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勒维特:关于观念艺术的几段文字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780   最后更新:2019/03/17 19:40:48 by 蜜蜂窝
[楼主] 小白小白 2019-03-17 19:40:48

来源:远近山  常山山


郑焕阿拉里奥画廊个展“费厄泼赖 Fair Play”现场



“粗俗,没文化,生活跟狗一样......”


回想离上海大概291公里的家——舟山六横,郑焕的形容激烈而干脆。


咸咸的海风,海岛小镇上的男人大多靠出海捕鱼为生。他们没工夫畅想海岛外的生活,也习惯了面对海的凶险。曾经这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就预先以孤儿的身份,定好未来寄养的人家。孤儿寡母颠沛流离是常态,因为海深莫测,整船的捕鱼汉子死在海里,是每年都会有的事。


“潮魂”是当地的一种祭奠仪式,为海上遇难,找不回尸体的人招魂回家。亡者的家属先请道士,在村外的海边摆起祭台,放上供品,然后用一根竹幡,顶梢上挂箩筐,内缚一只雄鸡,面朝大海。另外还会竖起一个稻草人,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贴上死者的生辰八字。


等到晚上涨潮的时候,道士敲响钟磬铙钹,嘴里念咒语,开始作法。有人随着道士的咒语,不停地摇晃竹幡,高呼死者的名字:“某某来呀!某某来呀!”亲属会一起应声:“来喽!来喽!”一呼一应,直到潮水涨平,道士才算引魂回了家。第二天,亲属把稻草人放进棺材,送到山上下葬。


生死由一种更为强大的外力摆布,过多的生命感受反而徒增负担。这里的人们更愿意依靠熟悉的迷信仪式去化解困惑,寄托伤痛,而不是去探究这种处境之下的动因。


了解郑焕在舟山的生活感受,对理解他的新展是非常重要的。那里是他的生命起点,是他回不去的终点,也是他对当下进行认知判断的参照系。岛镇矇昧和闭塞的生活促使他出走,超越过去,逃离同化,当面对身处城市或行业被更为庞大的权力系统左右时,最初的斗争经验又成为了他对新一轮同化进行反思的立足点。

断层系列,断层1-4,2018

高强石膏,树脂,木头



在郑焕最新个展“费厄泼赖 Fair Play”里也有一个祭祀现场。


由不同尺寸木板拼接成的多边型台基,像压缩版的玛雅金字塔,居于展厅中间。四块长条形的石膏单面图腾柱悬在空中,朝向台基中心。图腾柱是维系氏族认同感的象征物,常常雕刻着族人共同信奉的神话或历史事件。郑焕用石膏浇筑翻模的方式,将神话和历史故事替换为由枪、手骨和日常用品等组合成的生活残骸。


牵引我们认同感的不再是崇高的宏大叙事,而是游戏机、尤克里里、球鞋、吹风机…..


它们来自什么地方?经历过怎样的使用?为什么支离破碎?这些佐证它们之为它们的物质属性和外显,都被同一种白色覆盖,单个的个体无需为自己叙事,只需要等待被复制,等待被自身以外的强制力选择,嫁接到另一个由复制支撑存在的逻辑中。


这好像是一个熟悉的隐喻,指涉海岛小镇的命运,也仿佛暗示在零碎的日常物之间,我们同样经历着某种无法挣脱的裹挟和塑造。


鲁迅曾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掷地有声的表达过对反革命者和封建投机分子不应姑息纵容的态度,“假使此后光明和黑暗还不能作彻底的战斗,老实人误将纵恶当作宽容,一味姑息下去,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是可以无穷无尽的。与这次展览的名字“费厄泼赖 Fair Play”隐约构成了跨越语境的互文关系。

褶皱系列,褶皱1-8,2018-2019

高强石膏,树脂,木头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费厄泼赖 Fair Play”似乎暗示出郑焕某种坚决的立场——不共谋的少数派也有平等游戏的权力。


距离2015年天线空间的个展,近四年,期间他几乎没创作新作品。


“上一次个展之后,我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大家几乎都用同一个方法论,都是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体系。你应该看什么书,应该怎么思考都是设定好的。有一个人这样,很珍贵,有一批人这样,很可怕。”


他意识到,过去自己只是在用后天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装配出一个个迎合某种流行标准的艺术玩具。他决定尝试恢复劳动的触感,介入到作品的制作中,让感受力自己寻找语言。这次个展他放弃了画方案,然后交给工厂制作的常规流程,手工完成了所有作品。他说,我们那里的人从小到大都是直接从事身体劳动。

郑焕阿拉里奥画廊个展“费厄泼赖 Fair Play”现场



不知道郑焕是否能完全滤去观念和技艺的干扰,但此次个展对他来说,确实是回归自身感受力的新起点。


展厅的另一个空间里,面具系列的三件作品就流露出他以往造型不曾有的含混和神秘。方形平台上,一颗草草捏就的脑袋支在矮矮的三角架上,仔细辨认会浮现出两半脸。脑袋上插着一些扁平物,像东倒西歪的仙人掌叶瓣,没有刺却令人不安。金属焊接时用来遮面保护眼睛的面罩,也仿佛注入了情绪,一个在展示小雕塑常用的基座上面露狰狞,一个躺在平台上暗自凝重。

黎巴嫩裔艺术家西蒙娜·法塔尔(Simone Fattal)作品

3月31日,MOMA PS1将举行她的个人回顾展


粗拙含混的手工感,让我想到黎巴嫩裔艺术家西蒙娜·法塔尔(Simone Fattal),不过西蒙娜捏塑出的形象,常常无法形容为形象。它们像来自远古的时空或者某个考古挖掘现场,看起来和我们脚下的土地一样老,自然、粗糙而且残缺,如历史的回声一般。


不得不说,相较于2015年天线空间的首次个展“亲密的塑造你”,这次郑焕呈现出的面貌更为松弛而具整体感。他从过去着力于对单件作品的孤立掌控,到展开对作品与作品之间意义系统的构建,不难发现曾经漂浮于材料表面,闪烁其词的艺术创意消失了,材料不再各自为战。一种基于自身感受力而自然扩张的直觉成为了这次展览的基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