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安全屋——光天化日 8月4日开幕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281   最后更新:2018/07/13 10:26:17 by 展览预告
[楼主] 愣头青 2018-07-13 10:26:17

来源:VICE  文:Sherry



今年夏天,世界杯让俄罗斯强势地闯入人们的视线。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冷酷和古怪,不仅仅体现在那些鲜红的马肉,或者唾手可得的伏特加,或者随处可见的宇宙建筑,再或者这次足球场上俄罗斯的表现中,还同样流淌在今天俄罗斯艺术的血液里。如果你读过去年我们发布的文章《俄罗斯媒体口中声名狼藉的艺术家曾将阴囊钉在广场上》,那么你一定不会忘记 Pyotr Pavlensky,更不会忘记他硬核的行为演出,它们简短有力,往往以警察到场、关入监狱或精神病医院作为结束。这样的艺术似乎只能在俄罗斯出现。

本文将要介绍的几位代表新一代俄罗斯创造力的艺术家与 Pavlensky 不同,他们没有把阴囊钉进广场的疼痛、苦涩和随之而来的自由,但他们的作品确实足够辛辣,从硬核机械声音装置到捆绑诱惑俄罗斯套娃,再到伴随波科勒合成器音乐缓缓而动的毛衣舞蹈,背后隐藏的怪趣味会冷不丁地戳中你。

用暴露在外的线路和冷硬的机器抒情

Until I die,::vtol::

现居住于莫斯科的艺术家 Dmitry Morozov 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 ::vtol::,据说这个很难发音的代号取自本人最喜爱的战斗机类型。他自称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和研究员,热衷于制作声音装置和研究机械。

::vtol::是个很高产的艺术家,在刚刚过去的半年,他已经连续在个人网站上更新了数件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拥有复杂、坚硬的外壳,且往往由裸露在外的线路、集成板、LED、钢筋板堆砌而成,它们的内核却充满浪漫、诗意的气息,这在作品的名字上即可以感受到。

You, me and all these machines, ::vtol::

作品《You, me and all these machines》是一个由声音和电子装置共同完成的表演,发声者带上设备随意发出声响,前方的LED 闪灯根据音量的大小忽明忽暗。横向的摇杆装有一个微型麦克风,它由另外一个人远程进行调控,从而制造出怪奇的响动。::vtol::在作品描述中解释说,他本来只是想做一个以身体为触发点的作品,但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交互。从一些层面看,最后的作品可以被解读为关系中的复杂性,正是这些复杂性的角逐带来了更有创意的联系。

Until I die,::vtol::

相比之下,《Until I die》是艺术家真正意义上倾注了心血的作品,因为在鲜红的试管中确实装有::vtol::从自己手臂中抽取的鲜血。这件作品的原理并不复杂,简单的说,就是依靠分离血液中的不同元素来产生电流,最终触发声音装置。::vtol::说自己在几年成果丰富但过程焦虑的创作中十分有欲望完成一个生物技术的装置作品,于是有了《Until I die》。而通过为装置注入自己的鲜血,他最终能够真正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观看自己的表演。

::vtol::有趣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件《Reading my body》,这是一件结合了身体和机器系统的乐器。通过将一个类似吉他琴把的机械放置于有特定纹身的手臂上,摇动前臂从而触发不同频率的声音。

Read My Body,::vtol::

捆绑俄罗斯套娃

Red Devil,Karina Akopyan

打开现居伦敦的俄罗斯艺术家 Karina Akopyan 的个人网站,首先在页面上载出的是一个用尖刺皮绳捆绑住的俄罗斯套娃,在皮绳的交叉扣环处,套娃露出孩童般金光闪闪的微笑——它再清楚不过地传达出了 Karina Akopyan 的两个创作主题:俄罗斯东正教的传统元素和伦敦恋物的场景。她的艺术融合绘画、摄影、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视觉风格大胆、直接又不乏暴力。

Karina Akopyan 成长于一个有意思的家庭,尽管家人宣称自己是上帝的信徒,但在实际操作上,并不像其他家庭一样严格遵守教条,甚至会悄悄做一些与信仰相悖的事情,这给了 Karina 一丝喘息和思考信仰问题的机会,不需要对此作出过多的反抗和挣扎,也使得她能够从视觉上对此作出欣赏。在 Karina 看来,宗教艺术非常美丽,不管是它的图案、色彩还是经典的元素,都充满深深的魅惑,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黑暗、极端的主题。

Blue Winter,Karina Akopyan

“我觉得宗教艺术真的美极了,” Karina 在之前的采访中说道,“视觉上极为令人震撼,我无法不被那些图案、颜色以及其中的故事吸引。天堂与地狱,我不能否认宗教中有许多黑暗沉重的话题,有些人可能以宗教作为他们糟糕行为的借口,但我更愿意借鉴它独特的美学,研究其意义的复杂性。”

Cos Sacks,Karina Akopyan

Drowned Mixed,Karina Akopyan

漂亮是无聊的,越丑越好

Fest 截图,Nikita Diakur

现居德国的俄罗斯导演 Nikita Diakur的动画几乎不像是动画。画面的静帧看起来像是幕后制作花絮,或者是草图,所以如果你看了图片直接选择忽略,我想没有人会怪你,毋宁说,这其实也是Nikita的部分目的——创造一个越丑越好的场景。但当一位创作者提出这样的立意,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的开始。如果你不信,那就按下播放键,真正的故事刚刚开始。

和很多厌倦了主流审美的创作者一样,Nikita Diakur 是个反叛者。他成立了一个名为“丑影片”(ugly film)的项目,用于进行工作以外的实验。

项目的第一部短片叫做“丑陋”(Ugly),受到Inspirational Quotes 网站上一个故事的启发而来,主角是一只因为长相丑陋而备受虐待的猫。他因此做了这个动画,以丑陋的方式传递出一个温情的信息——“不管对方来自什么样的背景,都应该善待他们”——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俄罗斯某些少数群体的境况。从此开始,Nikita 决定重新打造故事里的世界,越丑陋越好。

Nikita 和他的团队使用 Maxon Cinema 4D 制作动画,他们设计的数字人物通过一条条动态绳索与控件相连。与传统动画制作中动画师牢牢把控一切不同,在 Nikita 的动画中,制作人放弃了对人物的控制,而把任务交给了电脑运算的模拟。“这是有意在你和软件之间拉开距离,”Nikita 解释说,“你把掌控的部分完全地交付给随机性,只适当地控制其中的小部分。从积极的一面看,动画的结局非常公正。整个过程好像是真实生活的影像记录,演员能够在其间自由发挥。导演则更像是把独立性引入其中。”

如果你有小梯子,可以来这儿看一下艺术家的动画作品。

Fest 截图,Nikita Diakur

Fest 截图,Nikita Diakur

穿上毛衣跳舞——因为实在太冷了

MV Меринос 截图

动动拇指,动动食指,再扭扭头部。即便你是个四肢僵硬,不懂韵律的运动白痴,看完声音艺术家玛利亚·特拉瓦(Maria Teriaeva)和瓦迪科·科罗伟(Vadik Korolev)的在MV Меринос("Merino," 毛绒的意思)中的一段毛衣舞蹈也会忍不住转动一下自己的关节,不,是来上一阵神经质的抽搐。“前卫的波科勒合成器旋律、流行风格加上‘冷若冰霜’的歌词,”两位创作者这样形容这件作品。


我们很难精确地用语言分离出视频击中内心的那一点,或许是表演者冷酷的表情,或许是 Buchla 合成器的律动,或许是那件硬邦邦的夹克,但总之所有元素的组合跟我们的身体反应联结,当恰如其分的形式出现时,观众身体部分的按钮也被开启。不过,创作这段MV,并不只是因为两人在俄罗斯漫长的冬季中闲得发慌,他们想说的是:“性别的区别变得很小,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

MV Меринос 截图

纹身表达俄罗斯人对足球的爱

Russian football tattoo project

俄罗斯摄影师 Alexander Anufriev 最先走入我们的视线是因为他的足球纹身摄影。在世界杯正如火如荼进行之时,看到这些狂热的纹身就好比浸入到球场内球迷们疯狂的气息,被那些热烈的颜色、呼喊所包围。系列图片均为身体局部,画面反复出现紧紧握住的拳头,或者鼓起的肌肉,有意无意地展示着足球硬汉的形象。

Russian football tattoo project

除了足球纹身,Alexander 跟很多俄罗斯摄影师一样用镜头观察着国内生活的变迁。他说自己成长于苏联解体,铁幕之后的俄罗斯,没有像父母那样的苏联时代的经历。但事实上,这些经验的缺失很快被近些年俄罗斯的新变化填满。在“New Moscow”和“Russia Close-Up”两个系列中,他记录下莫斯科外围崭新的街区、不同的居民,寻找着定义今天的俄罗斯的方法。

[沙发:1楼] guest 2018-07-16 10:45:26

来源:VICE


世界杯看完了别着急走,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莫斯科新锐文化场景的旅行指南

| 俄罗斯新一代(2)


吴鞑靼

已经2018年了,世界杯马上都踢完了,事实证明莫斯科也早就不是那个人们印象里冷硬严肃、古板难看的社会主义大首都了。随着东欧街头文化的崛起、DIY 精神的扩散,在后社会主义美学影响下的一辈人,正在用自己的创造力,塑造出一番新的城市景观。他们有的得到资本青睐,升格到更大的舞台施展;有的保持自己的独特与地下感,在小众青年的聚集地不断掀起风浪;有的则是秉承了亚寒带知识分子的那股狠劲儿,一点点地与城市这个庞然大物做着或诗意、或内省的斗争。

尤其是在俄罗斯经济下滑,与欧美关系恶化的这些年,紧缩与封闭更加激发了一股不可抑制的潜力 —— 他们与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无关,是一种纯粹的大规模汲取能量与信息之后的海量输出。

在年轻人所创造和主导的新锐文化场景里,一些令人激动人心的东西正在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年5月份在那里待了一阵之后,就对所有人说:北京太堵太土了,你需要向西北飞行8个小时,找找灵感,也该刷新和颠覆一下对莫斯科的认知了。

“莫斯科的798” 比798好玩多了

在 Winzavod 院子里等着参加活动的年轻人们

Winzavod 当代艺术中心于2007年创立,著名商人 Roman Trotsenko 把这里由一个起源于19世纪的老酿酒厂改造成了艺术区。红砖工业厂房,宽大的展览空间,还有幽深的地下储藏室,让这里拥有了各种实践创意的可能性。与它毗邻的 Artplay 则是一个融合了创意公司、工作室、酒吧、电子乐俱乐部、时髦餐厅于一体的创意厂区。

Artplay 的一个角落

在这片莫斯科的东北角,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库尔斯克火车站附近,聚集了不少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酒吧、演出场所,但并没有非常浓烈的商业与旅游气息,它更像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们的社交场所。白天的时候,前来参观的游客,年轻的学生们会来这里串门,看看各个空间里都有什么好玩的新奇展览;到了晚上,这里就会改头换面,各路前来参加派对的人马纷纷赶来。

库尔斯克火车站的老楼,莫斯科最大的火车站。周围铁路纵横、工厂林立,同样也是文化艺术密集区

艺术中心的一角是一座巨大的半露天厂房,有些音乐厂牌会把这里包下来,改造成一个锐舞场地。巨大的声场在工业穹顶的笼罩下冲击着所有人,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一轮接一轮的 DJ 上场,不知疲倦的年轻人就在这里一波又一波地跳舞、喝酒。最近两年因为各种原因,锐舞文化以及地下电子乐在莫斯科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不少限制,很多厂牌不得不移师国外,要么就是彻底转入地下。每次在晚上策划活动的收,只公布和模糊的时间、地点,如果你想找到真正的聚会,必须得有人带着才行。

St. Andronicus Monastery 修道院,卢布廖夫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

以 Winzavod 和 Artplay 为圆心,半径3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另外两处不一样的文化角落。一个是位于东南方向的修道院 St. Andronicus Monastery,安德烈·卢布廖夫曾经在这里绘制壁画,塔可夫斯基的那部杰作《安德烈·卢布廖夫》便在此地取景。另一个是位于西南方向的萨哈罗夫文化中心,在这位苏联 “氢弹之父” 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附近,有一小片取自柏林墙而修建的纪念碑,和苏联知识分子的纪念碑。

冷漠的红色工业厂房与绿油油的树林间,一条横跨几百年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线索,就在 Winzavod 艺术区周围默默隐藏着。

主流孩子们的文艺大道

这是一条需要使劲走使劲看的线索。起点在高尔基公园的南门,从那里进入, 先去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转转。穿过公园的时候,一路上可以看到各种潮人,夏天的时候公园的空旷场地上还有摇滚音乐节,那时候各种派系、各种口味的年轻人都会在这里扎堆。在里面走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伦敦的海德公园 —— 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也可以在海德公园音乐节听歌。

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

你走到 GARAGE 近前就会被它的建筑和氛围吸引,绝对跟 “高尔基” 这个苏联文豪的气质相差甚远。GARAGE 的主体建筑出自大师库哈斯之手,改造自一个废弃了20多年的苏联老餐厅,在钢筋混凝土的骨架之上,笼罩了一具后现代的外壳。旁边还有一个电影院,会放映各种艺术电影。周围的空间里,也散落着各种装置艺术,整个地盘是个极具活力的拍照圣地。

高尔基公园,从苏联时代就是时髦青年聚集地,后来有支著名苏联摇滚乐队也以它命名

往东北方向沿着莫斯科河,可以到达高尔基公园的北区,这里有苏联时期就有的 “艺术家之家(Central House of Artist)”,还有著名的特列恰科夫画廊的新馆 —— Novaya Tretyakovka.这里的展览融合了经典与现代、当代的各种流派,有古典名家的巨幅油画,足以看得你热泪盈眶。也有现代艺术开山鼻祖们的群展,在每个展厅里,你都能见到美术课或者艺术史教材里的众多名作真迹。

特列恰科夫画廊新馆,可以纵览20世纪艺术

跨过莫斯科河后登上河中的一个冲击岛,这里就是离红场和克里姆林宫最近的一片酒吧区。各种风格、主题的酒吧沿着河岸扩散开,精酿啤酒、鸡尾酒、葡萄酒一应俱全,你只要能找得到位置就进去坐着肯定没错。这块最有名的是 Strelka 跟 Gipsy。前者即是酒吧,也是一个艺术学院,许多策展人、媒体人、艺术家都会来这里。不远处的 Gipsy 则是莫斯科当红夜店,音乐品味算得上一流,既能让大多数 “主流孩子” 觉得又酷又爽,也能让一些口味刁钻的电子乐 digger 不会感觉媚俗。

Strelka 的露台酒吧区,可以看到各种市中心美景

地下有好东西

如果你有时间能在莫斯科多耗上一些时间,通过闲聊找到门路;或者能提前通过社交网络,认识能给你带路的人。你就会发现另一个地下莫斯科音乐场景,摇滚、说唱、电子,一应俱全。

ARMA 17是俄罗斯最棒的 Techno 俱乐部,Resident Advisor,Techno Staion 以及其他各大电子乐媒体都给予了它非常高的评价。2008年开业,中途经历了两次关店风波,一次是因为场地失火,一次是因为地产开发,历经6年,顽强地挺到了2014年,但还是因为一些敏感问题被迫关闭。创始人也彻底从俄罗斯撤走了 ARMA 17 把主场放在了柏林。不过它对莫斯科的地电子乐世界影响巨大,根治在老工业厂区的废土 Techno 风格至今仍在莫斯科可以见到不少。

比肩柏林 Berghain 的莫斯科 ARMA 17

如果你在网上紧跟 ARMA 17的踪迹,没准能在莫斯科找到他们的转世。比如2018年5月底的时候,他们就回到了莫斯科,以 “A” 的名义举办了一个48小时的 Techno Rave 派对。虽没有之前动辄一两千人的大阵仗,但整体的布置和表演音乐人的水准,绝对一流。由他们复兴和启发的又一轮地下锐舞盛况,无不让人想到了群魔乱舞的90年代。而如果你想要追踪莫斯科本地最前卫的地下电子乐场景(那种 “电音大趴” 款式的夜店就不提了),下面这几个俱乐部绝对是你必须要去探访的:

Pluton

Pluton坐落在原来的工业厂区,如今的创意设计园区 Artplay 里面。超大的主舞台空间与私密的小房间错综搭配,以及原封不动的工厂内饰。

Rodnya

Rodnya 也是这个区域比较有名的一个 Techno 俱乐部,位于一栋老式建筑的顶层,有个不错的露台,可以俯瞰周围风光。这里也是元老级的电子乐场景,很多莫斯科本土的 DJ、电子制作人都来这里演出过。

Aglomerat原来的场地也是一个大工厂,四周是原始的水泥墙壁,工业粗矿风格完好保留了下来。从最开始的小型 pop-up 活动,到现在固定的 DJ 演出和音乐活动,非常活跃。

NII,它是俄语 “科学与艺术” 的首字母缩写,文艺氛围务实、前卫,与浮夸的夜店文化相去甚远。这里结合了音乐、酒吧、市集、艺术展览的综合空间也是本土年轻人最喜欢去放松的地方之一。它对音乐的包容度也很大,电子乐、说唱、独立摇滚、实验音乐的都可以在此立足。场地的艺术总监也是他们的招牌之一 —— 他就是俄国一线潮牌 Gosha Rubchinskiy 的御用音乐制作人,Buttechno。

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做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电子剧院,看名字你可能觉得这是个跟戏剧与表演沾边的地方,不过你要是赶上他们的跨界活动,就会发现不少潜藏在剧场、表演、电子乐、当代艺术之间的精妙融合。来这里的人,有苏联时代的电子技术专家,也有年轻的音乐人,还有一只神采奕奕的老牌知识分子们,那绝对是一个繁荣有趣的图景。

除了音乐之外,滑板、涂鸦也是莫斯科青年文化在主流视野之外大展拳脚的领域。参与其中的年轻的玩家、艺术家也是跨界高手,他们出生在苏联时期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在年轻时又加入到莫斯科的地下文化场景中。比如  Alex Partola 就是涂鸦出身的摄影师、艺术家,来自拉脱维亚,记录下了莫斯科的各个隐蔽场所、公共空间里涂鸦作品,和艺术家的生活。

Gleb Sereda 的滑板纪录片<The Kros>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 Gleb Sereda,是一名独立电影导演,他花了5年的时间记录在莫斯科滑手们穿越城市和郊区的影像,并做出了自己的纪录片《The Kros》。诗意地穿行,用滑板与城市互动,探访纵横交错的年轻一代生活场景。同时,他还是音乐厂牌 “Eurasia” 的主理人,多次举办氛围独特的 “Angelwave” 系列电子乐派对。白色、心灵、自由等,都是他派对的关键词。

独立潮牌遍地开花

早在 Gosha Rubchinskiy 作为俄国东欧潮牌的代表兴起之前,欧美的街牌就已经开始从「斯拉夫意象」中吸取灵感了。1996年创立的伦敦牌子 KTZ(Kokon To Zai)就把东正教图案、俄语纹身、潮流 slogan、邪教标志等东西杂糅到了一起,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 “异域风” 时装。

而当我们逐渐对国际化之后的东欧街头潮牌开始有了系列认知后,另一些更加本土、更加不国际化的东西也在逐渐放大自己的声量 —— 全球社交媒体已经开放和发达到成这样,谁都别再藏着掖着了。

KM20 潮牌店

就莫斯科本地而言,能在 KM20(全称 Kuznetsky Most 20,莫斯科最火的潮牌集合店)和Tsvetnoi(莫斯科好货云集的新兴购物中心)上架的东欧潮牌,就已经不下20个。在其他创意园区、青年人聚集区开个线下展示店的品牌,更是大有人在。如今的莫斯科,已经成了斯拉夫文字服饰的 DIY 胜地,每一批年轻人都结合自己的经历、这个国家的历史、同辈人的潮流以及艺术家的作品,在不断输出着有意思的好玩意儿。

Sputnik 1985应该算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了,继 Gosha Rubchinkiy 之后就属他们的呼声最高,算是一个一直保持了摇滚和朋克精神的品牌,独立、硬核,狠且浪漫。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有点苏联遗产继承感的牌子,比如 Zaporojec Heritage 和 Enthusiast ,他们的设计在颜色和图形上会追求复古、几何图样与彩色拼贴,苏俄风味知足。

Zaporojec 跟苏联电影制片厂推出的经典动画系列帽子

Fusion Clothing 推出的以柏林墙为概念原设的2017系列,在各个东欧国家都卖断货了很多次,2017年的夹克、T恤系列,算是在同批里面政治梗玩得最凶的。Volchok 的故事性不错,文艺圈里挺流行的,我认识不少电子音乐人、艺术家、摄影师都穿他们的衣服。还有 Artem Krivda ,Sorry I'm Not,Outlaw Moscow,Walk of Shame 等等一些,都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只要你混进了俄国潮牌在 instagram 的小圈子,基本上所有潮牌都能尽收眼底了。

这些都是你肯定没去过的节

俄罗斯文化与艺术领域的内向探索越来越有意思,很明显的就是,不同类型的节日越来越火热。

莫斯科电影节、莫斯科双年展、卢米埃尔摄影展之类的活动,算是文艺类的常胜将军,对于热爱艺术的莫斯科市民来说,这些固定项目是精神世界的必需品。

Polytech 科学、艺术与技术节,是一个大规模的跨类型活动,已经在高尔基公园连续举办了5年。除了有理工类院校、博物馆的贡献,还有各大艺术机构、著名艺术家参与其中。狂欢与消费并不是这种节日的目的,它更有斯拉夫人的深沉眼光 —— 比如2018年的主题就是能量,从宇宙中无处不在的能量出发,科学与艺术被紧密联系到了一起。深沉、务实又发散,带给人创造力,这些踩着这个很 “硬核” 的节日所要分享的精髓。

2017年开始兴起的一个跨场地项目,是 “莫斯科博物馆之夜(Moscow Museum Night)”。它会在5月份的几个晚上,同时发生在各个博物馆,在11点天黑3点天亮的北半球夏天,穿梭在不同风格的博物馆里,喝酒看展览,足够美妙。

Synthposium 电子狂欢

从2017年开始,每年8月底到9月初的5天时间,在莫斯科还有一个电子乐和电子技术的节日 ——Synthposium music and technology festival。它最初由电音厂牌 Hyperboloid 发起,后来逐渐过大,成为覆盖十几个国家电子乐音乐人和文化艺术机构的电子盛会。如果你是资深的电子乐迷,或者对合成器、电子设备有着无法自拔的执着,那么这场被称为俄国版 “Moogfest” 的演出、沙龙、展览大会,肯定让你重新发掘出苏俄电子乐的深邃魅力。

疼痛音乐节,世界杯结束休息几天,就可以开始摇滚了

莫斯科疼痛音乐节应该是近几年来俄罗斯最野心勃勃的一个,他们可不想像那些过度商业音乐节一样,每年都找一堆国际大牌来撑场面、刷流水。他们想要弄一个属于俄罗斯及东欧世界自己的音乐节,让所有摇滚乐手、电子音乐人、说唱歌手都能在自己舞台。从80年代拼命释放能量的苏联地下摇滚乐黄金年代开始,俄语地区的摇滚乐已经有足够自成一体的声量了,这个音乐节就是把苏俄摇滚传统与年轻人的国际化创造融合在一起。从莫斯科、圣彼得堡,直到西伯利亚、远东,各种风格的乐队团聚在此,共同奉献一次属于俄国独立摇滚的音乐节。

[板凳:2楼] guest 2018-07-22 22:23:45

来源:VICE


我们请中国独立音乐人推荐俄罗斯新音乐 | 俄罗斯新一代(3)

谈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音乐,我们通常很快就可以在脑海里绘制出具有该国家特色的典型风格图纸,但是俄罗斯这个国家横跨亚欧大陆,因为地理以及历史背景,它的文化对我们来说似乎熟悉又陌生,尤其是音乐。苏联专家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除了听爷爷奶奶辈的瞎侃一顿,跟我们这一代人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我们还是想知道除了俄罗斯方块那熟悉的传统旋律、维塔斯的尖叫、天鹅湖,俄罗斯的当代独立音乐还有何珍宝。Noisey 请教了几位国内的音乐人,听听他们的俄罗斯音乐推荐——

Soulspeak(Hip-hop、电子、爵士音乐人)

对俄罗斯的印象:

提到俄罗斯的音乐,我会想到实验噪音、老苏联时代的合成器,和听起来脏兮兮的 DIY 电子;或者会想到古典音乐作曲家,像斯特拉文斯基,拉赫马尼诺夫,鲁宾斯坦等等。

俄罗斯音乐人推荐:

Maria Teriaeva 我真的很喜欢。她本来是一个 electro pop 乐队里的吉他手,有一天突然她把乐器、设备全卖了,买了一套模块合成器。她的音乐可以将你催眠、吸进她的世界里。

Maria Teriaeva - "Меринос"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不是音乐家,而是做电子乐器的,他是 Soma 电子公司的老板 Vlad Kreimer 。他做的合成器都很怪,听起来像外星人一边吃自己的孩子,一边拿塑料杯子喝伏特加。推荐大家看看他做的 Lyra 8 ,是一个控制不住的怪物,你一上手就停不下来,只想待在家里制造一整天噪音。

Vlad Kreimer 用 Lyra 8 即兴演奏

一张专辑了解他(们):

Maria Teriaeva《Focus》

Gregor(上海数学摇滚乐队 Foster Parents 吉他手)

对俄罗斯的印象:

我去过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就是哈尔滨,那里有很多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很有意思。俄罗斯在西方名声很不好的,大家都不太喜欢俄罗斯人,但是我在中国交了不少俄罗斯朋友,他们都很友善和积极。

我听过的第一首俄罗斯歌曲是 t.A.T.u. 组合的 All the Things she Said ,好像最近又火起来了,我真的很讨厌这首歌。在那以后,我慢慢了解到了俄罗斯的古典音乐,比如柴可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 古典音乐至今应该也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和名气的音乐类型。或许是冷战阻断了俄罗斯流行文化与西方世界的交流,普通的乐迷很难发现俄罗斯的新音乐。

t.A.T.u - "All the things she said"

俄罗斯音乐人推荐:

如果只能选一个,我可能要选 Motorama ,他们横跨好几种风格,将后摇、独立、盯鞋、twee pop 等元素。去年我有幸看到他们在中国的现场演出,也更坚定了他们在我心中“最佳俄罗斯乐队” 的地位。

还有一个后摇风格的 Aesthesys 我也差点就选了,他是一个卧室制作人,音乐很令人放松,可以边听边看书,但是制作水平上还差一点意思。最近我看到说 XXXtentacion 偷了他的歌,也没署他的名。

说起来可能有点老掉牙,我觉得俄罗斯的很多音乐听起来都一种“冰冷”的感觉,这可能是对他们生活环境的反映吧。

一张专辑了解他(们):

Motorama,一定先要听他们2013年的专辑《Alps》,这一张最能代表他们的整体风格。

韩涵Gooooose (鸭打鹅乐队成员,电子音乐制作人)

对俄罗斯的印象:

一直觉得这个国家很神奇,总的来说非常有好感,因为小时候家里很多人是部队的,经常听他们唱苏联歌曲。然后就是觉得近10年来俄罗斯西化得非常快,电影、音乐、电子游戏制作都很厉害。我记得大学那段时间喜欢过不少俄罗斯后摇。

俄罗斯音乐人推荐:

最近挺喜欢一位年轻的音乐人 Maria Teriaeva ,原因大概就是人美歌甜又高智商吧,哈哈!

一张专辑了解他(们):

2017年的《Focus》

博譞(宇宙企划成员,Nova Heart等乐队贝斯手)

对俄罗斯的印象:

《三套车》、《天鹅湖》,莫斯科教堂的钟声,手风琴。

俄罗斯音乐人推荐:

Messer Chups。他们把复古的冲浪音乐演绎得特别好听,充满怪诞、可爱、诡异有趣的想象力。

一张专辑了解他(们):

2000年的录音室专辑《Bride of the atom》。

Jason Hou(电子音乐制作人、作曲家、新媒体艺术家)

对俄罗斯的印象:

我对俄国的了解仅限于俄国古典音乐,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俄国音乐给我的印象是豪放中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俄罗斯音乐人推荐:

斯特拉文斯基 (Stravinsky)。他早期舞台音乐中的神秘感、戏剧冲突和自由的原始爆发力给了我很多灵感。

一张专辑了解他(们):

《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其实还有一个俄罗斯制作人 Chuck Upbeat ,我在 Soundcloud 上认识的,他对亚洲风格采样融合 Bass 音乐很有热情,我们合作过一些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