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拍惹的祸?细数2018遭游客损毁的艺术品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3191   最后更新:2018/12/29 10:08:37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灰常灰 2018-12-29 10:08:37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曹斐:在过满的世界挖一个洞

中国香港|香港大馆

2018 年 9 月 8 日―2019 年 1 月 4 日

展览现场图,香港大馆|图片提供


谁囚禁谁?


林三维 | 文


曹斐的作品向来给我一种很酷的感觉,那与她早期出道研究新千年中国的青年文化、网络文化极有关系。在那些早期视频作品中,譬如“第二人生”系列,画面充满朋克科幻的美学风格,宛如令无数人着迷沉溺的电脑游戏。同时,作品夹杂对异化社会的批判,展示人们高度急促发展城市生活,面临的巨大压力,有着对人的关怀。无论在艺术形式又或内容上,她的作品别树一帜,充满普世性,同时表达中国青年的现况。这两点塑造了曹斐作品的独特美学。


“在过满的世界挖一个洞”是曹斐在亚洲的美术馆举办的首个大型展览,亦是大馆当代美术馆的重头戏,整个展览的方针很明显是专门为大馆而设,特别是《监狱建筑师》。“大馆”是昔日警务人员和公众对前警察总部以至整个建筑群的简称。早于 1880 年代,各大报章已称呼前中区警署为“大馆”,除了警察总部的大数外,还包括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而大馆当代美术馆《监狱建筑师》则属于新填的建筑物,由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录像作品《监狱建筑师》由饰演建筑师的周嘉玲和饰演诗人监犯的关尚智演出。两个大荧幕同时播放,镜头一开始,建筑师沿着建筑结构,在新旧交错的建筑群之间信步,过程中没有提起大馆两字,但镜头的说明已经非常着力地呈现大馆的建筑结构,剥落的墙壁、具有历史痕迹的门牌、列明“路不通行”的标志、殖民者象征……不着边际的独白说明她作为一个建筑师兴建监狱的复杂心情,有关建筑本身的道德,到底是为人提供保护还是将人囚禁?另一个是失去逃生意志,被囚于监仓的诗人。他得到一位好心的警察送上一本口袋型空白簿子,得以继续写诗。两个角色存于平行时空,虽然画面时而转移视线,对白似有互通,整个作品两人并没交流。当建筑师惘然地游走在建筑之间,自问职业道德和人类自由等议题,诗人在狭窄的监仓悄悄写诗。虽然两人并没直接交流,时空是相互错过,但两人对目前状况的不安倒是相近的,两人的诗意独白宛如隔世回音,偶尔间或许提出一些智慧之言,但在镜头、对白、演技的组合下,《监狱建筑师》像是有点刻意的微电影。

展览现场图,香港大馆|图片提供


那么,到底在哪出错呢?艺术作品从没对错。《监狱建筑师》是大馆的委托作品,主题故然和大馆有直接关系,可惜《监狱建筑师》把一切都说得太白,令人感觉流于表面。反而,展览中重塑《监狱建筑师》的场景倒是颇有看头,室内的剥落墙壁营造历史感,书桌放有诗人的档案记录,角落的红色神坛令人想起香港的警察传统——拜关公。早在香港回归前,警察局已设置香案,以供关公,寄寓扶正除邪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监狱建筑师》对警察赋予很高的评价,他不单是权力的代表,同时亦能体会作品的诗意,对诗人伸出援助之手。


《监狱建筑师》企图探讨的问题:“到底谁才是囚徒?”亦能套落曹斐其他作品作讨论。装置《伦巴》以扫地机器人为主角,虽然流动性高,却受到预设的边界规限。《我•镜》和《人民城寨——第二人生城市计划》把整个问题搬到现代人在虚拟网络的处况,“第二人生”是一个大型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在网络平台里到处探索,消费、交朋结友、互相调情又或什么也不用。艺术家以纪录片形式,描写一段由两位虚拟人物的爱情故事。曹斐曾这样形容“第二人生”:“没有国籍或边界……我们都是未来世界的公民,人人都在这里活出各自的第二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然而,“无边无际”的处景是否等于自由?在流动性高的现代场域,有足够资本的人当然会视之为游乐场,但对于另一些相对地缺少资本的人,流动高的场域代表失去保障。

展览现场图,香港大馆|图片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