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喆:瞧的见锁骨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517   最后更新:2019/01/25 15:39:21 by babyqueen
[楼主] 橡皮擦 2019-01-25 15:39:21

来源:1314设计与艺术


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

——约翰•伯格

看是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在现代城市中,我们要想看见艺术主要是进入以美术馆为主的艺术空间里。在李杰看来,如今的美术馆已经超越了传统“美术”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艺术品的展览地点,还是一个文化异见者与创见者共存的现场,更重要的是,进入美术馆的人在参观者身份之外开始逐步以更多元的方式参与艺术。

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展览不再拘泥于美术馆的白盒子内,甚至可以既是艺术作品也是展览场所,那么在未来的城市里,美术馆能够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对此,李杰认为美术馆不是只产生“新闻”的地方,它也是一个可以把旧闻激活的载体。回望历史,美术馆有其他的空间并不具备的收藏条件及对收藏的研究,或是对一个艺术项目的长时间的关注和孵化。美术馆的教育项目,除了呈现它背后丰富的收藏,也在跟跨界的智识者一起产生新的知识,这便是在美术馆里的知识生产功能。

“我们今天谈论的美术馆实际上是被上世纪历史潮流所推动的一种新美术馆范式,是一种围绕展演、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集合体。如同看电影一般,你会在美术馆不断邂逅全新的世界观,通过一个展览或者一个项目更新或深入地了解一个系统,填补认知上的一些空白,同时也激活自己的思维,这也是美术馆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李杰补充道。

纽约数学博物馆中儿童互动装置 摄影:李杰

纽约新美术馆黑人社区项目展览 摄影:李杰

波士顿儿童馆低幼儿童互动区 摄影:李杰


1314:除一定规模的美术馆之外,城市中也兴起一些融入社区、商业综合体,结合酒吧、书店等功能的跨界艺术空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及这些空间的?

李杰:今天,大多数中国城市民众的文化需求与现实中数量稀少的有价值的文化空间带给他们的影响是严重不对等的,在今后艺术空间应该涌现得越来越多。

而艺术本身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它不再是被白盒子禁锢的精英游戏,讨论的人也不再集中于学艺术的师生、艺术评论者、艺术家群体及艺术爱好者,它在被更多的人群所观看、参与和批评。那些跨界艺术空间可以容纳包括艺术在内的很多文化元素,比如亚文化、潮流文化、商业文化的元素。

在中国,美术馆在现有机制下还没有把自身精英化的壁垒打开。从更积极的角度看,更多样的艺术空间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非营利、自组织或者商业的艺术空间与项目既有丰富的文化生态多样性与活性的长远意义,也有满足公众文化消费的现实意义。

但是现在不少在替代空间呈现的艺术项目过分强调从商业逻辑上揣测公众的需求,而忽视了其文化生成的规律,不少城市艺术项目也缺乏原创性且忽视艺术的品质进而随波逐流。作为美术馆,不能完全站在公众的角度去做价值判断,它肩负着推动文化认知的使命以及对历史负责的立场。

波士顿美术馆展厅绘画开放项目 摄影:李杰

华盛顿建筑博物馆展厅 摄影:李杰


1314:诚然,现今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美术馆,但大部分的美术馆仍仿佛城市中的孤岛。据说你在今年走访了大量美国的美术馆,可否结合你的驻留经历谈谈美术馆如何吸引人群,然后更好地融入城市中?

李杰:比如纽约有很多专业的艺术博物馆,他们会通过参与性的方式、情景化的方式或者口述史的方式,运用技术进行互动式的设计,帮助人们走进博物馆并渐渐爱上这里。并且,当一个人走到纽约的地铁站能同时看到电影海报及博物馆、美术馆的海报,这就说明艺术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日常。

通过大量的展览、书籍和电影,众多重要的艺术创作者的名字慢慢变得家喻户晓,人们也会开始把这些艺术创作者当成自己的精神偶像。而全美的美术馆也都不约而同地将公共教育放在他们使命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因此,年轻一代的生活从儿时起就能与艺术相伴,并建立起基本的艺术认知及多元的文化认同。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小时候还会看重其对艺术的兴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艺术可能会成为被排除的首选。但在西方大家并不是将艺术看作一个特长,一个部分人的爱好,而是连接彼此,表现自我,形成文化共同体的纽带与渠道。

例如像故宫博物院、陕西博物馆这样比较大的博物馆有非常多无以伦比的中国收藏,但说到世界性的收藏,中国的博物馆甚至不能同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博物馆或者哈佛的艺术博物馆相比,后两者的收藏可以从原始部落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到中国再到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蕴含着这样丰富的体系,因此,你进入博物馆并不是培养你对某一具体文化的认同,而是刷新你对整体世界文化的认知,大家怎么会不爱这样的博物馆呢?

像MoMA、惠特尼美术馆等并不满足于做一些叫座的展览,他们一定要对历史负责,策展人会用5-10年来准备一个展览,这样的展览信息量充沛、形式丰富多样且有深度。我觉得中国的美术馆在这方面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因为观众人口基数大,也没有博物馆系统的历史包袱,有可能会生长出一些不同的模式,我坚信这一点。

其实你真正愿意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是因为能在里面看到这个世界你未曾了解的部分、有趣的人或者一些故事,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非常真实和感人的。



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 2017年

图片提供:麓湖·A4美术馆


1314:刚刚我们谈到了儿童的艺术教育,其实麓湖•A4美术馆的iSTART儿童艺术节很值得关注,作为策展人,请问你是如何想到发起这个项目?

李杰:我们从08年建馆开始就将对于儿童的公共教育放在美术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位置,之后几年陆续从儿童展览做起。到2014年,我们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不只是单向地为孩子做一个展览,而是去发起一个更有活性的艺术节——在集中的时间段内能够让很多的艺术家和孩子共同参与,同时开展一系列针对家庭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坊和活动,形成城市一个重要关注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中国中老年观众在面对当代艺术的时候缺乏一个开放的认知心态,我们相信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非常开放的,一些年轻的父母可能也会愿意让孩子去接触这些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艺术现场。


第四届iSTART儿童艺术节 2018年

图片提供:麓湖·A4美术馆


1314:麓湖•A4美术馆定位于前沿性的当代美术馆,却持续性地举办iSTART儿童艺术节,看似有所冲突,请问你是如何思考儿童在城市与艺术的未来发展中的角色?

李杰: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有些人会想A4美术馆是不是有一种所谓的社区焦虑,因为物理空间在社区里,所以要去做儿童的项目来平衡美术馆所谓的合理性,因为太先锋可能会把自己做到死胡同里。

其实我们还没有那么功利地去想这些事情,中国的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封闭、价值观比较单一,但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如果一个美术馆强调的本来就是它的实验性和独特性,那么孩子们在还没有被烙上各种印记之前到美术馆里进行思维碰撞,鼓励他们发声,赋予他们行动的权利,与我们的初衷完全契合。

另外,在亚洲的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就是中心枢纽。当孩子喜欢上一个美术馆或者把他的作品放到美术馆里进行展示,又或者在美术馆中讨论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时,他的家人都会关注,这样原本不愿意去讨论艺术,不愿意跟当代艺术产生关系的成年人也因为孩子的进入而开始信任这个美术馆。

所以,我们相信未被禁锢的艺术家创作的先锋性、实验性与孩子的天真与创造力之间有天然的联系,他们都包含了面对未知的敬畏之情,而正因为艺术的未知性,才迫使我们不断去探索、试错,才能产生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第四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 2018年

图片提供:麓湖·A4美术馆



▼ 1314:可否谈一谈接下来的计划?

李杰:从今年开始A4美术馆会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第一,今年的iSTART儿童艺术节儿童展览部分会让孩子来做策展人,从前期讨论到最后评选都会交给7-16岁的孩子团队。

第二,麓湖•A4美术馆会开放儿童艺术馆,这可能是成都第一个在美术馆里建立的儿童馆。我们现在的儿童馆的体量未必能称得上是儿童博物馆,但它肯定是一个专属于孩子的艺术馆,会是一个多功能的学习空间。未来的儿童馆相关项目会是全年性的项目,任何时候孩子们都可以参与到其中。

在主场馆的展厅、儿童馆、图书馆之外,艺展中心还设有社区中心,为老人及社区的到访者开放,我们的驻地艺术家也会在美术馆里有工作室。2019年新的大剧场也将开放,会有非常丰富的城市展演集中在这里,这个美术馆将会越来越有活性,会是一个覆盖你对多方面文化期许的美术馆综合体。

在未来,城市如同美术馆,人人都能参与创作。而既然我们看见了未来,就要像拥抱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样,去拥抱不断涌现的可能性。这一次,我们准备和麓湖一起,踏上未知的探索之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