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水蛇腰,还有大长腿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661   最后更新:2018/09/20 10:30:16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展览预告 2018-09-20 10:30:16

来源:OCAT上海馆


王长存:逻辑的感觉

朱昶全:一个动作的历史


艺术家:王长存、朱昶全

策展人:陆蕾平、陶寒辰


展览时间:2018年9月21日至12月2日

开幕时间:2018年9月21日17:00-19:00

展览地点:OCAT上海馆,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


开幕对谈

对谈人:王长存、朱昶全、陆蕾平、陶寒辰

时间:2018年9月21日15:00-16:00


策展人导览

时间:2018年9月21日 16:00-16:30


展览开幕

时间:2018年9月21日 17:00-19:00


关于展览

OCAT上海馆于2018年9月21日至12月2日,同时推出数字媒体艺术家王长存与新晋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得者朱昶全双个展——“王长存:逻辑的感觉”和“朱昶全:一个动作的历史”。展览由独立策展人陆蕾平和OCAT上海馆执行总监陶寒辰提名策划。两位八零后媒体艺术家在本次双个展中跳脱出传统艺术领域所既定的思维方式,运用情景模拟、微观模拟、电脑程序、电子音乐等语言呈现出青年艺术家所观察世界的不同角度及介入生活的全新方式。与此同次,也进一步揭示出媒体艺术发展中,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转变的必然趋势。从王长存运用摇杆控制使得观者介入到虚拟画面的行动,到朱昶全建立数字模拟场景带领观者参与细节探险游戏,两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方式无疑试图摆脱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所衍生的“我思故你在”的迷思,旨在建立在场性的艺术邂逅与交往,尊重多元思考的存在。


“逻辑的感觉”集中展现了王长存从2009年至今的实验音乐、声音装置、互动影像装置、数码图像等十余件作品。作为国内实验电子音乐及电脑编程作曲领域的最早探索者之一,王长存以“AYRTBH”为名创作了大量以电子艺术、跨媒介艺术为基础的作品。与传统音乐家或艺术家不同,他利用Python、MAX等编程软件,制定作品生成的逻辑规律,再通过特定算法对声音、图像素材进行采样、分化、拼贴与变化,构建出各种混淆自然生命与数码科技的的声音与视觉空间。他的装置与影像类作品更像是艺术家自娱自乐的游戏,不轻易示人,秘藏于电脑之中。在其非功利的创作模式下,完全不同形式的作品之间莫名地蕴含内在的逻辑与关系,并产生出一种“极客”(Geek)的幽默和诗意。


“一个动作的历史”呈现了朱昶全自2014年至今的艺术创作脉络,独立的作品之间带有清晰而潜在的关联线索。不同于王长存对于大量复杂编程的处理,朱昶全以影像为主要创作语言。他从对逻辑的消解、行为的解构、符号的多义性延展,展开对于感知、语言、时空、记忆、存在等问题的思考,并形成“全因素影像叙事”作为创作的核心概念。对于展览主题“一个动作的历史”的解读,朱昶全诠释其为“既是如弹指之间的运动过程,又是事件发展的走向或符号文字发育的过程。”于他看来,过去是静止的,将一切视为过去就会变得清晰,可以通过记忆臆断真实,也可以对真实刨根问底。步入朱昶全运用情景模拟所搭建的意识迷宫,此端是分叉的复数历史,彼端则是分叉的复数未来。


OCAT上海馆

策展人语

「逻辑的感觉」


在讨论王长存的艺术类型归属时,他特别提出了“电子脑艺术”的概念。乍听“电子脑”一词,不难联想到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的科幻漫画《攻壳机动队》中,那些被植入芯片的人脑或义脑的画面。


王长存的“电子脑艺术”,并非是以机器人形态出现的,亦有别于“AI艺术”。 这里的“电子脑”,更多是与其作品的创作方式与精神内核有关,或者说,是存在于其创作的内在逻辑中。如果说19世纪初的法国人尼埃普斯、达盖尔,英国人塔尔博特等科学家们发明摄影术的源动力,是出于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就能自动再现世界景色的“装置”的兴趣;那么对于王长存或更多的从事计算机艺术的工程师们来说,这样的“装置”即其电脑 。 王长存之所以将其界定为“电子脑艺术”,而不是直接以“编程艺术”来定义,更加强调了工程师艺术家所编写出来的艺术程序的有限自主性与能动性。“电子脑艺术”的呈现效果总是有太多的即兴与偶然性,也是最令人感到惊喜的地方。


展览标题受到了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的启发。逻辑可言说,感觉却无法确切界定。因而,“逻辑的感觉”最终是开放式的。在王长存最新发行的黑胶唱片《匿名者之歌》的同时,他在个人网站上也发布了《匿名者之歌》的软件版专辑,匿名者是谁?应该就是他模仿了自己平时作曲习惯而编写的一个程序,通过程序的运行,任何人都可以将匿名者之歌无重复、无止尽地进行下去。


文/陆蕾平


策展人语

「一个动作的历史」


“一个动作的历史”,是青年媒体艺术家朱昶全的阶段性艺术工作的展示,呈现了他从2014年至今艺术创作的基本脉络,同时呼应其最新作品的主题。朱昶全以影像作为语言,从分析日常生活来介入艺术活动。作为朱昶全在美术馆的首次个展,这不是一次“艺术史”式的概括,而是对他成为独立艺术家五年以来“动作的历史”的方法论展现。


“全因素影像叙事”是朱昶全影像创作的核心概念。日常生活的惯性将大众引导至某种被普遍接受的结果或现象,但任何事件的过程都绝非单线性发展,隐藏在既定结论背后被忽视的“无用之物”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朱昶全试图把这些“无用之物”(全因素)从陈旧的经验迷雾中解放出来,回归纯粹叙事的本身。


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存在着独立的内在逻辑,但当我们打破这些作品的观看界限时,隐埋在里面的线索又是如此的清晰可见——重复叠加的影像片段、暗语般的字幕、突破观看习惯的圆形色块,无一不提示着作品之间严密的叙事结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以及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不断推进的问题意识。因此,展览保持了相对开放的空间和差异化的媒介展示方式,方便观众更视觉化地了解艺术家“动作的历史”。


文/陶寒辰


关于策展人

陆蕾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博士。自2000年起居住于上海,从事艺术评论与展览策划。曾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上海香格纳画廊、西泠拍卖有限公司。2004年起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至今,副教授;上海小美术馆SAM空间合伙人。


陶寒辰,1987年生于杭州,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201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划专业。2013年至2016年,任职于OCAT上海馆展览部,参与策划馆内相关展览和活动。2017年起,担任OCAT上海馆执行总监。


关于OCAT上海

OCAT上海馆是全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艺术与建筑的专业非营利艺术机构,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苏河湾,艺术家张培力先生担任执行馆长。OCAT上海馆通过展览、学术研究、交流、教育、出版和国际艺术家工作室交流等项目,致力成为具有前瞻性和社会触觉的,活跃、互动、开放的艺术机构。作为OCAT馆群的首家深圳区外分馆,OCAT上海馆于2012年9月29日正式成立,开馆至今已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性展览。OCAT上海馆所处四层欧式建筑,前身为中华实业银行货栈,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距今逾八十年。现有展览空间约1600平方米,分布于A、B展厅中,展厅内保留了建筑原有的肌理和结构。

[沙发:1楼] guest 2018-09-20 13:33:00

来源:OCT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剧透 “逻辑的感觉”


「王长存:逻辑的感觉」


策展人:陆蕾平


展览时间:2018年9月21日至2018年12月2日

开幕时间:2018年9月21日17:00-19:00

展览地点:OCAT上海馆,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


策展人语

文/陆蕾平

在讨论王长存的艺术类型归属时,他特别提出了“电子脑艺术”的概念。乍听“电子脑”一词,不难联想到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的科幻漫画《攻壳机动队》中,那些被植入芯片的人脑或义脑的画面。王长存的“电子脑艺术”,并非是以机器人形态出现的。他利用Python、Max等编程软件,制定出作品生成的逻辑规律,再通过公式与算法对声音、图像等素材进行采样、分化、拼贴与变化,从而构建出各种混淆自然生命与数码科技的声音与视觉空间。“电子脑艺术”既不是AI艺术,也不是单纯的“编程艺术”,它更强调工程师艺术家所编写艺术程序的有限自主性与能动性,这直接导致其作品在展示过程中,即兴与偶然机率的上升,也是最令人感到惊喜的地方。

《沙丘》,电脑程序生成图像,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逻辑的感觉》是王长存首次举办于美术馆的个展,集中展现了其从2009年至今的实验音乐、声音装置、互动影像装置、数码图像等十余件作品。作为国内实验电子音乐及电脑编程作曲领域的最早探索者之一,他的装置与影像类作品更像是艺术家自娱自乐的游戏,不轻易示人,秘藏于电脑之中。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特选了其不同时期公开发行的五张电子音乐专辑,如同展览的索引,散布在不同角落,引申出其他装置与影像。这些外在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作品之间,存在着有趣的内在逻辑性,并产生出一种“极客”(geek)式的幽默感和诗意。

《视口二重奏》,互动影像装置,2017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Flicker》(2009)比较偏传统的“声音艺术”,其中所有音频文件都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蝉鸣、排练房、公交车、餐馆……这些惯常被忽略的环境音轻易就能将听者再次引入彼时的情境。类似的原理被用于声音装置《按摩椅》(2012),当你听到放大数倍的按摩椅声音时,即使是坐在普通的沙滩椅上,似乎也能感受到声波所产生的物理振动,从而获得“真实”按摩的虚幻体验。

《快照集》,电脑音乐,2009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更多的采样数据被王长存“不怀好意”地放入用Max制作的各种工具里,去试图生成出一些看似奇怪的东西。比如专辑《克隆音乐会》中那些优美的打着“真人演奏”旗号的电子“即兴钢琴独奏”,《五言绝句》(2009)里程序跑出来的平仄规律完全吻合、却不是绝句的绝句,《透纳测试》(2010)系列中那些具有对称美感的抽象数码图像,其实是源自于上上个世纪之交,英国风景画大师透纳的风景画网络图像局部的像素点。

《透纳测试:海上渔夫》,像素图像,2010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长存应该从未想要正儿八经地去复制一个古典音乐会、一首绝句古诗或一幅名画。他只是不动声色地痴迷于各种游戏的效果,以致其作品都沾染了些许“冷笑话”的气质。数码图像《快速查看(s02e08)》(2018)是将一集美剧压缩成一张巨幅图像,以确保一眼就可以快速看完电视剧;影音装置《金元素》(2018)则将50首流行榜单上的金曲合成压缩为一首“超金”曲。这两件作品均是针对“tl;dr”(Too long; Didn't read太长,没读)这一网络暗语,十分高招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以波普的拼贴方式来嘲讽快速流行文化。

《快速查看(s02e08)》,电脑程序生成图像,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隐藏于展厅最深处的声音装置《一个半音》,对观众来说却是如影随形、难以弃之的鬼魅之音,其原理是将一个半音的上升时间间距延续至八小时之长;如同专辑《迭代器》(2017)中根据相同算法一次性生成的 100首电脑音乐,它们的体量均给临时来展厅看展览的观众出了一个难题:你如何才能完整感受这个作品。

《金元素》,电脑程序生成影像,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标题的拟定,直接启发自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逻辑可言说,感觉却无法确切界定。因而,“逻辑的感觉”最终是开放式的。《C 小调的三个窗口》(2018)中,窗口撞击界面边框的角度与速度随机产生,因而受其影响的演奏速度与节奏也就变得即兴而无序。电子音乐《禁止用于微波炉》(2011)与数码图像《沙丘》(2018)与其他整体逻辑先行的作品相比,则更遵循“感觉”随性而作,结果符合爱美天性地创作出一些优美的旋律与影像。美与丑的感觉差距,在王长存那里,是一个或几个的参数制定与调试,现实与虚拟亦是如此。在《视口二重奏》(2017)的双频影像中,他将日常中人的运动异化成为二维游戏中由节点与色块构成的影像;而装置中的游戏手柄,更是将参数调试的权利与图像的视觉效果交由观众处理。今年夏天,其黑胶唱片《匿名者之歌》(2018)最新发行的同时,王长存在个人网站上也发布了《匿名者之歌》的软件版专辑,匿名者是谁?应该就是他模仿自己平时作曲习惯而编写的一个程序。而通过程序的下载与运行,将会有更多的人将匿名者之歌无重复、无止尽地进行下去……

《隐匿者之歌》,电脑音乐,2018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长存

电子音乐人

声音艺术家

软件作者


关于艺术家

现居上海与杭州。国内实验电子音乐及电脑编程作曲领域的最早探索者之一,以 AYRTBH 为名创作跨越多个艺术领域的大量作品。曾在 Sub Rosa、Post-Concrete 等重要国际厂牌发表专辑,作品入选《拦愁山》、《平行宇宙》等专辑。近年着眼于网络艺术与电脑音乐,创作 iOS 软件及声音影像电脑软件装置。2017 年于美国厂牌 Detroit Underground 发行 IDM 专辑《MTK》;2018 年,新专辑《Song of Anon》由北京独立厂牌大福唱片发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