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宁:751看来要超过798
发起人:SSSSSSS  回复数:0   浏览数:2556   最后更新:2008/10/15 10:59:21 by SSSSSSS
[楼主] ZZ 2008-10-15 10:59:19

好!我是广州三年展原始档案的负责人斯蒂娜·艾德布洛姆的助理,替她执笔写这封信给您。这个档案库与亚洲艺术文献库共同合作,展示出艺术家的网络在线作品“可能性的聚合:勾画广州三年展的趋势”。这一作品将形成一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在线数据库。届时可以通过名字、媒介、地理以及一连串与艺术家联系紧密的概念关键词来搜索艺术家。自2008年9月6日这个数据库正式启动开始,文献将会在广州三年展期间逐渐递增,直到11月16日展览结束。我们诚心邀请您的加入!(关于原始档案的详细说明附在附件当中)
这次的资料库需要您提交一份不多于500字的陈述,大致描述个人的整个艺术实践。这份陈述是您对艺术生涯的一个回顾,而非此次三年展的作品陈述。





福建人,自幼接受传统书法训练和广泛的文史哲阅读,读美院之前就接触到当代艺术并有志于此。在浙江美院读版画系,受到激浪派和博伊斯影响。毕业作品《大玻璃》和《兰亭序1000遍》即被编入“后八九”思潮,成为圈内人。到北大外哲所旁听哲学,学习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同时创作装置、摄影等,关注媒体权力的控制问题,身份概念虚假性等。
九十年代中期参与意义问题讨论,声讨中国艺术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获得写作的名声。然后策划录像艺术展,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推动者。九十年代末,转向对观念艺术的批评,策划后感性展览,鼓吹作品的现场性和综合性,并开始走向策展试验。个人创作则两极分化,一方面转向中国式的生命哲学,恢复对书法的兴趣,另一方面则对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产生兴趣,尝试极端和大型的现场艺术的制作。
世纪初,参与“长征”的策划,后任教于浙美,用总体艺术的概念整合此前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并用于教育。思想上由西方语言哲学和佛教的影响,向新儒学转化。
目前的实践分成由内及外的三种:书法和摄影作为修身之道,一系列历时长久的庞大的装置为造物计划,一系列综合的社会性的现场事件作品为肇事计划。然而,最外围的肇事也是一种修身。我的目标不在艺术作品,而在人的健全。



来源 邱志杰个人博客
[沙发:1楼] guest 2008-10-15 12:04:05
挖塞,厉害拉,集鲁迅+鲁班+鲁志深+鲁尼于一身啊
[板凳:2楼] guest 2008-10-15 13:35:12

zhuang B wang
[地板:3楼] guest 2008-10-15 13:37:51
已经很谦虚了...
[4楼] guest 2008-10-15 22:36:11
搞,怎么看都像墓志铭。
[5楼] guest 2008-10-21 08:51:47

脸皮厚啊此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