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xe疯子疯子疯子疯子疯子” 威尔穆雷
发起人:小青年  回复数:0   浏览数:2546   最后更新:2008/10/08 10:39:10 by 小青年
[楼主] 仲颜 2008-10-08 10:39:09

双年展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威尼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代表着当代艺术的最高平台。每次都有至少50个以上的国家参与,被称着世界艺术的嘉年华,意在展现各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世界艺术前沿的探索,颇具权威性。凡有幸参与该展览的艺术家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的成功。随着世界各国的双年展越来越多,双年展最初的权威定义也被日益消解。仅就中国近年以双年展命名的展览就有:上海双年展、广州双年展、北京双年展、贵阳双年展、成都双年展、深圳双年展、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等等,甚至还有地产商人或非政府组织的,类似北京798双年展、上海原弓美术馆双年展等等。一时间中国成了世界上双年展最多的国家。

9月8日下午,两年一度的本次上海双年展以“快城快客”的主题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也在上海展览中心同期举行,其他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更是举不胜数。来来往往的艺术名流、艺术商人以及艺术爱好者们汇聚一时,俨然这是他们最盛大的节日。所谓“快城快客”,策展初衷主要是以中国当代发展现实中的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揭示急剧变化中的城市文化变迁以及我们的生活与精神处境。

美术馆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很多人观展后的第一印象。原因是很多作品的体量越来越庞大,观展的人数越来越多。体量大首先更容易吸引人们眼球,很多时候也是对艺术家思想最有效的补充。在这次展览里,仅仅是岳敏君规模宏大的雕塑群就占据了半个楼层,以他赖以成名的油画人物形象为原型的花色人首恐龙身,以荒诞狰狞的面目,大部队一般浩浩荡荡地穿行于楼道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彰显了作者内心精神的自由扩张和放大。停在美术馆门前的那列火车更是堪称此次双年展作品中最大。重现了当年从城市到农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规模人口流动的现场画面。与今天中国的现状从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追求城市梦想形成强烈反差。据说此列火车正是当年承载过知青们上山下乡的列车,也是作为一个历史道具的艺术化呈现,承载着这一代人的许多青春故事和历史记忆。车身上的斑驳锈迹呈现出饱满的锈黄色彩,耐人寻味。但裸露的管子和线圈遍布周身,外皮多处剥落,有一种很特别的质感。前面的司机舱也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敞开的填煤口。作者将车厢内部刷成全黑,摆上四处搜集来的知青旧物:有喝水用过的堪称古董的瓷缸、有沁着汗迹的毛毯、有知青们的家书……宛若一座知青们的历史博物馆。

另一大体量作品是来自北京的女艺术家尹秀珍的飞机模型,她的飞机是按照波音客机同比例缩小制作的。用铝皮敲打制作而成,然后用布匹连接着拖拉机、汽车,构成了一个缝合的怪诞交通工具。比较直接的表现了中国当代各个阶层的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同时对这种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文化现状进行了讽刺与质疑。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来自北京艺术家王庆松的作品,在一楼右侧展厅地面上放着各种皮包、拉杆箱、蛇皮袋、印花包袱等,从世界名牌到廉价的、破旧肮脏的包袱,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它们不同身份的主人。如果不去亲自触摸,我们很容易就忽略掉它的真实面目,做得都太逼真了,令人惊叹。用手一提才知道沉甸甸的,实际上都是彩绘铜铸雕塑。

同时展出的还有为数不少的影像作品,如果要把每件作品都一一认真看完,一天之内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只能选择性地观看。而事实上我们也对许多作品失去阅读兴趣,大多只是走马观花,也并不是因为作品好或不好。这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那就是关于参展作品的结构以及作品的现场布置是否更加合理的问题。如果不能更好地从观众角度的阅读效果出发考虑问题,那就很难更大限度地展现作品的价值,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可能性就要打点折扣了。

纵观本次展览的的大量作品,皆与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有关,以中国上海城市为核心的关于生存与发展、关于移民与人口流动迁徙带来的种种思考。 看得出策展团队对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影响较大。在现场可以发现,大量的艺术作品都有命题作文倾向。即使是对上海并不了解的国外艺术家们,也饶有兴趣地创作了很多有关上海和迁移的作品。如:土耳其艺术家,艾斯•艾克曼的参展作品,是在一次长途飞机旅行中录下的椅背上闭路电视中一套上海娱乐节目,同时艺术家还录下了周围乘客的一举一动。荷兰艺术家杰妮•范•黑思维克创造了她自己的地形图《上海梦拥有一张城市金卡》,她用在地图上撒豆子的方式随机选取一些地点和人物,与他们交谈并录下谈话。我们从中发现上海确实已经变成了一座移民城市。这些被随机采访的人们,大多数都来自上海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这座城市不断地在融合各方文化的冲击下成长与发展。关于生存、关于城市文化命运的思考,在当代艺术渐渐进入主流媒体和社会之间,艺术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流与思考途径。

2008-9-1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