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泰康空间《恋舞神曲》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893   最后更新:2018/12/21 15:45:02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小白小白 2018-12-21 15:45:02

来源:交叉小径


郑国谷,另一种审美 No.6, 2013-2014, 布面油画,173×134cm

郑国谷,创始元灵(心能转境), 2018,布面油画,154×106cm


在《另一种审美》系列中,郑国谷在人体的“脉轮”和色彩、能量感知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这样的实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以“了园”为整体情境的能量学的思考和实践中有系统地建构着。


在最近的《心能转境》系列中,郑国谷将能量观测的中心放在“心轮”的层面,“心轮”处于“脉轮系统”的轴心位置,一般认为是感情力量的源泉,关于爱和被爱的能力,关于慈悲,关于无条件的爱与接纳,颜色显现为绿色。郑国谷将心轮的打开过程视为和不同场景对应的过程,通过用心来对应画中的形象/场景,进一步改变观者的心境,开放自己的感知维度。


《心能转境》系列中的绘画,每张对应对某位古代智者的观测,经历了《脑神经》系列的探测过程,郑国谷和据说具有“内视”能力的侄子继续合作,将他透过“第三只眼”(松果体)所感受到的智者能量转换成相应的形象/场景,置于深黑偏褚色的单晶体背景中,而此单晶体又置于另一层浅绿色的、由更多小单晶体构成的圆形背景中,犹如浮现于粒子虚空之中。


对于郑国谷来说,形象/场景的根本性意义不在于它所代表的符号含义,而在于它们是光的次一级的化身,暗示从一维至二维以至无限维的转换,从而可以折射、扩大心的能量。在《心能转境》的能量学测试中,郑国谷也注重尝试将绘画置于某种现实环境中,或将绘画中的场景转化到现实情境中,将柳树、溪流引入镜花园的空间,水声和心声相互映照,相互调节,藉此探测心境和环境相互转化的可能。这种探测是以自身作为媒介去感受到不可言说的能量流动,而绘画作为可以分享的探测能量的空间,最终也在邀请着其他个体的验证。






镜花园现场


给漫游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您好!在季节的转换中,镜花园也经历了光线、植物、空间的变化。当新的“地形”和“书写”浮现,我们欢迎您来镜花园漫游,期待大家将以不同的步调、不同的视角,穿行、感受“整体情境”里诸多平行而又相互对话的世界,让思想的舞蹈和身体的游走彼此汇合,自在地发现属于自己的空间:


郑国谷:心能转境


阳江组合:一张狂草皓月


借景傅丹 (Danh Vo):

野口勇:Akari灯系列

Enzo Mari:autoprogettazione(自行设计)系列,1974

Nanna Ditzel: Hallingdal Mega布料

侗寨亭子


这个店2018年第三季:

米凯勒·乔亚乔费拉: 当下的透光表皮


       欢迎在之后的日常时刻中,随时重返、停留。

       祝一切顺利!


镜花园


日常开放时间:

每周三至周日,11点至17点

周一、周二闭馆

地点:镜花园,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农业大观园(四海马术)内

电话:020-31043759

电邮:

mirroredgardens@vitamincreativespace.com

[沙发:1楼] 小白小白 2018-12-22 19:05:15

来源:交叉小径


镜花园空间地层之阳江组合:一张狂草皓月




镜花园现场


阳江组合成立于 2002 年,原名阳江组。成员包括:郑国谷 (1970 年生于阳江)、陈再炎(1971 年生于阳春)、孙庆麟(1974 年生于阳江)。他们以阳江为基地 , 以中国书法作为当代艺术实践的独特媒介。


在纷乱迷失的社会情境中,阳江组合的书写往往成为具有某种现实隐喻的图示,来暗示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和某种“玄机”。书法是中国文化得以存活和传承的重要媒介,而在阳江组合的艺术实践中,书法可以无所不在地和各种异质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在日常、酒、茶和话语的共同发酵中,时间和材料转化成整体的书法情境,而其中书写的内容往往成为体察和参透整个发生过程中人类行为和世界关系的偈语,而不再只是书法美学的再现。这样的日常书写将不同的时间节点汇聚成片,也就塑造出碑林般的空间。从空间中的亭子望出去,书写的内容渐成时代之“境”。

桂海碑林,桂林。资料图片

[板凳:2楼] 小白小白 2018-12-22 19:08:19

来源:交叉小径


镜花园空间地层之借景傅丹:野口勇, Enzo Mari, Nanna Ditzel,侗寨亭子


镜花园空间地层之借景傅丹(Danh Vo):


野口勇:Akari灯系列

Enzo Mari:自行设计,1974

Nanna Ditzel: Hallingdal Mega布料

侗寨亭子




镜花园现场


犹如中国园林的“借景”,透过艺术家的视线,将有什么样的世界图像,在我们所未曾意识到的边缘浮现?这样的遇见也进而催促和唤醒一种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往往,这样的遇见跨越历史和空间的维度,将“当代”这一刻的含义拉长,将“以往”发生的融入现在,将个体的生命经验延展为不同代际的传承。


“借景”傅丹(Danh Vo)——我们既体会傅丹当代艺术实践的思考路径,同时也遭遇他所深感兴趣的日裔美国艺术家野口勇、意大利设计师、艺术家Enzo Mari,丹麦女性设计师娜娜·迪策尔(Nanna Ditzel)和侗寨亭子的空间。进而,它们不仅成为研究傅丹当代艺术实践和思考的媒介,也成为讨论、想象、转换镜花园现实时空的媒介,因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打开了对当代问题的诸多追问。


野口勇所创作的Akari(日语意为“灯光”、“光亮”之意)灯光系列,“让我们仿佛感觉阳光在夜晚,依然在房内延续着它的温暖”(野口勇自述)。这样一种生命经验的转换,无疑超越了灯光表面形态的优美,而直击人性深处的温暖渴求。通过Akari灯光系列的不断尝试,野口勇探索了雕塑的可能性,尽管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理解。1986年,他在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呈现了巨型的Akari纸灯,并为展览专门设计了全新系列的Akari灯具,来自艺术界的众多评论认为这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商品,而野口勇给予展览这样的命名:“什么是雕塑?” 联想野口勇富有前瞻精神的艺术实践,它无疑印证了野口勇的信念:雕塑是一种创造空间的动态方式,进而,产生了新的塑造空间的方式。


侗寨亭子何尝不是一种空间塑造?它的原型来自贵州的侗族聚居区,是侗族社群田间劳动、日常休憩、聚集的空间,其建造往往集中了村里的能工巧匠,以传承的榫卯工法来完成,结构简约、优美,功能合理,它既是人群聚落的场所,也揭示出日常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的融合。山上的杉树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当树木成材,它们也转化成为下一代居住的房屋、休憩的亭子、聚集的塔楼。木作的细节,在帮助我们走进生命的另一种循环。它和中国文人庭园中亭子的某些差异,恰恰造就了它迷人的地方:它的美来源于真实地回应来自社群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


由此,“ Enzo Mari 是正确的,每个人都应该设计,终究,这是将自己从被设计中解救出来的最好方式”(G.C. Argan, 1974)。1974年,Enzo Mari在Galleria Milano的展览项目中,公开了此展览项目里所有家具设计的图纸,邀请每位对设计感兴趣的个体,亲自动手为自己制作家具,在做家具的过程中可对设计具有更为切身的体验与认识,从而渐渐对设计之物具备批判的眼光。Enzo Mari称之为“autoprogettazione”(self design,自行设计),藉由简便易行的材料和技术,Enzo Mari鼓励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来自行演绎、实现基本设计。


在傅丹最近于丹麦国家美术馆举行的个展“Take My Breath Away”中,傅丹在Enzo Mari的圆形坐卧两用沙发基础上特制了软垫,而覆盖软垫的布料来自“丹麦现代设计”(Danish Modern)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设计师Nanna Ditzel,藉此重新发掘了她具有历史意义的布料:Hallingdal Mega,在这样的迂回转折中,历史的不同路径重新联接、建构、冲撞,而在这若隐若现的关联中,也具开放性地展开着对傅丹当代艺术实践理解的不同层次。


借景傅丹,在时空的大幅度跨越中,镜花园邀请大家体验介于具体和抽象的生活空间,希望对“今天的生活”的现实与想象,可以打开更多的认知维度。

[地板:3楼] 小白小白 2018-12-22 19:21:56

来源:交叉小径


镜花园空间地层之这个店2018年第三季:米凯勒·乔亚乔费拉: 当下的透光表皮

      与材料、象形符号、颜色、标志,和质感一起,这些作品形成的有机性整体想要将每一个生存着的、来到镜花园的人带往并穿透一个维度,在这个维度里我的艺术创作流转于各种原料,包括各式的陶器技艺、带有神话性的形体、思想中的书籍和编织的汇集,提供了一种对于无限生命的感知,这没有界限的生命没有起点也几乎没有终点而像液体一般流淌。


      同时借鉴自抽象和人像,工艺传统和书写,结合典故自文学、人类学、考古学以及历史,这个装置企图将其推往新的方向,联集并创造一种前所未有且无可比拟的视觉语言,在一种与周遭自然、当地文化持续不断的对话中,使传统多元化无尊化,任何经验、技巧,以及文明都无法主导统治。


      这些作品主要拥有的特性源于对人类的形状以及他们本身的实践(书写、绘画、祈祷)的一种感觉。在其空阔和相交的时代和文化中探索现实,从石器时代作为参考人类的创造的基础,到当下,这些原料、人像和形状希望反抗普通单调的分类,允许多样的阅读和经验的层面。


      和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相比,我的实践作为一种发掘的艺术,被撒丁岛和西西里岛这两座地中海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历史发生场所的神话、大众传说,以及真实的经历所浸渍,这种研究构成了部分我个人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教育,它刻印在我的地中海基因当中,作为一个生于撒丁岛,育于西西里的人,被努拉吉(撒丁岛上的石器时代建筑)、希腊庙宇,以及古董碎片环绕,它们偶尔还会从泥土中冒出,像花儿一样。


(文字由米凯勒·乔亚乔费拉游于镜花园所写)


化石/三叶虫


      “我像是陷于一种狂热般的收集它们(化石)——那是一种拥有我认为完美形状的存在/物体,但科学尚未能够告诉我们关于化石的所有信息,这使它们显得神秘而迷人。”


      “它们也作为一种档案因为它们环抱着记忆,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这些化石启发了我开始去重新构建那些同样是心理层面上转化现实的结果的形状。”


(引号内容引自艺术家访谈)


      化石,是指生活在远古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存留在岩石中,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古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岁月分解殆尽,剩下的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经过化石化变成了石头似的物体。化石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包括了生物、物理、化学三种变化现象的结合。


      三叶虫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节肢动物,最早出现在距今约5亿3000年的寒武纪,灭绝于距今约2.5至2.9亿年的二叠纪。


      三叶虫因其身体结构而得名:无论从纵向或横向区分,三叶虫的身体都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

     三叶虫分布范围广泛,并且种类繁多,光是目前已发现并命名的就有9个目,2万多个物种。


      三叶虫一生中多次脱壳留下碳酸钙组成的外骨骼,因碳酸钙不易被分解的特性,在世界各地的各个地质层中留下了大量三叶虫外骨骼化石。


      除了三叶虫的外骨骼,三叶虫化石还包括三叶虫其它化石化的身体结构、生前留下的足迹或活动行径等。


      因此,三叶虫化石成为了有力的地质层分辨依据,同时也是史前大洲板块运动的依据之一。


文字


      “我对记忆的兴趣源于多种考虑,但其中最为首要的,是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份都是由我们的前代的历史组成的,由有形的、充满想象的符号构成的系统来书写和述说。”


      “在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内部存在着更多的互相依偎的岛屿,所有的这些都是非常脆弱的。我的意思不是这一切都正在消失,而是我认为今天的语言艺术可以尝试去恢复语言的价值。在其深处,语言是符号,是身份的支柱,是面临着灭绝风险但也可以跟随着艺术重新启动,成为均衡的时间性的视野的一部分。”


(引号内容引自艺术家访谈)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由削尖的芦苇杆或树枝刻印在陶泥板上形成的符号,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1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发明了楔形文字,那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楔形文字逐步简化和抽象化。


     楔形文字诞生的陶筹论:古人将用于统筹计算物资的陶筹收藏于一种中空球形的陶泥包装当中,并在包装的表面印下陶筹的模样和数量表示包装内储藏的陶筹,之后逐渐发展成用泥板刻印更复杂化的陶筹及抽象符号记录物资状况,继而发展出了刻印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最初脱离单一的统筹功能,被赋予具象和抽象含义,从而诞生真正的文字,是墓葬碑文上使用的代表人或神的名字的符号。


科普特文字:


      科普特语是古埃及语的最末发展阶段,是世界上最早翻译圣经的语言之一。公元前2-11世纪,科普特语在埃及被大范围日常使用,随后逐渐被阿拉伯语代替,并最终在公元17世纪完全于日常中灭绝,如今仅其方言的一种Bohairic作为科普特正教的礼拜语言被使用。


陶器


      “在撒丁岛制作这些作品,使用撒丁岛的土、泥、稻草,以及阳光,对我的项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强调了我归结于自然和农业种植的重要性。”


      “我试着创建一幅图画,不是一幅预建的图画,而是一幅我用陶瓷和生陶土探寻而来的图画。和材料的关系几乎是溶于我们的基因里头的,这种关系在交流着什么,与地球尤甚。陶泥的成型,手指留下的印记,这些都是观赏者能够察觉到的,并且远高于物体本身创立的美学。这里我讲的是一种感官的刺激。”


(引号内容引自艺术家访谈)


撒丁岛:


      撒丁岛的陶器制作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4000年的古石器时代,并在随后的时代中继续传承、演变,世界著名的比如公元前2100-1800年的贝尔陶瓷文化。最早的撒丁岛陶器除了日常使用,也用来乘放祭祀的献祭物品。


      撒丁岛传统陶器以陶瓦为主。陶器上常绘有一种名为田凫的鸟儿的图案,寓意丰收。


西西里:


      西西里陶器的制作历史同样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古石器时代。


      和撒丁岛类似,西西里岛也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了来自各色文明的渲染,其中,最为闻名的要数来自阿拉伯,而后又融合了融合了西班牙特色的:


      马爵利卡陶器(意大利锡釉土器),指在泥胚表面涂氧化锡釉,在锡釉尚未烧结时以多种颜色着色,最后再涂上一层透明的铅釉,形成光泽。其特色为白色底的高品质绘画装饰。(下图)


      阿兹勒赫瓷砖画,指用马爵利卡瓷砖瓦组成的地面、墙面、阶梯等,因其价格昂贵,最初只装饰在教堂、修道院、王宫及贵族宅邸内,是当时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后来在大众中逐渐普及,如今在西西里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精美的阿兹勒赫瓷砖画,成为了西西里岛的特色之一。

      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传统陶器制作,都与其各自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陶土来自当地土壤,着色颜料来自当地矿石、动植物。陶器的风格还根据岛上各个城镇的特色而各异。此外,西西里的陶土含有硅酸盐,这也是西西里岛生产的陶器用于的特殊质感的原因。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River Valley Civilization/Harappan Civilization),是发展于公元前3300-1300年的古代文明,在其发展颠覆,国土几乎覆盖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城市规划、艺术制作(如陶器、金属器皿、印章等)方面高度发达。


      在陶器制作方面,古印度河流域文明不仅发展出了徒手制作,更发展出了转盘制作。也是最早诞生上釉陶器的国度之一。陶器的表面通常装饰着或红色,或黑色,或绿色的几何图形,也有少数白色或黄色的情况。除去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也有具象图形如花朵、鸟兽,甚至人们日常场景的描绘。

建筑/雕刻


      “住在撒丁岛的时候,我经常外出寻找刻印在石头上的痕迹,古老的符号性文字。我一直尝试着将这些符号带入现今的语境。这些抽象涂鸦的含义仅仅部分被破译了,为了寻找它们含义,我背诵了它们。我将它们与日常联系在一起。”


      “我背诵这些石头上的雕刻以重新发掘它们的意义并将它们带到当今的境况。对我而言,记忆是一种允许我们操纵时间、超越人类限制的马赛克,人类最大的限制是死亡,因此我试图将其超越。”


(引号内容引自艺术家访谈)


Domus de janas:


       Domus de janas意为“仙女的房屋”,是意大利撒丁岛上的一种史前文明留下的石砌建筑(集体墓穴),全岛至少有3500个。从晚期石器时代的San Ciriaco到铜石并用时代的Filigosa-Abealzu, Domus de janas陆续建立于跨越了一千多年的4个史前文明,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努拉吉前文明”,其中大部分建立于公元前3400-2700年。


      在接下来的文明当中,Domus de janas继续作为墓穴、住所,以及其他目的被岛上居民使用,如今成为了撒丁岛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Domus de janas的内部结构和空间仿造当时人们的住房结构建成,典型结构为:


      隧道(从地面进入地底/从室外进入室内)+ 前厅 + 主厅 + 小房间。


      “隧道-前厅-主厅”为相对固定的结构,通常建于一直线上,小房间的大小、数量、形状则不定,且没有规律。

      除了空间仿造住房以外,Domus de janas内部还有一些模拟住所的无实际功能的象征性装置,例如柱子、灶坑、天花板上的木梁结构等。


      在domus de janas内壁上,还装饰着各种雕刻或着色的符号,比如牛角型图案,折曲图案,漩涡型图案等等,这些图案所蕴含的意义尚不明确。

     其中,有一种domus de janas独有的浮雕装置:“假门”——在墙壁上雕刻成门的形状的浮雕图案,通常位于主厅的墙壁上,且在“隧道-前厅-主厅”处在的直线的末端。

      由于“假门”图案仅拥有门的形状,而没有允许人或物品从一个空间通行至另一个空间的实际功能,加上它通常在墓穴中处于的特殊位置,有研究人员认为“假门”在domus de janas里充当了象征着死者的灵魂过渡到死者的社会的符号。


      综合domus de janas的空间结构和内部装饰,研究人员认为domus de janas除了作为存放尸体的集体墓穴以外,还是为死者举行仪式的地方,而且这种仪式是有过程,有步骤的,墓穴内每一个空间都承担着推进仪式相应步骤的任务。


      假如仪式开始的地方是从地面进入到地底的隧道入口,那么仪式完成的地点就是处于 “隧道-前厅-主厅”这条直线末端的“假门”,象征着死者从生者的社会过渡到死者的社会这么一个过程。

烹饪


      “他(Giovanni Antonio Sulas)告诉我,在艺术创作中,人不应该只发展一种感知能力,而应该同时发展多种感知力,烹饪就是发展多种感知力的一个媒介,处于我的艺术研究的中心的一种方法。”


      “烹饪是我的艺术研究、实践和实验中的其中一种原创基础。我探寻像是口味、气味等等显而易见的感官触觉,也寻找更细致的感觉上的调色板,例如给予烹煮性格的声响,充满活力的颜色,准备过程中等待的时间,以及变换的季节,和它带来的新鲜食材所组成的崭新的排列。”


(引号内容引自艺术家访谈)


撒丁岛 传统料理:


      由于其特有自然环境的优势,牧羊业的高度发展,促使了葡萄酒、芝士、海鲜,以及各式各样面食的繁荣发展。


西西里 传统料理:


      和撒丁岛类似,结合了意大利内陆饮食特色和当地食材,造就了西西里以精简为理念力求保留食材的新鲜和季节性。特产有葡萄酒、橄榄、橙子、吞拿鱼等等,以及各式面食。


编织


撒丁岛编织:


      意大利撒丁岛的传统编织,在1960s前仍属于每个女性都必须掌握的日常技能,每个女性都必须完成一种特殊的木质家具的遮盖布,作为日后的嫁妆。1960s开始至今,纯手工的编织被电子纺织机所取代,编织从家庭活动转变为商业活动,撒丁岛也不再有每个女性必须擅于编织的这项传统。


      因为主要用于遮盖嫁妆的箱子以及其他的家居用品,撒丁岛传统编织的形式倾向于集中在中心的图案+分布在上下两侧的辅助性流苏。


撒丁传统编织的几种典型手法:


      “a pibiones”:一根针横向放在经线上,棉线环绕针,抽掉针后留下凸出的棉线圈立于布面之上,形成独立的凸出效果;

    “a bagas”:在满足完整纺织的经纬线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不同颜色的纬线,用针或徒手牵引,构成图案。


米凯勒·乔亚乔费拉


米凯勒·乔亚乔费1969年出生于撒丁岛,在西西里岛长大。他一直投入于人类生存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中。他利用各种艺术媒介,包括雕塑、绘画、戏剧、影像和声音,自由地结合媒介和方法以探索自然、历史、神话和人性。

作为本质上的一位概念艺术家,乔亚乔费拉首先关注他希望传达的主题、叙事和感受,并通过从大量来源中抽取而来的材料,来探索概念。他不断引入其政治科学的背景、对生态保护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个人记忆的着迷,并将研究、行动主义和他自己的主观现实卷入其中以创造诗意体验。


(图文编辑:杨宝以,以上图片除资料图片外,均来自镜花园现场,摄影:温鹏,图文提供:镜花园文件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