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寓意当今孤立主义:马修·巴尼电影为何要用真实射击冠军?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620   最后更新:2019/03/05 10:56:30 by 橡皮擦
[楼主] colin2010 2019-03-05 10:56:30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艺术碎片”针对2019年各美术馆机构的展览安排,特地邀请了艺术圈内专注于艺术研究的学者、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写作者,以及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进行突破的艺术家,从中选出他/她个人比较期待的展览,并谈谈对展览的艺术家或主题方向的期待原因。

我们将分上、下两期发布。)


艺术家Goshka Macuga


今年最期待的是上海Prada荣宅即将举办的波兰艺术家Goshka Macuga的个展。Macuga身上有着东欧艺术家与生俱来的质地和能量,她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的激情和冷静的疯狂,透过时而机智诙谐时而朴素稚拙的语言方式,将那些深重的历史和当下政治事件“拼贴”为一个个充满想象力和原始动能的仪式或戏剧。今天,国内尤其需要这样的艺术家和展览的刺激。


艺术家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


外滩这位艺术家带着浓郁的后波普。很跳动的流行符号和霓虹组合成表现主义以为的亚文化也是很期待的玩法。外滩近几个展都保持着一种艺术家所盼望的质量。


艺术家理查德·塔特尔(Richard Tuttle)


木木的理查德·塔特尔,这位艺术家是英国当代装置和新雕塑根源级大师。在国内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九零前后留学回来的新艺术家作品里他的影子。他对贫困艺术材料的再发展。对装置和绘画之间的平面性的再运用,把控柔软织物在空间的语言状态。他的作品带着的人类共情般执茁的天真,还有装置的那种自洽流淌感。我非常着迷和喜欢。


艺术家Adrián Villar Rojas


Rojas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创作可以被称为雕塑,而更喜欢称其为物件,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永久和临时材料。所有这一切的并置诉说着人类长久以来征服和扩张的野蛮行为以及我们在地球内外殖民新领土的追求。 科幻可以是如同《流浪地球》一般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一直秉持对于技术理性的追求,但科幻更应该体现在认识论上的反思与提升。Rojas的个展可谓来得恰如其时,他的“雕塑”试图劝说着观众放下功利心,平静地接受人类世界的消失。不可一世的“奥西曼迪斯”认为自己的“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可到头来只不过是“废墟周围,寂寞平沙空莽莽”。

艺术家张鼎


近五年来,依托自己成立的厂牌“控制俱乐部”,张鼎以制作人的身份推出了一系列现场项目,凸显了他试图与更广泛的青年文化建立联系的野心。今年张鼎在继续现场项目的同时,于上海OCAT美术馆推出其全新个展。如果说Rojas的剧场性在于构建一个思维上的平行空间,那么张鼎寻求构建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行空间,在其之中,表演者与观众、表演者与观众的心理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的博弈。我们好奇的是,张鼎将于9月份推出的美术馆个展,除了既有工作的延续,他会往里面注入什么,从而更进一步开拓其心理动力学工作,并最终促使真正的“青年”行为的诞生。


艺术家宫岛达男


出于对横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激进政治的再思考,本次宫岛达男个展我尝试在“激进之后”的谱系里重新评估他的整体创作,因此重点便落在了如何理解“激进之后”这个概念。深入研究宫岛达男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之后,我要求自己不要被以往所有对于宫岛作品的理念的分析与阐述绑架,而是坚持回到创作现场,如同战地记者一般发回前线的报道,用自己的文字重新陌生化一位久已为人所知的艺术家。 “激进之后”这个概念正是试图阐述宫岛达男在现代西方激进的批判思想与传统的日本“间”思想之间进退维谷的苦恼意识。


艺术家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


几乎是西方画廊携带大牌艺术家纷纷挺进国内美术馆的第三年,尽管我们已经对国际艺术家明星制造流量的展览趋于疲劳与反思,但马修·巴尼的个展依旧值得期待。犹在眼前,前些年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放映“重生之河”,五六小时的电影中,每一帧细节中都包含着狂风暴雨般的神话、历史、地缘的综合信息,紧张及夸张的剧情强烈冲击认知及理解的边界,承载着仪式以及文化、历史、医学、人类学等各领域的再解读,再创作。如此时长的作品竟也让人丝毫不觉得拖沓,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表现吧。所以,在消费导向的平庸时代,我们呼唤深刻的巫师,马修·巴尼的展览《堡垒》不仅仅是对一位艺术巨星的召唤,也是一场自我、人、历史解剖的示范。


艺术家陈福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自从去年推出“仇大雄——归家之路”后,避开主流艺术史另辟蹊径,将视角伸向更广的华人世界。香港艺术家陈福善就是在这个视野中被纳入进来。他的一生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香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与世界连接的窗口。内地爆发侵华战争后,左翼文艺人士转移香港进而聚集,一些思想运动在这里滋生过。而陈福善尽管涉猎多重的艺术身份,但作品本身并未直接映射时代变迁,始终关注艺术实验本身,即“为艺术而艺术”。这个案例让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家不同阶段的创作行为,翻译香港这样文化混杂的国际都市性格,走进一段丰富的艺术史片段。


广东时代美术馆外景


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向来关注亚洲展览史的收集工作,去年她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合作的“从展览的历史到展览的未来”第二季,展示了90年代的展览实践的诸多面向,借此机会我们也阅读到当时的一些罕见材料。以展览史入手的历史整理收集工作,为继发的研究创造情境。而时代美术馆年底的项目“慢进?我们如何共处”将不止于资料展示。工具意义之外,中国及东南亚的展览历史是一个始终被关注,但依旧还未被足够梳理的陌生语境,大量的留白及信息的复杂性都留待退后几步观看。回望一个时期的实践,在任何时候都将是艺术史的自觉态度。


外滩美术馆 HUGO BOSS 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 2019海报


这个两年一次的奖项是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在我们身处的这个艺术系统里有很多面向年轻艺术家的活动和机会。但其实对我来说,与其说关心年轻艺术家不如说是关心同辈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正直二三十岁的年纪)是在一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很多思考方式、认知方式上都是先于作品就在那里的,关心同代人的创作,我想是每一代人都会更容易找到共鸣和共同的语言的,这有一种“我不得不”这样的理由在里面。而经过前几年的持续关注,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还是在众多面向年轻人的活动以及展览中我觉得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


艺术家志贺理江子


其实今年还有一个非常期待的是在日本东京都写真美术馆,艺术家志贺理江子的个展“人类的春天”,甚至用期待都不足以表达,我想在这里额外推荐一下。在我成为一个艺术从业者之前,最关注的就是摄影,我一度认为尽管自己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写作就是我的全部创作,但在志贺理江子所创造的图像面前却总觉得难以与之匹敌,以至于甚至从未尝试过对她的作品进行任何书写,尽管,志贺理江子是我最喜欢的使用摄影的艺术家。在听到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即将展出这位自2013年的作品《螺旋海岸》以来,没再有继续创作的艺术家回归的消息那一刻,我想,绝不仅仅只是我自己,对于许多关心摄影的人们来说,都会感到无比振奋和欣喜吧,志贺理江子回来了。


艺术家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


可能不太需要理由,就因为他是马修·巴尼。当然,因为据说是展2016至2019年间所创作的最新系列作品。所以也很想知道这样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现在怎么样了。


艺术家伊冯·瑞娜(Yvonne Rainer)


1966年,包括伊冯·瑞娜在内的10位纽约艺术家与30位工程师、科学家合作了展览名为“九个夜晚:戏剧与工程学”(9 Evenings: Theater and Engineering)的一系列融合了新技术与表演项目。这也促成了之后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 (E.A.T)的成立。当我们在不厌其烦地讨论网络与科技之时,美国重要的舞蹈家、编舞和电影导演伊冯·瑞娜在中国的首个回顾性展览,也许能够从舞蹈与剧场、现场与身体的范畴,让我们回归到更为精神本质的讨论。同时,由于表演艺术在国内美术馆、艺术机构中一贯的缺乏讨论,这也使得中间美术馆所带来的伊冯·瑞娜的严肃表演项目更加值得期待。


泰康空间


泰康空间作为一个在中国具有十五年历史非营利艺术机构,通过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研究与体系化收藏,以及对年轻艺术家、策展人支持,其运营和实践的成效显而易见。随着近年来艺术资本化加快、市场力量逐渐占据主导的趋势,以及逐渐紧缩的政治环境,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空间也相继关闭。面对愈发严峻的现实,将“独立艺术机构”重新纳入到艺术机制的讨论中显得尤为必要。“独立”、“非营利”、“空间”、“机构”、“美术馆”……诸如此类的名称究竟是否承担了其角色与功能,是我们需要追问的。


广东时代美术馆外景


地处广东的时代美术馆以其所处的独特地缘为出发点,通过具有在地性、研究性和实验性的展览和活动,不断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颇具启发性的声音。本次展览策展人陈立的个人求学和工作经历辗转于深圳和香港——于此毗邻之地上演的双城记可算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之变迁的绝佳寓言——而“马照跑、舞照跳”正是以珠三角地区和香港作为样本的研究性展览。展览将舞蹈、表演、身体和城市文化作为切入点,试图对个体意识与群体命运、美好愿景与失望现实交织而成的复杂中国境况发问。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师展”以及“国际化”的展览来到中国,中外的艺术交流固然是重要的,但这种“脚踏实地”并持续关照中国社会现场的展览、研究与实践同样值得我们的关注。


《重蹈现实——来自王兵的影像收藏》海报


《重蹈现实》以2008年以来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影像艺术实践为对象,在中国社会现实和当代艺术系统的上下文中,探讨作为“话语”和“问题”的中国影像和影像中国。另一方面,持续而系统性地收藏并据此进行具有深度的研究一直是国内艺术机构、美术馆距国外同行尚存差距的地方。此次展览虽以私人收藏为基础,但在国内当代艺术收藏的具体状况和语境下,不失为一种有关各方进行“收藏——研究——展示“合作的可供参考的案例。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及美术馆机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