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妮亚·布鲁格拉在泰特的作品抗议孟加拉国摄影师因言获牢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169   最后更新:2018/10/09 10:11:35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脑回路 2018-10-09 10:11:35

来源:日常陈述


拆解后的文本


关于一个课本的拆解方案


这是一本1972年安徽省初级中学数学试用课本。当年全国的教材编写小组,我个人觉得都是艺术家,他们是文本制作的不易的整合者。他们整合了历史,也做出了非常当代的作品。所谓“试用”课本,面上其实有两个理解,一是还在过程之中,还会有更为一致的专用课本即将出台;另外一方面,好像为历史留有了余地。这是一种特有的特定时代的暂时性使用本。

课本封面

课本封面封底


我只是从文本本身出发,把这本数学课本中真正属于数学的部分分离出来。在分离的过程中,我觉得这项工作还不是轻易简单能完成的。一种意识的渗透,它是全方位的,是试图进入数字的细胞之中的。《关于一个文本拆解成两个文本的形式》,实际上也只是形式拆解。文本照例应该是清晰的,它是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力求完善自己要说的部分,至于其它,能不说是尽量不说的。但有些可能就是时代自身的特例,它强加给文本之外不属于文本自身的东西,而且技术高超,能做到反客为主。

课本内容之一

课本内容之二

课本内容之三


这就带来了一些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数学中的政治意识居然是如此鲜明,可想语文与历史是怎样给理科以明确的答案了。文理之间是通过一种意识的渗透合二为一了。这在艺术中是可以堪称大作品的。

我分解的这本数学课本是初中数学第六册,讲的是“对数”。“对数”是什么?这是教学应该真正表述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真谛在于求真,这种学科特有的真谛几乎是看不到了。我想,当年的教材编写组不下点苦工着实是干不来的。

对课本内页的装裱之一

对课本内页的装裱之二


在这本教材中,“渗透”是不言而喻的。我不过是把多余的部分给放到了一边。至于其它,可另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