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瑞迪斯·格里姆斯利: 纤维低语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584   最后更新:2018/11/16 10:52:51 by 小白小白
[楼主] 聚光灯 2018-11-16 10:52:51

来源:凤凰艺术 李鹏


罗曼·西格纳

2018年11月3日,麓湖·A4美术馆十周年国际大展“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展出罗曼·西格纳(Roman Signer从1975年至今所创作的206件影像艺术作品,以投影的形式完整呈现他作为一个西方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创作生涯的全貌。


▲ 罗曼·西格纳(Ramon Signer)的艺术作品

▲ 罗曼·西格纳在爆炸中前行


当代艺术圈著名的幽默大师,以幽默的、充满迷幻的,异想天开的作品被人所知。一张桌子,被捆上炸弹,像梦想一样,飞上了天。人们说,他一辈子都在用无聊的方式杀死无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位人类精神先驱。


而这,就是来自瑞士的罗曼·西格纳(Ramon Signer),今年是他的80岁生日,他来到了中国成都的麓湖·A4美术馆,与美术馆的十周年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他从1975年至今所创作的206件影像艺术作品。正如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振华所介绍的那样,由100台投影机,构成其工作的图像宇宙。一件在2012年上海双年展上的作品《蓝色球》,以及麓湖·A4美术馆委托创作的《椅子》装置(唯一一件在中国的委托创作作品),构成了过去和现在的联系。


▲ 麓湖·A4美术馆十周年宣传片


正如麓湖·A4美术馆馆长兼本次展览策展人孙莉在“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开幕仪式上所说:


"我们希望通过他的故事,可以让每一个参观者换一个角度看待生活的“平庸”、“乐趣”和“价值”,从而成为生活的真正参与者。作为非盈利性的美术馆,未来A4依然会坚持推介好的艺术家的作品,推动本地艺术生态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欢迎更多城市中的人们走进我们的空间,参与我们的活动,交流彼此的感想。"

▲ 麓湖·A4美术馆馆长兼本次展览策展人孙莉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 策展人李振华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 艺术家罗曼·西格纳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作为1938年出生的瑞士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罗曼·西格纳是爆破性、行动主义、时间雕塑、录像方面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力求摆脱物质对精神的束缚,因而不断对重力、飞行和坠落进行探讨。


当发射物撞在墙上,速度的梦想就破碎了。平衡继而被打破,力量或爆发;或在压力下被禁锢其中。作为一个人,以微小的形式设计类似于上帝之造物,并令之发生,将其中释放的力量转换。他持续不断地进行对于拓宽边界可能性的探索,延伸了雕塑的概念。可视觉观察到的发生过程,被视为空间和时间中的雕塑。在一些行为(行动)中蕴藏的危险,恰恰是对生命的挑战,行动将艺术与生命紧紧连在一起,并经历一次冒险。正如邱志杰曾这样说起过他的艺术:


“他宣布那个承担着命运的天地依然存在。他并没有像里尔克谈论古井和绳子而嘲笑“那些来自美国的事物”之缺乏灵魂,他并没有躲进海德格尔的黑森林。不,他就在这里,站在资本主义的超市的后门,在这个充满胶带纸、罐装喷漆、自行车、油漆桶、不断被丢出家庭的旧电视机和旧沙发的物质世界中,不依不饶,为每一个事物就地讨回公道。”

▲ 罗曼·西格纳《气垫》

▲ 罗曼·西格纳《烟十字》

▲ 罗曼·西格纳《箱子》


罗曼·西格纳的策动的一个个物体的剧场,总是快捷、短暂,又总是暴烈和颠覆,像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刺客。他随手捡拾的物品瞬间化为利器,插向我们日渐按部就班的习惯。罗曼那种危险的想像力,提供了一种极度燥烈的空气,所有的物品在这样的空气中燃点急速降低,一触即爆。我们从不加以注目的些微轨迹的变化,些微位移,些微声响,都是石破天惊。这样的空气将敏感性重新注入了世界,每一刻随时都会截然不同。万物在这样的世界里重新拥有了命运,重新意味深长。




▲ 麓湖·A4美术馆“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展览现场


策展人李振华一直在做罗曼·西格纳的研究工作,2018年既是麓湖·A4美术馆的十周年,刚好也是罗曼80岁的生日,一个契机,让艺术家来到了麓湖·A4美术馆。对于“时间雕塑”,李振华表示,艺术家把时间和物质运动的过程留在那里,但物质留下来的是相对作用触发能量的那个瞬间,它是遗留在时间里带有时间性的作品,而他的“爆炸”元素,正是对此概念的完美诠释。

▲ 罗曼·西格纳《雨伞》

▲ 罗曼·西格纳《箱子》

▲ 罗曼·西格纳《带摄影机的桶》

▲ 罗曼·西格纳《带摄影机的桶》


罗曼·西格纳的作品绝对令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充满质朴与创造力的作品让观者能从中得到关乎精神领域以及感知、想像力的极大启发。


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不同形式的点燃、爆炸和发射,比如将一张凳子的四条腿安上火药,点燃之后释放出来的烟花把椅子短暂地推往空中,又落到地上,像一次儿戏且未遂的火箭发射。他将一个酒店顶楼的一排百页窗户都安装上了火药,同时点燃,利用烟花的推力同时把几扇原本紧闭的窗户推开,并绽放出美丽的烟花,此时艺术家已经跑到楼下,按下另外一个遥控装置的开关,立即从几扇窗户里同时发射出一排椅子,经过一道下落的弧线后重重地坠落在地面,粉身碎骨。



▲ 罗曼·西格纳在麓湖·A4美术馆“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开幕式上启动他的作品《椅子》,正式开启了“水循环”


“来自湖中的水,也必将回归湖中。”这正是罗曼·西格纳的睿智与幽默,在他那里,没有过分的展示和解读,他将世界分开来,一边是感性的感官,一边是理性的头脑,他的世界属于感性的美丽,正如他给作品起的名字,从来都不是矫揉造作的,一切都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不愧是当代艺术圈的幽默大师,罗曼·西格纳在草坪上放了一个画架,画架前放了一把椅子。正对着画架前方10米左右设有两枚火药:


“我到椅子上坐下,手上握着笔,对准画面的中心,但未碰到画面。后方先传来一小声‘卟’,一个小火药爆炸了;接着没一会是一声巨响,大火药爆炸了。我因受了惊,手颤抖了,手中握的笔接触到画面,留下了黑色的墨点。”


▲ 罗曼·西格纳《一点 Punkt 》


罗曼·西格纳的创作大部分是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他的工作中的大量创作了帮助他在现场拍摄的人(他的弟弟、朋友等,后来还有他的夫人)之外,是没有观众的。西格纳通常不喜欢过于庞大的现场和作品,他甚至有些故意的避免过多的谈自己。这与一个艺术家不断调整和这个世界以及自我投射的个人关系有关。他一直保持着一种个人的状态,有些作品也很自然地混同于他的日常生活之中。很显然,罗曼·西格纳的工作,并没有因为时间、经济或是政治的情况而发生改变,他通过最简单的方式,阐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通过对物质和精神——物化的尝试,去发现这个世界。

▲ 罗曼·西格纳《气球与桶》

▲ 罗曼·西格纳《瀑布前的气球》

▲ 罗曼·西格纳《铁轨上的气球》

▲ 罗曼·西格纳《桌子》

▲ 罗曼·西格纳《气球与椅子》


本次大展正值美术馆十周年之际,罗曼·西格纳特意为麓湖·A4美术馆献上了一件现场创作,随着人群的聚集,表演开始。而此件现场作品正是早期的一件作品《气球与椅子》。


艺术家将红色气球放置在椅子下方,然后用一根管子给气球充气。随着气体越来越多,红色气球渐渐从椅子下方鼓起,周围围观的观众拿着手机争相拍照和摄影,但艺术家本人则站在后方,观察着一切。随着气球越来越大,它开始鼓起并把椅子翻转了过来,一股巨大的不可名状的对未来的爆炸的危险预感,笼罩在整个现场,靠前的人群开始紧张起来,一部分观众开始后退,而艺术家本人却在那里归然不动。




▲ 罗曼·西格纳《气球与椅子》的现场表演


随着气球变大到椅子的数倍,最后的爆炸终于响起来了,人群在惊奇之中爆发出欢呼和掌声。罗曼·西格纳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说,他根本不会刻意去营造某种结果,他只是在等它出现,自然发生,在曾经的一次表演中,椅子因气球的鼓起而被弹飞,而此次气球与椅子的关系,也在他的预料之外。事实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可能不发生,惊奇正是艺术的一切。


在此次所展览的200多件影像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惊奇,始终是罗曼·西格纳艺术中的核心。他使用爆炸、水流、空气、运动等方式,去将大自然中的不确定和惊奇,灌入到其作品中来。他的作品自始至终被幽默和神秘的气息所充斥:坐在转椅上双手拿着烟花驱动转椅,让汽车挤过狭窄的水泥缝隙,把自行车甩出来的泥溅在墙上...



▲ 罗曼·西格纳的艺术作品


▲ 麓湖·A4美术馆展览“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九和现在" 现场:《蓝色球》


他用另一个机会,把一颗大木球吊到200米空中,里面装满200公斤颜料,然后剪短绳子,砸下来!“咚……”,地面会出现一个颜料喷溅的巨大的炸开的图案,美术馆、周边的居民楼,斑斑点点……砸开的木球的木屑牙签般射向四周的楼群……


当且仅当万物拥有了命运,我们才重新拥有了命运。因此,貌似罗曼·西格纳在谈论消费,其实他谈论的是命运。是如何把期待、预感、怀念和记忆,把所有这些生生死死中的人们怀揣着的痛楚,聚集在你的手触及一个物品的瞬间。而更让人泪奔的是,他谈论命运的方式绝不凝重或煽情,而是琐屑、随机、恶搞,这反倒让命运更冷酷。



▲ “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


“很多人只看到了幽默,但是对我而言,肯定不仅仅是幽默。"罗曼·西格纳总结他自己的幽默,幽默必然首先来自于与生俱来的个性与家庭性格的遗传,但埋藏在背后的是严肃与微妙。西格纳对很明显、直抒胸臆时地表达宏大政治题材并无兴趣,但并非等于作品中全无政治。


此次展览的海报《面对老板》(With the Boss)。照片中,艺术家坐在椅子上,而对面是象征权力的老板式转椅。艺术家在转椅上放置了黑色火药,开关连接到他脚下的按键。当他踩下他的右脚,松开以后,一朵爆炸产生的小蘑菇云从转椅上升腾起来,老板“被消灭"了。这权力的颠倒,象征着政治权力和社会阶层中,对权力位置本身的轻蔑和嘲笑。西格纳将政治信息隐含其中,以更微妙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罗曼·西格纳认为:“没有那么明显直白,也可能让其存在时间更长。"

▲ 此次展览海报用到了2009年的作品《面对老板》


他热爱使用各种各样的日常物品:帽子、桌椅、雨伞、雨靴、气球、自行车、烟火、单人皮划艇。据他女儿的说法,他们全家都有某种程度的恋物倾向。艺术家自己则认为,他所做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展示出来给人们看,而是自己独自的行为。生活用品既方便获得又成本低廉,可以很好地支撑他这一说法。也正是因为这种遗世独立的态度,使得西格纳在三十多岁时才被外界注意到。


罗曼·西格纳总是着迷于捕捉时间。在他的作品中有两种途径来向人们展示时间施与物体的魔力:一种是快速的,比如爆炸、飞走;一种则是缓慢的,比如冰的融化、小艇的沉没。或许这与艺术家从小生长的自然环境不无关联。其女儿芭芭拉说:


“父亲出生在瑞士东北部城市阿彭策尔(Appenzell),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着山野和田地,我现在定期都会去那儿看望父母。他从小就在大自然里玩耍,每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研究云朵、河水跟山丘。”

▲ 罗曼·西格纳《桌子》

▲ 罗曼·西格纳《屋顶上的水》

▲ 罗曼·西格纳《线人》

▲ 罗曼·西格纳《手提箱》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尤其会注意到时间的痕迹,与人造的城市不同,那种安宁寂静却又刻不容缓的时间无处不在:叶子变黄、云彩飞过、河流结冰、花朵盛开。在罗曼·西格纳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自然的影子。艺术家的女儿说:


“父亲最着迷的东西是火山。平时也许会安静沉睡好多年,到了某一时刻突然爆发。他喜欢的正是那种力量。”


在罗曼·西格纳1986年的作品“Kamor”中,他在一座死火山的山顶用大量的火药制造了一次爆炸,那短短一阵的火光以及随之升腾起来的烟雾给人以错觉:仿佛那座死火山喷发了。


他喜欢巴赫,喜欢建筑,年轻的时候在建筑事务所画过施工图纸—后来他成为行为艺术家之后,也还常常用非常精确的方法画过自己设计的作品装置图。也正因为这种拘谨与精确,使得他的每件作品虽然极其简单,却一点儿也不粗糙。从某种角度来看,从普通的雕塑到时间雕塑的这一步转变,既美丽又简洁,或者借用艺术家自己的话说,很基础。

▲ 罗曼·西格纳《火箭和凳子》

▲ 罗曼·西格纳《带火箭的小车》

▲ 罗曼·西格纳《火箭和眼镜》

▲ 罗曼·西格纳《自行车》


瑞士评论家瑞秋·威瑟斯(Rachel Withers)认为,罗曼·西格纳的作品非常直接,同时还具有充满诗意的柔软性,在它们面前,所有的艺术评论都会显得多此一举,就像是一个愚蠢、卖弄的笑话。因此也有人认为,如果谁试图对时间雕塑做出解释,那么也就等于对它们造成了误读。


赋予生活于日常,在此之中,罗曼·西格纳几乎不对它们有着过多的阐释,而政治性,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认为的那样,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去解读,甚至于他往往喜欢人们在其作品中的自我解读。显然,在某些作品中,艺术家的观点被隐藏其中,正如我们看到的此次展览的海报。但更多的作品,更多的异想天开,评论家们是应当把自己退居身后的,把自己刻薄而充满审视的语言弃之于边。在这里,惊奇与娱乐才是艺术家的天地。

▲ 艺术家罗曼·西格纳在他的作品中


寓言应当是幽默的,如果一个艺术家选择了寓言的方式来创作自己的作品,我们就不应当要求它的文本的是严肃的。而罗曼·西格纳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仿佛是游戏,仿佛是儿童的天地,一种天真与纯真的大人寓言。在这里,人们更乐于见到兔子和狐狸的幽默对话,而不愿意看到两个哲学家的沙龙探讨。


展览信息

罗曼·西格纳:影像——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九和现在


艺术家:罗曼·西格纳

策展人:孙莉、李振华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3日——2019年3月24日

展览地点:成都麓湖·A4美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