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collection谈二十一世纪的收藏:“便携式”的博物馆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648   最后更新:2018/12/19 15:16:56 by babyqueen
[楼主] 猴面包树 2018-12-19 15:16:56

来源:Artsy官方  Abigail Cain


《凯斯·哈林,坏男孩,法国波尔多》,1985年,Eric Firestone 画廊


婴儿、舞者、小狗,这些都是凯斯·哈林(Keith Haring)笔下极具生命力的经典形象,它们或许诞生于1980年代早期的纽约地铁站里,但影响力却早已蔓延到这之外。在短短十年里,这位美国画家便成功跻身国际舞台。他的风格十分独特,融合了漫画和涂鸦等所谓“低俗”文化的元素,影响力渗透了艺术、广告和时尚等多个领域。但也正因如此,有些人讽刺他是卖艺者,认为他的作品过于商业化,不能算作真正的艺术。


但在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哈林对自己同时身为艺术家和公众人物的深刻思考。他在18岁时写下了第一篇日记,记述了刚刚高中毕业后为了看感恩至死乐队(Grateful Dead)的演出,只身一人搭便车前往明尼苏达。从此以后哈林一直坚持记录他的想法和行程,大部分是在国际长途飞行中完成的,他从愈发疯狂的日程表中挤出时间来写。日记里的最后一篇文字写于米兰,日期为1989年9月22日,5个月之后,哈林死于艾滋病相关并发症,年仅31岁。我们从他的文字中发现了四点启示。


#1 创作平易近人的艺术

凯斯·哈林,《Konvolut》,1987年,Wallector

凯斯·哈林,《无题——黄色套娃》,1989年,Wallector


1978年,当时住在匹兹堡的哈林参加了一个由著名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Christo Javacheff)主讲的讲座,现场播放了一部纪录片,讲的是1976年克里斯托在加州的大型装置项目《奔跑的藩篱》(Running Fence)。这次经历给哈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多年以后的一次采访里,他回忆起影片中的一个片段——一群原本对项目提出抗议的加州农民,特意早起欣赏投射在藩篱上的日出,那些人“惊叹这是他们见过最美好的事物,”哈林说道。“看到他们对艺术作出的反应:从一开始因受到影响而反对,到后来喜爱并受到启发。不论作品多么当代,多么相异于他们的日常所知,艺术家的这次介入改变了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克里斯托的这部影片和艺术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写作都是哈林最初的艺术启蒙。“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艺术是高雅的,只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但他们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艺术,我的许多创作都是在回应这点,”他在1989年《滚石》杂志的一次采访中说道。

凯斯·哈林,《无题》,1985年。列奥波多博物馆,维也纳

凯斯·哈林,《全球抗击艾滋病》,1990年。TAG TheArtGallery 博物馆,瑞士

凯斯·哈林,《艺术家之书: "凯斯·哈林 - 卢西欧·阿米里奥"》,1983年,Bertolami Fine Arts 拍卖行


哈林致力于创造能让普通人产生共鸣的作品。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公众需要艺术,一个‘自封为艺术家’的人有责任去了解公众所需,而不是为了少部分人创作资产阶级艺术,却忽视了普罗大众。”他在地铁站里——一个离白盒子几乎最远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用粉笔在墙上涂画,城市里的通勤者都能看到他的作品,而许多地铁涂鸦后来都成为了他标志性的图画。


1978年,哈林在纽约西22街上的工作室里创作,大门向过路的行人敞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愿意驻足与我交谈的人,特别是他们的‘类别’——他们大部分都不是画廊或 MoMA 的常客,但他们对艺术很感兴趣。这说明我们忽视了一群观众的存在,他们未必是无知的,而且当艺术对他们敞开大门的时候,他们是很愿意接受的。”


后来他创立了一间位于曼哈顿的店铺,起名为“Pop Shop”,出售的商品价格均在大众消费水平,同时在全球各地持续创作公共壁画和涂鸦,让更多人能够看到他的作品。


#2 一口气画完一幅画

凯斯·哈林,《自由女神像》,1986年,苏黎世阔乐拍卖行


哈林认为,最好的作品都是一气呵成的。“每天画一点,连着画很多天,这样没可能创作出连贯的作品,”他写道。“在那种情形下,即便完成了作品,过程也可能充满了各种不和谐:绞尽脑汁的痛苦、不必要的改动、差强人意的效果、错误的反复、过度加工、概念生拉硬凑(堆叠起的想法怎么能称作一个‘整体’)等等。而只有在对生活本身的瞬时回应中才能闪烁出纯粹的艺术。”但他也表明,这并不是在贬低那些花费了数月至数年时间完成的历史杰作。只是在计算机时代,艺术也相应地发展了。“这是一个不断变换的时代,一个现代艺术家必须快速高效地创作图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哈林写道。

凯斯·哈林,《解放南非》,1989年,RoGallery


哈林曾经说道,以雪作画最能说明他的想法。因为图像消失得太快,这反而给予艺术家更大的自由,从而创作出最真实、最有创造力和自发性的作品。“你必须很快速地画完,因为你知道自己在创造非常短暂、瞬时、会自我毁灭的内容。你甚至没有时间去担忧作品的消失,”他解释道。“当你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转瞬即逝,你就是在作出反应而不是在表演;自发回应而不是有意造设;创造艺术而不是模仿他人——一举一动都出自本能。”


但他也警醒我们不要成为一个机器人,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有可能一闪而过的灵感和艺术的精神与力量。”


#3 让作品保留开放式结局

凯斯·哈林,《行动 / 无知=恐惧》,1989年,Rennert’s 画廊


在哈林看来,抹杀艺术最快的方法就是严格地定义它。“艺术无需被定义,”他写道。“当艺术家为由个体组成的社会进行创作时,定义可能是最危险、最具破坏性的。”但这并不是说艺术家在创作时不能有某些主题或概念。但“从观众理解作品的角度出发,艺术家的想法不是最重要的……在构思的过程中艺术家无需考虑观众,观众也不该按照特定指示欣赏作品。”


这点其实与前面的第一点息息相关,艺术家需要将艺术圈外的观众纳入考虑范畴。“真正的艺术,应该能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无需思考是否‘理解’了它,就能作出反应。有谁真的‘看懂’任何艺术吗?……没人能真正理解我的作品,因为它没有任何终极意义……每个个体作出的回应就是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


不论是从观众还是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哈林笃信的是个体的力量。他认为艺术运动的时代已经过去,“我相信到了如今这个时代,不会再有任何团体意志、社会运动和共同理想,”他宣称。“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时代。”


#4 别把结果看得太重

曾广智,《哈林的纽约 Pop Shop 窗户 》,1986年,Eric Firestone 画廊


作为一名在纽约求学的艺术生,哈林发觉使用贵价的材料(例如画布)实际上限制了他的创作。“毕竟买材料花了12美金,所以我就会对作品的结果很偏执,我会觉得它必须产生一定的价值,”他写道,“但我开始用捡来的或是买到的便宜纸张和稀释的墨水,画一幅122x274 cm的画成本几乎为零。我很爱画画,你也可以从我的作品中看出这点。”


哈林认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是正在进行中、未完成的。“那些画并不是终极的表达,”他写道。“他们可以被改变、重塑、组合、甚至毁灭。”1978年11月,哈林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画廊创作了一个“被绘制的环境”,整个过程中,为了画成新作,哈林一直在修改,甚至毁掉了旧的作品。


“一幅画画好后,就意味着它达到了完美和纯粹,”哈林解释道。“但我并不相信自己能够真正效仿大自然的完美。”这种心态使他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新想法与重复旧想法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冒险,”他写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