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费大为:迟早要烂掉的人,就快点烂掉好了,让新一批人上来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483   最后更新:2019/01/14 11:07:36 by 点蚊香
[楼主] wangxiaoer97 2019-01-14 11:07:36

来源:打边炉DBL


2018年12月31日,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在南京颁发,该奖采取年度策展人制度,在颁奖期间,入围艺术家联展在江苏大剧院举行。围绕活动的设置形式及年度策展人蓝庆伟近期工作,《打边炉》与其进行了一次交谈,发表前经其审校。上图为蓝庆伟。


DBL:无论是这次的评审,还是你在美术馆的策展工作中,你个人最关注哪一些类型的艺术家?


蓝庆伟:可能跟我学习艺术史专业有关,在艺术家的选择上,我更关注具有突破性的类型。



DBL:这次的主题是“虚拟时代的艺术”,谈谈在2018年岁末提出“虚拟时代的艺术”的针对性是什么?


蓝庆伟:主要针对的是近几年不断涌现的互联网艺术、科技艺术、虚拟艺术等后景观、后图像。艺术品曾经是视觉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之一,而在今天艺术却被放逐在了图像的海洋中,图像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人口红利在艺术中也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全生态链的全民消费,“割韭菜”成为艺术中的一个“网红词”;伴随着科技、互联网、屏幕的结合,个人中心主义在形式上得以建构,“人”、“非人”、“个人趣味”成为个人中心主义的三个关键词。还有就是这两年在艺术领域也涌现了无数的“网红展”,这类展览以吸引非艺术行业的网民流量为目的,直接强调其与大众消费的关系。“网红展”之于策展人的实践更倾向于“快感策展”,展览本身更加注重展览的视觉感官、感知体验、身心交互,更强调“好玩”,形式包括沉浸交互、技术视觉等。面对现实的世界,常常有人会用荒诞现实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来表达现实的不可思议,无力感亦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通感。

新星星艺术奖一等奖获得奖上台领奖


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微观叙事、个人趣味、感官娱乐成为三大症候,在这三类艺术创作中,语境、历史、政治、时代等不再是艺术家思考的重点。比较“新”与“旧”两类艺术创作,新技术艺术、虚拟艺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形式的可塑性;传统艺术的优势是人文温度,在技艺方面,有些传统艺术也显得更为讲究,对新科技的使用大多数时候是注重技术本身的难度,或雇佣高技术的工人,艺术家只提供观念,对“手艺”的打磨却荒疏了。对于新技术艺术本体来讲,今天很容易陷入或者是停留在视觉感官的层面;而从观看的角度也同样存在视觉多样性下的思考问题。尤其是在屏幕时代,信息与感官刺激川流不息,而对于传统艺术来讲,他们保留着艺术史语境下作品的崇高感,但在当下的视觉呈现上显然要落后与新媒体艺术。



DBL:国内关于青年艺术家的项目非常多,这已经不是一个缺少展览机会的时代,你认为在一个展览频繁和机会很多的时代,新星星艺术奖可以在当中去做些什么?可以去推动些什么?


蓝庆伟:今天的当代艺术市场虽然有些萧条,但是当代艺术的概念和艺术形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与接受。这一点可以在年轻艺术家身上看到,各个层级的青年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自己的赞助人。艺术市场也带了负面的影响,即青年艺术家不再执着于做艺术家本身。这已经不是一个展览稀缺的时代,今天在展览、宣传报道等方面,青年艺术家拥有着比上世纪末当代艺术初发期更多更好的机会。今天展览不再是问题了,选择什么样的展览成为了新问题。在最为火爆的房地产售楼部、商场、秀场中,艺术展场琳琅满目,但在这一类展览中,艺术家及其作品最大的价值是作为主办方的“背景”,艺术家及其作品本身在这个语境里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它更像布景、摆件与墙纸。那重要的是什么?是“被使用”价值——给主办方的营销场域设了“背景”,由此形成了主办方营销中的“特色”。面对这样的展览,拒绝是青年艺术家最好的选择。


新星星艺术奖所给出的是一个在艺术展览中讨论获奖艺术家的平台,她的受众更多地是艺术从业圈,受商业、流行文化关注较少,她努力让青年艺术家在这个平台、在艺术从业圈,实现从未知到已知。新星星艺术奖不是万能的,她仅仅是艺术生态链条上的一环。新星星艺术奖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伴随艺术家成长,这次的获奖艺术家获得的是一个个展/双个展/四人展,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与其说是一种奖励,不如说是一次需要负责任的考验。

“这不是一次学术研讨会”


DBL:在这次的研讨会上,你强调这不是一次学术研讨会,对于艺术圈泛滥的学术研讨会,你似乎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展开谈谈你的看法?


蓝庆伟对!我在担任年度策展人时明确表示不开研讨会,如果需要搞明白一些问题,可以将研讨会的经费补助给几位研究者,让他们花时间来专门写作论述。以《生活究竟需不需要艺术》的“研讨会”是新星星艺术奖负责人朴尔敏临时与我商定的一次讨论,不是学术研讨会,很多与会嘉宾都是在开会前几天才得到通知。我对学术研讨会这种形式充满尊重和敬畏,认知也比较传统,我觉得学术研讨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有一个与会者普遍认同的学术主题,2、需要最少半年及以上的准备期,3、与会者需要提供有学术价值的演讲文稿。


学术研讨会不是聚会。聚会聊天、漫无边际不应该是学术研讨会该有的气质,聚会式的聊天往往是让人没有压力,可以胡说八道的,也不用负责任。学术研讨会可以采纳“先有文稿出版,再有演讲讨论”的方式展开。


学术研讨会需要有“成果”。年底常常是研讨会举办的高峰期,很多机构突击举办“研讨会”,也为了研讨会而研讨会,什么主题不重要、哪些人参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会开了。仅仅是把会开了,不是研讨会的成果而是主办方的“政绩”。



现场不宜展示的作品,都遮上了黑布


DBL:这次展览当中的审查非常有意思,可见在公共空间的展示和表达空间在进一步收缩,你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可以挖掘的“另一个空间”会是什么?


蓝庆伟:出现在这次新星星展览中的审查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也反映了现代人“甩锅”、“不负责任”、“宁可没有”的处事方法。如果说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还有一个可以挖掘的“另一个空间”,我认为这个空间应该是真实的、诚实的、思考的、有态度的,而不是虚假的、唯利的、投机的、谄媚的。



DBL:你对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有持续的关注,你认为阻碍中国的美术馆生产活力的主要障碍物有哪些?


蓝庆伟:在很多人看来,不缺钱、不缺人、不缺建筑,为什么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并没有长足的发展?我觉得主要障碍在于认知度、职业性、专业性的缺失,以及美术馆法律法规的缺失。展开来说,一是我们不是用职业的美术馆馆长来管理美术馆,而是“行政管馆”、“商人管馆”,上级领导、老板的喜好大于专业性,这里并非是说美术馆只能懂美术或懂艺术史、艺术馆里的人来做管理,而是说需要尊重专业规律的人来做管理。相应地,从目的性的角度讲,以上两种管理模式的核心都不是美术馆本身。第二,中国的美术馆发展中缺乏职业操守和专业底线,美术馆是什么?美术馆做什么?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这些问题统统没有正确的认知。第三,在国内没有艺术品的“文明”和美术馆的“文化”概念,只有“占有”、“到手”、“看见”的概念,导致美术馆界也盛兴着社会中流行的眼前利益。


还有一个障碍是国内美术馆的同质化现象,美术馆的活力的拓展需要美术馆的差异化建设。既需要以展览收藏非中国艺术的美术馆出现,也需要致力于区域艺术发展建设的专门美术馆出现,还需要致力于某一艺术领域的专题美术馆出现。



DBL:相对于过去的辉煌,西南的艺术当前似乎有些沉寂,西南地区的美术馆和艺术空间都生存不易,你认为问题在哪?


蓝庆伟: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一位美术馆同仁询问说“成都政府对艺术的投入较少吧”,我说“错!成都政府的投入每年都很大,前几年打造“天府画派”,每年几千万,这几年不知道在打造什么,但也会是每年几千万。”成都是西南的一个缩影。在西南,不缺优秀的艺术家、不缺舒适的创作环境、不缺经济活力,但显得非常沉寂。我与很多人讨论过这个话题,但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相对具有说服力的说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有关,这里自成体系,很少参与到全国的浪潮中,20世纪80年代的“乡土艺术”和“伤痕艺术”也是如此。西南艺术昔日的辉煌还在惯性的延续,在这里有大批从事绘画创作的艺术家,他们以西南艺术昔日的辉煌为标杆和榜样,进行着自己的绘画创作。


第二,非绘画媒介的艺术创作在西南艺术辉煌的高光下有着一定的遮蔽。即便在绘画创作之外,西南的艺术生态还一直活跃着雕塑、行为、摄影、新媒体等艺术门类,但每每谈起西南的艺术,似乎只是专指绘画。2008年之后,四川美术学院开设新媒体艺术系,新兴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有了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新的艺术观念在西南的发展。以摄影为例,成都又被称为“摄影之都”,在这里生活着多位优秀的摄影艺术创作者,他们屡屡获得国内外摄影大奖,同时又是国内外摄影展览的座上宾,我把他们称为“摄影的成都现象”。


第三、“西南人不发展西南”,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绝对,但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事情上得到验证。比如:西南地区的艺术家鲜称自己为西南艺术家、“西南”这个概念已经不为西南地区的艺术所使用、西南地区没有一家关注区域发展的机构等。


第四、西南地区缺乏研究梳理者和问题提出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