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陷阱——《对话的维度》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407   最后更新:2018/09/10 17:17:00 by 蜡笔头
[楼主] clclcl 2018-09-10 17:17:00

来源:Hi艺术 罗颖


丨罗颖

摄影丨董林

丨泰康空间


2011年,中国嘉德拍卖和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在接受《Hi艺术》采访时,曾给出了一段他对唐昕特别的评价:“我觉得唐昕做得既成功又不成功。不成功是因为她的老板太保守,太稳重,太慢了。”七年过去,这位为艺术理想买单的“保守”赞助人,却为唐昕及其率领的泰康空间预留了足够深耕细作的时间。2018年,泰康空间迎来了十五岁生日,他们可能也无暇庆祝。因为当年“为了泰康未来的美术馆而努力”的模糊愿景,如今已经越来越清晰。这支十人团的泰康美术馆预备役,正在为“中国MoMA”的诞生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在不久的未来,非营利机构的名单里将少了一个“泰康空间”,但在民营美术馆的版图里将会增添一座泰康美术馆。


位于草场地的泰康空间外景以及泰康空间文献资料室(下图摄影:董林)

泰康空间十人团队


▶  一份七年的Offer


1996年的夏天,唐昕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人正在接受采访,谈话内容大致关于中国嘉德拍卖在那一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接受采访的人正是中国嘉德拍卖的创始人陈东升。

唐昕潜意识里感受到这可能就是那个将会支持本土的艺术的赞助人——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备国际视野;年轻且积极进取;当然,他还拥有雄厚的财富实力。那一年,陈东升正好39岁。

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性,假如没有这段不可思议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泰康空间了,这个细节却也成了有关泰康空间前世今生里戏剧化的一笔。这一看似无意的巧合,实则是唐昕有心的留意。

位于北京复兴门的泰康人寿大楼外景



陈东升赞助唐昕的第一个展览“中国人世纪肖像展”开幕式现场,泰康人寿大厦,2001


之前多年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让唐昕转变了看法,觉得只有国人自己才可能真正支持本土艺术的发展,但是对当代艺术几乎零认识零接触的国人里,谁才有这样的可能呢?为了寻找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赞助人,她已经默默观察了两年多。

不久,唐昕就争取到了跟陈东升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唐昕与他分享了许多自己对艺术市场的见解。“面试”之后,陈先生向唐昕发出了Offer:“你可以来嘉德,也可以来正在筹备中的泰康人寿工作”。难以想象眼前这个温婉柔和的女人,当年也是一位热血满腔的理想青年。

但陈东升并没有立刻成为唐昕的赞助人。“我觉得陈董这么多年来的工作习惯就是,什么事情必须要自己看清认准,才会下决心去做,在此之前他会持续不断地一直观察。”



2003年9月16日“Control Z”展览的开幕也意味着泰康顶层空间的诞生


2001年,陈东升赞助了首个唐昕策划的展览“中国人世纪肖像”——免费提供泰康人寿复兴门总部顶楼(第十一层)的场地,外加两、三万元资金。这种赞助模式一直持续了两年多,每次需要钱,需要场地了,唐昕就会去找陈东升。相识后的很长时间中,唐昕在陈东升眼中的形象都没变过——一个有热情的“文化个体户”。

当2003年艺术圈的各项实践因为非典肆虐遭遇停摆时,人们不能聚在一起,不能做展览,只能在户外的空地上短暂见面,其余时间各自在家中闷着、冷着、思索着。也是这时,唐昕突然意识到,或许需要一个稳定正式的展览空间。她想起当年陈东升向她提供的工作机会。意外的是,这份Offer在七年后仍然有效。唐昕被正式“收编”,由此也诞生了国内第一家由金融企业创办的非营利当代艺术机构——泰康顶层空间,隶属于泰康人寿公益事业室,这就是泰康空间十五周年的起点。

从左至右:艺术家洪浩、颜磊与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泰康空间总监唐昕在作品《泰康计划》前,泰康人寿大厦,2006

2007年6月,泰康顶层空间的尹朝阳个展“流动”现场


六年的打磨期


十五年后,唐昕正带领这支十人团进行着泰康美术馆预备役,为“中国MoMA”的诞生紧锣密鼓的筹备着。但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从复兴门到798艺术区,再到草场地艺术区;从“鼓舞与激励”到“追溯与激励”的空间理念,一路走来并不轻松。二十多年前,唐昕就选择了“非商业”这条少有人走过的路,艰阻重重。这其中有来自起步时公司内部的疑虑,有来自798时期同侪的较量,也有来自摸索前行中的焦灼,更有来自当代艺术生态的尚未成熟……

泰康顶层空间(现泰康空间)798艺术区时期外景


“一件作品:《谢土》”展览现场,798艺术区泰康顶层空间,2007


从2003年到2009年,从复兴门到798艺术区的那六年,在漫长的打磨期中,泰康顶层空间切身地感受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急剧变化,也体会着一个非营利机构身处其中的孤独滋味。

“在798艺术区的那段时间大概是最低谷的时候,”唐昕回忆道。尽管脱离了写字楼的束缚,日渐蓬勃的商业氛围又为空间的生存制造了一层壁垒。100多平米的空间被豪华的、销售火爆的展览包围着,画廊们享受着艺术市场的红利期。“那时候绝大多数人一致的努力和尝试,都是迫切地围绕商业进行。感觉自己是在一个热水锅里,开始有点小泡泡,泡泡逐渐越来越多,然后就开锅了。”唐昕感到巨大的落差,另外几家非营利艺术机构也都在那前后几年陆续转型为商业画廊。

“蜜蜜行动:韩娅娟个展”展览现场,798艺术区泰康顶层空间,2007

“幻觉.逃源:舒昊作品展”展览现场,798艺术区泰康顶层空间,2007

“薄荷糖:烟囱小画展”展览现场,798艺术区泰康顶层空间,2008


这股夹杂着泡沫的商业浪潮将唐昕推向了分叉口:一边是转型商业画廊,一边是坚守非营利。唐昕并不是没有纠结过。或许在外界看来,他们最终没有向商业妥协,是因为背靠泰康这棵大树,具备了持久续航的动力。但现实处境却是,“我们钱少、资源少、物理空间有限,其实很难跟为一个展览动辄百万花销的画廊竞争,最重要的是我不想再卖东西了。”

被冷落也未必都是坏处,唐昕在后来撰写的《我在泰康的十年》一文中写到:“在798的两年半我们的收获是极大的。”她开始思考“什么是一个艺术空间”以及其存在的意义,也开始与同资本尚无缘分的年轻艺术家广泛接触,推出新摄影、新绘画等系列展览;同时面向公司内部,把建立收藏体系确定为核心,形成了泰康空间早期的理念“鼓舞与激励”。


“泰康收藏摘要”展览现场,2009


▶ 三天的艺术


当2009年从798艺术区转战草场地艺术区时,泰康顶层空间也正式更名为泰康空间。但艺术市场的火热彻底翻篇,一夜之间重回冷清。当大家都在喘息时,唐昕却刻意加快了频率,“51平方”以三周一展的速度在跑道上狂奔。局部的发酵迅速提振了艺术圈的士气,画廊老板们也前来挑选他们的“明日之星”。陆续推出16位年轻艺术家后,在泰康空间成立近八年时,唐昕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非营利空间的“被需要”。如今活跃的这批青年艺术家,如赵赵、王思顺、王郁洋、闫冰、马秋莎等都孵化自这个王牌项目。泰康空间对未来的关注并没有就此停滞,2016年重启的“日光亭”项目、2017年启动的“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以及2018年策划的一系列工作坊、学术讨论和演出活动,继续作为补充商业之外的新功能而存在着。

“51㎡:12# 马秋莎”展览现场,2010

“51㎡:15# 梁远苇”展览现场,2010

“51㎡:16#王郁洋”展览现场,2011


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五周年艺术品收藏展”更像是一次乘胜追击,这不仅是泰康首次向外界展示收藏体系,也是担任策展人的唐昕及其团队的一次翻身仗。“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改变形象,我不再是一个个体户,我们现在有团队了。”

的确,唐昕按照专业美术馆职能岗位搭建的这个小团队没有让她失望,他们不囿于专业的局限,横跨摄影、建筑、地下摇滚乐等领域,泰康空间展开的学术图谱随着时间的递增而越铺越大。他们的课题并不哗众取宠,但绝对敏感的视角却让他们保持着锐气和活力。看起来着,这个十五岁的翩翩少年如今已具备了全能型学霸的气质。

2012年,泰康空间“明室”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刘窗、刘韡、王郁洋、张辽源、郑国谷



“从复兴门到草场地:泰康空间2003—”展览现场,2013


陈东升的梦想是要做中国的MoMA,这也是泰康美术馆的未来。而唐昕个人的愿望则是人们走进泰康美术馆,能够看到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史。去年,她在泰康空间原有学术理念“从1942年以来看当代”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更生动的描述——关注三天的艺术:站在今天看昨天,站在今天看当下,站在今天看明天。也许不久的未来,非营利机构的名单里将少了一个泰康空间,但是民营美术馆的版图里将会增添一家泰康美术馆。

泰康保险集团艺术品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总监、策展人 唐昕(摄影:董林)


外国人没有传说当中那么理解中国当代艺术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在与陈东升先生认识之前,你在使馆区做过一些商业性质的展览,与外国人做生意的经验,对你之后工作的展开有哪些影响?

唐昕(以下简写为唐):当年在国内能给当代艺术办个展览的几乎只有在京的外国人,所以圈子里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我在外国人的使馆圈里交往了那么多年,发现其实他们大多数也都是老百姓,不会真正、长久地帮助或者扶持艺术,他们喜欢的作品多少带有一点“中国”特色,也就买点艺术性的商品而已。做了几年之后我发现,不仅当时的中国人很难接受当代艺术,外国人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理解中国当代艺术。这让我觉得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外身上,于是我就在想,中国人有没有可能支持自己的艺术?


Hi:所以你就开始留心寻找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赞助人了?

唐:从1994到1996年这几年,我一边跟外国人继续做商业展览,一边非常有意识地留意国内有什么人有可能支持本土艺术的发展。那时候在不同场合可以接触到一些有可能性的人,我也特别有意地观察着他们。

2015年,由陈东升捐资建造的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首展“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现场,精选了泰康艺术收藏中的70余件(组)作品参加展示



2017年底,泰康空间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策划了一场名为“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群展


Hi:你会去说服他们吗?

唐:不说服,我只在日常交往中观察他们。比方和他们一起喝咖啡、一起喝茶聊天。但是90%的人都没兴趣听你谈艺术,更别提什么当代艺术了。给他们看照片,他会觉得这个东西很可怕,连你这个人他都会觉得另类。所以其实是谈不下去的。这样的话,自然知道这些人是不可能共事的。

Hi:但1997年你放弃了商业,成为独立策展人,陆续在国外策划了一些交流展。当时反响如何?

唐:20世纪90年代国际展览总体上还不多,只要在国外做完展览回来,很多人会说展览非常成功,非常有影响力。实际上真去外面做展览的时候,我是看不到所谓的影响力的。如果按照观众量来看,确实是很成功。但是你能说它有影响吗?可能只是一种幻觉,自己策划的展览都会觉得在当地备受关注,的确各种媒体杂志、电台、电视台都会去报道。


Hi:所以你还是选择回到国内展开你的工作。从2001年陈东升赞助你的第一个展览到2003年正式“加盟”泰康,成立泰康顶层空间,为什么那时候就和商业划清了界限?

唐:当年做商业展览,也是想帮助艺术家,帮他们卖点东西,觉得挺好玩儿的。但只有外国人才买,可老外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帮助中国艺术家的,我觉得中国艺术要想被认可,最终只能靠中国人自己。那时候在欧洲做交流,知道西方人从学术上并不接受中国当代艺术,他们的关注更多是源自某种政治上的同情,没有学术上的认可。所以我就不想再做商业了,想做纯学术的展览。

“刘辛夷:激振波”展览现场,2013

泰康空间露台项目第二期“徐渠:网球场”,2014

日光亭项目“王拓:失忆事典”展览现场,2016

日光亭项目“好画”展览现场,2017


Hi:你成为了泰康的一份子后,感受上跟以前个体户有什么不一样?

唐:太不习惯了。第一个月不到,我基本上就已经想放弃了。因为“收编”后所有内部流程都得自己跑。我长期自由惯了,突然进入这样巨大的企业里遵守它的制度,既不理解也很难受。

Hi:后来怎么撑过去的?

唐:想想觉得别人其实也会经历这样的不容易,我经历的不容易可能是做这件事必须要承担的一部分,而且我还得到了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很好了,就没走,坚持下来了。


Hi:2006年搬到798艺术区的原因是什么?

唐:2004年给马六明办十年回顾展的时候,虽然我已经尽量谨慎了,但仍然刺激到了很多人。尽管我有当代艺术不被理解的思想准备,但是当你作为一名员工,面对这些矛盾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棘手。加上2005年左右,798那边就很成气候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往那么远的复兴门跑。那时候就非常渴望有一个使用起来更顺畅的专业空间。因为在写字楼里布展有诸多不便,不能钉钉子、展墙都是临时展板、声音光线没法控制,很多作品也因为电梯限制上不去,布展施工会影响别人办公,都得等到员工下班后进行,等等。写字楼的环境并不是一个专业、理想的展览环境。



“政纯会:政纯办十周年”展览现场,2015


▶ 并不是背靠大树就有出路了

Hi:但从2003到2009年近六年的时间,做非商业机构的起步阶段其实是跟中国当代艺术对商业的迫切需求错位的?

唐:对。尤其是到2006年到798艺术区之后,这种对比格外强烈。过去只有欧洲和美国的西方一些藏家来买作品。2005年、2006年突然之间开始有海外华人跑到艺术家工作室收藏作品,就会觉得不一样了。再往后,拍卖也开始了。所以在那几年,市场开始急剧蓬勃。泰康空间的非营利气质与商业氛围极其不协调。

Hi: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商业爆发的局面?

唐:中国经济经历了之前长时间的积累,到那个时期已经形成资产规模,开始有很多余钱做投资,做资产配置。纽约突然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专场,这让中国当代艺术一夜之间在国际走红。纽约其实非常冷静,只是试水,知道那只是个泛华人市场,拍卖结束后就马上转战到香港了。可当时大家并不那么冷静地看这个现象,反而觉得老牌拍卖行都在拍中国当代艺术了,而且成绩那么好,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市场自然会热起来。这个不大的盘子,短时间大量吸金的结果就是价格暴涨,局面异常火爆。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非营利就显得更加孤寂了。


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抵抗的涌现”展览现场,2016


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日落将至”开幕现场,2017


Hi:虽然是非营利空间,但也会面临跟商业画廊在艺术家资源上的竞争?

唐:那是个整个行业初次面对艺术商业的时候,大家的兴趣也都是围绕市场的。做展览已经不是艺术家唯一的需求了,想卖作品的需求更迫切。想跟艺术家合作,得能帮他们销售作品,对艺术家来说才最有吸引力。一些商业画廊有巨大的展览空间、巨大的投入来吸引艺术家跟他们合作,并且能立刻转换成效益。当时花上百万做展览的情况也是有的,非常疯狂。而我们只有一百平方米的空间,又不能帮艺术家销售作品。那时做商业是合时宜的,做非营利并不合拍。


Hi:没想过转型成商业画廊吗?

唐:太冷清的时候也有想过。公司也对空间这个跨行业的部门没有具体的概念,商业也好,非营利也好,没有人真正提出过要求,所以其实当时是有转变的可能性和机会的。但要转变成商业就得去销售作品,我个人对卖东西已经没什么兴趣了。而且泰康空间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对我们抱有很大希望,觉得那么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后盾,在艺术市场迅速火热的几年,圈里人都希望泰康买作品,希望泰康花钱。


Hi:那时候泰康有买吗?

唐:买了,泰康收藏里很多重要作品都是那几年买的。很多东西那会儿不是市场上最流行的,很多买家还不认识,我们买的竞争压力还不大。


Hi:在798的那两年是属于泰康空间的低谷期吗?

唐:很低谷,并不是背靠大树就能有人理睬。画廊、藏家、媒体,差不多整个行业都围着有名气的艺术家转,一个小型非营利机构很难去找这些艺术家合作。也正因为是低谷,我才有机会思考这个空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该如何运营?所以2007年,形成了泰康空间的早期理念:鼓舞与激励。我们开始跟年轻艺术家合作,支持他们的实验性创作。因为年轻艺术家们尚未进入商业市场,不被画廊关注,但他们的创作实践非常鲜活,有意思。


“建筑问题”展览现场,2017


“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展览现场,泰康空间策展人苏文祥向观众介绍作品,2017


▶ 与公众互动的准备

Hi:2009搬到到草场地才算是正式安定下来了?

唐:当时在798被人冷落惯了,空间又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面积小,不理想。到了草场地就舒展了好多,心情不一样了,就准备把之前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好好展示一下。

Hi:搬到草场地之后,泰康空间的理念也更新为“追溯与激励”,“追溯”不仅成为空间展览的一个部分,也是泰康收藏关注的重点,这是从何而来?

唐:作为一个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那么多年的策展人,我个人对于当代艺术为什么会在80年代“突然”出现这个问题非常有兴趣。追问下去发现是跟之前的历史紧密相关的,但到底是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这就成了“追溯”的由来。

那时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人并不会深究它的成因。我觉得是他们离得太远,无论地理上还是文化上。但另一方面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喜欢收藏社会主义的、“红色”的东西,这类东西在中国当代艺术圈是被排斥的。而这些老外也不是光猎奇,也会看中国历史方面的书,包括传记,所以会收藏中国的“红色”作品。我曾经帮外国藏家收藏过这类作品,我并不反感社会主义时期的那些旧物件或者美术作品,也不是完全的陌生。所以在给泰康做收藏的时候,关注当代艺术的同时也关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甚至更早期的作品。

乔迁正好是个转变的好机会。所以泰康空间2009年在草场地的开幕首展“泰康收藏摘要”,就展示了部分藏品,如吴印咸于1942年拍摄的毛泽东,吴作人1949年的油画,陈逸飞的《黄河颂》,肖鲁的《对话》装置等几件作品,直接提示从社会主义到当代的思路。


“日常与革命:黄山、庐山的两种风景”展览现场,2018

“制性造别”展览现场,2018


Hi:“51平方”作为泰康空间最被津津乐道的品牌展之一,当时针对的问题是什么?

唐:有了在798艺术区时,跟年轻艺术家两年时间的接触,“51平方”就想挑出一些艺术家做长期的跟踪。所以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几个条件:1.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材料费。这是和2005、2006年前后,那些巨大空间的豪华展览相对应的。我们针对的是年轻艺术家创造性的条件,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如果没有丰厚的资金支持、没有很大的展示空间,那么艺术家是不是不能有效地进行对艺术的思考和创作,讨论和展示呢?2.必须是专业院校毕业的。那时行业的生态特点之一是类似职业竞技,那我们就从职业选手里选拔做观察。3.必须是毕业3-5年以后的艺术家,就是刚毕业的不行。因为艺术院校扩招,学艺术常常是一种高考策略,这些人并不一定要走艺术道路,毕业后3-5年是他们自我筛选的时间,我们只在决定要当艺术家的人里面选。4.能体现艺术家现阶段创作实践的作品。

Hi:泰康这几年做的展览,不光有针对艺术家的部分,也给年轻策展人群体提供了平台,是针对现有策展生态的反思吗?

唐:对,这是我前几年提出来的。我们在做面向未来的“激励”工作时,除了艺术家以外,文化生产是不能没有策展人这个群体的。他们对艺术生产的推动和批判能起到很大作用。所以既然要支持未来,就要对能起重要作用的群体进行激励,自然要把策展人也纳入进来。前些年我们很难看到一个新鲜的策展人群体,但近几年,突然发现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着崭新的面貌,对生产对现场对现实等等都有很多有意思的想法。但和年轻艺术家相比,他们的工作更困难,不是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室就能实现的,需要合作,需要平台,需要各种帮助,于是泰康空间就产生了“泰康新生代策展人”这样的项目。

露台项目《仲夏花园》,丁威娜,2018

泰康空间露台Clu8“回撩:Jiafeng的网页DJ音乐会”演出现场,2018

日光亭•开放源系列工作坊第二场,“作为新长城的次元壁:电子游戏的媒介与叙事”现场,2018

“生命文献:沈阳地下音乐1995-2002”展览研讨会现场,2016


Hi:最近几年,泰康的展览还涉及到地下摇滚乐、建筑等当代艺术之外的门类,这是基于哪些考虑?

唐:这主要源于我们对国内宏观当代艺术生态的关注。这些门类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大家都对时代有着各种反思和讨论,而突破各自习惯壁垒的最好办法就是交流。泰康做这样的项目促进跨行业的交流,同时可以让我们自己对宏观文化生态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以前因为团队小,工作范围就只能专注在与当代艺术学术群体的沟通讨论上,现在不论是在展览内容上的拓展,还是系列活动的策划,我们都希望建立多种跟公众的互动,也是为了未来美术馆做准备吧。到美术馆阶段,公众将是更大的交流对象。


Hi:走到今天,作为一家非营利机构,你觉得中间克服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唐:现在在国内,大家热议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造血,这其实是一个技术问题。美术馆需要灵魂,但不是说有了藏品就有灵魂,灵魂到底是什么?灵魂内容的构架到底怎样形成?这个问题很核心。为什么人们非得到美术馆看作品,看画廊的展览或网络浏览难道不一样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最核心的。有了灵魂,就可以衍生出各种产品,美术馆的展览、项目、活动等等都是产品。其次就是建立连接,与谁连接,怎么实现,就是产品的渠道,到现场看原作应该只是一种主要的渠道,除此还应该有多种渠道建立公众与美术馆的连接。有了产品,有了渠道,应该就能自我造血。

2015年,泰康收藏作为大陆唯一企业收藏案例被收录进入《全球企业收藏》(德意志标准出版社)


▶ 希望在泰康美术馆里保留“泰康空间”

Hi: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介入到泰康收藏里?

唐:2003年在复兴门泰康人寿大厦策划展览的时候,公司偶尔会收藏一些作品,但我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系统收藏这件事当中。后来陈董要买作品的时候,也会偶尔问我意见,我觉得一开始可能是老板测试员工的一部分,我会按照自己的判断来说。那时候有几件当代艺术范畴的作品,我给的理由跟拍卖行不太一样。比如并非拍卖行封面的作品,我极力推荐要买。阴差阳错,有的作品买了有的没买到。逐渐的,每次到拍卖季我会参与讨论,后来为公司建立艺术收藏就变成我持续负责的一部分了。2009年我提出收藏要体系化,并在草场地空间首展“泰康收藏摘要”中展示了初步的构架关系。

“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五周年艺术品收藏展”,开幕现场及吴印咸作品捐赠仪式

左起:中国美术馆时任馆长范迪安、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

“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五周年艺术品收藏展”展览现场,中国美术馆,2011


Hi:为什么没有想过去一级市场,而基本上都是在拍卖行购买?

唐:与泰康学术研究体系相对应的历史性作品,必须在收藏有所体现,这是我非常明确的想法。但很多历史性作品已经不能在一级市场流通了,所以只能去拍场买,这是主要的原因。


Hi:摄影在整个市场中属于冷门,为什么你们会聚焦在这个部分?

唐:每一个策展人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都有可能成为这个机构所拥有的新方向或可能性,泰康空间也是一样。我个人对摄影已经关注很多年了,现在空间的学术团队也对摄影有很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这与我们经常谈到中国摄影的特殊性和典型性有关。另外,艺术媒介的发展是我们宏观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研究这个话题,就不能不研究摄影进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再有,社会环境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是又一个我们宏观研究的重要话题,而摄影可以从这方面提供给我们无尽的信息。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追踪,泰康对摄影的研究和收藏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版块。

吴冠中 《北国风光》 68×179.5cm 布面油画 1979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吴作人《战地黄花分外香》 118×175.5cm 布面油画 1977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蒋兆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83×132cm 设色纸本 1949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孟禄丁、张群《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 196×164cm 布面油画 1985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Hi:十五年过去了,接下来泰康的重心会是什么?

唐:接下来就是为泰康美术馆做准备。

Hi:美术馆选址会在哪里?时间表是怎样的?

唐:具体的时间和位置暂时还不能透露。

Hi:所以目前泰康空间的人员架构是按照美术馆的模式在准备?

唐:我们现在是四个部门:展览部、行政部、文献与档案中心、拓展与信息中心,十个人团队的部门和岗位职责设置只能是未来美术馆最基本的职能吧。未来美术馆从产品到渠道,从生产到连接,机构结构将是完全不一样的。

肖鲁《对话》 240×270×90cm 行为/装置 1989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刘韡 《波浪No.5》 250×784cm 布面油画 2006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王兴伟《无题》120×120cm 布面油画 2007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蔡国强《天空中的人、鹰与眼睛》 230×77.5cm×9 火药、纸 2004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Hi:在你的预想中,泰康美术馆将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唐: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都是基于聚拢艺术品资源,美术馆本身像一座山峰巍然不动等待人们的朝圣。但我觉得未来的美术馆应该变成一架机器,一个持续运转、聚拢资源、连接社会、分享价值和信息的机器。另外,国际上能进入美术馆的作品,尤其是藏品必须基于对美术史发展的判断,能够沉淀下来的作品或艺术家才能进入这道门槛。这样的标准会造成年轻艺术家跟美术馆的距离,所以很想在泰康美术馆里保留泰康空间一直以来支持年轻群体的传统,但这还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