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王兴伟:沈阳之夜+面相之谜”双个展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496   最后更新:2019/03/24 19:19:18 by 叮当猫
[楼主] 陆小果 2019-03-24 19:19:18

来源:北京公社


梁硕 景区

Liang Shuo

Scenery

- 时间 Date - 2019.3.21 - 5.4


北京公社正在展出艺术家梁硕在北京公社的第二次个人展览 《景区》。对于梁硕来说,景区是都市与山野的结合部,而作为概念的景区则表达着今人对山水的态度与理解,纠结了古今、时空、意识形态、审美等一系列问题。本次展览将以绘画为主要媒介,并通过将其呈现于为观看营造的具体空间形态中,体现梁硕近几年游走各地山水名胜的经验记忆和思考。展览将持续至201954日。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梁硕的创作往往使用现实中随手可得的日常物和剩余物作为材料,贯穿的是他自2009年提出的“渣”概念,从早期的“民工系列”,到“物质练习”、“臭美”、“费特”系列等,关于空间及对意识形态美学的思考一直是梁硕所关注的。“景区”是梁硕近年来关注的重点,在种种有限的现实条件下,进行最大程度的人工创造,如同山水与“渣”的糅合。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梁硕将本次展览的呈现看做近年来“游玩”的“小卧游”,对手卷、册页、立轴等传统绘画的形制也有所借鉴,却将传统中私密的观看场景置于公共的展厅中,通过经济、低成本材料搭建出有限制的路径,让观看体验进入新的语境,遵循的仍是其反风格、不可测的逻辑,也是他一直强调的“限制生自由”。展览空间的地域和文化现象被梁硕予以内外的链接,所有画作内容均可找到对应的现实出处 — 真实存在的景区,梁硕重视的是古代山水的时空表达法,又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经验实现了“反图像”。“移步异景”间,“人”也成为展厅中景观的一部分。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与“无隐禅院”展览中根据文字描述恢复其空间意趣有所不同,梁硕在《景区》实现的是从空间向平面的学习和探索,对于辋川、黄山等传统绘画中的经典题材容易陷入的窠臼和程式,他持怀疑态度,更相信自己的身体经验。在游走和取材的过程中,他也会有意识地反抗以往受到的视网膜先行的训练,而他所关注的空间和现场,糅杂了其对于“物”与“景”在其背后语言机制的不断挖掘和掩埋。游走在梁硕所营造的现实的缝隙中,作品中的大段文字作为对画面的语言补充,也更加有助于作品整体上的空间视觉转化,他对于物质本质的理解正是通过其独有的工作机制所缔造出的现实、意识感受与视觉之间的经验混杂体。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梁硕1976年出生于天津,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5-2006年参加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留艺术家项目,2009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和居住于北京。他曾参加过“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釜山双年展(2004)和“海上 · 上海—第三届上海双年展”(2000)等重要展览。2017年,他的个人展览《空无意外出入山》在德国国立巴登巴登美术馆举行。除此之外,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展出,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今日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尔国立当代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荷兰赛的拉特美术馆、荷兰海牙Beelden aan Zee 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福Kade艺术中心、西班牙卡斯特罗ESPAI 当代艺术中心、挪威奥斯陆KunstnernesHus 美术馆以及意大利罗马Museo Pietro Canonica 美术馆等。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展览场景 / installation view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