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陈文波“报告”:对中国欲望社会的一场全息解剖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632   最后更新:2018/07/01 22:48:59 by 开平方根
[楼主] 陆小果 2018-07-01 22:48:59

来源:artnet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6月8日,首届Hyundai Blue Prize获奖展“陆上行舟(Boat Travelling on Land)”在北京798艺术区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由中国青年策展人李杰策划,以水源保护、水域变迁为线索;邀请包括陈秋林、萨子、何俊彦以及熊文韵在内的10位当代艺术家携作品与艺术项目参展,共同梳理和回溯中国日益频增的社会流动现象;在通过艺术手法解析和分享自我行走、求索经验的同时,提出有关生态处境和人文风物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公共问题。


展览从贝特西·达蒙发起的“水的保卫者”和熊文韵的“流动彩虹”项目开始讲起,向每位步入展厅的观者娓娓道去以“水”和“流动”为关键词的真实故事。萨子徒步133天,步行3800公里只为给家乡移栽一颗小树;曹明浩、陈建军以“陆上行舟”的方式将都江堰的“水系博物馆”带到了北京;李勇政用岩盐建起了一座“冈仁波齐山”;幸鑫从长江源头取冰又与冰一同融在了上海的出海口。这些艺术家们都在与社会产生着不同形式的对话,他们自发进驻社区及自然空间,将鲜活的故事化作艺术创作的特别灵感。本次展览策展团队将文献、影像、装置、架上等多重形式和体量的作品用巧妙地形式放置于美术馆空间内,于个体之间搭建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山川丘陵、海市蜃楼……观者要在行走间遇见作品,他们被迫避开斜坡、弯腰前行、在狭隘的空间内思考……这些身体力行就好像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河边捡到心仪的石头、拜访了山中某户人家,完全打破固有形式“白盒子”带来的疏离沉重的仪式感。展览的特别设置让观者能够自主寻找文献的遗迹和悬置的艺术作品,摸索和体会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行进的感觉,同时自省和思考个人经验与作品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营造抽象的通感与同理心。制造“相遇”是这次展览重要的组成部分,相遇是相知的基础,而后才会带出其它更加深刻尖锐的思索。“最初的想法十分大胆,而一点点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过程就类似分娩。我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地激活一场有关社会现状和历史文献的展览,同时也为策展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注入全新的模式。”本次“陆上行舟”策展人李杰告知artnet。


麓湖•A4美术馆策展人李杰凭借该展获得了Hyundai Blue Prize 2017  “创新未来”(

Sustainability)奖项。构思与落地“陆上行舟”是一个漫长而激动的过程:展览的整体题构架存在在脑海中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而后续与艺术家共同工作和探讨的时间则更久。Hyundai Blue Prize作为一个始发点给了李杰将所积累的行走脉络串联起来的机会。在李杰看来,美术馆、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如果只为特定人群与阶层服务,就无法体现它们的价值与公共性。大地艺术、概念艺术、社会参与艺术等等小众流派仍然处在边缘状态,因此,引入和推动这类与社会事件息息相关的艺术也无疑成为了策展人的要务之一。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览氛围平和均衡,观展经历五味杂陈;目的就是同时调动起观者的理智与情感、感悟与感情。” Hyundai Blue Prize国际评委、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总监Martin Honzik如此评价本次展览,“诗意的标题契合了展览体验。满含深情又冷静辨证地展开有关现世的对话,这是一场优秀的展览所应该做到的。”而作为现代汽车集团全球艺术总监,李大衡关注的议题在于‘Big ideas’而不是‘Big names’。“与其说是育人,我希望邀请观者通过艺术去思考和感受有意义的问题。人道无可复制,艺术是永恒的。”


策展人可以是诗者;带你进入仙境如痴如梦;也可以是导演;监制一出刺激冒险,他们用独到的方式建立观者与作品的联系,让理解艺术变得更加从心。Martin告诉我们:“重要之处是策展人可以拓宽艺术维度、弱化艺术的概念与理论;用超过一般美学的方式将艺术传播到更广的人群之中;经他们之手,艺术的公共性得到了提升。”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是现代汽车成立的第六家艺术体验空间,在798浓厚的氛围浸染之下,围绕“creative energy(创新力量)”这一核心思想持续不断地激发灵感。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从“Social Mobility|社会流动”到“Future Humanity|未来演化”,Hyundai Blue Prize走进了第二届,仍在不断为中国青年策展人提供着分享、实践、交流和发展的机会;它用现代汽车的品牌色调命名,寓意清新的空气、水源、科技、年轻态和未来主义,是一个以策展人为名、公平公开的艺术跨界实验平台。“支持文化发展是企业不可推脱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们深谙艺术的力量并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现代汽车未来还会启动全新的项目,来日可期。”李大衡总监如是说。眼下,Hyundai Blue Prize 2018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而奖项绚烂光环的背后是参赛策展人、艺术家以及机构从业者们一如既往对传播、支持在地艺术的坚持;他们将继续把诚挚务实的展览呈现给对艺术无限热爱和向往的人们。


artnet新闻 x 青年策展人李杰

策展人李杰。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当初是什么启发您针对水源/水域问题做专题展的?


首先与生活的城市有关。我在成都家住的地方叫水碾河。过去曾是农田,也有很多堰塘,但在我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自然景观慢慢消失,水域被填平成为了住房和商业用地。随着城市发展,陆路最终代替了水岸生活,这是一份我所拥有的“不断消失的记忆”。带着这些思索我开始查阅大量文献,其中“水的保卫者”项目给了我很大启发。艺术家走在所有人前面,为城市水源的保护出力和发声。许多情况下,艺术事件往往也是社会事件,二者相辅相成,这是我无法绕开的一个议题。因此“水”既是真实的水,同时也抽象地象征了社会流动与变迁的过程。


本次展览“陆上行舟”从策划到落实一共筹备了多长时间?


策展人的想法都不是临时产生的;那些存在了很长时间的计划借由这一契机落地和实现。“陆上行舟”展,我三年前就有了相关的实践和计划,但真正串联起所有项目脉络以及与艺术家团队沟通、共同完成展览准备工作是在奖项评奖前的几个月,我很享受这样信息互通的过程。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览在邀请艺术家与艺术项目时是否设立了一定的标准或选择方向?


我并没有把所有中国的在地项目都纳入进来。选择的项目或是通过个人生命经验归纳整理出来,或是在偶然机遇中进入某一社会现场后产生的。它们并不是有雄厚资本支持的大地艺术,也不是机构或美术馆的委托项目。我选择这些艺术家的要点是他们所开展的社会艺术项目本着自发原则并且不带有附加目的性;其次我所看重的是项目在地调研的历时与深度,以及与当地文化、风物、人情互动的广度;第三点我所在意的是项目的持续性,比如“水系博物馆”这个项目到今天仍在继续;“水的保卫者”实践了两次;熊文韵老师七次入藏等等……它们仍然在陆上行舟的轨道上。


既然谈及受邀项目的可持续性,未来是否会有再次集结艺术家做类似展览的计划?


其实有更长远的打算。不一定是相同的艺术家,因为我不希望把它变成一个普通的巡展,我更希望它成为一个能够“不断生长”的展览。同时我希望将项目移送至更加具体的地区展出,比如新疆的沙漠、贵州的林区、杭州西湖畔等等。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参展的作品数量多且包含多重形式(多媒体、平面、装置……),展厅中还添置了“波浪与丘陵”、“河流或沟壑”等空间构成,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


由于展览空间有限,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做了非常复杂的计算,也用到了许多建筑、帝景造景的方法。进入空间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一面墙是垂直的,我们有意地制造出了很多蜿蜒的曲面,自然改变了常规状况下观者与作品间冰冷的关系,给人全新的体验。


以个人经验来讲,您认为策展人在艺术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与团队和艺术家配合?


策展人并不是一场展览的导演,不需要剧本与线型的故事;策展人更像一个连接者,工作核心是串联起艺术作品、观众、空间和社会语境。这其中有些连接是循环式、有些是螺旋上升的、有些是网状、还有些是切割面的;正是这些工作激活了大众对事件的认识。除此之外,策展人相较于艺术家会有更多的对行业和社会的公共责任去承担。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策展人的身份与您之前做创作和教书的经历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经历之间是否有互相的影响与联系?


联系很紧密。人生命里的每段经验都会产生连锁效应,艺术家身份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之所以喜欢同艺术家一起工作,是因为我能够明白他们的交流方式;那些任性、偏执其实都是很平常的状态,也是我所经历过的状态。有许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能够自如地和艺术家沟通交流,能“受虐”;这种换位思考正是源于我教学的经验,和各类人群谈艺术于我而言是一个自然地信息传输过程。

“陆上行舟”展览现场图。图片:鸣谢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艺术机构策展人的现状?与西方更成熟的策展环境相对比,我们还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首先,西方的经验并不能照搬到中国,但他们的确拥有悠久的传统和专业的水平。国内策展人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更新机制的断层,机会匮乏。这也是为什么支持年轻策展人的Hyundai Blue Prize受到广泛关注。策展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苦不堪言;除了持续性资本支持,策展人本身也存在问题,“策展人”身份定义模棱两可,导致同一群体间不能达成共识,故而形成了不必要的隔阂。


在你看来,本次展览最希望传递给观者的信息是什么?


回到当下,把遮蔽的现实揭露出来。人们很难在高楼林立间意识到水源流失,但自然是决定人类生命延续的重要因素之一。鼓励艺术家去做田野艺术并不是为了证明它的必要性,只是有些时候的确需要给现实撕开一个口子去寻觅到更具触动性的养分。我相信真诚也是一个可用的方法论,可能这些项目不是最优的,但是一定是最诚挚和用心的。


文:唐棠

返回页首