girl in Tall Shows)是艺术家2017年于荃湾驻村期间所创作,他以一位50年代从上海偷渡来港,在纺织厂工作数十年的闵女士作为故事的根本,同时找来4位和闵女士相仿来港的少女,以双荧幕投影他们各自的经历和闵女士做对比,交织出一段穿梭过去,却又当代的生命故事,在追忆过往时光和未来向往摆荡;而一旁刺绣作品,则是将闵女士旧时的照片,以刺绣的形式呈现,配上如“一九五八年我偷渡到香港,当年像你一样年轻“、 “我以前好聪明,一做就从生手变熟手。别人介绍我去工厂的”、“从早七点到晚七点工作,人工很低只有三元”等浅白却真实的话语,道出纺织女工生活的不易和当时的情境。

郑然斗(Jung Yeondoo)作品《穿高跟鞋的少女》

曾于2014年台北双年展展出母亲从事成衣业的经历来关心全球化生产线上的历史、文化、经济、生产、消费关系的黄博志(Huang Po-Chih),这次应六厂基金会委托的新作《末兴后的派对》(After After Party),则是透过一对在香港从事裁缝事业40余年夫妇:张志谋(张师傅)与郭杏莲(杏姐姐)的人生故事,来对照香港的纺织与成衣产业历史,尤其是影片的拍摄地——“香港成衣重镇”深水埗。展览现场除访谈影片外,也有他们制作的皮衣戏服、摄影、短篇小说等,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纺织日常故事,以及纺织业由繁荣迈向衰落的过程。

黄博志(Huang Po-Chih)作品《末兴后的派对》(After After Party)

曾于六厂驻村的菲律宾艺术家Alma Quinto,则是透过纺织而成的布料作为创作的材料。从事艺术治疗多年的她发现,平常皆是西装革履名牌包包的中环,在周日却是一群人用纸箱筑起自己的小天地,他们其实就是支持香港家事经济重要的,多数来自家乡菲律宾的“家事帮手“(Domestic Helper)。起初她也认为席地而坐很可耻,但后来才知道这些同胞其实无处可去。

Alma Quinto作品《Day Off Mo?》


她的作品《Day Off Mo?》来自于艺术家驻港3个月里,经常被同胞询问是否“今天休假吗?”她透过举行工作坊,邀请同胞们以布料为媒介,来制作书、布偶等,让他们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梦想和志向,即使现在是一名帮佣。所以在人偶上,可以看见布料成为了骄傲的礼服,可以发现有人偶拿着相机,有的则拿着画笔,让创作者不再局限于外佣的身份,可以透过布偶和拼布书为自己发声,这也是艺术家希望看见的——藉由作品,为受生活压迫的人赋予力量、疗愈破碎的梦想。

纺织与全球化经济

从棉花田到一件衣服,纺织一直与劳力和剥削连结。即将为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5)策展的印尼创作团队ruangrupa其中的两位成员Ade Darmawan和Reza Afisina亦有参与这次展览。Ade Darmawan的作品《拼布守则》(Patchwork Regulation)则是利用地毯的制造和在不同文化的象征里,来讨论贸易与经济对于生活的影响;Reza Afisina的作品《只要你不注意就持续施工》(Under-Construction as Long as You're Not Paying Attention),将衣服的标签放大,产地、制造方法及造就与这个国家历史有关的其他故事作为背景,阐述这些生产国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

Ade Darmawan作品《拼布守则》(Patchwork Regulation)

Reza Afisina作品《只要你不注意就持续施工》(Under-Construction as Long as You're Not Paying Attention)

纺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物除了给人们保暖外,也是建构身份的重要元素,人们习惯于透过穿着展现性格。现居台北的比利时艺术家海蒂・芙欧特(Heidi Voet)的行为表演《碎片和片段》(In Pieces and Parts)即邀请70位不同性别、种族、体型和性向的参加者,穿上艺术家根据自己衣服而改造的服饰,企图让以往透过衣服建立的印象发生一些改变。衣饰喜好往往为了构建身份,这件作品试图融入社交常规,质问不同服饰的历史及地位。

海蒂・芙欧特(Heidi Voet)作品《碎片和片段》(In Pieces and Parts)

除了当代艺术展外,在六厂亦有《纱厂絮语》(Welcome to the Spinning Factory)重现香港纺织业的黄金时代,展览由曾获得透纳奖的建筑团体Assemble和设计公司HATO操刀,呈现超过100件具历史意义的藏品,包括机器、历史图像、棉纺旧物、文献和具纪念性的物件;台湾艺术家林明弘也特别创造CHAT客厅:鲎地坊(Hau Tei Square),以荃湾小贩市场中随处可见的纺织品图案作为灵感而创造的交流空间,林明弘与六位香港艺术系学生和年轻艺术家合作,通过手工艺、先进纺织品制作技术和艺术技巧,创作出构想的家具,可以一探香港纺织产业的辉煌和落寞。

掀起生命的布局(Unfolding: Fabric of Our Life)

展期:2019年3月17日至2019年6月30日

地点:CHAT六厂丨香港荃湾白田坝街45号南丰纱厂


文丨Eric Weng

编丨Yidi Wan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