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音的“水彩课”:画须熟外熟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967   最后更新:2018/09/27 11:49:18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另存为 2018-09-27 11:49:18

来源:ARTYOO  胡静元


继2011年阿拉里奥首尔空间“一个系统”、2013年阿拉里奥天安空间“花园中的花园”之后,2018年8月25号,阿拉里奥上海空间带来了金炳昊的首个个展“眩惑”。2000年代初期金炳昊主要关注环境噪音与观众介入带来的现实感之间相互的反应,创作出许多电路声音装置(wire sound installation)作品;进入2000年代后期,艺术家热衷于在雕塑内部录入电路化的声音,然后通过机械功能开启音频播放的实验,由此开始了“机械产品(mechanical product)”式加工雕塑媒介的全面探索。


阿拉里奥画廊金炳昊个展“眩惑”现场 © 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 Photo by JJYPHOTO


整齐划一的作品结构、同一朝向的运动趋势、凸显放大的材料属性,这些视觉效果所带来的理性和谐美感,是在看到金炳昊作品后的第一感受。但其隐含的乌托邦色彩,却让人联想到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里集权社会的管理形式:通过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1]和“电幕”[2]对个体的监视和规训,形成从上至下的“塔状”社会权利结构——终极呈现出相应的所属关系。


在奥威尔所描述的社会状态中,人与人之间形成权利的从属关联,这种关联性在当代社会中被重构,在当代的雇佣关系中,职员与雇主存在一种新型的塔状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每个人即使处于不同的位置,但他们依旧拥有自我完整的位格,这种位格正如金炳昊作品中所采用的基本的基础元素,这些元素在塔型结构中或位于塔尖或位于塔底,但他们占有相同的位置,使用了相同的材料,具备了相同的人格。也正是在金炳昊的作品中,艺术家与设计师以及团队工人共谋完成了一件作品,集体的构成同样成为塔型结构的一部分,艺术家与工人相对作品,他们处于不同的位置,但他们仍然具有相同的位格、人格以及个体的完整性,这正是金炳昊作品所要讨论的社会意义。

记忆的冥想草稿 Drawing for Mediated Memory | 黄铜 Brass | 70 (h) x 25 x 25 cm | 2016 | © 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 Photo by JJYPHOTO

美丽复制-C15VP1D27 Beautiful Replication C15VP1D27 | 铜 Copper | 186 (h) x 25 x 25 cm | 2017 |© 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区别于艺术家发号施令的“工厂式”制作流程,金炳昊除了提供作品的观念和想法,还需要与设计师、工程师讨论制作的每一细节,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并不存在从属关系。这样的创作模式通过作品《记忆的冥想》得到了更具象的阐释和体现:虽然作品最终是通过层层堆叠的关系呈现出塔式结构的“佛塔”,但可随意拆散组装的零件消解了看似固定的从属关系。


在金炳昊的作品中,黄铜、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制作的空心管、喇叭、球体以及形似炮弹的柱状体,这些重复出现的零件模型,通过非焊接方式的拼接组装成大件装置、雕塑作品,水平或垂直的规则排列组合使得作品极富形式美感。这些零件模型的形体并非来自于艺术家对特定主题的形式元素提取,而是从作品构建的内部关系出发,维持整体结构稳定、美观的同时,每个零件也独立自由。如果说集权形式塔式结构的“稳定”,源自于统治阶层忽略个体自我的需求,从而完成社会系统的建构;从金炳昊的作品中,我们则预见到个体在组建稳定系统中做出的自我规训。经过手工精细打磨的金属外表和色彩鲜艳明丽的聚氨酯涂料的使用,让本来已极富形式美的作品,蒙上一层未来世界的虚幻色彩。


十九神像 The Nineteen Gods | 不锈钢金镜,不锈钢上聚氨酯涂层,墨水装置 Gold mirror stainless steel, urethane coating on stainless steel, water installation| 225 (h) x 47 x 53 cm in each [pond: 10 (h) x 450 x 670 cm], Ed. of 3 | © Artist and ARARIOGALLERY | Photo by JJYPHOTO


金炳昊的作品多展示在画廊或美术馆、博物馆等展览空间,或是作为户外项目的公共雕塑展示,但有一件作品的陈设空间异于其他作品——摆放在韩国三大佛教寺庙之一松光寺的《记忆的冥想》。这件作品是金炳昊第一次尝试脱离展览的框架,将作品带入现实世界的个人项目,同时也可看作是艺术家金炳昊对这个具有文化、宗教和历史意义的塔式结构的探索。行走在寺庙的观众在面对《记忆的冥想》时,或许会将其当作传统佛教意义的宝塔膜拜;而非像在白盒子空间观看艺术作品时,产生关于艺术家意图的揣摩和猜测,但隐藏在“宝塔”形式下的规则几何形体或许还是会引发观众的疑惑,就像其它同具工业美感的作品一样,在被其眩目之余还是会产生怀疑。


艺术家曾向我们展示了作品创作的部分草图,这个草图更多是像产品的制作蓝图:体现的是每个零件的制作标准,以及整个作品的组装关系。对于艺术家金炳昊来说,蓝图不仅仅是将零件组合建构的作品构思和实施导图,也是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整件作品的制作流程即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一种模拟。

线性花园 Linear Garden | 不锈钢上聚氨酯涂层,铝上粉末涂层 Urethane coating on stainless steel, powder coating on aluminum | 396(h) x 635 x 300 cm | 2017 | Installation View at "Rediscovery of Colors", Museum SAN, Wonju, Korea

垂直花园 Vertical Garden | 黄铜上聚氨酯涂层,不锈钢,压电 Urethane coating on brass, stainless steel, piezo, arduino | 350(h) x 210 x 500 cm | 2017 | 韩国釜山新世界百货 Shinsegae department store, Busan, Korea


ARTYOO:你在本科时的专业是丝网印刷专业,但毕业后的创作却是关注声音的装置类作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金炳昊:其实并没有转变,虽然本科时是平面形式的创作学习,但因为对人与社会之间隐形的关系感兴趣,所以我一直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尝试。声音是我们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一种方式,但是并不可见,怎样将不可见的声音视觉化是当时我所关注的方面,因此收集了很多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比如自然里的鸟叫声、城市里的机器噪音,然后做了多个声音同时呈现的装置作品。


ARTYOO:这次在上海举办的个展名称为“眩惑”,是怎样选定的?


金炳昊:我的作品都是由工业材料制成,在作品的颜色和造型上,我关注于材料本身属性的呈现,这也是对我们所处社会本质的体现。比如这次展出的《水平花园》,是由黄铜制成,在经过人工打磨后的黄铜会锃亮,然后多个锃亮的黄铜球体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很“眩”的视觉感,但是这个“眩”的视觉感是临时的、虚幻的,希望观众被这种“眩”迷惑的同时也能产生疑惑。


水平花园 Horizontal Garden | 黄铜 Brass | 160 (h) x 160 x 680cm, Ed. of 3 | 2018 | © 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 Photo by JJYPHOTO


ARTYOO:谈到《水平花园》,《十九神像》这件作品在视觉上给人感觉却是比较神秘的,可以谈谈这件作品吗?


金炳昊:《十九神像》是想展示黎明时的场景:暗蓝色的天空、周围漆黑一片,就像创世纪之初一样,整个世界处于混沌的状态。这件作品由19个多面体和1个墨水池组成。在多面体凸出来的那面,我用深蓝色聚氨酯涂层覆盖;但在凹下去的那一面,让金属的光感得到充分展示。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会产生由暗到亮的关于“光”和“神”的影射。


ARTYOO:虽然你的作品都是由金属制作,但都可以拆解开,并没有使用焊接技术,请问是怎样组装到一起的呢?


金炳昊:因为每个部分都是单独的零件,通过设计每个零件的造型,让零件与零件之间能镶嵌、拼合,然后组装成一个大体量的作品。从作品的构思到制作完成,整个过程和工厂生产机器的流程一样,同时这也是对我们社会体系的一种模拟,在社会这个生产机器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零件。




[1]思想警察,《一九八四》中大洋国的秘密警察,职责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党员进行全方位的监视或改造,确保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符合党的领导。

[2]电幕,《一九八四》中具有电视广播和远程监控功能的设备,大洋国核心党员用它来监视和控制外围党员及部分无产者,防止秘密造反行动的发生。外围党员及无产者使用的普通电幕只能调节声音的大小;核心党员的专用电幕除了监控功能,另外有关闭电幕30分钟的权利。通过电幕,最高领导“老大哥”得以监视控制整个大洋国。


图片提供:阿拉里奥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