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营人物丨这不是“章清”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791   最后更新:2019/01/13 17:06:51 by 展览预告
[楼主] 猴面包树 2019-01-13 17:06:51

来源:布林客BLINK  文:苏也


草间弥生在亚特兰大的展览空间


遇到网红展览怎么办?


文 · 苏也

      我在几个月之前注册了小红书,想写些我看美术馆和展览的体验与推荐。在上面随便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这个地方适合拍照」、「网红展览」、「人气拍照地点」等热门帖子。点进去看,无一不是「美女+彩色背景」的组合,咋看一下都是「装置艺术」的形式:用丰富多彩、梦幻无比的背景,以一种「沉浸式」的方式把一个主人公围绕著,拍摄出一个让人刷爆朋友圈的作品。但是,仔细研究一下,我就发现这些所谓的「展览」并无主题,也没有真正的参展艺术家,而这些展览布置的存在意义,就是给人获得一个适合拍照、适合提高人格魅力的全方位彩色背景。


      这不只是中国才有的文化现象。

      在美国,从2015年左右开始,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批批Instagram的拍照圣地。如:在纽约和旧金山都开了店的「Color factory」,迈阿密和LA都有的「Museum of Ice Cream」,近些年又出现了「Egg House」、「Museum of Selfies」、「Happy Place」、「Dream Machine」等,这些地方只会越来越多,因为总是供不应求。

    它们在网络世界和真实的街头都人气十足,不仅门票价格不菲,而且常常会在门口排上长龙,才得进去施展拍照才华。随着这种美感提供者和拍照圣地的不断出现,继而加上Instagram的巨大效应,一个新的词语已在艺术圈出现,“Instagrammable Exhibitio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红照展览」。

   这种展览的存在,实际意义和迪士尼乐园一样,属于一种娱乐场所,而并不属于美术馆、博物馆体系。因为在这个世界中,缺少了艺术展览中的最重要的一环:艺术家,而只剩下参观者。


「拍照圣地」其实早在十几年前

就出现在了博物馆、美术馆里


       突出艺术作品的“对话性”和观者的参与感,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创作方式的一大趋势。

    不少专业院校和艺术机构,已把互动性(interactivity)作为了一个专门的艺术课题来研究;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具有互动性的作品也是最有趣的,它们要么是用突出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来吸引观众,要么是用先进的科技完成与观众的交流。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开始走入普通人的视野。这种艺术形式用最简洁易懂、最吸引眼睛的方式招揽着曾经在美术馆之外徘徊的人。

      原来的人们还可能会觉得美术馆是一个「高大上」的地方,看不懂;但随着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交互艺术的出现,感受当代艺术的门槛正在变得越来越低。

      在我们描述一个大型装置、或新媒体作品时,会很直观地去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看到的、看完后是个什么感觉。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去触摸作品,跟它完成一个双向的交流。而在我们评价这个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互动性体验的参考,就像是完成一份用户体验的报告。这种改变,就是我们在感受当代艺术里的一个观看方式的巨大变革。这种对于亲切感、互动性、感官刺激的渴望,一直是观众心中的潜意识。

Rain Room,2012

     所以,当2012年Hannes Koch 和 Florian Ortkrass一起完成「Rain Room」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过把这件作品设计成为一个供游客参观拍照的好地方,他们只是想通过一种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方式去勾起参观者的互动去思考。但这一作品的巨大成功,在参观者和网络媒介之间引起的巨大反响,在商业界和艺术界都引起了注意。

The Weather Project, 2003

  而这一切其实都在2003年就做出了预示。那一年 Olafur Eliasson的《天气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 2003)刷新了Tate Modern有史以来的参观者人数的记录。并且,因为参观者的数量暴增、参观者的行为、参观者的互动方式,这件作品改变了许多曾经一成不变的「美术馆法则」。

The Weather Project, 2003

      Tate Modern 美术馆为了这个作品不仅开始欢迎参观者拍照,甚至允许参观者在「涡轮大厅」里面吃东西,以模拟出艺术家期待的「人们来这件作品里享受,就像是在趴在海边野餐、晒太阳」的感觉。

      正因为整个人类的观看方式都在朝着双向、动态、交互的方向上迈进,因此今天的人们,再去解释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要讨论是如何去「体会」艺术,而不是仅仅是「观看」。

      在当代艺术里,观众的个人体会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装置艺术的精髓之处都必须要人们亲身去现场感受,而这个体会就包括了“体验”和“领会”两层含义。有的装置作品,根本不需要艺术家去说明什么,只要人们去到了那个环境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作品的情绪里了。所以,这样的艺术展览一定是美轮美奂、与众不同,和日常生活不一样的。这样的「此情此景」也一定会引发人们的拍照欲望,成为「网红展览」也是不可避免的。


「拍照圣地」确实正在影响

博物馆、美术馆的运营思维


      如「Rain Room」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可能不影响到美术馆的运营思维和策展计划。

      要知道,美国的大型美术馆十有八九都是处在赤字状态,以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为例,越是大型、展品丰富、知名度高的博物馆在运营、安保、维护等方面的开支就巨大,仅仅靠15美元左右一张的门票,是很难保证财务支出的。因此,策划大型项目,俗称「Blockbuster Exhibition」就是许多美术馆的生存策略。

      而怎样才能制造出美术馆界的「高票房」呢?吸引观众的方式,吸引最多、最普通观众的方式,就是用「美景」+「互动性」。

Pipilotti Rist at New Museum,2017

      纽约新当代美术馆(New Museum),我十分喜爱的新媒体艺术家,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的纽约首场survey show,就是制造了一个「网红展览」。我去的时候,简直控制不住自己和自己的手机,与身边的参观者一样,沉浸在艺术家为参观者营造好的「人工美景」之中。

Pipilotti Rist at New Museum,2017

      我觉得,对于大部分的装置艺术来说,观众的体会总是第一步的,而思考是第二步骤。于所有艺术而言,观众的思考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一个艺术家的感悟和情感只能存在于自己的脑海里,而不能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那么这个作品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不太成功的。

      而这一点在装置艺术里尤其明显,一个好的装置作品,会用自身营造的氛围和环境,去启发观众的体验和自发的领会过程。如果观众在融入这个作品之后,能够启动自己的思考,从这段体验中感悟到什么或宏大或微妙的小情绪,那我们就算完整地体验过这个作品了。

       而这一点,正是很多美术馆与艺术中心正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就这两年,突然出现了好多好多这样特别适合拍照的展览,也确实收获了许多注意力和参观人数,而美术馆的运营也在这种大型热门展览的高人气之后被进一步加强了实力。

Leandro Erlich的个站现场

      上海的朋友给我发来他们在昊美术馆门外排队的视频,不看内容我还以为又是苹果出了新产品,或是北美黑五买场外人们排起的长龙。而人们到Leandro Erlich的个站现场,也无一例外是为了拍照,似乎这场展览的娱乐性要大于它的学术价值。

Teamlab

      还有,Teamlab无疑是在新媒体领域的「最受观众欢迎」的第一名,无论去到哪个国家,都是在网络上掀起一阵飓风。而朋友之间相互转发、鼓励、比较,则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人去参观展览。我的很多朋友都说,“我不知道艺术家是谁,我是在网上看到了照片觉得好看,所以就去展览现场了。”但无论是去展览现场拍照,还是去展览现场思考艺术与人生,每一个参观者都缴好了门票,都成为了一个隐形的展览推广者——这对于美术馆、博物馆而言,都是好事。

      草间弥生,一直是「网红展览」界的扛把子。我住在纽约的朋友要去SOHO看草间弥生这几年在各大城市巡回展出的“Infinity Room”展览,结果因为太过火爆,在暴风雪天的纽约室外,站队排了6个小时!而且每个人进入到一个镜室之内,只能看30秒!

草间弥生,亚特兰大High Museum

     所以,我早就关注好了这一战,知道购票渠道一定不同凡响。而High Museum也早在官网上公布了购票日期,劝大家都早点买好电子票。他们在网站上用红色的粗体字写到——We sold out fast!要知道,High Museum在我去过的这么多次里,还没有哪一次展览需要提前网络购票。就连2017年的Andy Warhol大展也没有。于是,我一到购票日发放那天就一早起来刷网,结果,我9点半点进去,我居然在排队!前面有1万3千多个人!!!可见这场展览会在现场演变成怎样的「人机大战」

草间弥生,亚特兰大High Museum

      终于在上周,我到了现场。我特意选了一个晚上六点进去的夜场,可也还是人山人海。在六个镜室的外面,不断迂回地拍着长龙,整个美术馆的二层楼都用来布置这个特别展览,但是能看的作品其实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的展览空间都用来布置排队的区域了。在这一晚漫长的排队等待中,我只看了5个room,因为每一个room的排队时间都在30分钟左右,但进入房间里面居然只能停留20秒!

草间弥生,亚特兰大High Museum

      20秒,能看个什么?大部分的人都是举着手机拍摄,我也不例外,工作需要,我必须把眼前的景象录下来,而我在这样的举动中失去了真正欣赏这个作品的机会。总之,这样的体验在我的经历里从未有过。真心不希望以后的美术馆都成为了为了流量而放弃质量的地方。


切勿盲目跟风,流量不等于一切,

更不是艺术的必需品!


      如果说,传统的艺术作品是静态的,那么如今流行的艺术就是动态的;如果说,传统的艺术表达是单向的,那么新媒体的、装置艺术的沟通则是双向的。于是,在这种动态且双向的观看方式里,「参与」成为了当代艺术的关键词。但是,「参与」绝对不仅仅是「拍照」这么简单!


     去年,我其实看了许多「网红展览」的,年初在大都会的暴风雪天里就看了「米开朗基罗」大展。别跟我说什么「拍照圣地」,展览现场简直是挤到呼吸都困难!

米开朗基罗展览

       因为主要展出的是米开朗基罗的手稿、素描、油画等作品,所以现场的光线很暗,根本不适合拍照。而且颇有素质的参观者几乎没有多少人在拍照,而是都头挤头地围绕着一幅小小的画作,仔仔细细的看。在这种环境中,你如果跟一件作品自拍,或甚至摆拍什么「网红姿势」,简直是要让旁人白眼。但是,这站展览绝对是我体验过的人气最高的展览之一,并不是因为展览环境适合「体验」,适合拍照,而是因为艺术作品本身。

   所以,「参与」绝对不是跟展览拍照合影这么简单。在很多时候,在更深入的艺术知识储备之后,发生在大脑皮层和心灵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更高级的「参与」艺术展览的方式。而且,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跟这件作品美不美,适不适合拍照,能不能获得大部分的人的欢迎,根本没有关系。

草间弥生,亚特兰大High Museum

      我认为,区别一个单纯的「拍照圣地」和「适合拍照的艺术展览」之间,作品的「对话性」至关重要。

     一方面,理解一件作品需要观众在身体、时间、情感上的投入。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观者在这段时光里感受到的光线、声音、空间、活动,都对于观者的理解产生影响。对观众来说,最好的观看体验莫过于一次发人深省的参与游戏,理想的打开方式应该是一次:四维的,双向的,全身心的体验。

     而另一方面,这件作品除了「美景」和「奇观」之外,有没有跟观众产生出「对话」?还是它只适合拍照,成为了一个相机中的背景?如果,没有了艺术家的参与,没有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和反思注入到这件作品之中,没有在观众的思想情感里激发出一点点东西与收获的话,那再精彩、再高人气的展览爆款,也不过就是一个充满了流量明星参演的高票房大片,与大部分观众和艺术史而言,都是没啥意义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