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视频】史昊鹏艺术项目“蚁行·焦虑盒子”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175   最后更新:2018/07/13 15:29:12 by colin2010
[楼主] 陆小果 2018-07-13 15:29:12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展览现场图,掩体实验空间|图片提供


黄幻、Alexandru Damboianu:文化的负担

中国北京|掩体空间

2018年4月15日—7月15日


隐秘空间中的回声


朱欣慰|文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院隐蔽幽谧的一隅,我们发现了“文化的负担”所在之处。从大路拐角向内,在几座外形简洁的单层建筑勾出的小院一侧,画廊入口斜露半掩。


进入展厅之前,观众几乎看不到这座地下展馆。掩体空间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空间本身的结构、属性和位置似乎都与展览的主题相合。地下空间有限,无自然光,与众多“白盒子”式的展览场地截然相反。因此,其中展出的作品与场地本身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二者像是展开无声的游戏,作品的实验性也因此就地而生。


顺着入口处的石阶向下,进入昏暗的地下展厅,眼前还留着地面以上白色墙面遗留的一层薄晕。片刻过后,双眼才能完全适应光线强弱反差带来的不适,渐渐看清周围黑漆漆的墙面和零星的灯光。因为场地狭小,观众不得不频繁地与墙面、另一个空间的入口或与金属装置不期而遇。结构与光源将视野中的黑暗分割成不同层次,视线的长短也随着移动和转身时刻变化。在这样的空间中,视觉和身体的感受都被挤压和收缩。四个房间里各有一件作品,金属材质与掩体建筑的结合,呈现出战争与工业共有的冷峻,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都无法回避地被挤压和刺激。装置作品在不同的房间中将建筑空间带来的压抑感再压低,挤推,挑起,平铺。 艺术家利用装置作品对空间的改造,使压抑感有了具象的呈现,使身体的即刻经验与场所相融。


展览现场图,掩体实验空间|图片提供


掩体空间本身是一个已经与其原生语境分割开的避难所,其最初的实际功能暂时消失在当下的时事语境中将近消解。成为一个展览空间,这个原本就隐蔽的空间被以另一种隐秘的方式暴露出来,在新的环境中被使用与观看。语境的变化使不可见的避难所变成可见的场所,使掩体(Bunker)转化为堡垒(blockhouse),使被动隐藏变为主动呈现,使避难的场所转化为城市空间中一处纪念碑式(monument)的空间表达。“文化的负担”为其量身创作,从内敲击出隐秘而深沉的回声。虽然纪念并无具体对象,但无论其指向何方,当人们进入这一空间时,身体与材料、声音、氛围的接触即刻形成一种仪式。例如最后一个展厅中,声音装置配合挤满空间的几张单层铁床,让人无法不联想到极端条件下人们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审美与悼念(memorial )同时发生。


离开局促的地下空间返回地面,双眼需要像之前适应黑暗那样适应光亮,耳畔仍有地下建筑、材料、声音、气味共同构成的回忆或想象的回声。


展览现场图,掩体实验空间|图片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