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艺术是对历史和理论的视觉补偿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376   最后更新:2019/02/18 16:13:16 by 另存为
[楼主] babyqueen 2019-02-18 16:13:16

来源:典藏Artcoco  文:Wang Jing


近日,卢森堡艺术家谢素梅在中国的首展“安栖”(展览原名为异体字“棲”)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幕。上下两个狭长的展区,伴随着飘忽而来的乐音,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线牵引下,逐步将谢素梅的叙述延展开来。

谢素梅中国首展“安栖”展览现场

谢素梅中国首展“安栖”展览现场


树枝、水晶球、围棋、唱片机和游乐园设施,无一不在的个人经验与视角,很容易将观者拉入同一体验之中。那种细腻的陈述离表象上的“浅显易懂”相去甚远。“物”在她那里成了被精神覆盖的对象,一如她在美第奇庄园反复耕犁的白色砂石。在“安栖”中观看谢素梅,那种直觉主义的倾向异常明显。作为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物被她拿来。在其作品之中,“物”早就超越了物本身,它已然成为涵盖整个生命的意义,或可谓微型宇宙的显化。因而,你可以在谢素梅的作品中看到路边的石头、街边的石榴、发芽的土豆……她将每一件能触发她感受的“物”整理后呈现给观众,而这极大地催生了共情。

谢素梅,《安栖》(局部),2016(摄影/让-卢·马耶鲁斯,图片提供:艺术前线画廊[东京]、马凌画廊)


在笔者看来,在对“物”的处理上,谢素梅大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味。这或许是与骨子里的东方意识有关。禅意不自觉地混进了其自我观照之中,而这种禅意恰恰应对了西方的直觉主义——内心的直觉体验,能使事物的本质逐步显现。例如,作品《某种结构3(法尔内吉纳庄园)》,艺术家借用水晶的映射原理,将一个古老的庄园塞进水晶球的倒影里,企图在颠倒的时空和历史中来做一个回归本源的思索。而在作品《雪国》中,艺术家面对着美第奇庄园铺满白色石子的地面偶发奇想,反复用耙犁抹去地面上的所有痕迹,以此隐喻历史的种种不可说明与徒劳。

谢素梅,《某种结构3(法尔内吉纳庄园)》,影像,3'51",循环播放,2015—2017(©谢素梅,图片提供:AD画廊[雅典]、楚迪画廊[楚奥茨]与马凌画廊)


在专门为余德耀美术馆个展所做的最新作品《藏石II》中,谢素梅就地取材,挑选了中国传统的供石。这种被中国传统文人所钟爱的异形石头,被谢素梅做成了装置、错落地摆放在展厅中。同样的,谢素梅创作于2016年的展览上的同名作品《安栖》所采用的多孔空石灰岩,和中国的供石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形态和景观都是对宏观世界的映射。不同的是《安栖》在石灰岩的凹槽处安放了彩色的矿石小球,意为“栖”居,实则为艺术家精神上的“栖”居之地。艺术创作对谢素梅来说,就是对自己情感和记忆的整理,所谓的“私密”性,便是由此而来。

谢素梅,《藏石 II》2018,现成石头置于底座、木、砂,尺寸可变,©图像由马凌画廊和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在作品中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本能的直观感触,讲究情感的突发和即兴处理。在表现形式上,任意选择适合表现内容题材的物质材料来突出主题,展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方式又有点近乎表现主义。对待作品,谢素梅动用了所有可以表达情感的样式,不仅利用视觉,还加上了听觉以及缥缈的记忆和时间……企图要调动观众所有感官,这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作品涵盖雕塑、录像、摄影、装置等。面对如此多样的作品,会让人怀疑这些是否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谢素梅,《整个宇宙 (石榴)》, 2017,新鲜水果、木支架,“挽歌”展览现场图,©图像由马凌画廊和艺术家提供


当然,多样的创作方式和艺术家的生长背景确实也有所关联。谢素梅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学习古典音乐,音乐几乎是她最为惯用的“语言”。此外,她混合了中国与英国的双重文化的家庭,给予了谢素梅在文化选择上的自由和独特的文化旅人状态。而这,我们都能在“安栖”之中观察到。

谢素梅,《罗马 (雅典娜) 》, 2017,尺寸: 150×100 cm,哈内姆勒纸上喷墨打印, 铝塑板装裱 ,让-卢·马耶鲁斯合作制作,©图像由马凌画廊和艺术家提供


总的说来,谢素梅的艺术表现手法太复杂,但唯一可以概括的是,所有的作品都被打上记忆的烙印,是由艺术家随处可见的感动凝结而成。作为观众,或许我们也无须过多思考,直面作品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受就好,这才是艺术家真正想展现给我们的东西,如同展览最后一件作品《槲寄生乐谱》选取的那段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泛音一样,奇异而美妙的感触自会一层层波及而来。


余德耀美术馆

谢素梅:安栖

2018.12.18—2019.3.24

上海市丰谷路35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