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时空遇见拉斐尔,看电子游戏《我的世界》如何从复刻现实到自成一体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549   最后更新:2018/10/31 11:08:52 by 欧卖疙瘩
[楼主] 蜜蜂窝 2018-10-31 11:08:52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耶苏


“ .txt(笔记)”栏目专注于捕捉不同的观展视角,我们会定期邀请艺术家及艺术从业者对每周或每月感兴趣的展览进行独特角度的评析,把对展览和作品的感受、共鸣、反思传达给读者。第三十七期邀请艺术家、艺术写作者耶苏,谈Tabula Rasa 画廊由王泡泡策划的群展 “ ‘工作 ’来自5位艺术家的实践 ”。艺术家:常宇晗、程新皓、何俊彦、李明、张嗣。


展厅全景


2011年10月,斯蒂芬-乔布斯离开人世,留下了业已成熟的苹果。智能设备,逐渐成为人类的外置器官与消费工具。2015年,一位资深的中国当代艺术推手以一篇“永不工作”的文章宣告退出日益喧嚣的名利场。而就在不久前,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那令人生疑的自毁作品行为,更让身处其中的各方,嗅到了艺术系统所面临的尴尬现实:一切最终会是隔靴搔痒吗?

李明作品现场

李明《艺术家之歌》,2011


在Tabula Rasa画廊这次以“工作”命名展览里,我看到了一些颇为切身的回应。首先,个体艺术家的身份,是否依赖一定数量有辨识度的,且被系统承认的工作(项目、展览、收藏、奖项等)才能确立?或许在2011这一年,李明也面临着类似的焦虑,他选择用动物和自己互动来演绎这个问题。除了追认身份,作品《艺术家之歌》(2011)戏谑地折射出作者企图从创作状态中进一步独立的渴望。另一方面,艺术家心中那个挥之不去的电影梦,以原画复印稿《武侠漫画》的形式在展厅中被陈列。这些画稿的内容充沛而自治,并不急于被转化成作品。

张嗣,左:何处月明,2018;右:搜尽奇峰,2018

张嗣,左:江村,2018;右:大运河计划

何俊彦作品现场

何俊彦,Politically Ca(o)rrect,2017


在张嗣、何俊彦和程新皓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及计划中,有关境遇的意识被提示出来。策展人选取影像、文本、照片、物件、半成品等中介,牵引出几位艺术家未来的计划及日常实践。作为经验,境遇总是关涉到土地,它是开放的个体事件,饱含着情绪、行走轨迹以及变动中的现实想象。在张嗣的作品《何处明月》(2018)中,意识被重塑成源自乡愁的图像碎片。而何俊彦的绘画《发展图》(2013)里所描绘的中国地理,恰如某种预言,编织出海洋精神在全球化时代的臆想。通过程新皓严谨却又不失出奇的人类学视角,观众可以看出居住在云南边陲山林中的莽人,是怎样在具体历史逻辑下被阴差阳错地卷入到现代生活里的。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与未实现的计划,在此转化成了夹杂着生活气息的图元证据,即使最后输出的作品依然颇为符合艺术系统的认知,观众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种坦然的实践热情:经由行走,艺术家投身境遇,从而将自身关注的残留物从镜像中分解出来,直至有朝一日,透过艺术超越它们。

程新皓作品现场

程新皓,花丛下的莽人,2016

狩猎工具,2017


常宇晗的《李维斯可汗,或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权力》(2018)是运用“归档”来解码工作的巧妙尝试。在这集邮般的展中展里,艺术家的采集与布景变成了对新晋资本强国文化的精神分析。也正由此,艺术家的工作恰恰是避免被一句话盖棺定论的逃逸行为。

常宇晗,《李维斯可汗,或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权力》,2018

常宇晗作品现场


如果说资本系统早早收割了世界景观,那么智能时代的镜像——视觉生产,正揪着人类的自主意识不放,直到每一次呼吸间都被填充上“有价值的新知”。在可见真实被不断隔离的同时,“永不工作”和“Non Stop”逐渐相安无事地成为处世剧本。此刻,艺术家需要审慎考量的,也许正是已然成型的系统以及那潜在的、恰如智能设备般逐年升级的职业惯性。回过头来看“工作”这个展览,艺术家们所呈现的自我追溯,境遇开拓以及对现实的存档,或许正显示了某些转变的开始。


围绕“工作”展的脉络,本文了梳理作品与艺术家的创作理路,结合策展实践中的两条平行线,以“智能设备”作比喻来讨论当代艺术生态系统以及艺术家工作的意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