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比翼艺术中心到没顶公园,你走了多少步?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787   最后更新:2018/10/23 11:00:14 by 叮当猫
[楼主] 另存为 2018-10-23 11:00:14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帝都绘:通过可视化理解城市







《谁是朝阳群众?》,2018 年


帝都绘是一个年轻的根植于北京的设计工作室,致力于关于城市(以及与它相关的人、物乃至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公众传播。在《谁是朝阳群众?》中,有关朝阳区人口的多维数据——包括官方统计年鉴数据、基于手机信令分析而来的大数据和独立统计得来的专业数据——被整合起来,并可视化为一个容易理解的“朝阳群众”形象。往常,人们对朝阳区的印象往往过于单一化⸺ “高端”“白领”“摩天楼”等等,这一项目则试图强调朝阳区人口的多样性,还原出一个真实、完整的朝阳区。(大数据分析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北京的 332 个乡与人》,地图,2018 年


我们常会拿一张有着北京 16 个城区,但区名被去掉了的地图给别人看,然后问对方能否填出 16 个区的名字。乍一听,这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绝大部分人根本无法完成这一题目。东西朝海还可以,昌平、丰台、石景山就有点难度了,至于怀柔、延庆、平谷……它们到底在哪里?


这反映出,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还有很多非常基本的信息是缺失的。受此启发,帝都绘决定再进一步,于是有了这样一张地图。


这是一张由 332 个小人组成的北京地图。为什么是 332 个?因为截至 2018 年 8 月,北京共有乡级行政区 332 个(在北京,乡级行政单位是“区”下一级的行政单位),而这里的每个小人则代表了一个乡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听起来颇为“乡土”,实际上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北京,这些乡级行政区有4种不同的叫法:街道(如三里屯街道)、地区(如天竺地区)、镇(如宋庄镇)、乡(如长哨营满族乡)。每个小人的身上都写着所对应行政区的名字,我们希望这张地图可以作为人们了解北京空间分布的入门。


仔细观察这些小人,便有可能发现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城市的行政区划并非一成不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行政区往往以“乡——镇——地区——街道”的次序调整。简单地讲,“乡”是农村为主的区域,“镇”是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区域,“地区”是城乡结合部区域,“街道”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区域。在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人身上有几个小人的情况,他们体现出的就是北京郊区的一些乡镇内部的某个区域因城市化而被调整为“街道”的做法。

《北京的 332 个乡与人》(局部),地图,2018 年

地图中的小人不只标记了各乡级行政区所在位置,也呈现了辖区的大致轮廓。上图以市中心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为例,展示了行政区划与小人姿态的对应关系。




张文超,《快捷风景计划》,交互程序、动画、声音、数码版画,尺寸可变,2011—2016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快捷化的社会系统,人的行动范围变得无限,每天看似自由的活动却潜在地被系统的服务所预置,生活变成了无意识的机械过程,活动区域就像一个个“节点”,被各种快捷的路径所连结。本应不断叠加的微妙体验变成了电子媒介的数据库,日常经验已经被新的生存体系改变。我尝试绘制这种新的生存景象。在程序中,我设置了若干个地理区域的“节点”,或抽象或具体,它们代表着个体在城市生活中的数据痕迹,如住址小区、商业区、老城区、校园或诸如机场、车站、地铁站等转运节点,为程序提供了一种可视范围。用户可通过点触的方式,在画面空间中选择一段旅程的起点,程序由此自动展开不间断的轨迹模拟生成;用户也可随时通过点击画面的任意位置来中断进程,并以新的起点重新开始生成。程序目前设置4种路径形态:航空、轨道、公路和铁路,它们代表着城市人可选择的转移方式,这个系统会按不同的路径组合生成某几个区域的连接过程,形成画面,并不断重组,生成新的画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