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还有哪些北欧当代艺术家你应该知道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54   最后更新:2019/03/20 11:32:59 by colin2010
[楼主] 蜜蜂窝 2019-03-20 11:32:59

来源:芭莎艺术  刘秋笛


艺术家尼奥·劳赫

德国著名画家尼奥·劳赫的全新作品展“宣传”将于2019年3月26日至5月4日在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呈现。作为劳赫在亚洲地区的首次个展,展览将囊括艺术家15幅全新画作。

创作中的尼奥·劳赫

在世艺术家能在不惑之年便获得艺术市场的认可颇为不易,但尼奥·劳赫(Neo Rauch)做到了好莱坞明星布拉德·皮特曾花费近100万美元购买他的作品,比尔·盖茨也是其画作的藏家之一。在当代艺术被美国主宰的时代,尼奥·劳赫及他所代表的德国“新莱比锡画派”的崛起无疑是一个格外令人瞩目的现象。

尼奥·劳赫个展“Para”,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07年

尼奥·劳赫个展现场,美国The Broad博物馆,2015年


柏林墙与“新莱比锡画派”


1961年,尼奥·劳赫出生一年后,柏林墙将他的祖国分成两半,他因此成为在分裂国家中成长起来的“柏林墙一代”。直到1989年德国统一之前,劳赫都一直生活在东德,他所受的教育也根植于德国的社会历史和艺术传统之中。

尼奥·劳赫《Zweifel》油画,250×300cm,2018年


二战后,抽象画风潮席卷了西方艺术界,画家对于情感表达的追求超越了技巧和写实,使得学院派逐渐被边缘化。然而政治铁幕和柏林墙却为莱比锡的年轻艺术家们筑起了天然的屏障,将他们隔离在西方世界的艺术变革之外。在巴黎、杜塞尔多夫和纽约等地被贬为“过时艺术”的传统绘画仍然在莱比锡占有重要地位。

尼奥·劳赫《Über den Dächern》,油画,300.6×250.5cm,2014年


上世纪60年代,欧洲传统具象绘画首先在德国复苏。当时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仍然执着于裸体模特写生和透视法研究,其艺术气息与美国和欧洲其它地区有了明显区别,因而被称为“莱比锡画派”。

尼奥·劳赫《Pflanztag》,油画,237.2×206.7cm,2015年

尼奥·劳赫《Kalter Mai》,油画,209.9×301cm,2010年


30年前,柏林墙倒塌之后,一大批学生从西边抵达莱比锡学习艺术。这里的生活费低到“离谱”,吸引了很多西德学生纷纷进入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接受传统技艺的训练。


对于他们来说,柏林墙以东的世界和其它许多艺术城市一样,充满着令所有艺术爱好者们沉迷的气息,冬日天空中的煤烟和废弃建筑物的大窗户都让人回想起五六十年代的纽约。

尼奥·劳赫《Hatz》,油画,210×250cm,2002年


彼时,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内部成立了新媒体部门以教授学生影像制作、平面设计、装置艺术等学科;而历史悠久的绘画系则坚持着他们的传统。在莱比锡学习绘画的年轻人,不得不面临旁人对于他们“过时”的嘲讽。

尼奥·劳赫《Tal》,油画,200×250cm,1999年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尼奥·劳赫等艺术家开始获得外界关注,作为“莱比锡画派”第三代的“新莱比锡画派”才开始享誉西方艺术界,成为策展人和收藏家眼中“世界上最热门的东西”。

尼奥·劳赫《Die Stickerin》,油画,300×420cm,2008年


虽然“新莱比锡画派”的画家们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偏爱忧郁的题材。20世纪末的莱比锡的社会矛盾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这里面临着高失业率和人口减少的困境,工厂大多已被关闭,房产项目过剩......但与此同时,新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购物商场等却日出不穷。

尼奥·劳赫《Das Gut》,油画,280×210cm,2008年


个人命运在时代的映衬下显得愈发渺小,德国统一所带来的欢欣已不足以抵消城市中的苦闷与失意。于是“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将城市的热闹与空洞一一捕捉,赋予了绘画以文学性的怀旧气息。

尼奥·劳赫《Der Neubau》,油画,215.9×287cm,1996年


“写实传统与流行艺术之间的桥梁”


尼奥·劳赫六周大时,他的父母便在莱比锡车站因火车事故而离世。自那以后,外祖父母将他接到哈尔茨山脉的一个小镇上并抚养其长大。1981年,劳赫进入莱比锡版画艺术与书籍装帧艺术学院随阿尔诺·林克(Arno Rink)学习,随后师从艺术大师博恩哈特·海斯西(Bernhard Heisig)。

尼奥·劳赫《Leporello》,油画,250×210cm,2005年


虽然劳赫成长在东德,但他一直关注着西方世界的艺术动向,他的硕士论文便是借由上世纪50年代的西德抽象画家来讨论抽象画和色彩之间的关系。1997年,尼奥·劳赫获得了当地报纸《莱比锡人民日报》的奖项,名声渐长。2000年,纽约卓纳画廊为其举办了个人画展,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

尼奥·赫个人展览,纽约大卫·卓纳画廊,2000年


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德国分裂统一的历史文化塑造了劳赫,使他和许多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徘徊在社会主义的写实传统和资本主义的流行艺术之间,被西方媒体称为“民主德国和统一德国艺术家之间的桥梁”。

尼奥·劳赫《Fundgrube》,油画,300×500cm,2011年

经过劳赫的画作时,人们很难不驻足。他的作品在色彩上非常讨喜,色调丰富但明度却十分柔和,常常使用“麦黄金”、“牛油果绿”和“橘红”等颜色,不禁让人想起充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和塑料玩具的童年时代,欣喜的诱惑映入眼帘。

尼奥·劳赫《Die Kontrolle》,油画,300×420cm,2010年

其绘画作品通常尺幅巨大,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一个带着孩子的摩托车上的男人,一个正在雕刻的女人或一个正在处理鱼肉的渔民......但其与宏伟传统的叙事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劳赫的作品不仅仅只是现实场景的复刻,画面中的人物、建筑和树木断断续续地呈现于不同的空间中,没有具体的叙事性和连贯性,而是呈现出波普动漫拼贴画的效果。

尼奥·劳赫的工作室

创作中的尼奥·劳赫

劳赫的画就像另一个平行世界,充满幻想的元素并富有超现实主义意味。他将不同的事物拼接在一起且随意配置,把衣着奇特的人物放置在荒芜的景观或嘈杂的工业背景下,形成荒诞却意有所指的场景——就像人类那些没有缘由的梦境,梦中每一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人和物,都指向更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令人回想起乌托邦理想破碎的悲怆。

尼奥·劳赫《Mars》,油画,250×210cm,2002年

尼奥·劳赫《Vater》,油画,200×150cm,2007年


绘画未“死”

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的发展,视觉艺术的门类愈发丰富,但绘画的技巧和理论却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很难再有创新,于是有人宣布“绘画已死”。但劳赫依然愿意继承传统,投入多年时间进行最基础的技法训练,独一无二的笔触使他的作品在今天仍然大受市场欢迎。

尼奥·劳赫《Gewitterfront》,油画,150×100cm,2016年

但近年来,以劳赫为代表的“新莱比锡画派”艺术家也招致了诸多非议,商业上的成功与浮华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令人欣慰的是,劳赫和人们刻板印象中那些突然名利双收的艺术家全然不同,以自律和勤勉的工作作风和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而成为年轻画家的楷模。

尼奥·劳赫《Türme》,油画,250×200cm,2011年

如果说莱比锡吸引人们的始终是其对于传统的尊重和承袭,那么莱比锡学院和它所培养的艺术家们之于当今艺术的意义,除了厚重的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肯定绘画自身的意义,在技术浪潮中赋予这项古老的艺术以新意。

尼奥·劳赫《Späte Heimkehr》,油画,280.7×211.1cm,2013年

诚然,未来媒介的发展定会带来越来越多新奇的艺术形式。但对于绘画,我们或许应该始终保有一颗好奇和敬畏的心,才不会为了一味追求流行、花哨的形式而忽视了传统的技艺训练。


即将展出

展览:尼奥·劳赫《宣传》

时间:2018年3月26日-2019年5月4日

地点:卓纳画廊香港空间(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5-6层)

开幕酒会:3月26日晚5-8点(艺术家出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