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 中国的川普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591   最后更新:2018/08/12 15:05:12 by 脑回路
[楼主] colin2010 2018-08-12 15:05:12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童桢清


“用语言去描述音乐就好比用舞蹈表现建筑”,不同媒介之间必然不能进行百分百同等的输出,但日本交互设计领军人物、策展人中村勇吾和他组成的“乐队”要做的,就是去试图接近不可能之可能。正在东京21_21 DESIGN SIGHT举办的“声音建筑展”邀请日本知名交互设计家中村勇吾担任设计总监,以体验性空间设计而闻名世界的设计师片山真通负责场馆内部的空间设计,知名音乐人小山田圭吾担任音乐创作。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以欧洲为中心的绝对电影运动中,奥斯卡·费锌格(Oskar Fischinger)和沃尔特·鲁特曼(Walter Ruttmann)等动画先驱们就开始尝试音乐和映像结合的实验。在80年代日本电子流行乐黄金时期,以坂本龙一和视觉艺术团队radical tv为代表的音乐人和视觉艺术家展开跨界合作,不断推进这类实验。“建筑”在近期东京21_21 DESIGN SIGHT举办的“声音建筑展”的语境下超越了其物理性质,也许能够提供给我们新的方法去发现音乐和艺术结合的未来。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除了将音乐拓展到映像之外,还把它延伸到空间的整体。在空间上扩展的建筑和以时间为轴线编写的音乐,两种看似完全对立的媒介相互碰撞将会产生出怎样的火花?这是设计总监中村勇吾看到音乐人西恩·小野·列侬(Sean Ono Lennon)用“声音的建筑”来形容小山田圭吾去年的新专辑时,头脑中闪现的想法。他邀请小山田圭吾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音乐《声音建筑(AUDIO ARCHITECTURE)》,再交给11位活跃在日本当代艺术各个领域的年轻创作者,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诠释。


“进入音乐,不要停止”

由稲垣哲郎拍摄的乐队录音室现场演出映像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TANC


展览一反以空间为主导再搭配音乐这种惯有的做法,中村要做的是以小山田的音乐为中心来构筑整个空间,在空间秩序引入时间的准则。他找到的线索是串联起两者之间的“结构”。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音乐是音乐人将音色、音域、音量、节奏等细部推敲打磨之后塑造成整体的“建筑物”。作为此次展览的核心,小山田圭吾在个人创作中进行的声音实验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专辑《Point》,不管是对音的掌控,还是对层次的处理、对结构的编排、律动的调控以及意象的表达,小山田圭吾一直坚持探索着如何在有限的要素下进行多元化的音乐表达。在创作上做减法,去掉一切花哨,最后达到的是结构上极致的凝练。


小山田圭吾 CORNELIUS 《Point Of View Point》MV

© Corneliusofficial


此次小山田圭吾为展览创作的展览同名歌曲《声音建筑(AUDIO ARCHITECTURE)》从歌词到编排都简明扼要地契合了这个概念。出自中村勇吾笔下的歌词排列着各组意思相对的概念,伴随着稳定有序的节拍吟唱,就在听者逐渐适应规整的结构时,曲风急转直下,陷入混乱,噪音再到静止,之后重启回到最初的秩序。含义相对的歌词相互碰撞,最后都归附到反复强调的主歌部分“进入音乐,不要停止”。如此结构的音乐笼罩在整个空间上空,循环往复,作为主心骨统领着展示中的各个作品。


时空映像与音乐的共响


由稲垣哲郎拍摄的乐队录音室现场演出映像

东京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21_21 DESIGN SIGHT


片山真通在设计上将时间的秩序加入到空间构成中,让时间去支配布置在空间内的各个作品。首先进入的Gallery 1空间,由稲垣哲郎拍摄的乐队录音室现场演出映像投放在三面超大屏幕上,每个屏幕随着现场节奏切换着画面,音乐和映像达到高度的统一。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在录音室观看乐队演出。身后墙上的屏幕上则和音乐同步显示着录音时的混音程序和歌词。稲垣哲郎通过映像和文字装置让歌曲的结构可视化。这个空间是流淌在全场的音乐源头,是音乐人的专场空间,也是整个展示空间的指挥室。

勅使河原一雅 (Qubibi) 《Music Worm》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TANC


在场所有作品的节奏都和音乐同步展开。在旁边Gallery 2的中央,布置着整体都由屏幕组成的巨大长形舞台,轮流上映着余下10组艺术家为此次展览创作的8个映像作品。舞台背后则是各位艺术家的个人展示空间。活跃在映像实验、平面设计、当代舞蹈、动画、交互设计等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们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变幻成新鲜有趣的作品,用他们的诠释刺激着观者的音乐体验。中村表示: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不属于任何流派,有着自成一格的艺术表达。

Hiroaki Umeda作品《in fibrils》

东京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21_21 DESIGN SIGHT


当代舞蹈家梅田宏明在之前其个人的作品中将舞蹈和映像结合,强调两者共通的身体感受。此次他从音乐的身体性出发,以肌肉的纤维结构为灵感创作的映像作品,象征光线的线条伴随着音乐的振幅强弱划破黑暗,通过置身其中观者的身体将音乐和映像连结起来。

Yoriko Mizushiri作品《air flow》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21_21 DESIGN SIGHT


抑或是敕使河原一雅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出发,抓住音乐聆听成立的基础条件-耳膜的振动,用形似抽象的图形营造出我们在听到音乐时体内细胞的运动结构,随着音乐的张弛,荧幕上的细胞不断膨胀、扩张、破灭、再生,声音和映像之间产生的张力拉扯着在场者的感官。水尻自子制作的动画作品将歌词中的对立延伸至我们的日常体验,用诙谐又细腻的线条运动带领观者体验音乐的“触觉”。

Koichiro Tsujikawa (GLASSLOFT) ×

Bascule× Kitasenju Design “JIDO-RHYTHM”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TANC


辻川幸一郎从Cornelius(小山田圭吾在乐队Flipper’s Guitar解散后,1989年开始以Cornelius名义展开个人音乐活动。)早期就开始参与小山田圭吾的音乐视频制作,将以日常中的幻视为灵感将音乐译成映像,从细节到整体都传递出小山田独特的音乐世界。此次展览上他和交互设计师北千住Design、映像制作团队Bascule共同制作作品“JIDO-RHYTHM”,该作打破了“映像配合音乐”通常的mv制作思维。围绕歌曲《AUDIO ARCHITECTURE》开发出视频自拍的应用程序“JIDO-RHYTHM”。在人脸自动识别的基础上生成个人化的音乐视频作品,将听者的存在引入音乐诠释的结构中,促成“音乐+映像+听众”三者之间的互动。

Koichiro Tsujikawa (GLASSLOFT) ×Bascule

× Kitasenju Design “JIDO-RHYTHM”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21_21 DESIGN SIGHT

数字时代呈现音乐的可能性

展览直观地呈现出,在数字化大趋势下,音乐除了流媒体和现场演出,还能成为牵动多种媒介形式的核心。中村勇吾在展览发布会的最后说到:展览的另一个目的是去探索在数字时代音乐呈现方式的可能。展览直观地呈现出,在数字化大趋势下,音乐除了流媒体和现场演出,还能成为牵动多种媒介形式的核心。

Ryo Orikasa作品《Endgame Study》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TANC


而中村勇吾和小山田圭吾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0年开播的nhk教育节目《Design Ah!》(デザインあ),15分钟的节目里中村制作的映像和小山田的音乐以崭新的方法相结合,帮助孩子用设计的视线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节目中,中村和小山田所做的就是将映像和声音作为环境构成的一部分呈现出来,本展进一步拓展了这个理念。

UCNV 《Another Analogy》

21_21 DESIGN SIGHT“声音建筑展”展览现场

© 21_21 DESIGN SIGHT


中村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尽管数字化不断渗透进音乐的创作和呈现中,其创作和演奏依然有着模拟的生理性质。不论是项目的个别作品还是整体的构成,模拟(analog)的生理性质和数字化的关系在展览语境之下若影若现,引人深思。作品的结构在片山设计的流动空间里随着音乐共同呼吸,或起或止,或快或慢。在Gallery 1的现场短片中,随着音乐平稳结构的瞬时崩塌,屏幕上渗透出各个作品中的映像碎片,溢满三面荧幕。声音、映像、文字、图形、创作者、听众、观者、空间内的所有元素都连动在结构之中。(采访、撰文/童桢清)


声音建筑 AUDIO ARCHITECTURE

21_21 DESIGN SIGHT

展至10月21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