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布特兹:简约却不简单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3013   最后更新:2019/03/12 13:06:17 by colin2010
[楼主] 蜜蜂窝 2019-03-12 13:06:17


来源:雅昌艺术网


陈彧君

2007年,陈彧君与他哥哥开始创作《木兰溪》装置,那时的他们还没有介入市场,但市场的喧嚣无时无刻在影响着他们,也让他们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创作源头在哪里?经过讨论他们达成一致,就是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因此就有了一个9平米,来里储放他们回忆和情感的空间《木兰溪》。

陈彧君表示,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记忆中,一直有一大家子围聚一起的场面,这些记忆影响着他的创作:“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达到高峰,面对这种情况自己特别的困惑,流行的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怎么走?青春残酷、政治波普、卡通等等,感觉离自己都挺远的,所以就不断的追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后来我就开始往回看,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发现有很多东西在吸引我,地域文化、家族的概念等等,与今天的城市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也促使我的创作从艺术史的角度回到自身的文化背景之中。”

展览现场





2008年他做了一组作品叫《亚洲地图》,是用手绘拼贴的方式,输出了自己对亚洲文化的感受,在陈彧君看来,亚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系统,但有些看似很东方又糅合着西方审美的部分似乎表示着亚洲的固有秩序在受到干扰。但不可否认的是,亚洲的古老传统一定有它本身的秩序感,所以他将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并置,提出了他的疑问和观点。艺术家从自身的侨乡经验出发,通过拼贴的方式呈现成长过程中有关于“南洋”的想象,以建构个人视域的亚洲版图。

2014对陈彧君来说是调整期。首先他正式从杭州搬到上海,其次,他不在美院教书,开始真正地“全职”,明确地投入艺术创作。而在作品理念上,他觉得那些视觉化的、装饰的附加值都不重要,开始更关注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表现,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展厅现场:




从故乡到亚洲再回到生活中的平凡以及生命,一双鞋子、一株绿植、石头、树木等等都可以是他表达的对象。可以说,陈彧君的创作是一条不断发现自我的路,在采访中,陈彧君强调,艺术创作只能做自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一定是根植于自己的积累当中的,同时,我们要承认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创造力,在他看来,艺术家的本质工作就是做自己。

2019年3月9日,陈彧君同名个展在北京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梳理了艺术家近十年的创作路径,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艺术家是如何一步步做回自己的。

错屋NO.171228,400x220cm,纸本水墨、丙烯,2017

错屋NO.20151206,40x30cm,纸本水彩2015

被延续的情景NO.180902,54x54cm.jp木板综合材料,2018,jpg

陈彧君手稿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是您十年工作、创作的展示,您是如何看待这次展览的?

陈彧君:首先这并不是一次回顾展,是我一个阶段性的展示,展览最核心的是,人们可以在其中看到我的工作方式。


雅昌艺术网:2017年,您在上海举办了个展“故土不乡愁”,那次展览也是对您创作的梳理呈现,此次展览与它之间有关系吗?

陈彧君:我的展览之间都是有延续关系的,比如我在博而励画廊做的第一个展览叫做空房间,此后举办的临时房间,上海科恩画廊举办的第二道门,在上海还举办了会飞的城市,其实这些都与我的创作方式有关,我的创作是相互交织的,不是一个系列结束了再开始下个系列,就像此次展览中的作品,相对比较完整,可以看到我的工作是如何进行和推进的。展出的作品既有之前已经展示过的,也有完全没有呈现过的,还有一部分作品是借展的,我一直强调生长的概念,很多东西是一种生长的过程。

502房间NO.160102,40x30cm,布面丙烯2016

502房间NO.170418,147x121cm,布面丙烯、老木板2017

502房间NO.170615,195x97cm,布面丙烯2017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的空间布置,您是怎么来考虑的?

陈彧君:可以看做是空间切割,这种方式比较符合我此次展览要表达的概念,我创作结构中有很多的空间和不同的通道,所以想要营造这样一种体验,不同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的内容,可以呈现一种直观的体验和视觉方式,将作品和现场体验结合起来。

家族政治1-2455604,115x83cm,绢上纸本拼贴,2018-2019

日常的尺度1-2455408,报纸,79.5x55cm,2014

盛宴NO.151221布面丙烯、老木板165x124cm,2017


雅昌艺术网:观众该如何进入到这样一个现场?

陈彧君: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感受,可以看到艺术家不同的层面,到了第二空间之后,会形成一种反差,第一空间侧重于作品结构的呈现,第二空间侧重精神地深度,引发更多的思考。

展厅中传递的信息是非常具体的,比如出现的报纸是我父亲从莆田老家寄过来的,凳子就是家里面我从小用到大的,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时间的关联性,我的创作有着多重结构之间的关联,不是想要呈现一种怀旧的趣味,也不是强调一种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而是呈现一种过去与现在,历史与个体的交织的状态。


雅昌艺术网:进入到空间之中,尤其是第一空间,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有很多家的感觉,能否谈谈您的创作,作品与情感记忆以及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陈彧君: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达到高峰,面对这种情况自己特别的困惑,流行的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怎么走?青春残酷、政治波普、卡通等等,感觉离自己都挺远的,所以就不断的追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后来我就开始往回看,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发现有很多东西在吸引我,地域文化、家族的概念等等,于今天的城市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也促使我的创作从艺术史的角度回到自身的文化背景之中。

亚洲欢迎您——遍地黄金200x700cm,布面丙烯,2009

摇摆的信仰NO.180316.180x120cm,布面丙烯、木板,2018

仪式NO.080902,木刻版、纸本、水彩,45x30cm,2008


雅昌艺术网:在具体实践中您是如何进行转化的?

陈彧君:有冲动和想法是一回事,但当具体的去实施的时候,发现资源太多了,如何去切入,大家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生活到底该如何提炼?生活里面到处都是素材,都是经验和现象。面对具体的场景会很有感触,但将感触转换成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是选择已有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还是自己创造一套全新的表达方式,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的符号化,这不是我感兴趣的。

我和我哥做的木兰溪项目,对我帮助非常大。我们大约是从2007年开始创作《木兰溪》装置的。我们达成一致,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来完成一个9平米的空间,储放我们的回忆和情感。

此外,这个问题也是此次展览要去阐述的议题,就是任何一位艺术家的经验都是自我生长的。


雅昌艺术网:您会回到故乡做一些调查吗?接下来的创作会是怎样的?

陈彧君:会,并且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当你靠近一种文化的时候,一开始是有距离的观望,当你近距离做一些整理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儿时的记忆与出走和再回来,这种时空的反差,可以让你把本土的一些特质看得更清楚。接下来我可能会更靠近近一些,比如拍一个关于莆田的纪录片,也可能会出一些文本的东西。

在我看来,故乡的建筑、活动、习俗等等都是需要保留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仪式感进入到精神层面,这是我们在城市中体会不到的,作为70年代出生的我,一直感觉自己是有感受的最后一代了。其实,有时候我也挺感触的,有些东西如果不看的话,不去感受的话,它就消失掉了。所以我自己的创作可能是一种保护的方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