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沙 · 库巴:从“ 汝所何欲?” 到镜子的呢喃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470   最后更新:2018/12/18 10:55:41 by 天花板
[楼主] 聚光灯 2018-12-18 10:55:41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2 0 1 8 三 亚 艺 术 季 & 华 宇 青 年 奖


2018年三亚艺术季 & 华宇青年奖于11月8日晚颁发两大奖项“评委会大奖(童文敏)和评委会特别奖(郭城)”后,圆满落幕。而今年终评委能评选出两位获奖艺术家,也是基于前一年入围华宇青年奖的艺术家,以及活跃在艺术领域的策展人、写作者、艺术媒体工作者的60位提名嘉宾的准确、认真诚恳的判断,有效提名了123位/组艺术家,再通过孙冬冬(策展人、评论人、撰稿人)、林昱(评论人,《ArtReview Asia》联合创始人和主编)、富源(驻于北京的作者和策展人)、蔡影茜(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刘畑(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研究员)五位初评委评选出20位入围艺术家。最终经过皮力(香港M+希克资深策展人)、张培力(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CAT上海执行馆长)、刘韡(艺术家)、鲁明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以及段建宇(艺术家)五位终评委仔细观展,召开闭门终评评审会议后,选出两位获奖者。


而对于五位终评委来说,由刘畑策划的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前提”为他们提供了很重要的判断基础,加之今年新设置了终评评委与艺术家在现场交流的环节,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20位艺术家所关注的艺术问题以及创作的线索。从对这五位评委的采访来看,展览带给他们的完整、用心、富有结构联系、有新鲜感、更具跨学科突破性的成熟反馈,也给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兴奋感和难度。在采访中,五位终评委也进一步谈及展览所透露出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整体艺术面貌。其中包括艺术家们对社会问题以及全球性的身份、政治、殖民、后殖民、去殖民等问题的关注,同时在面对这种全球语境时,如何更全面地认识、探讨艺术的语言以及对新技术更新的艺术应对。对此,五位终评委各自做了不同层面的描述。


20位/组入围艺术家名单为(排名按姓氏首字母序):

崔洁、方迪、冯冰伊、冯骏原、郭城、李继忠、李维伊、刘昕、刘张铂泷、马海蛟、彭可、蒲英玮、谭荔洁、童文敏、王旭、未来主人、杨季涓、易连、曾家伟、朱建林


2018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前提”展览现场


2 0 1 8 华 宇 青 年 奖 终 评 委 说 :


皮力(香港M+希克资深策展人)


今年的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前提”做得还是蛮充分的,策展人刘畑把艺术家的整个面貌都调度起来了。在空间层面,他让艺术家之间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对话方式,比如像刘昕很科技的、身体的作品,与童文敏作品中看起来很原始的感觉,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蛮有意思的,其中暗藏了很多对话的东西。从这些角度来看,策展人把结构做得很完整。同时这也给我们终评评委带来很多难度。

2018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前提”展览现场

方迪《hIT mEI》


从这一代艺术家来看,未来的中国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家之间的区别可能就没有了。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获得的信息都是新的,他们的反映,对国际话题的认知也是同步的。类似于方迪这样的艺术家,他们谈到国外的殖民主义问题,未来中国的殖民、被殖民以及种族问题。你可以看到在这种全球性的身份、政治、殖民、后殖民、去殖民的问题里,又有很多中国人亲自的体验,我觉得这还是蛮重要的。另外,在这个展览里你可以看到很多作品用到了文献、档案,但这也给艺术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的目的到底是观看还是阅读?还是一种体验?我觉得这是在这个展览里艺术家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我们也一直在保持华宇青年奖的多元性,希望有更多的港澳台以及生活在国外的中国年轻艺术家来参加。


张培力(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CAT上海执行馆长)


我觉得今年的入围展有很多的新鲜感,在不断地往前走,这是特别好的一种感觉趋势。60位提名嘉宾和五位初评委所挑选的艺术家都非常好,其作品水平也比较齐。可以看到,新一代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态度,都具有积极性和突破性。比如说他们有多跨界的身份,以及对跨界的探索。同时这个展览从视觉语言上的可读性,和视觉上的空间关系、说服力来看,有完整度,每个艺术家都展示的比较充分,这让评奖变得特别难。

2018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前提”展览现场

蒲英玮展览现场

蒲英玮《出版物》(新界杂志、崇高生活月刊、GEO地缘)


今天我们确实能看到一种和国外艺术面貌相类似的趋势:作品中的文本,以及关于作品的背景和可以帮助你解读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往往有些艺术家在强调作品的文本或概念时,他牺牲了作品在视觉和感官上的可看性及说服力。但在这个展览里,我觉得大多数艺术家都不太会以牺牲感官、观看的视觉阅读为代价,去单一地通过文本概念来表达作品。


段建宇(艺术家)


我第一次做评委,面对这二十个被挑选出来的艺术家,觉得既荣幸又挑战,因为大家都看的出来,这届入围的艺术家陌生面孔多,整体水平高,海归多,专业上跨界的也有好几个,基本上是混合媒介和影像。我来之前通过朋友圈也了解到今年的策展方式和有趣的艺术家之夜,和纯粹地到一个地方做展览相比,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专业上的碰撞、交流似乎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艺术生态来讲。

蒲英玮的展览现场

李维伊《死亡的必然》

杨季涓的展览现场

李继忠展览现场

童文敏展览现场


其中有几个艺术家的作品我印象很深,如果你在现场仔细观看作品的话,你会发现艺术家作品之间相比,确实有在感知和修辞手法上的差别,有些笨重点,有些轻巧,有些很有智慧。李维伊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她的作品还是稍微受了些场地的影响。杨季涓的现场展示的把控很好,和李继忠交流,再看他的布展,能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还有方迪的作品也挺吸引,蒲英玮的布展非常有经验。童文敏作品中的身体传达能量的强度很直接地能被观者感受到。她的气质很特别,把握的度也特别好,没有我们通常在国内女性的行为艺术中常看到的自哀、自怨、自怜。


另外,我也能从一部分作品里明显感受到学院系统教育这一块的影响,作品很完整,训练有素,我觉得下一步是不是应该从学院训练的表达方式中再往前走一步,感知和表达更个人化一点。还有,关于文本和图像结合的作品的展示这一块,确实很难做到文本和视觉很好的平衡,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为我也做过类似作品,也有一些困惑。

崔洁《富埃特教授的别墅》


还有最后一点,我希望下次20名入选者中,再多一点绘画,这次的初评委很棒,都是视野比较宽的人,没那么多绘画入选,说明绘画作为一种传统媒介,在这个时代想做得好,确实不容易,难度是有的。


从整个展览来看,新一代艺术家想摆脱上几代艺术家的方式,重新出发,这一点已足以让人兴奋。

鲁明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


今年的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前提”整体感觉很好,看得出来策展人刘畑在展览结构上花了很多心思。他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把每个艺术家的作品以最佳的效果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不同艺术家作品之间的交叉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让彼此变得更强。比如刘昕与童文敏的作品之间为什么用铁栅栏进行区分并连接?按他的说法,是因为铁在刘昕的作品中代表了一种高科技技术,在童文敏的作品中它代表了一种与身体本能相对抗的东西或感官对象;刘畑还把郭城和马海蛟的作品看成是两种土地;包括主展厅门外蒲英玮、冯冰伊、冯骏原的那部分,空间利用得也很好。

刘昕展览现场


今年我们设计了一个终评评委与艺术家在现场进行交流的环节。因为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做得文本化、研究型的作品越来越多,如果你对他们的作品背景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难真正地进入其作品内部。所以评委在现场看的时候,可以自由地与艺术家交流,这其实挺重要的。

冯骏原《控制论:一组词汇表》

郭城《一个被适当重塑的过往》

朱建林展览现场


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和意识到一个问题:艺术到底需不需要说那么多?其实这都处在矛盾当中:对一部分艺术家来说,言说、写作是他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另一些艺术家来说,作品本身就可以传达他所有的表达,并不需要说出来。就像在入围展的现场,有很多文本性的艺术家。其实,这种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跟这几年双年展、文献展带来的国际化趋势有关,也可能导致了很多艺术家有意地走这条路线。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方式也可以即时地回应当下社会的变动和紧迫性,能直接针对很多问题。反之,纯粹感官性的东西可能会把很多问题抽象化,模糊化,而言说的具体化或演说本身的虚构性及其逻辑有时候反而更能直接针对这些问题。

冯冰伊展览现场

马海蛟展览现场

易连展览现场

刘张铂泷《(实验室系列)哥伦比亚大学》,纽约,2013


我们经常会提到艺术语言的问题,但什么是艺术语言?有没有一个本质意义上的艺术语言,我觉得是打问号的。比如你是从形式去谈?还是从图像来谈?抑或是从观念来谈?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政治也是语言,态度也是一种语言,语言就像“艺术”这个词,它只是一个说法而已。现代主义的语言、观念艺术的语言、今天的语言和未来的语言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还是要看每个人想传递的东西,它所呈现出来的感官、感知及其结构和能量。这是几位评委评审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共识。


刘韡(艺术家)


我觉得今年华宇青年奖入围展的整体作品更加简练,艺术家思考的层面和视野比以前更开阔,能看得出策展人刘畑与艺术家沟通的比较多。每个艺术家通过几件作品组成了一个话语,它相比输出单件作品可能更具有现实性,你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一个艺术家所关心的问题。包括评委在展场与艺术家的沟通,也许聊得不一定是艺术,可能是他们生活当中的一些理念,这对一个艺术家的长远判断都是有关联性的。

彭可《金龙鱼》

谭荔洁展览现场


我在评选中会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自己过去所看的一切展览和所有作品的经验,对自我的审查。比如我们画一张古典画,你知道在干什么,只是说你干得好还是坏的问题,但是我希望当代艺术的创作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干什么,我们得找我们干什么,这是一个解决方案的问题。”作品本身是一个解决方案——你找到一个方案,而不是方案已经存在了,去根据方案怎么做的问题。因为一件艺术作品最后能够呈现出来,是基于各个领域层面的综合呈现,也许你有很好的想法,但最后消失了。


我对一个艺术作品的判断,我觉得它不能是合情合理的,绝对不能是顺畅的(顺着一个逻辑能解释通的),必定有一个东西是被切断的,你不知道它为什么做成这样,但是这个切断会带有某种无法确定的联系在里面。我觉得艺术很大的功能是把这些东西缝合在一起。

王旭展览现场

王旭《有时候,有时候》

未来主人《临摹#4》

曾家伟《内部结构 5》


对我来说,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解读现实的线路和思考方式,是不能变成一种形式化、格式化的东西。比如我们做一件作品,你从哪进入,谈到什么,地理问题等等,解释的都很完美,谈论的问题也都很深刻,但是我们的思考方式依然不变化的话,对艺术来说,这就丧失了它最重要的东西。艺术就是要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如果我们都按照社会当中同样的方式来思考的话,我觉得是不行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