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没顶画廊 x 卡洛斯/石川画廊 CONDO上海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2254   最后更新:2018/07/07 20:35:35 by 小白小白
[楼主] 蜡笔头 2018-07-07 20:35:35

来源:空艺术  文:殷雅迪




2018.6.23 - 8.10 | “笔法与心迹”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陈彧君、唐永祥、马轲、秦琦、徐小国、薛峰、尹朝宇、张业兴


戴卓群强调策划展览中“做”的部分:面对具体的情境,知行合一生成相应的观念,近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甚至,他不赞成将艺术视作一门专业学科知识,因为他对“知识生产”在艺术中的意义持保留态度。


博古通今,我猜想是戴卓群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他似乎更倾向于带有强烈主体性意识的看待历史、勾连世界。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工作的他,仍在不断以历史的眼光,连接现当代艺术发生在中国的断层,以一种不可称之为激越的视角,却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目光,将一种艺术的切片呈现在今天多维度的现状之下。




2018.6.9 - 2018.8.12 | “松江画家” 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余友涵、丁乙、张恩利、陈彧君、石至莹、李青


6月末的一个下午,和戴卓群约在位于798艺术区东八时区西餐厅碰面,话题也自然的从艺术区的历史聊起。这片位于北京东五环的厂房旧址改造的艺术区,如今已经成为北京的文化景点,鲜少游客知道这里曾经是一片一度面临开发的弃置建筑。从最初的荒寂,到2005年之后艺术区迎来的繁华荣景,798牵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2009年末,798周边数十个艺术区面临突如其来的腾退风波,戴卓群作为“暖冬计划:北京艺术维权”的发起人,呼吁各艺术区的艺术家们为维护个人权益作出行动,一方面,生活在北京这一政治中心的艺术家们,他们的表达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有力释放了对更广泛公共话语的诉求,但同时此次维权行动也让戴卓群亲历了群体事件的演化过程,目睹了群体活动的失控与内生的暴力。时过境迁,作为发起人,今天的北京艺术区面貌,在戴卓群看来,兴或总是带点抽离感的。



“暖冬计划”北京艺术维权(2009-2010)


将与艺术相关的实践看作是一次次行动,时间和空间就成为决定如何行动的前情要素。戴卓群既在行动前权衡时空的限定条件,又将此作为回溯既存文化面貌的仪表,时空和情境是他思考的两条垂直轴线,通过不断地来回拉扯,建立从过去到当下的贯通认知,构成他处理问题的坐标。这种认知在大量视觉经验的累积下,被归纳为一种有史可鉴的美学,一种延贯于历史的书写所内涵的美学,戴卓群称之为“品”。


从魏晋到明清,“品”一直作为中国古典艺术批评立足的基础。戴卓群认为本质意义上而言,“品”就是艺术的底色。它无法量化、无法言说,不是知识化的东西。不同于欧美评论体系对知识和理性量度的拥抱,“品”是一个以身心的感知为测度工具的单位,建立在无法切割的系统性经验的感知之上,既是当下个体的经验,更是超越时空的内化的公共经验。



2018.6.2 - 2018.8.6 | “柳浪闻莺” 谷仓当代艺术空间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金石、萧搏、薛峰、仇世杰、张辽源


“你是否总是相信自己对艺术的判断?”我问道。


“是的”,他稍作停顿,“尽管我的判断并不总是准确,但我的工作就是在不断与艺术的碰撞中修正自己,我对自己的判断越来越有把握。”


这是一个浅尝辄止的话题,一个未尽的话题,来自“历史”的问题,还需回到“历史”中被检视。历史在文明中是需要语感的,类似音乐的节奏,它是对已经发生的再创作,其中的起承转合、欲扬先抑、兜兜转转,是热衷于故事的读者期待的戏剧性,但是文化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无论历史发生怎样的更迭变换,最被赋予价值的部分总是会收入情节之中,隐藏在流畅通顺的语句之下,与其说它们是真实存在的,不如说它们是被真实期待的。将当下理解为偶然甚或历史命运的必然,取决于如何看待或重新看待“时空”。



2018.5.24 - 7.1 | “飞矢无动”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付经岩


我常常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我不知道算是优点还是缺点,但总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我很难一下子拥抱一个现状、一种趋势,总是本能地退避,保持疏离的态度。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禀性里可能永远都是个局外人,但我却并不是旁观者,我一直身在其中。

——戴卓群


戴卓群的疏离是带有使命感的,他期许艺术文化自身的革新性,能够在大时代中重新树立本土价值。伴随中国的现代性进程,从五口通商到今日的全球化,最为重要的是重建和唤起本土文明的底气和质气,“文化从本质上不可能全球化”,从戴卓群近来连续策划的一系列展览“神之格思”、“飞矢无动”、“松江画家”、“柳浪闻莺”、“笔法与心迹”,亦可窥见他对于疏离西方艺术话语这部“巨大机器”的热忱,以及对于追寻一脉相承的历史和重访文化根性、以一己独立之身上下求索的勇迈。


“在多元价值的全球化世界中,建立个体,建立自身工作的主体性,其实是一个与历史和命运相关的现实”,戴卓群说。



2018.4.15 - 5.28 | “神之格思” 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尚扬、阎秉会、杨诘苍、余友涵


有人视全球化为一场洗礼,有人则将之视作新型的霸权与殖民,但在我们当前的语境下,以及我所感受到的环境中,我也无法认同“全球化”均匀分布的说法,无论这种必然的抵抗是主动或是被动,无论如何毋庸置疑的是,未来已经来临。文化的自信如果不仅仅建立在对差异的平行建构上,我们又应该创造怎样开放的平台展开对话,如何通过自立而非对立,创造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则是一个关乎每一个人的问题。(文/编:殷雅迪)


戴卓群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于2007年创办《当代艺术》杂志,历任主编、艺术总监。2009年发起并联合策划“暖冬计划”北京艺术维权,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艺术事件。先后与众多艺术机构、学院与美术馆合作策划展览与讲座,文章亦陆续发表和登载于国内外专业期刊及相关出版物。策划的展览主要包括:“游戏”、“物的觉醒”,北京白盒子艺术馆,2011年,“长物志”系列项目,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老东西”,北京杨画廊,2013年,“自觉:绘画十二观”,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14年,“文明”系列项目,OCA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2014年,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2015年, “观念符码:语言与形式之维”,香港保利艺术中心,2015年,“歧感激流:通向语言的绘画”,北京今日美术馆,2016年,“世界之中”,巴黎A2Z画廊,2016。


全文图片致谢:戴卓群、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三远当代艺术中心、谷仓当代艺术空间、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