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共制 | 平衡——刘建华对话沈瑞筠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563   最后更新:2018/12/28 11:00:48 by 小白小白
[楼主] clclcl 2018-12-28 11:00:48

来源:Artsy官方


2018年,全球各地持续发生着丰富多元、激动人心的艺术实践:有的艺术家在探索悬浮雕塑、有的在开展战地调查,也有的在把绘画推向更大胆的新方向……今年的创意成绩十分喜人,我们左思右想才把名单精简到20人,评选出2018最具影响力的的艺术家。入选榜单的艺术家塑造着文化风貌,启发了数不清的后来者。他们的艺术实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表达形式和变革力量。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

1955年生于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现生活、工作于芝加哥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肖像。由 Peter Hoffman 为 Artsy 独家拍摄


2016至2017年,艺术家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广受瞩目的回顾展先后在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劳耶分馆与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巡回展出。回顾展覆盖了马歇尔35年的创作,在他诗意、细致、富有魔力的作品中,非裔美国人走进了历史绘画——他们出现在理发店里、出现在政府优惠房中——定格下一个个超越时空的场景。巡回展结束后,马歇尔的艺术地位持续上升,他无疑当今是最受敬仰、最具影响力的在世艺术家之一。今年,马歇尔在拍卖中创下了在世非裔美籍艺术家的价格记录:2018年年初,他的画作《昔日》(Past Times,1997)以2110万美元于苏富比成交,大幅度刷新了自己此前500万美元的价格记录。


马歇尔的新作证明了他正当创作高峰,还在无畏地探索着新的方向。伦敦弗里兹艺术周期间,他在卓纳画廊的伦敦空间揭幕了自己的全新作品,观众蜂拥而至。这些绘画召唤出了整个艺术史,也影射着艺术市场对黑人艺术家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偏见,同时还实验性地探索着纯粹的抽象,还有静谧而出世脱俗的日常景象,比如遛狗的女人。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  1.《昔日》,1997。图片致谢苏富比

《无题(打底色)》,2018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图片致谢卓纳画廊

《无题(大颜色)》,2018 ©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图片致谢卓纳画廊

《绘画的历史(2007年5月16日)》©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图片致谢卓纳画廊

《无题(遛狗者)》©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图片致谢卓纳画廊

《无题》©克里·詹姆斯·马歇尔。图片致谢 The Rennie Collection

《花园派对》,2004—2013。图片致谢 The Rennie Collection

《无题:Rhythm Mastr 每日连环画》细节,2018。图片由 Bryan Conley 摄于第57届卡耐基国际艺术展。图片致谢艺术家、纽约 Jack Shaiman 画廊、卓纳画廊伦敦空间,以及西雅图 Koplin del Rio 画廊


在今年的克利夫兰 FRONT 三年展以及卡耐基国际艺术展上,马歇尔推出了自己的首件雕塑作品——一对由砖块堆叠而成的柱体结构,安装于爱荷华州州府得梅因,作品饱受赞誉。这件作品是对12位非裔美籍律师的致敬:1925年,12位非裔美籍律师申请加入美国律师协会,遭到拒绝后,他们在得梅因成立了国家律师协会。即便早已在当代艺术图景中奠定了地位,马歇尔依然在不断实验、冒险,持续把自己的绘画推向新的境界。“我的艺术实践结构让我享有充分的自由。任何人或事物都无法束缚我——我不缺乏知识,也不缺乏能力,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卓纳展览的开幕上,艺术家说道。


安德里安·派普(Adrian Piper)

1948年生于纽约州纽约市,现生活、工作于柏林

安德里安·派普肖像。图片来自盖蒂图片社,摄影:Suzanne Kreiter/《波士顿环球报》


或许是她有意为之,安德里安·派普的艺术常常让人深感不安。在过去的数十载,通过激进的行为艺术、装置、绘画、写作及教学,派普在实践中针砭时弊,尤其是针对美国的种族主义、阶级分层与厌女情绪。此外,她还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哲学家,她的创作中体现出东方哲学及康德理论的影响。


今年,MoMA 开辟出六层的一整层空间为派普举办大型回顾展,她是 MoMA 建馆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在世艺术家。回顾展精选了派普历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包括舞蹈纪录片《神话式存在:我是你一切痛恨和恐惧的化身》(The Mythic Being: I Embody Everything You Most Hate and Fear,1975)。在这件作品中,派普装扮成刻板印象中的愤怒黑人:戴着爆炸头假发和假胡子,对街上的路人做出冒犯和挑衅的动作,甚至佯装抢劫。派普不少鲜为人知的作品也现身回顾展,其中包括她的抽象绘画以及在公共场所的快闪舞蹈表演,后者探索着既定环境对礼仪和秩序的约束。

《安全 #1》,1990。© 安德里安·派普。图片致谢 MoMA

《疯克课程》,1983—1984。 © 安德里安·派普。1983年加州伯克利团体表演记录。图片致谢 MoMA

《神话式存在:我是你一切痛恨和恐惧的化身》,1975。

安德里安·派普,《由内而外的迷幻剂自画像》,1966。© 安德里安·派普。图片致谢 MoMA

安德里安·派普,《自画像夸大我的黑人特征》,1981。© 安德里安·派普。图片致谢 MoMA


继 MoMA 之后,回顾展巡回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哈默美术馆(Hammer Museum),并将于2019年继续前往慕尼黑艺术之家博物馆(Haus der Kunst)。MoMA 罗伯特·雷曼基金会图画与印刷画部主策展人克里斯多夫·查里斯(Christophe Cherix)曾说:“派普回顾展开幕式结束后,有个朋友跟我说,如果没有派普,就没法讲述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故事了。我希望他说的没错。”


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

1960年生于意大利帕多瓦,现生活、工作于纽约

莫瑞吉奥·卡特兰肖像。摄影:Pierpaolo Ferrari。图片致谢莫瑞吉奥·卡特兰


2011年,在古根海姆为莫瑞吉奥·卡特兰办了一场令人侧目的回顾展后,艺术家宣布从艺术界“退休”;直到那时,卡特兰的创作一直在消解着艺术与商业的界线,时装与摄影不断被他狡黠地融入创作当中。卡特兰在2010年与摄影师皮尔保罗·菲拉里(Pierpaolo Ferrari)携手创办了杂志《厕纸》(Toiletpaper),收获了一批死忠粉——也吸引了来自 OKCupid 与 Kenzo 等品牌的委任,指望这个意大利双人组高饱和度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美学能给品牌带来形象升级。


过去数年,《厕纸》投身销售可收藏物件及布景——卡特兰始终还是跟画廊和博物馆保持着往来。2018年,他携手 Gucci 创作总监、时装偶像亚力山卓·米开理(Alessandro Michele)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行了展览“艺术家此在”,展览瞬间火遍全城。展览囊括了逾30位知名艺术家,有卡普瓦妮·基万(Kapwani Kiwanga)、艺术团体 Superflex、徐震、斯图尔特文(Sturtevant)、 劳伦斯·韦纳(Lawrence Weiner)、乔西·克莱恩(Josh Kline)、雷纳·斯珀林斯(Reena Spaulings)等等——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都挑战着艺术作者性的边界。

《无题》,2018。©莫瑞吉奥·卡特兰。于“艺术家此在”展览现场,余德耀美术馆。图片致谢艺术家

《永恒》,2018。©莫瑞吉奥·卡特兰。作品为“巴塞尔艺术都会:布宜诺斯艾利斯”定制,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及巴塞尔艺术展委任。摄影:Muriel Bruschi。©巴塞尔艺术展

《永恒》,2018。©莫瑞吉奥·卡特兰。作品为“巴塞尔艺术都会:布宜诺斯艾利斯”定制,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及巴塞尔艺术展委任。摄影:Muriel Bruschi。©巴塞尔艺术展

《厕纸》为线上约会网站 OkCupid 打造的广告。摄影:《厕纸》。©莫瑞吉奥·卡特兰。图片致谢莫瑞吉奥·卡特兰

《厕纸》为线上约会网站 OkCupid 打造的广告。摄影:《厕纸》。©莫瑞吉奥·卡特兰。图片致谢莫瑞吉奥·卡特兰

《厕纸》为线上约会网站 OkCupid 打造的广告。摄影:《厕纸》。©莫瑞吉奥·卡特兰。图片致谢莫瑞吉奥·卡特兰


在今年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巴塞尔艺术都会”(Art Basel Cities)展览期间,卡特兰完成了作品《永恒》。他从当地招募了一些帮手,打造了一座布满石碑的墓地,“纪念”那些尚未逝去的人们。“作为一个意大利人,‘假装退休’并不稀奇。”艺术家多年的好友、新美术馆艺术总监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说道。“这是一项全国性运动,也是一场金融瘟疫:人们假装自己身带残疾,一边冒领退休金,一边还在工作赚钱。卡特兰一如既往地戏谑着意大利的刻板印象,让它们更显夸张。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极少有的例子,一个又懒又进取的矛盾体,他退休后比以前更忙了……借用策展人艾琳娜·菲利波维奇(Elena Filipovic)写杜尚的书名,‘这些看似边缘化的实践’将成为卡特兰艺术生涯中的重要组成,跟他退休前的作品不分高下。”


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

193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现生活、工作于新墨西哥州贝伦市

朱迪·芝加哥肖像,摄影 © Donald Woodman/艺术家权益协会(ARS),纽约。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朱迪·芝加哥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她一直是女性平权的中坚力量,在艺术界内外皆如此。她野心勃勃的作品早已预见了权力问题,目前更与 #MeToo 运动紧密关联。目前正在迈阿密当代艺术学院举行的展览“朱迪·芝加哥:一场猜测”(Judy Chicago: A Reckoning)中,汇集了芝加哥的一系列重要之作。


1960年代,初出茅庐的芝加哥好不容易才获得在洛杉矶费卢斯画廊(Ferus Gallery)群展中展出的机会,这在当时由男性主宰的艺术世界并非易事。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在圈内遭到轻贬和排挤的经历被芝加哥转化为创作动力,奋力开创全新的艺术世界——一个反映出女性斗争与贡献的艺术世界。


1970年代,芝加哥隐去了自己的夫姓,把家乡用作艺名中的姓氏,呈现出一种解放的姿态。此后不久,她与米里亚姆·夏皮罗(Miriam Schapiro)在加州艺术学院携手开办了先锋课程——女性主义艺术。课程聚焦于提升女性主义意识,鼓励学生从身为女性的个人经历中获取灵感进行创作。这一课程推动了跨时代项目“女人之屋”(Womanhouse)在1972年的落地,该项目由芝加哥与夏皮罗携手学生以及多位当地艺术家共同实现。她们占领了一座废弃的房屋,在其中打造特定场域作品,借此探索众多女性艺术家实践中的重大障碍——艺术创作与家务劳动的冲突。


女性在公共话语中的缺席正是芝加哥著名作品《晚宴》(The Dinner Party,1974—1979)的核心议题:艺术家将宴会桌围城三角形,并在上面向历史上的诸多杰出女性致敬,从萨福(Sappho)到乔治亚·欧姬芙。这件作品目前由布鲁克林博物馆永久收藏,安装在一间庙宇般的展厅之中;然而,在许多年的时间里,这件作品都被打上了刻奇的标签。

《紫色氛围》,1969。

《多色可调整游戏盘》,1965—1966。

《日落正方形》,1965。

《全部曝光》,1973。

《生产撕裂/撕裂》,出自《生育计划》(Birth Project)系列,1985。

《驶向毁灭》,出自《权力游戏》系列,1985。

《地球诞生》,1983。

《飞行引擎盖》,1965/2011。以上作品 ©朱迪·芝加哥/艺术家权益协会(ARS),纽约。图片致谢艺术家、纽约 Salon 94 画廊与旧金山 Jessica Silverman 画廊


在近期《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芝加哥透露了自己内心深处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身为女性的经历能否和男性的一样,成为普世的和不朽的。芝加哥从前为了获得公众的认可和评论界的接纳而奋斗多年,而她女性主义抗争中取得的成果如今终于渗透到了流行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佩特拉·柯林斯(Petra Collins)印着淌血阴道的上衣,到卡门·怀南特(Carman Winant)的温情影集《我的出生》(My Birth,2018)——这些作品明显是在向芝加哥的“生产计划”(The Birth Project,1980—1985)致敬;在最近的妇女游行中,人们头上戴着的“阴道帽子”也有些芝加哥的影子。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芝加哥无疑是推手之一。


亚历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

1980年生于新泽西州卡姆登,现生活、工作于费城

亚历克斯·达·科特肖像。摄影:Matthew Leifheit。图片致谢 Gió Marconi 画廊


亚历克斯·达·科特精妙的装置作品融合设计、建筑、电影与雕塑元素,一同组成荧光色的奇幻世界。生活在费城的达·科特以在纽约 Karma 画廊举行的一场冬季展开启了自己的2018年,展览标题“猫咪咒语谋杀案”(C-A-T Spells Murder)透露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当然,展品不像题目那样骇人——明快的作品十分上镜。在一个浸染着粉红色灯光的房间,达·科特放置了一只巨大的橙色猫咪,四脚朝天躺在地上。这件珍珠棉材质猫科动物装置是展览的核心作品,连同其他的霓虹与乙烯基雕塑——窗台上的一块馅饼、一张蜘蛛网——组成了一套引人入胜的符号系统。同在纽约城,达·科特又现身卓纳画廊的夏季群展“这不是一件道具”(This Is Not a Prop),展出了录像新作《缓慢涂鸦》(Slow Graffiti,2017)。今年9月,在“巴塞尔艺术都会:布宜诺斯艾利”展览期间,达·科特在一间老工作室的中央打造了一只巨大的充气科米蛙(Kermit the Frog)。


今年10月,达·科特参加了位于匹兹堡的卡耐基国际艺术展,献上了全场最受欢迎的一件作品,策展人英格丽·沙夫纳(Ingrid Schaffner)更是给作品安排了一整间独立展厅。 展厅中央,艺术家架起了一个乡村小屋般的霓虹结构,饰有霓虹花朵和南瓜灯的窗户增添了一丝甜美气息,也让颜色更加丰富。“小屋”内部循环播放着达·科特的57部录像作品,有如一间超现实影院:在一部录像中,白金色头发的女郎边打电话边玩刀;在另一支录像中,艺术家扮成了内衣品牌 Fruit of the Loom 广告里面的罗杰斯先生。“他的霓虹房子里播放着爱意浓浓的音乐和电影,罗杰斯先生、布偶、周六晨间卡通,当然还少不了当代艺术;同时,承载录像的霓虹屋子也不失为一件独立的作品。” 沙夫纳介绍道。策展人把该作品总结为“对美国文化的一次情感充沛的深度体验”。

《橡皮 铅笔 魔鬼》,2018。

“超人”(THE SUPƎRMAN)展览现场,于科隆 Kölnischer Kunstverein 空间。

“C-A-T Spells Murder”展览现场,于纽约 Karma 画廊

《科米蛙,均衡》展览现场,于巴塞尔艺术都会:布宜诺斯艾利,2018。

《橡皮 铅笔 魔鬼》静帧,2018。

《橡皮 铅笔 魔鬼》静帧,2018。

《橡皮 铅笔 魔鬼》静帧,2018。©亚历克斯·达·科特。图片致谢艺术家、Gió Marconi 画廊以及纽约 Karma 画廊


达·科特趣味性十足又有些坎普气的装置吸引了大量粉丝,远不止艺术圈内人士(音乐人 St. Vincent 便是铁杆之一,他还邀请达·科特为歌曲《纽约》导演了一支活力四射的 MV)。达·科特吸引眼球的作品让人沉浸迷醉,但恰到好处的吊诡让它们不至于流于俗艳。艺术家对流行文化和古老传说的再现让观众重审每日媒体内容摄入以及自身在文化语汇中的角色。(比如他曾在一部录像中打扮成了阿姆 Eminem,还曾装扮成科学怪人)。


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

1941年生于印第安纳州韦恩堡,现生活、工作于新墨西哥州加利斯特奥

布鲁斯·瑙曼肖像。摄影:Jason Schmidt。图片致谢 Jason Schmidt


艺术家如何重塑人们关于世界的认知,又如何突破创作中的种种局限?布鲁斯·瑙曼逾50年孜孜不倦、涉猎广泛的创作生涯或许能为这个问题提供解答。艺术生涯初期,瑙曼在创作中探索着终极问题: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真相在何处?权力掌握在谁手中?瑙曼的切入点却很微小:画一杯自己早上洒了的咖啡;让录像机24小时连续拍摄工作室里的场景;抑或是打造一个霓虹灯箱,其中寻常的语句持续闪烁。他捕捉了狂喜、痛苦,以及关于生存的根本恐惧。今年年初,瑙曼大受好评的回顾展在瑞士巴塞尔 Schaulager 美术馆揭幕;此后,回顾展巡展至纽约,在 MoMA 和 MoMA PS1 双馆呈现,进一步巩固了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图景中的地位。


回顾展主策展人凯西·哈尔布里希(Kathy Halbreich)向 Artsy 介绍:“如果你对语言感兴趣,你绕不开瑙曼;如果你对录像感兴趣,你绕不开瑙曼,他是最早使用便携式摄影机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之一;如果你对新技术感兴趣,你同样绕不开瑙曼,即使他不是史上第一人,至少也是其中先锋;早在‘行为艺术’一词出现之前,瑙曼就深谙行为艺术之道了。”瑙曼的探索革新了行为艺术、雕塑、新媒体......他的实践为当代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任何一个阶段的作品,对受到启发的艺术家来说都足够用整个艺术生涯去探索。【比方说,瑙曼在1960年代中期曾用石膏为椅子下的负空间铸模。在他之后,艺术家瑞秋·怀特里德(Rachel Whiteread)用同样的方式铸造出房子、楼梯以及小件器物的负空间,开辟出一番事业。】瑙曼的影响多元广泛,并且还在持续蔓延。

《绿马》静帧,1988。摄影:Ron Amstutz

《人类本性/生命死亡/知道不知道》,1983 ©博物馆协会/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

《对立式平衡研究,我通过 ii》,2015/2016。

《沟槽模型以及四条地下通道》,1977。

布鲁斯·瑙曼回顾展“布鲁斯·瑙曼:消失的行为”于纽约 MoMA PS1 展览现场。摄影:Martin Seck

《一百个生与死》,1984。摄影:Dorothy Zeidman。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纽约 Sperone Westwater 画廊

《我的姓氏在垂直方向上呈十四倍扩张》,1967。摄影:Tim Nighswander/Imaging4Art

《双层钢笼》,1974。摄影:Jannes Linders,鹿特丹

《尼古拉斯·怀尔德》走廊装置,1970。图片致谢 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 Collection I Hamburger Bahnhof,柏林。以上作品 © 2018布鲁斯·瑙曼/艺术家权益协会(ARS),纽约


曹斐

1978年生于中国广州,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

曹斐肖像。摄影:Myrzik und Jarisch。© BMW。图片致谢艺术家


过去十年里,曹斐的艺术实践冲破了国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青年艺术家之一。成长于广州的曹斐将个人经历与宏观环境相结合,窥视着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的社会剧变。多年来,曹斐的作品现身全球众多重量级美术馆与展会,包括伦敦蛇形画廊、威尼斯双年展、纽约 MoMA PS1、特拉维夫当代艺术中心等。她的录像及多媒体装置广受赞誉,以荒诞、超现实的视觉语言呈现着后工业时代的中国故事:工厂工人在厂房的走廊和工位上表演,仿佛置身自己的异想世界;cosplay 玩家扮演成数字世界中的虚拟角色,背景是灰暗的末世场景;还有作品描绘了全球首个分捡工厂(江苏昆山)中唯二人类之间的情感故事——这件题为《亚洲一号》(Asia One, 2018)的影像作品今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的群展中展出,并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另一件近期作品《监狱建筑师》(Prison Architect,2018)中,曹斐构建出一则虚构叙事:一位建筑师将艺术中心改造成了监狱,因而遭到起诉。《监狱建筑师》是曹斐首个大中华区大型回顾展的中心作品,展于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巩固了艺术家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回顾展是一场充满野心的影像冥想,探讨着艺术创作中自由和监禁的矛盾关系,同时还颠倒了所在空间的背景故事——大馆的前身是一个警察局。2020年,曹斐更大规模的回顾展将落地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也将是她在自己居住城市的首个回顾展。

1. 《监狱建筑师》,2018。©曹斐。摄影:关本良。图片致谢大馆

《监狱建筑师》静帧,2018。©曹斐。摄影:关本良。图片致谢大馆

“曹斐”展览现场,杜塞尔多夫K21当代美术馆,©曹斐。图片致谢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曹斐”展览现场,杜塞尔多夫K21当代美术馆,©曹斐。图片致谢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伦巴》,2015—2018。©曹斐。图片致谢大馆


西蒙·利(Simone Leigh)

1967年生于伊利诺伊芝加哥,现生活、工作于布鲁克林

西蒙·利肖像。摄影:Paul Mpagi Sepuya。图片致谢纽约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


不少艺术创作旨在改变人们关于世界的认知,但西蒙·利想用艺术进行疗愈。跨领域艺术家西蒙·利以新奇的陶瓷器物及雕塑闻名,她曾在纽约新美术馆坐诊免费“诊所”(设有瑜伽和普拉提工坊,还提供艾滋病筛查服务),现场进行针灸以及引导关于“Black Lives Matter”的冥想。西蒙·利的作品只触及部分人群,艺术家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创作过程中,她便构想自己的观众是黑人女性。历史上,美国的艺术机构倾向于迎合白人男性的喜好,在语言上和展陈中都有所表现;而西蒙·利的创作,正是在勇敢地打破这种现状。


意外的是,西蒙·利的批判性视角竟然成就了她在更广泛观众群中的名气。今年10月,古根海姆美术馆授予西蒙·利 Hugo Boss 艺术大奖。此前一个月,她的首个个展在纽约重量级画廊 Luhring Augustine 开幕,其中惹人注目的雕塑《橱柜 VIII》(Cupboard VIII, 2018)高逾三米。这件雕塑呈现出一个伟岸的女性形象,褐色石头构成她的躯干、双手和头颈;雕塑的脑袋则是一只开口的罐子;一条层层叠叠的拉菲草裙向外扩散,直径达三米。展览期间,这件装置始终保持自己的“隐私”——观众可以围绕巨大的草裙结构行走,但禁止往里窥探。西蒙·利常常在作品中设置令人不安的女性头部造型:脸上没有眼睛,或者眼睛的位置是两个洞。通过这种去细节化的方法,西蒙·利指向更普遍的身份问题。这些雕塑的神话意义大于现实意义,重要的是,她们明显都是黑人女性。

《砖屋》,2018(未完成)。摄影:Timothy Schenck。图片致谢高线公园伙伴

《砖屋》,2018。第十大道效果图,效果图由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以及 Scofidio + Renfro 工作室绘制。图片致谢纽约市

《橱柜 VIII》,2018。 © 西蒙·利。图片致谢纽约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摄影:Farzad Owrang

《100(人脸水壶系列)》,2018。© 西蒙·利。图片致谢纽约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摄影:Farzad Owrang

《无脸(撑裙)》,2018。© 西蒙·利。图片致谢纽约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摄影:Farzad Owrang

《女人和T恤(人脸水壶系列)》,2018。© 西蒙·利。图片致谢纽约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摄影:Farzad Owrang


明年,西蒙·利的作品将迎来更多观众——她将在纽约高线公园打造一座将近五米的巨型铜制半身像。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世界的地位愈发显著,这一大体量雕塑跟她的革命性野心非常匹配。策展人海伦·莫尔斯沃(Helen Molesworth)近期在《艺术论坛》杂志中写道:“她无声的瓷质女性人偶像是一个个哨兵,守卫着构建中的全新文化——白皮肤不再处于中心位置,也不构成文化的框架。”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年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现生活、工作于洛杉矶

大卫·霍克尼肖像。由 Julien Jourdes 为 Artsy 独家拍摄


2018年,大卫·霍克尼正式取代杰夫·昆斯,成为最贵的在世艺术家。就在上个月,霍克尼的标志性作品《艺术家肖像(泳池与两个人像)》【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1972】以9031万美元(含佣金)在佳士得成交。这幅绘画创作于霍克尼刚刚结束恋情之际,画中的两个人物因此引起广泛争议——到底是穿着夹克的霍克尼在看着水中的前任,还是霍克尼的前任在看水中的新欢,抑或作品跟二人的分道扬镳毫无联系(据霍克尼的前任所言)。不管画中故事真相为何,这幅作品都结合了霍克尼最擅长的两种元素:亮晶晶的游泳池和双人肖像,霍克尼的双人肖像总是能从容而坦然地捕捉两个个体之间的心灵共振。

大卫·霍克尼:绘画中的新东西(以及摄影)【甚至还有印刷】”展览现场,2018。©2018大卫·霍克尼,图片致谢佩斯画廊


2017年,霍克尼的全球巡回回顾展先后巡展至伦敦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下了参观人数纪录。此后,这位英国画家持续发力,仍在创作中探索着新方向。近年,霍克尼的创作聚焦于动力关系、倒置的透视以及不规则的画布,他甚至将触角延伸到了摄影。2018年夏,霍克尼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了摄影展,展出了他的摄影拼贴作品,这些拼贴画是霍克尼大尺幅肖像绘画的微型版本;而此前,霍克尼的绘画也曾在此展出,由英国艺术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y)担纲策展。

大卫·霍克尼,《艺术家肖像(泳池与两个人像)》,1972。图片致谢佳士得


今年春季,霍克尼的两件大尺幅摄影作品在佩斯画廊的纽约空间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一系列色彩张扬的绘画——艺术家位于好莱坞与约克郡的住宅出现在了六边形的画布上;当然,展览也少不了他最著名的蓝色跳板。与此同时,霍克尼的巡回展览(聚焦他为别人创作的肖像)“82幅肖像与1幅静物”(82 Portratits and 1 Still-Life)于洛杉矶郡立美术馆揭幕。这个阳光充沛的城市多年来为霍克尼色彩明快的绘画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将其设为巡回展第一站再合适不过。


吴曾(Wu Tsang)

1982年生于马塞诸萨伍斯特,现生活、工作于洛杉矶

吴曾肖像。图片致谢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画廊


艺术家吴曾的影像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她在其中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探索着被忽视的历史:那些扎根在地下酒吧与俱乐部的群体、酷儿人群的爱情故事、在压迫中全力争取创作自由的表演者。在吴曾的突破性作品《荒野》(Wilderness,2012,艺术家本人也开设有一间名为“荒野”的俱乐部)中,她将发声权交给了洛杉矶麦克阿瑟公园历史悠久的同性恋酒吧“银盘”(Silver Platter):背景旁白中,酒吧以第一人称讲述着一直以来为边缘人群提供庇护的故事。这里曾是拉丁裔人群的聚集地,近年成了 LGBT 艺术家的据点。吴曾也邀来银盘的跨性别顾客出演录像《Damelo Todo/Odot Olemad》(2010—2015),作品讲述了一个萨尔瓦多少年因内战出逃祖国、最后抵达洛杉矶的故事。录像于2017年在英国诺丁汉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吴曾在当代艺术和平权运动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今年更是拿下了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Award);她在纪录片中融入创新媒材,模糊着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她同时也是非二元性别艺术家中一个尖锐有力的声音。吴曾的影像作品并不局限于非传统性别社群,不同的时空与艺术门类也交汇在她的作品中。今年,她联手 Gucci 推出实验性纪录片《Into a Space of Love》,在今年5月的纽约弗里兹艺术周期间揭幕。影片探索了1980至1990年代浩室音乐在纽约的发展史,同时也审视着士绅化现象和对纽约酷儿社群的文化挪用;在吴曾实验性的镜头下,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夜店表演者一同现身。

《学处自持》,2017。“Devotional Document (Part 2)”展览现场,由明斯特 Kunsthalle 美术馆呈现,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画廊

喜悦一日”展览现场,由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画廊呈现,2014。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画廊

《对联》,2016。“Devotional Document (Part 1)”展览现场,由诺丁汉当代艺术中心呈现,201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画廊

《电影之下》,2017。“电影之下”展览现场,由利物浦艺术与科技基金会呈现,2017/2018。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柏林 Isabella Bortolozzi 画廊


在今年新美术馆的展览“起因:性别作为工具和武器”(Trigger: Gender as a Tool and a Weapon)中,吴曾2015年的电影《女孩密语》(Girl Talk)被置于显要位置。影片中,广受尊崇的诗人、理论家弗莱德·莫滕(Fred Moten)身穿镶有水晶的长裙,伴随着乔赛亚·怀斯(Josiah Wise)吟唱的爵士歌曲在花园中旋转,如梦如幻。boychild 是吴曾最常合作的艺术家之一,boychild 的作品风格遁世,她常将自己肌肉分明、性别模糊的身体常置于画面中心,进行着科幻小说般的表演。双人组合近期一同来到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在 Faena Forum 艺术中心同台表演——吴曾一边弹琴、一边唱歌,boychild 则演绎着著名歌剧《卡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