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转租】金盏东窑库房转租,无转让费,380平,价格低廉
发起人:应空间  回复数:2   浏览数:1295   最后更新:2018/09/13 14:43:49 by guest
[楼主] clclcl 2018-08-29 11:12:41

来源:典藏Artcoco  文:Suchao


根植于70年代的迪斯科浪潮,俱乐部文化(Clubbing; Club culture)伴随着80年代盛行的锐舞(rave)和打碟(DJ-ing)逐渐演化,成为发生在夜店(nightclub; discotheque; club)或音乐节中的社会性活动。因其产生历史指向那些自发组织的反体制的、未经许可的彻夜舞会,俱乐部文化最初被认为一种狂欢式的亚文化(subculture),围绕着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初的地下锐舞派对。随着社会文化愈趋多样性,俱乐部文化逐渐从亚文化进入主流,从地下走向地上,也从夜晚延伸至白日,转变成一种由青年引领的生活方式及全球性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20世纪技术的发展带来媒介上的变革的时候,上世纪中叶出现的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也正随着音乐制作技术的提升开始广泛普及,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汉斯·海因茨·施图肯什密特(Hans Heinz Stuckenschmidt)曾将20世纪的音乐称作“电子音乐的时代”。90年代,电子音乐的潮流已席卷俱乐部文化,以夜店为根基的电子舞曲(electronic dance music; EDM)形成电子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并汇入流行音乐中,使其具备了更大的商业及文化影响力,这也迎来了唱片骑师(Disc Jockey; DJ)的全盛时期,各种新的艺术风格层出不穷。Deep house、迷幻音乐(trance)、鼓打贝司(drum and bass)、碎拍舞曲(breakbeat)、hip hop、techno、electro、dubstep等,由DJ在夜店演出,并通过不同的技法,如左右回转(beat juggling)、对拍(beatmatch)、磨碟(scratch)、划分乐节(phrase)等混合出自己的风格。DJ们通常在黑胶唱机(turntable)、CD唱盘或笔记本电脑上进行操作,混音台(Mixer)则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具,其中涉及到的繁杂技术在此不赘述。总之,以EDM、DJ、青年文化为首的俱乐部文化从那时期一直延续至了今天。作为流行文化的温床,这片音乐与热舞的现场自20世纪以来就是前卫艺术的中心,其存在考问着既有社会生活的标签,也是另类的现实、新兴的空间设计、图像与艺术、声与光的实验室。

2016年Berghain举办的“Halle am Berghain”(图片来源:iHeartBerlin)


正因如此,在俱乐部文化中,艺术家从不缺席。七八十年代纽约的传奇夜店“54号工作室”(Studio 54)吸引了包括达利、安迪·沃霍尔在内的许多艺术家,1980年关闭后,继承其风格的Palladium夜店于1985年开放,纽约艺术界转战于此,沃霍尔、凯斯·哈林(Keith Haring)、拉里·里弗斯(Larry Rivers)都是这里的常客。日本建筑师矶崎新是Palladium的建筑设计者,其室内的正中央墙壁是由凯斯·哈林创作的布满跳舞小人的巨幅壁画。这两大俱乐部奠定了70至80年代的纽约夜生活,并对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4号工作室是迪斯科驱使下的享乐主义的游乐场,Palladium则是城市里前卫艺术家的聚集地。

纽约Palladium夜店内的巨幅Keith Haring的壁画(图片来源:Timothy Hursley, Garvey Simon Gallery,NY)


此外,纽约的Mudd Club(1978)和Area(1983)也为像哈林和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这样的艺术家开辟了更多融合了俱乐部场景与艺术的新空间,彼时盛行于纽约的俱乐部文化也风靡至欧洲。1982年,建筑设计师Ben Kelly在曼彻斯特打造了一座锐舞的后工业化圣堂“The Haçienda”,迷幻浩室音乐(Acid House)正是从这里出发征服了整个英国。House和起源于80年代末底特律的Techno可以说是定义了一代俱乐部及锐舞者的最后的伟大舞曲音乐。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西德的统一,它们来到了柏林,在那里,废弃的空间被改造成夜店,Tresor(1991)以及出了名的Berghain(2004)都是由旧工厂改建而来,它们让我们看到充满活力的俱乐部文化是怎样在都市的裂缝中生根发芽。

Berghain内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位于德国莱茵河畔魏尔(Weil am Rhein)的一座世界顶尖级设计和建筑博物馆——维特拉设计博物馆(Vitra Design Museum)正在进行展览“夜狂热:打造俱乐部文化,1960至今”(Night Fever. Design und Clubkultur 1960–heute)。该展首次将目光投向俱乐部文化现场,通过一系列照片、文献资料、服装以及播放着迪斯科舞曲和techno的声光装置,全面展示了上述俱乐部的设计历史。展览以60年代为开端,从意大利先锋设计团体Gruppo 9999打造的弗洛伦萨俱乐部Space Electronic(1969)到“54号工作室”,从Palladium到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领衔的OMA建筑事务所专为21世纪打造的伦敦“声音部II”(Ministry of Sound II),它们召唤着观者进入一个充满魅惑力的亚文化世界,在白日的规则和惯例之外,寻找永不将尽的夜晚。

“夜狂热”展览装置现场(©Vitra Design Museum,摄影/Mark Niedermann)


实际上,俱乐部文化一直以来都为许多视觉艺术家们提供灵感和参照,并吸引他们亲身参与其中。最为知名的如德国艺术家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自80年代搬去伦敦后,他用摄影大量记录下城市的青年亚文化、夜生活和酷儿群体;90年代初期,提尔曼斯的一批作品描绘了沉浸在俱乐部文化中的20世纪末青年人肖像。音乐是其创作生涯里反复出现的元素,他执导过音乐录像,策划过以音乐为主题的展览,兼职DJ,并在2016年发行了自己的首张EP专辑《Make It Up As You Go Along》。自柏林最出名的夜店Berghain开张以来,提尔曼斯的几件摄影作品就一直轮流展出在夜店的那个全景吧台(Panorama Bar)中,包括2004至2009年期间展出的《nackt》,2009至2015年的《Phillip,close-up III》,他还在今年8月24日与三位DJ在Berghain同台演出,而提尔曼斯也绝非唯一在Berghain展出的艺术家。在2015年由Jens Balzer、Dorothée Brill、Stefan Goldmann等人撰写的《Berghain:俱乐部里的艺术》(Berghain:Kunst im Klub)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这家传奇夜店与艺术和各类艺术家的渊源。夜间俱乐部的噪动与狂欢和艺术展览空间的静态与冥想让二者看似相距甚远,却在今天因音乐与视觉艺术更一步的交融而碰撞出流行文化一种全新的输出方式。

Wolfgang Tillmans(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自中国的陈维是另一位将俱乐部文化注入自己作品中的艺术家。在其摄影系列“俱乐部”中,他精心搭建出夜间俱乐部场景,将舞池作为一个特殊的场域,在朦胧色调的光线下打造一场夜店的狂欢,捕捉午夜时分孤独舞蹈的后80年代中国青年群像,通过重新想象并再造理想形态下的俱乐部氛围,以检视这一特殊空间中的文化表征。其中一组摄影《在浪里》,描绘了一批青年肖像——他们在迷离的光影和含混的舞台布景中展现了介于夜店舞蹈与现代舞之间的行为表演。

陈维,《在浪里》,2013


俱乐部文化的难以言状的精神状态不仅存在于它给予青年人的片刻沉醉与迷失,更可以推及广泛的当代文化活动与消费中。陈维曾多次谈及他的这类摄影作品内在的“悲剧性”:“它是关于一种美感的质性,也是它引导了我的这些创作。我当时想要抓住人们聚集在一起,在舞厅里跳舞,在音乐节上摇头,聚集在了一起,在烟雾里,但又不知该向何处的那种感觉。聚会结束一哄而散,或者天快亮了,回到白天的世界。它们是关于虚构的抵达与无法抵达的现实。”


构成俱乐部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唱片骑师(DJ)的工作在本质上与我们熟悉的艺术家的工作性质并无二致,他们是音乐上的创作者,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他们创作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听众之于他们正如观众之于艺术家。德国的知名DJ汉斯·尼斯旺特(Hans Nieswandt)在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正负八》(plus minus acht)中,把DJ形象地比喻为祭司、乩童和巫师,也比喻为飞行员、船长和列车司机:“DJ承担长途旅行的责任,像梦游者一般安全地将自己所负责的所有人带往目的地,或者也到不了目的地。”

Hans Nieswandt(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970年成立于杜塞尔多夫的德国电子音乐团体“发电站”(Kraftwerk)被认为是电子音乐的开创者,是首个将该派系音乐流行化的乐队。声码器(vocoder)、合成器、键盘、电风琴、电子鼓都是他们常用的音乐设备,对包括后来主要由DJ创作的EDM在内的许多现代音乐类别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专辑《Autobahn》(1974)、《Trans-Europe Express》(1977)、《The Man-Machine》(1978)均取得商业上的成功,那些融合了电子音与流行旋律的曲风、重复性的节奏、独具特色的图像风格,都奠定了他们所谓的“机器波普”(robot pop)风。2012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首席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的发起下,MoMA为他们举办回顾展“Kraftwerk - Retrospective 1 2 3 4 5 6 7 8”,随后,该展巡展至英国泰特美术馆及杜塞尔多夫的K21美术馆。此后,邀请电子音乐人在美术馆现场演出的案例也越来越来多,他们往往凭借电子音乐和自身的极大号召力,将更多的观众引入美术馆中。

“发电站”乐队,《The Man-Machine》(图片提供:Sprueth Magers, Berlin and London,©Kraftwerk)


2003年成立于法兰克福的电子乐队Dyko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艺术家John Barrie Dyke创立。Dyko的创作遵循着包豪斯的“艺术家既是工程师”(Gestalters als Techniker)的理念,音乐上则受“发电站”乐队、Depeche Mode、大卫·鲍伊(David Bowie)、伊基·波普(Iggy Pop)等音乐人/团体的影响,并在他们的基础之上更新着自己的风格。这类音乐风格通过持续发展来到俱乐部中,被一代代唱片骑师们重新演绎,他们如同艺术家一般工作,带领我们潜入一个充斥着俱乐部文化的,或许“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more real than real)的另类世界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